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銀行個人消費貸款有哪些分類
個人消費貸款是商業銀行及金融機構以消費者信用為基礎,對消費者個人發放,用於購置耐用消費品或者支付其他費用的貸款。其業務類型分類如下:
個人綜合消費貸,不指定消費用途,只要提供銀行或金融機構認可的質押/抵押擔保;
汽車按揭貸款,在特約經銷商處購置汽車可申請貸款,只用於分期付款賣出;
個人住房貸,銀行或金融機構認可抵押或擔保,發放給個人用於購買普通自住房或自建房;
個人旅遊貸款,款項僅用於個人及家人參加國內、外旅遊項目;
個人教育貸款,是銀行及金融機構對全日制高等高校中經濟困難的本、專在校學生發放的貸款,主要用於支付學費及生活費,可細分國家助學貸款和商業助學貸款;
耐用消費品貸款,僅用於購買耐用消費品,如家電、廚具、傢具等;
裝修貸,僅用於住房裝修或翻新;
其他衍生貸款產品,因商業銀行及金融機構偏好、風險把控能力、資源整合能力的不同,設置不同類型的消費類貸款。
B. 收入證明上寫僅供個人消費貸款,能貸多少
由於各家銀行的政策和規定不一樣 ,所以貸款的具體辦法也有所不同。建議您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要求上網站去查一下,就什麼都應該清楚了。 不過
,靠別人告訴您的信息都是不詳細、不全面的哦。
個人汽車消費貸款的最高貸款額是多少?
銀行根據用戶提供的申請材料,來各用戶評級ABCD不等,顯然最高貸款額肯定也會不一樣,銀行對於優質客戶的貸款金額通常要比普通申請用戶的高。
個人汽車消費者貸款的最高貸款額分幾種情況:
1、用所購車輛作抵押申請車貸款' >汽車貸款,貸款額度最高為所購車輛銷售款項的80%;
2、用戶以銀行認可的國債、金融債券、國家重點建設債券、銀行出具的個人存單進行質押的,貸款額度最高為質押憑證價值的90%;
3、用戶以房屋、其他地上定著物或依法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作抵押的,貸款額度最高為抵押物評估價值的70%;
4、保險公司提供分期還款保證保險的,貸款額最高為汽車銷售款項的80%;
5、購買再交易車輛的貸款額度最高為其評估價值的70%;
6、用戶提供第三方連帶責任保證方式(銀行、保險公司除外)的,按照銀行的個人信用評定辦法為借款人(或保證人)設定貸款額度,且貸款額度最高為汽車銷售款項的80%。
可見用戶提供的申請材料不一,最高貸款額也會不同,通常情況下,用戶准備的申請材料越是齊全,貸款審核越容易通過。
C. 嚴查!央行下發通知:摸底線上消費貸款流入樓市
7月28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央行近日向各大銀行下發調研通知,摸底線上消費貸款流入樓市情況。
一位資深銀行業內人士表示,該統治由調查統計部門發出,意在摸底統計線上消費貸款規模,包括與螞蟻集團旗下花唄、借唄兩款產品的聯合貸款規模、信用卡貸款及互聯網貸款等。
「(央行通知)不是為了出台新的監管規定,而是要摸清楚線上消費貸款有多少流入樓市。」上述人士表示。
仍嚴查資金違規流入樓市
「(央行通知)不是為了出台新的監管規定,而是要摸清楚線上消費貸款有多少流入樓市。」上述人士表示。
7月28日,多位銀行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已經收到一份來自中國人民銀行《關於開展線上聯合消費貸款調查的緊急通知》。此次《通知》顯示,暫未對聯合貸款的規模以及比例作出限定,目前只是向各銀行統計消費類聯合貸款業務的相關信息。為央行要求各銀行上報的統計數據,包括線上聯合消費貸款規模、線上聯合消費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特別區分了螞蟻花唄和螞蟻借唄合作的消費貸款余額、不良率、以及平均利率和不良率、信用卡透支的不良率等。
此前,監管機構已連續採取多項措施嚴管資金違規流入樓市。今年4月以來,深圳等地也在緊急摸查房抵經營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情況,包括今年以來新發放的房抵經營貸(含借款人為企業或個人),包括貸前、貸中、貸後等情況。
一位深圳大行人士表示,監管數月前已經入場檢查房抵經營貸流入樓市,「檢查新發放的所有貸款。用了跨行資金流向核查,甚至穿透了三次,手段很嚴格。」
剛剛過去的7月24日,房地產工作座談會繼續強調「房主不炒」的定位,並指出「要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穩住存量、嚴控增量,防止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
此前,銀保監會剛剛發布互聯網貸款新規。7月17日,銀保監會正式公布《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暫行辦法》,該辦法要求,單戶用於消費的個人信用貸款授信額度應當不超過人民幣20萬元,到期一次性還本的,授信期限不超過一年。
線上消費貸款規模有多大
問題在於,對於線上消費貸款(互聯網貸款)規模到底有多大,一直未有確切的統計數據,市場只能大約統計規模在萬億元以上。
概因央行、銀保監會的傳統統計口徑不包括此項。「監管還是要穿透去看線上消費貸的最終流向。」上述業內人士說。
21世紀經濟報道曾拆解互聯網貸款信貸聚合模式,在互聯網貸款產業鏈上,當前流行的玩法是「信貸聚合模式」,即助貸或聯合貸款,由螞蟻金服、平安普惠、度小滿金融、微眾銀行或新網銀行等金融科技機構牽頭或撮合,引入大數據風控、擔保增信、銀行等資金方。
根據銀保監會的互聯網貸款新規,互聯網貸款資金不得用於房產。
具體要求是,貸款資金用途應當明確、合法,不得用於房產、股票、債券、期貨、金融衍生品和資產管理產品投資,不得用於固定資產和股本權益性投資等。
此外,新規懟互聯網貸款統計提出要求,監管機構對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情況實施監督檢查,建立數據統計與監測機制,並可根據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情況、風險水平等因素提出審慎性監管要求,嚴守風險底線。
D. 簽訂虛假合同在銀行辦理個人消費貸,金額20萬,套現購房,違法嗎會受到什麼處罰
違法的,屬於金融詐騙,根據金額判刑的
E. 銀行來簡訊要給我30萬個人消費信用貸款,要嗎
銀行一般不會給客戶發送貸款的推廣簡訊,他們推廣最多的借貸業務就是辦理信用卡了。所以樓主最好先確定下,你收到的簡訊是否是來自銀行官方發送的。一般銀行官方發送的簡訊都是「95」開頭,其他的第三方平台發送的簡訊都是「10」開頭。
提醒下樓主,若是簡訊內帶有鏈接,最好不要隨意點擊。因為這類鏈接,只有三種情況:
1、該鏈接只是第三方推廣平台的鏈接,點擊進去後並不會帶來負面影響,但因為這類平台的保密措施不到位,很可能會泄露大家的個人資料。
2、該鏈接屬於詐騙機構,目的是為了盜取大家的個人資料用以販賣。
3、該鏈接屬於詐騙機構,鏈接本身就帶有病毒,在大家填寫相應的賬戶時,就會盜取大家的賬戶密碼,然後將大家賬戶內的錢全部盜刷出去。
F. 應聘銀行工作人員,要求查個人徵信,本人信用卡和貸款負債20萬,可以存入銀行20萬,能抵負債等銀
存進去的錢那叫資產,負債和資產不是一回事,再說你存錢進去,徵信也不能立馬體現出來
G. 個人消費貸款用途有哪些
銀行在審批個人消費貸款時,會嚴格審核貸款的用途。常見的個人消費貸款用途有:裝修、旅遊、教育培訓、出國留學、購買耐用消費品(如汽車、家電、數碼產品、珠寶玉石等)。
個人消費貸款是指銀行向符合條件的個人發放的用於其本人及家庭具有明確消費用途的人民幣貸款,包括普通貸款和額度貸款。目前,在無抵押貸款中,消費貸款是最普遍一種貸款形式。
消費貸款一般是「專款專用」,為了保證這一點,銀行通常會要求借款人提供用途證明。大多數銀行的消費貸款產品都需要提供用途證明比如用於裝修的話,那就需要提供與裝修公司簽訂的合同,或者裝修公司出具的相關證明。
消費貸款的用途並不指所有的消費都可以申請貸款,最常見的購置房產,雖然也是一種消費行為,但是並不能申請消費貸款。如果沒有提供貸款用途證明,大多數貸款的結果都是被拒。
申辦流程:
1、借款人持有效身份證件、質押、抵押、保證人擔保的證明文件到貸款經辦網點填寫申請表。銀行對借款人擔保,信用等情況進行調查後,在15日內答復借款人。
2、借款人的申請獲得批准後,與銀行簽訂借款合同和相應的擔保合同。
3、借款人在額度有效期內,在可用額度范圍內,可以隨時支用,支用時填寫貸款支用單支用貸款。銀行將貸款資金劃轉至合同約定的帳戶中。
4、借款人在額度有效期內可循環使用貸款,其可用額度為銀行的核定的額度與額度項下各筆貸款本金余額之差。借款人每次支用貸款後,可用額度相應扣減,借款人每次歸還貸款本金後,可用額度相應增加。
5、借款人在額度有效期滿前,應償清額度項下貸款全部本息,並在償清貸款本息後20日內到銀行辦理抵押、質押登記注銷手續,借款人與銀行簽訂的《借款合同》自行終止。
H. 今天有人說一張身份證,可以通過銀行內部人員貸款20萬到手12萬,還說可以不用還,我想問下是真的嗎
如果天上會掉餡餅,就是真的。
到時候你哭都來不及。
I. 深圳銀保監局掛出18張罰單 處罰多家銀行「經營、消費貸」
5月21日,深圳銀保監局掛出18張罰單,累計罰沒了相關機構和個人合計約1224萬元。
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到,多家國有大行及股份制銀行的深圳市分行因為個人經營性貸款、個人消費貸款三查不到位、資金被挪用等問題遭到罰款。
其中,被罰最多的是中行深圳市分行,該分行因為個人經營性貸款三查不盡職,信貸資金被挪用;小微企業貸款三查不盡職,信貸資金被挪用;經營性物業抵押貸款用途不合理,資金被挪用於繳納地價;經營性物業抵押貸款未有效核實貸款用途真實性,資金被挪用於房地產開發;黃金租賃業務管理不到位等五項違法違規行為,合計被處罰款210萬元。
另外,工行深圳市分行因「貸前調查及首付資金監管不到位」被罰180萬元。而建行深圳市分行因為「個人消費貸款三查不盡職,信貸資金被挪用;小微企業貸款三查不盡職,信貸資金被挪用」被罰130萬元。
除了大行以外,一些中小銀行與外資銀行也都「中招」。華夏銀行深圳分行因流動資金貸款發放後轉入房地產開發企業;個人經營性貸款未按要求進行受託支付;發放貸款承接本行逾期貸款,延緩風險暴露這三項違法違規行為累計被罰款100萬元。集友銀行深圳分行因為「貸款三查不到位致使貸款資金被挪用」被罰200萬元。
此前,深圳銀保監局和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處聯合發布了《關於轄內銀行經營性貸款有關問題的通報》,通報了3起典型案例,曝光了經營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的套路,其中平安銀行深圳分行、深圳農村商業銀行光明支行被點名。
據媒體此前報道,3月26日,銀保監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三部門聯合發布了《關於防止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的通知》,要求銀行要加強借款人資質核查、加強信貸需求審核、加強貸款期限管理、嚴格貸中貸後管理等。對於違規挪用經營貸的個人和企業而言,其相關行政處罰信息及時納入徵信系統。
另外,三部門還表示將聯合開展一次經營貸違規流入房地產問題專項排查,於2021年5月31日前完成排查工作,並加大對違規問題督促整改和處罰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