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現在真的不知道在哪裡可貸款了,感覺現在騙子無處不在。
支付寶里有花唄和借唄,但是要累積信譽的,信譽越高,借的越多,我花唄就可以預支1萬多,但是次月就要還,也可以按最少的比例還。貸款坑太多,支付寶最起碼明擺著的。
2. 我也是遇到套路貸了
所以貸款一定要謹慎,如果貸款的話,還是去正規的平台去貸款。
3. 消費貸款算詐騙罪嗎
1、消費貸款,是貸款的形式,與詐騙罪無關。
2、借款人由於某種原因,長期拖欠不還的,或者編造謊言或隱瞞真相而騙取款物,到期不能償還的,只要沒有非法佔有的目的,也沒有揮霍一空,不賴賬,不再弄虛作假騙人,確實打算償還的;還有些打借條之後偽造還款收條的,詐稱已經還款的,仍屬借貸糾紛,不構成詐騙。
3、通常認為,該罪的基本構造為:行為人以不法所有為目的實施欺詐行為→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被害人基於錯誤認識處分財產→行為人取得財產→被害人受到財產上的損失
4. 在我們的生活中,經濟現象無處不在。請運用所學的經濟生活知識。對下列案例進行分析
(2)
①貨幣政策是國家宏觀調控中常用的手段之一,下調存貸款利率和准備金利率是運用經濟手段調控經濟表現。
②促進經濟增長、穩定物價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目標,下調存貸款利率和准備金利率有利於促進經濟增長、穩定物價。
③投資、消費和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動力,在外部經濟低迷的情況下,下調存貸款利率和准備金利率有利於刺激國內投資和消費需求,拉動經濟增長。
(3)
①國家加強宏觀調控、完善法律法規、健全市場規則;
②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形成以道德為支撐,法律為保障的社會信用制度,維護網路市場的正常秩序和公平競爭環境;
③每個經濟活動參與者必須學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保證自己的經濟活動符合法律的規范,又能夠運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④企業應該樹立誠信觀念,遵守市場道德;
⑤企業要遵守市場規則,要通過經營管理的進步和服務質量、水平的提高取得競爭的優勢。
5. 求大神翻譯這段話 在美國,貸款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從房子到汽車,從信用卡到電話賬單,貸款無處不在。當地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loan is a very common phenomenon, from the house to the car, from credit card to the phone bill, the loan is everywhere. All of the local people seldom buy a house, usually is long time loans. But we also know, unemployment and again obtain employment is a common phenomenon. These are not stable income or no income, but deficit spending. Long-term accumulation, the consequences of a. The United States has long popular deficit spending, encourage people to buy a house, buy a car, buy high-end consumer goods, the bank as the pursuit of profit, residents of the way to extend credit card, encourage deficit spending. "Use the money for tomorrow today enjoy". "Let the dream forward and make it come true. A fast talker, this kind of deficit spending, some years have brought in a temporary prosperity. But this advance, the way of the future purchasing power in advance of the appropriation bills, property or income, despite the future. Once the economy is bad, and appear a large number of the unemployed, not out of debt, consumers the ability to pay fell sharply, from the us subprime mortgage highlights in front of the world, the bank debt, some investment Banks piles facing bankruptcy situation.
6. 月薪4000買20000的包,「負債式消費」如何毀掉年輕一代
作為一個90後,真的建議大家不要被某些自媒體的文章給蒙蔽了大腦,他們動不動就是說什麼趁著年輕該怎麼怎麼樣;動不動就是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然後就是說在你長大才買的起小時候最想要的玩具就沒用了怎麼怎麼的說法。
其實這些自媒體的目的就是為了撈流量,全篇都是不負責任的謬論,還把人看的津津有味。
趁著年輕當然是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這是沒錯的,但是我看到某些自媒體人把一些人的離職出去各種浪,各種情侶離職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當成了大家羨慕的一種人。但是這背後呢?我有一對朋友,家裡條件不錯,是動不動就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但不是所有人都能這么做。可是我當年大學的師兄,這么些年也是這么做的,結果是怎樣?30多歲了,沒房沒車不說,工作也不穩定,存款就更別提了,之前跟他出來喝點東西,他說了一句,真的後悔這樣到處玩,表面上看著是不錯,但是實際上真的是太艱難。我能明白他想表達什麼,當初他就是想著打工一下就去其他國家玩一下,到後來面對現實問題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啥都沒有。
還有就是自媒體人說的,趁著年輕,該買就要買啊,等你長大了才買的起你小時候想買的東西就沒用了。於是乎新款IPHONE一出,買!新的包包,化妝品,也買!!好看的衣服,褲子,裙子,必須買!!!沒錢咋辦?跟馬老闆借,打白條……試想一下,你們思考過一個問題沒,你以為錢不用還么?有人就說了,以後工資高了再還嘛。但現實情況是這樣么?並不是。因為你的精力沒有很好的在工作上,你的工作質量能提升么?換句話說,工資怎麼上的去?
另外當你欠著錢的時候,你每月都在想著,我工資先還款,然後再借款,一直在默默的為信用卡打工,他們還收著利息。有些人不惜去借高利貸,弄的家破人亡的也不少。
真的,清醒一下吧各位,與其投資在那些讓你經濟壓力緊張的物品,不如好好投資你自己,讓自己的工資提升才是最重要的。我說話比較直一些,男人的也是一樣,你沒錢誰跟你啊,如果你是當爹的,你希望你女兒嫁給一個啥也沒有就光談上進心的嗎?都快30了一無所有你去談上進心?不說你存款幾百上千萬,至少不是欠著幾萬到幾十萬的吧?如果你家裡條件很好,家裡有自己的公司,也做的不錯,你咋折騰都行,有些花花公子我就不說了,其實還有一部分家裡條件好的人,付出的比你還多。我朋友家裡開挺大的公司,做的也不錯,他每天非常忙的打理公司的各種事情,他家人都各種催促他去找女朋友,他也沒有去找。另外他自己也不追求什麼品牌衣服什麼的,只是看到合適的衣服,穿著舒服的就買。從不喜歡欠錢做事。之前他買了台寶馬X6,我還問他月供多少錢,他直接回一句全款的,沒月供,有利息劃不來。
其實講這么多廢話讓大家看著覺得是有點多,但是只是提醒大家,做任何事情請量力而行,不要把自己逼到絕境,踏踏實實過好日子,品牌不是不能買,而是要量力而行。
7. 請問我個人可以申請破產嗎
(一)對「個人破產」中「個人」的理解
「個人破產」中「個人」應如何理解,目前學術界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主張個人即自然人,個人破產也即是自然人破產;另一種則主張個人破產中的個人並非嚴格的法律術語,其范圍不僅寬於公民,而且也大於《民法通則》第二章所規定的兩戶一夥,這一觀點認為,個人破產就其本質是指所有法律上或實質承擔無限責任的經濟實體和自然人的破產,包括普通合夥破產、隱名合夥破產、自然人破產、個體工商戶破產及遺產破產等類型。事實上,這種意義上個人破產也就是除法人破產之外的其他民事主體的破產。但,本人認為,個人破產應包括自然人和個體工商戶及同等主體,而不應包括商事合夥。
按照國內外學者對各國破產立法和判例依破產主體不同而進行的分類,我國破產法在破產主體適用上無疑是另類,即破產主體的范圍既不是義大利式的「商人破產主義」,亦非英美的「一般破產主義」,而是有中國特色的「企業法人破產主義」。「企業法人破產主義」為何物?這必須藉助其他兩種主義來說明。「商人破產主義」認為,破產法僅適用於商事主體,凡商人遇有喪失支付能力、不能支付到期債務又無計可施時,可以破產實現債權受償的最大化及債務人受債務困繞的最小化:「一般破產主義」則承認一切民事主體均有破產能力,不論自然人或法人、商人或非商人,只要有破產條件存在,都可申請破產。
我國破產法與上述兩者都不同,盡管新破產法擴大了破產法的適用范圍,但目前新破產法並未規定個人破產,也就是說,目前中國自然人不能不破產。
美國的個人、已婚的家庭或個體營業戶,依靠工資收入維持生活,欠債總數在25萬美元以下,可以使用此種破產方法。在這種情況下,申請人可以向法院提交還款計劃,並向法院提交一定數額的錢款,由法院指定的管理人分期分批地歸還其債務。在這種情況下,申請人可以用較長的時間,來歸還他們所欠的債務。這是一種在美國較產常見的破產方法。
在我國建立個人破產制度有重要意義
首先,個人消費信貸業務飛速發展,政府有責任提醒公眾注意個人破產的風險。
自1999年3月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發出《關於開展個人消費信貸的指導意見》以來,我國個人消費信貸業務加速發展。據香港金融管理局2005年3月的報告(《亞洲區的個人信貸增長情況》),我國個人信貸總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已經由1999年的1.7%,2000的4.8%,發展到2001的7.14%。截至2004年6月,個人信貸組成項目中,住房按揭貸款佔83%,信用卡佔6.4%,其他佔10.6%。個人信貸總額占各類貸款總額的百分比由1999年的1.5%,發展到2000年的4.3%,2001年的6.2%,2002年的8%,2003年更達到10%。
個人信貸的強勁增長,雖然能促進消費,使金融機構增加盈利,但也蘊含著新的風險,有可能影響金融及宏觀經濟的穩定。香港的經驗表明,當信用卡壞賬率由1998年底的4.1%升至2002年9月的高位14.6%時,破產申請的數量也相應地由1998年的每季不足1000宗猛升至2002年的每季約7000宗。由此可見,過度信貸極有可能造成個人財務危機。
我國近幾年一直鼓勵借貸消費,住房、汽車、教育、個人消費貸款已成為各商業銀行的主流業務。民間有輿論認為,如果建立個人破產制度,是政府把本應由自己承擔的責任轉嫁給了消費者。因為信貸消費的充分發展乃是政府出於拉動內需的需要,傳媒在政府示意下「過度」宣揚超前消費、借貸消費,但是如果因過度借貸而出現惡果,卻要由消費者來承擔個人破產的風險,這實在是政府之過,而非老百姓之過。撇開正確與否不說,此言論的出現已經說明政府提醒公眾注意個人破產風險應是當務之急。
其次,個人破產制度可以防止社會動盪、金融危機,尤其是提醒年輕一代理性消費。
美聯儲每年都很關注兩個基本數據,收入的40%以上用於償還債務的家庭數量,以及那些逾60天沒有償還債務的家庭數量。如果這兩個數字過高,則往往預示著金融危機的出現。
過度負債消費,除了個人走向破產邊緣,昔日優良的銀行消費信貸資產也將演變成呆賬、壞賬,房地產、汽車等行業會因過度提前消費而出現衰退,進而可能引發金融危機和經濟蕭條,並不可避免地伴隨著社會動盪。
現在,家庭、個人也是經濟學意義上的經濟主體,以個人名義理財變得相當普遍。在我國,一個勞動者有勞動能力的年限不過是三四十年,可是住房按揭貸款的最長年限是三十年,首付最少的只有兩成。這三四十年中,子女出生、教育支出、疾病、意外傷害、父母不測都需要大筆開支,通貨膨脹、利率上升及失業風險無處不在,可現在的年輕人,似乎很少考慮到這些。
新興名詞「城市負翁」、「負資產階級」的出現,充分說明了超前消費可能帶來的個人破產風險。建立個人破產制度,無疑將給熱衷於狂熱超前消費的年輕一代一個警告。
再次,個人破產法的缺位是「執行難」的主因之一,個人破產制度的建立可以使「私力救濟」變成「公力救濟」
盡管這些年來我國沒有個人破產的概念,但是個人破產事實上大量存在,有些「執行難」的案件其實已經無法執行。來自最高人民法院執行庭的消息稱,我國法院一年審理民商事案件約有500萬件,其中有財產給付內容的案件大約有450萬件。1993年,當事人自動履行的比例佔了70%,需要法院強制執行的比例只有30%,但在十年之後的2003年,需要法院強制執行的比例上升到了52%,當事人自動履行的比例只佔48%。如果按照這樣的比例變化繼續下去,再過十年,可能有70%的案件需要法院強制執行。
在我國,由於個人破產法的缺失,在債務人無力償債的情形下,債務人本人不能申請破產,債權人也無法申請債務人的破產,實質上對二者的利益都造成損害。一方面助長了違法者的囂張,另一方面也使得社會公眾對司法權威越來越沒有信心。債權人因為沒有公力救濟的途徑,轉而轉向私力救濟,如討債、綁架、拘禁、毆打債務人等等。各國的個人破產法中普遍規定,一個債務人如已被批准破產,債權人就只能通過債權人聯合會等方式來解決債權,法律禁止債權人單獨發起討債程序,從而限制了私力救濟對債務人的傷害。
最後,個人破產法給破產者以重振旗鼓的機會,是人性化的設計,也有利於經濟的發展。
破產法缺位有一個可怕後果,那就是已經破產的債務人很可能一輩子都沒有翻身的機會。只要他創造出任何一點點財富,債權人都有權拿走,這個還款期是沒有時間限制的,如果是巨額債務,債務人可能終身都要還債,永遠無法獲得新生。但是如果對於完全破產的債務人不能給予免除債務的期限,不能保留他的自由財產,或者用於企業發展的基本資源,將債務人永遠釘在恥辱架上,對社會發展又有什麼好處呢?沒有誰願意破產,做社會的失敗者。既然已經失敗,應當寬容地給他翻身的機會,當然前提是他必須承擔一定的責任。
破產制度發展到現代,原來不利於債務人的三大制度:破產有罪主義、破產懲戒主義和破產不免責主義已經被破產無罪主義、破產不懲戒主義和破產免責主義所取代。自願破產制度、自由破產制度和破產免責制度是個人破產制度中的核心。目前世界各國的個人破產法都給了債務人復甦經濟的機會,破產免責主義使得債務人能夠從負債累累中逃脫開來重振旗鼓,自由財產制度使得債務人可以保留生活的必需品,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債務人生活的保障,也是人性化的設計,是社會文明的體現。
更多破產法資源請登陸中國破產法網: http://www.chinainsol.org/
博客地址: http://www.chinainsol.org/
8. 對於無處不在的各種借貸APP,應不應該抵制上線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功能,在我們平常生活中引起了大家的重視,最近幾年的時間內有越來越多的借貸APP出現在大家的視野當中,而這些APP有一部分程度方便了大家的生活給不少人提供了幫助,但是同樣也給不少年輕人帶來了傷害,那麼這些借貸APP是不是需要被抵制了?
所以從這方面來綜合進行分析,大家就可以發現借貸APP並不能夠一棒子打死,但是卻需要進入到更加嚴格的監管制度,只有這樣才能夠讓這個行業更加良好地發展。
9. 為什麼現在各種貸款無處不在,大神們他們到底是怎麼賺錢
靠利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