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銀監會怎麼查消費貸款
據報道,日前,銀監會審慎規制局局長肖遠企在「今年以來銀行業運行及監管情況」通報會上指出,監管層將嚴厲嚴查挪用消費貸款資金,防範房地產泡沫風險。
報道稱,專家表示通過刷信用卡湊首付的還款人,短期還款壓力較大,極易造成逾期,影響個人徵信。並且,一旦被銀行發現貸款資金流入房地產,可能會降低額度,得不償失,監管層應嚴厲嚴查挪用消費貸款資金,防範房地產泡沫風險。
銀監會審慎規制局局長表示,金融消費群體較大,是銀行的重要客戶對象,也是銀行的重要業務,各家銀行2017年消費貸款增速較快。鼓勵銀行發放個人消費貸款用於購買大宗耐用品,用於教育、旅遊等,進一步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服務的便利性。
但是實際上有不少金融機構對消費貸款資金管理不嚴格,導致消費貸款資金最終流向了股市、房地產等領域的現象,嚴厲嚴查挪用消費貸款資金,也是確保金融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要防止居民杠桿率過快的上升。
希望類似的情況可以早日被查處!
B. 銀監會怎麼查貸款流向
銀監會想要查詢貸款流向的情況下,一般會要求貸款人出示貸款使用證明,比如貸款的用途,使用的發票等等,這樣才能查詢到貸款的具體流向問題。
C. 為何央行要求各地嚴禁消費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
9月21日訊 彭博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中國央行會同銀監會近期要求各地監管部門,指導銀行規范個人消費貸款,防止消費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央行的要求重點針對一線和熱點房地產城市。
易居房地產研究院19日發布最新研究報告收集北京等16個典型地區數據顯示,今年3月以來,短期消費貸款同比走勢大幅攀升,明顯偏離穩中有升的零售額同比,預計新增異常短期消費貸款金額約3700億元,估計其中至少有3000億流向樓市,約佔新增短期消費貸款總額30%。
D. 多地圍堵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樓市 銀行「抽貸」震懾投機者
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嚴查後,或已進入實質處罰階段。近日,網上流傳上海一違反貸款用途的個人貸款被提前收回。除了上海之外,在政策監管的壓力下,在北京、廣州等地,一旦查出消費貸、經營貸用於購房的情況,根據借款合同,也有被抽貸的可能。
從去年年底至今,房貸政策一再收緊,先是央行對各個銀行的房貸設置了「兩道紅線」,而後,以一線城市為主的熱點城市頻頻推出住房信貸管理措施。
在業內人士看來,未來房價上漲過快的城市,將加強違規資金流入樓市的監管力度,而「抽貸」舉措也將對投機者造成震懾作用。
信貸資金挪用於購房接連被罰
近日,一份網傳歸屬地為上海的《個人貸款提前收回告知函》顯示,因貸款人未按約履行借款合同第四條關於「貸款用途」的相關約定,銀行宣布這筆近300萬元貸款提前到期,並通知貸款人須在3月31日前全額歸還貸款本息。
一般來說,當貸款人違規使用貸款資金時,根據合同約定銀行有權提前收回貸款(即「抽貸」)。在貝殼研究院高級分析師潘浩看來,上述告知函主要是涉及經營貸挪用至購房,銀行收回貸款,這也說明此前房貸檢查已經進入落實階段。
據悉,早在今年1月29日,上海為了防止消費類貸款、經營性貸款等信貸資金違規挪用於房地產領域,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個人住房信貸管理工作的通知》,對2020年6月份以來發放的消費類貸款、經營性貸款以及個人住房貸款進行全面自查。借款人存在違反合同約定行為的,將按照合同約定給予懲戒。
值得注意的是,據媒體報道,為了嚴控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除了上海之外,多地銀行在自查中若發現這種情況,也會按合同要求借款人提前還款。
從懲戒力度來看,據潘浩介紹,以往的政策並沒有涉及收回貸款。早在2016年,上海就發布調控政策要求首付資金為自有資金,當時的處罰方法是將違規者拉入失信名單。同年,深圳也同樣發布相關要求,著力打擊互聯網金融企業、小額貸款公司等金融機構從事首付貸、眾籌購房、過橋貸等金融杠桿配資業務。而2017年-2020年,各地在房貸方面的監管政策,主要落實在打擊通過流水造假騙取貸款的行為。
此前,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建議,購房者須慎用一些非正規的貸款手段,比如消費貸、經營貸籌集首付資金,因為現在查處力度非常大,甚至未來可能面臨處罰。
除了銀行抽貸之外,近期,各地銀保監局也不斷開出「罰單」,主要是針對違規放貸或對貸款用途監管不力的銀行。比如3月8日,中國銀行台州市分行因為貸後管理不到位,存在信貸資金被挪用於購房等情況,被罰款89萬元。而對於農業銀行沈陽分行南湖支行違規發放個人商品房貸款行為,則被給予警告處罰。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從近期的地方動態來看,各地銀監部門都在加強對經營貸貸後的資金流向檢查。包括交易背景的真實性,受託支付的流程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大額提現,是否存在借款人及直系親屬在近半年內購房的情況等。
各地嚴控消費貸、經營貸流入樓市
事實上,從去年年底至今,房貸政策一再收緊,先是央行對各個銀行的房貸設置了「兩道紅線」,明確限制了房貸總額比例。而後,以一線城市為主的熱點城市房貸監管政策接連推出。
1月30日,北京銀保監局發布消息稱,要求各行對2020年下半年以來新發放的個人消費貸款和個人經營性貸款合規性開展全面自查,發現個人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等問題,對銀行機構從嚴頂格處罰。2月10日,北京銀保監局發布 《關於加強個人經營性貸款管理 防範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的通知》,要求嚴格實施貸前調查,盡職落實貸後管理。
與此同時,今年2月,廣東銀保監局下發通知要求,嚴肅查處經營貸、消費貸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行為。提到強化大數據篩查,嚴肅查處經營貸、消費貸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行為,形成市場震懾。
除一線城市外,二線城市也出現監管舉措。3月3日,杭州市明確嚴禁發放用於購房首付款或償還首付款借貸資金的個人經營性貸款和消費貸款,嚴格個人經營貸和消費貸真實性審查,加強貸後資金管理。
對此,李宇嘉認為,去年經營貸違規流入樓市主要在上海、深圳、廣州,今年可能會擴展到二線城市。因此,必須從政策上堵住經營貸可能流入樓市的渠道。
李宇嘉表示,如果經營貸進入樓市的漏洞不堵住的話,按照目前的樓市形勢,今年經營貸違規流入樓市的范圍和規模要比去年更大。一方面是因為經營貸投放的壓力比較重,另一方面,隨著樓市調控強度加大,房貸利率會上升,經營貸和房貸利率之間的剪刀差也會擴大。
據3月10日央行發布2021年2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2月人民幣貸款新增1.36萬億元,創歷史同期最高水平。其中,2月居民部門貸款增加1421億元,同比多增5554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4113億元,同比多增3742億元。有業內人士認為,2月樓市成交仍然保持熱度,支撐居民中長期貸款繼續增加。
「違規資金」流入樓市監管力度或將加大
「上海、深圳等地這一輪房價上漲和信貸違規進入房地產關系非常大。」此前,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今年以來,房地產調控的著力也是調控信貸,調控效果要看這一政策執行力度如何。
李宇嘉也認為,嚴打經營貸和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將是今年房地產調控的主要工作,也關繫到今年的樓市能不能穩定下來。目前,全國樓市的運行態勢和2016年類似,也就是從深滬一線城市,蔓延到廣州、北京以及熱點二線城市。如果不控制經營貸的流向,將可能助推新一輪泡沫的攀升。
對於今年房地產金融環境,潘浩分析稱,從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提到「房地產泡沫風險依舊很大」,可見今年對於房地產金融的監控將持續加強,特別是落實在「違規資金流入樓市」方面,將提到更加重要的地位。
不過,李宇嘉表示,監管經營貸流入樓市實踐中也有難度。在房貸額度和佔比受到管控的情況下,銀行更有動力去發放房產抵押變相進入樓市的經營貸,緩沖房貸下降造成的利潤損失。
李宇嘉認為,未來,更多是銀保監會和人民銀行聯合檢查,以及商業銀行總行審計部門的貸後檢查。銀保監會也會協調銀行與銀行之間資金追蹤的合作,也就是如果資金從A銀行貸出來,以後流向了B銀行,那麼也會要求B銀行配合檢查。
潘浩預計,後續對房價上漲過快的城市,特別是大城市,將加強「違規資金」流入樓市的監管力度,「提前回收貸款」措施將對房地產投機者造成震懾作用。
「如果出現資金違規使用的情況,就會有抽貸的可能性,近期各地已經對部分違規貸款做出了抽貸的舉措。」李宇嘉如是稱。
E. 銀監會加強風險防控嚴查消費貸資金用於房貸是真的嗎
是真的。銀監會召開「今年以來銀行業運行及監管情況」通報會。銀監會審慎規制局局長肖遠企在會上表示,今年以來,銀監會在摸清風險底數的基礎上,突出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風險防控,嚴查向產能嚴重過剩行業企業過度授信以及挪用消費貸款資金用於房貸、投資等行為。
在今年樓市調控趨嚴的情況下,部分消費貸款被用於支付購房款,曲線流入樓市,放大居民部門杠桿,影響了樓市調控效果。近期,多地人民銀行和銀監局緊急啟動針對消費貸款挪用行為的檢查,尤其是被挪用於支付購房首付款、投資等。今年以來銀監會持續嚴厲打擊首付貸,嚴查挪用消費貸款資金,防範房地產泡沫風險。
(5)銀監查到消費貸款流向房地產擴展閱讀:
房貸的申請資料
1.借款人的有效身份證、戶口簿;
2.婚姻狀況證明,未婚的需提供未婚證、已離婚的需出具法院民事調解書或離婚證(註明離異後未再婚);
3.已婚需提供配偶的有效身份證、戶口簿及結婚證;
4.借款人的收入證明(連續半年的工資收入證明或納稅憑證當地);
5.房產的產權證;
6.擔保人(需要提供身份證、戶口本、結(未)婚證等)
F. 嚴查經營貸和消費貸違規流向房地產市場
上海銀保監局近日公布了轄內商業銀行個人住房信貸管理專項自查以及稽核調查的最新情況。截至目前,發現123筆、3.39億元經營貸和消費貸涉嫌被挪用於房地產市場,已要求相關銀行限時整改。
在上海銀保監局組織下,上海地區135家商業銀行已經完成了個人住房信貸管理專項自查工作,發現的問題涵蓋貸款用途違規、向主體結構未封頂房屋發放房貸、首付款資金核實不審慎、貸後資料收集不完整等方面。
自3月1日開始,上海銀保監局選取轄內16家銀行開展了經營貸、消費貸違規流入房市專項稽核調查。除了部分經營貸和消費貸涉嫌被挪用於房地產市場之外,同時還發現部分銀行首套房認定不準確、數據填報不規范以及外部「助貸」機構違規問題突出等情況。
通過稽核調查,上海銀保監局發現六類典型違規案例,包括:個人經營貸款違規用於支付購房首付款;企業經營貸違規用於支付購房款;消費貸違規用於本行住房貸款首付款;部分空殼公司集中作為受託支付交易對手,接收多筆個人經營貸款,部分貸款資金涉嫌迴流至借款人並用於購房;房產企業違規向購房客戶提供首付資金;小額貸款公司貸款用於購房認籌。
上海銀保監局根據轄內商業銀行自查和監管稽核調查情況,對銀行就切實防控經營貸、消費貸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等工作提出要求,主要內容包括:對照有關監管要求,限時整改問題貸款;對於違規獲取首付款資金、存在造假行為等申請個人住房貸款的借款人,應拒絕其房貸申請,並作為失信行為信息報送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台;對於經營貸、消費貸等信貸資金違規挪用於房地產領域的,應及時採取實質性管控措施;加強銀行員工管理,強化員工法制合規教育,在開展業務中正面引導借款人合法合規使用信貸資金;對於存在違規行為的銀行員工,應予以內部問責或紀律處分等。同時,上海銀保監局已將稽核調查中發現的有關小額貸款公司、典當公司、房地產公司及房產經紀公司違規問題線索移交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形成監管合力,共同打擊房地產市場違規行為。
下一步,上海銀保監局將持續加大對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問題的監督檢查力度,對已查實問題依法採取相應監管措施,端本正源,督導轄內商業銀行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促進上海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G. 浙江如何嚴查個人貸違規流入地產
9月26日從浙江銀監局獲悉:針對日常監管中發現的個人貸款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問題,該局已召開「進一步規范個人貸款」專題監管會議,重申中國銀監會的相關要求,部署轄內銀行自查和監管抽查工作。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浙江銀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該局多次強調規范個人貸款管理的監管要求,堅決反對信貸資金違規進入房地產市場,堅決抵制投機炒房行為,堅決懲處房地產信貸違法違規行為。
此前,浙江銀監局已針對重點地區、重點機構和重點業務開展了專項抽查,對於自查不認真、整改不徹底的違規問題,堅持人事並舉,嚴肅處罰問責。
同時,浙江銀監局要求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認真貫徹落實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提升服務意識和服務效能,在抑制投機性購房需求的同時,積極支持居民的合理住房信貸需求。
H. 誰經營貸違規流入樓市,是誰在為經營貸進入樓市打開方便之門
自2020年以來,經營貸款非法流入房地產市場的現象一直在增加。在上海,廣州,深圳等地,“過橋融資,全額購房,貸款,還清橋梁融資”,一些銀行,基金中介,房地產中介提供的服務可謂“廣泛的。”在廣東,深圳,上海等地的監管機構公布了個人經營性貸款非法進入房地產市場的調查結果後,北京的調查結果發布了,北京市銀保局對4家銀行處以罰款程序北京銀保局:該行自查個人業務約3.4億元涉嫌違反房地產法規進入市場的貸款。
銀行沒有嚴格審查經營貸款借款人的資格,也沒有徹底檢查貸款資金的流向。李玉佳說,這也寬容了基金中介機構和房地產中介機構的違規行為,使房地產投機者可以輕松獲得低成本資金。貸款環節是否混亂取決於銀行是否有動機加強審查,以及是否還想在房地產市場套利。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劉明宇建議,金融資源的分配應盡可能以市場為導向,避免在不同層次的金融集團之間形成金融資源的套利空間。 。同時加強監督,一旦發現,將永遠無法容忍。
I. 個人消費貸被查到進入房地產有什麼問題
涉嫌騙貸嫌疑,銀行貸後管理追查到了,有許可權要求客戶盡快返還這筆資金的。也會影響後期其他的銀行貸款。
J. 銀監會為何要嚴查挪用消費貸款資金的行為
據報道,日前,銀監會審慎規制局局長肖遠企在「今年以來銀行業運行及監管情況」通報會上指出,監管層將嚴厲嚴查挪用消費貸款資金,防範房地產泡沫風險。
但是實際上有不少金融機構對消費貸款資金管理不嚴格,導致消費貸款資金最終流向了股市、房地產等領域的現象,嚴厲嚴查挪用消費貸款資金,也是確保金融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要防止居民杠桿率過快的上升。
希望類似的情況可以早日被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