Ⅰ 貸款買理財產品劃算嗎
銀行理財產品可以質押貸款,利息有兩種:基準預期年化利率或上浮10%。於是有人問,如果把質押貸款的資金再去買銀行理財產品,會賺到錢嗎?這樣貸款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是否劃算主要看貸款利息和銀行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比。如果預期年化收益比利息高,就會劃算。下面,希財網詳細為你介紹。
目前市面上的銀行理財產品,歷史預期年化收益率在5.5%至5.8%之間,比一年期銀行貸款基準預期年化利率稍高。
以100萬元買理財產品為例,若投資期限為1年,歷史預期年化收益率為5.5%,投資預期年化收益為5.5萬元。在該產品剛起息時,質押貸款獲得90萬元,然後到另一銀行買投資期限為11個月的理財產品,歷史預期年化收益率為5.8%,投資預期年化收益約為4.8萬元。
兩款產品獲得的預期年化收益共為10.3萬元。若上述貸款預期年化利率為5.1%,貸款期限為11個月,則90萬元貸款利息約為4.6萬元。10.3萬元減去4.6萬元,純預期年化收益為5.7萬元。也就是說,折騰了半天,冒著被銀行提前收回貸款的風險,純預期年化收益才多收入2000元。
綜上來看,貸款買銀行理財產品要想賺到錢,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原來購買的理財產品,歷史預期年化收益率要比質押貸款預期年化利率高;二是重新購買的銀行理財產品,歷史預期年化收益率也要比貸款預期年化利率高出許多。
此外,還要注意理財產品質押貸款主要是針對急需資金周轉的投資者,貸款資金禁止用作購買理財產品等權益類投資。如果被銀行發現貸款資金用來投資理財,那麼會對個人造成影響。
Ⅱ 銀行貸款的錢去買理財可以嗎
貸款的錢大部分去買理財是違規的,因為貸款時資金都是專款專用的,要麼項目投資要麼流動資金,而且資金的使用都會有監控,所以不建議你買理財,除非是活期類短期過度的理財。
Ⅲ 消費貸款可以用於買基金等理財產品嗎銀行如何監管
消費貸款是不可以用於購買基金這些理財產品的,尤其是不能購買房產等著這些硬體產品,一定要用於消費才可以,銀行可以通過監管貸款申請人的銀行賬戶,來監管這筆消費貸款的流向,一旦銀行覺得這筆貸款的用途跟申請時候的用途不一樣,銀行是有權利收回這筆貸款的,所以我們在申請貸款的時候,一定要明確自己的用途,做到專款專用,只有這樣,才能滿足申請貸款的條件,才能不影響我們下次貸款的審批,保證我們良好的信用生活。
但是也有人持有懷疑的態度,覺得反正錢已經到了自己的賬戶,銀行是沒有權利侵犯自己的隱私的,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銀行會對自己的每一筆貸款做一個詳細的監管,一旦發現違規的利用,都會及時收回貸款。
Ⅳ 貸款可以買理財產品嗎
不能。《流動資金貸款管理暫行辦法》規定:
貸款人應與借款人約定明確、合法的貸款用途。
流動資金貸款不得用於固定資產、股權等投資,不得用於國家禁止生產、經營的領域和用途。
流動資金貸款不得挪用,貸款人應按照合同約定檢查、監督流動資金貸款的使用情況。
Ⅳ 消費貸款可以用於買基金等理財產品嗎
消費貸款嚴禁買各種理財產品。
對於那些想通過消費貸款來理財的小夥伴來說,這種行為非常危險。因為這不僅會加大你的投資風險,同時也會進一步導致債務危機的爆發。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投資只適合用閑錢來投資,一定不要動用緊急資金和信貸產品。
一、什麼是消費貸款?
消費貸款通常指的是信貸產品,此類貸款產品的額度一般都不高,同時也不需要任何抵押物,所以我們通常稱之為信用貸款產品。消費貸款的主要用途是用於消費,不得用於企業經營和購房行為,更不能用於所謂的理財投資。因為消費貸款本身有一定的用途和限制,所以銀行和貸款機構在審核上會比較嚴格,以禁止用戶把消費貸款用於其他用途。
綜上所述,不管是從主觀的個人情緒來講,還是從客觀的貸款條件來說,消費貸款都不能用於理財產品。
Ⅵ 利用個人消費貸款去買基金合理么
這個要看個人理財能力。
因為不論是什麼貸款,都具有高於定期存款利率的高利息。而同時買基金等理財產品又具有風險。所以,利息必須還,但沒基金未必賺,只要沒賺或者賺的不足以付利息,那你就必賠。
假如你貸款10000元,利率是4%,那麼你拿著10000元購買基金時要先支付1.2%的申購或認購費用,1.5%的管理費用,贖回時間短的話還要支付1.2%的贖回費用。也就是說,你如果要想通過買賣基金來賺錢,必須要使基金的收益在7.9%以上,甚至更高。
有能力理財的人可以賺100%,而欠缺理財知識和實戰經驗的人也可能虧100%。合理不合理,要看你能夠通過基金賺8%以上的收益。現在的確有人利用貸款買賣基金或者炒股,來賺取差價。
Ⅶ 購房去銀行貸款為什麼一定要購買理財產品
為了掙錢。不買的話辦理不了。
貸款辦理條件:
1、在中國境內有固定住所、有當地城鎮常住戶口、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18-65周歲的中國公民;
2、有正當且有穩定經濟收入的良好職業,具有按期償還貸款本息的能力;
3、遵紀守法,沒有違法行為及不良信用記錄;
4、貸款用途明確,符合國家規定,且可提供相關證明;
5、銀行規定的其他條件。
Ⅷ 從銀行貸款之後,買理財產品賺取差價是否可行
經濟學上講成本與收益,要想賺錢,收益就要大於成本。也講風險與收益,收益越高風險就越大。
首先從您說的銀行貸款利息大概4.5%左右,而理財產品大概6%以上,如果簡單這樣的計算,似乎你能賺取1.5%的差價,賺錢有這么容易?
請冷靜,我們首先分析您的理財產品是什麼,目前市面上的理財項目太多,銀行的、基金的、P2P等等琳琅滿目,買理財看到承諾收益外,您首先要考慮的是風險問題,通常來講,國有資產發布的理財產品安全性相對較高,這樣說來,安全性最高的就是銀行類理財,那麼問題來了,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率一定不會大於它的貸款利率的,賠錢買賣沒人會做。
下面就是基金類、P2P類,通常情況這些產品的收益都會大於銀行類理財產品,但是此類產品的風險也較大,您可以看一下P2P跑路案件的數量。
簡單來講,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賺錢從沒有那麼容易,在您參與任何一項理財產品的購買時首先要考慮風險在哪,其次才是收益。
Ⅸ 貸款是否可以用於購買理財產品,有什麼文件明文規定
原則上是不可以的。但是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往往沒有貸款利率高,如果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高過貸款利率,往往隱含著較大的風險,否則銀行為什麼自己不去購買?而要把錢貸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