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貸款為什麼要作為一項金融資產
因為是屬於資金類資產性質,所以是一項金融資產
Ⅱ 個人銀行貸款被作為不良資產轉讓,利息咋計算
銀行不良資產轉讓,是必須要審批或報備的;
銀行不能按時、足額進地行資產重組。銀行投放貸款後形成的銀行信貸資產中不符合安全性、流動性、效益性原則處於逾期、呆滯、呆賬狀態而面臨風險的部分貸款。
銀行不能正常收回或已收不回的貸款,指處於非良好經營狀態的、不能及時給銀行帶來正常利息收入甚至難以收回本金的銀行資產,主要指不良貸款,包括次級、可疑和損失貸款及其利息。銀行不能按時足額得到利息收入和收回本金的資產。
非良好經營狀態的銀行資產,主要是不良貸款資產,即銀行不能及時收回本金和利息的貸款。包括:逾期未能收回的貸款、呆滯貸款和呆賬貸款。
Ⅲ 失信被執行人以房產作為抵押為案外人貸款這種行為算不算惡意轉移資產
失信被執行人,以房產作為抵押為案外人貸款的行為屬於惡意轉移資產,債權人可以向法院申請凍結失信被執行人房產。
Ⅳ 貸款為什麼要作為一項金融資產
貸款是指金融機構借錢給企業,也有部分是民間借貸借錢給個人,但廣義上是指金融機構借錢給企業。企業借了貸款自然就屬於負債了,負債資產就是貸款來的錢備置的固定財產。
金融資產屬於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庫存現金、銀行存款、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其他應收款、股權投資、債權投資和衍生金融工具形成的資產等。
符合《企業會計准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的金融資產,企業在初始確認時就應按照管理者的意圖、風險管理上的要求和資產的性質,將資產分為以下四類:
(1)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2)持有至到期投資;
(3)貸款和應收款項;
(4)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4)消費貸款被用作購買資產擴展閱讀:
投資者在市場上購買金融資產,應考慮四個因素:
1、實際期限,指債務人必須全部償還債務之前所剩餘的時間。
2、流動性,指金融工具迅速變為貨幣而不致蒙受損失的能力。流動性與償還期成反比,即償還期越長,流動性越低,反之亦然;它與債務人信譽成正比,即債務人信譽越高,流動性越大,反之亦然。
3、安全性,指是否遭受損失的風險。
4、收益率,指凈收益對本金的比率。
金融資產與實物資產都是持有者的財富。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收入的增加,經濟主體金融資產持有的比重會逐步提高。同時,為了既獲得較高收益又盡量避免風險,人們對金融資產的選擇和對各種金融資產間的組合也越來越重視。
Ⅳ 見下圖,為什麼「貸款」是作為企業的金融資產,而不是負債嗎
貸款一般是指金融機構借錢給企業,也有部分是民間借貸借錢給個人,但廣義上是指金融機構借錢給企業。企業借了貸款自然就屬於負債了,負債資產就是貸款來的錢備置的固定財產(如機器、房子、車子等等)。
Ⅵ 為什麼銀行消費貸不允許拿去做生意
從銀行的角度來說不同用途的貸款風險不一樣,評估的程序也就不一樣的
消費貸款,銀行只要審查個人收入和資產狀況就行
貸款用於商業投資,資金風險高,還有國家產業支持的因素,銀行的審查機制當然也不一樣
Ⅶ 利用消費貸款購買的固定資產的帳物處理
購入固定資產時
借 固定資產-汽車
貸 銀行存款
貸 短期借款
還款時
借 短期借款
財務費用
銀行存款
Ⅷ 用貸款購置固定資產,貸款利息如何作會計處理是否也應計入固定資產
利息的資本化在會計准則和稅法中有著不同的規定,因而產生不同的資本化利息,實踐中,存在著會計處理與稅法規定相混淆、相代替的情況,影響了會計信息的准確性和所得稅的正確計算,我們必須分清二者間的差異。它們的差異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借款的范圍
會計准則規定,借款費用應予資本化的資產范圍是固定資產,只 利息資本化有發生在固定資產購置或建造過程中的借款費用,才能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予以資本化。發生在其他資產(如存貨、無形資產)上的借款費用,不能予以資本化。應予資本化的借款范圍為專門借款,即為購建固定資產而專門借入的款項,不包括流動資金借款。
而稅法則規定,納稅人為購置、建造和生產固定資產、無形資產而發生的借款,在有關資產購建期間發生的借款費用,應作為資本性支出計入有關資產的成本;納稅人借款未指明用途的,其借款費用應按經營性支出和資本性支出佔用資金的比例,合理計算應計入有關資產成本的借款費用和可直接扣除的借款費用。
也就是說,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會計准則規定的資本化利息的范圍特指購建固定資產,而稅法規定的范圍還包括無形資產;會計准則規定的借款特指購建固定資產的專門借款,而稅法規定中還包括了未指明用途的借款。
資本化時間(期)
會計制度規定只有在同時符合以下3個條件時,利息才能開始資本化:資產支出已經發生;借款費用已經發生;為使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所必要的購建活動已經開始。
而稅法規定的利息開始資本化時間則為借款發生日。
會計制度規定,當所購建的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資產已經達到購買方或建造方預定的可使用狀態),應當停止其借款費用的資本化。所購建固定資產是否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可按以下幾方面進行判斷:(1)固定資產的實體建造(包括安裝)工作已經全部完成或者實質上已經完成;(2)所購建的固定資產與設計要求或合同要求相符或基本相符,即使有極個別與設計或合同要求不相符的地方,也不影響其正常使用;(3)繼續發生在所購建固定資產上的支出金額很少或幾乎不再發生;(4)如果所購建固定資產需要試運行,則在試生產結果表明資產能夠正常生產出合格產品時,或試運行結果表明能夠正常運轉或營業時,就應當認為資產已經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
也就是說:貸款利息在固定資產建造期間可以計入該資產的價值,當該資產交付生產使用後,應停止利息資本化,貸款利息有財務費用-利息來負擔。
利息資本化的賬務分錄:
發生的復合條件的利息:
借:在建工程-其他-利息
貸:應付利息(直接支付時:銀行存款)
連同該資產的其他價值在設備完工交付使用後結轉資產原值:
借:固定資產--XX
貸:在建工程-其他-利息
貸:在建工程-其他有關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