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學生網貸的危害是什麼
大學生網貸作為一個新興的市場,缺乏政府有效監管與行業自律,在其野蠻的生長過程中,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或者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許多問題,外界不應太過於苛求,而是應該理性、客觀務實地去看待其中的利與弊。
(一)大學生網貸的積極作用
首先,有利於大學生更好地完成學業或者自主創業。目前,高校大學生申請銀行信用卡較難、申請周期較長、步驟相對復雜而且額度一般在500~3 000元。因此,出現了一些專門針對大學生貸款的P2P平台出現,學生們可以向這些平台申請獲得資金。而申請門檻相對信用卡而言簡單很多,只需要提供身份證和學籍證明即可。在用途上,資金的使用方向完全沒有受到限制。除了主推消費貸款之外,P2P平台當前也正在把大學生創業、助學貸款納入推廣計劃,這將有助於那些經濟困難的學生在不增加父母家庭負擔的情況下完成學業,也可以幫助沒有經濟基礎的學生進行貸款進行自主創業。
其次,有利於培養大學生獨立自主的經濟意識。可以使大學生不再完全依靠父母來消費,因為自有還款壓力,更能鞭策大學生去省錢理財還貸,對提升大學生的責任意識,信用意識與金錢意識都有好處。
(二)大學生網貸的消極作用
首先,使大學生盲目攀比的心理日益膨脹。大學生因為出身地區、家庭背景等的不同,經濟條件難免會高低不等,其消費水平自然也會不同。處於世界觀和人生觀尚未完全健全穩定的大學生,很容易形成盲目的攀比心理。大學生生活消費主要依靠父母供應又很難辦理信用卡時,他們的消費一定程度上會受到限制,一旦有些網貸公司利於「零首付」「零利息」「最快3分鍾到賬」等幌子向他們進攻,他們很容易被吸引而貸款。從而更助長了他們的攀比和享受心理。據有關調查統計顯示,在校大學生網貸消費的物品主要是手機、電腦等科技產品,除了數碼產品,遊玩、衣物、餐飲等同樣是大學生網路分期貸款的主要消費內容之一。
其次,過度的超前消費影響大學生的學業和前途。網上貸款分期消費門檻低,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超前消費、奢侈消費的平台,但不少人消費欠理性,甚至負債累累,影響學業。另外,一旦出現逾期不還的情況,將會影響大學生在銀行的個人徵信,同時也面臨被起訴的風險。
大學生目前還屬於沒有收入來源的群體。有平台願意提供貸款是好事,但並不鼓勵學生們過度消費,畢竟當前其還沒有收入來源。大學生在合理控制消費的基礎上,應該好好利用平台,培養自己的理財觀念。
總的來說,大學生網貸在中國還是一個新興事物,我們應該理性地去看待所存在和出現的問題。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強金融監管,網貸行業保持自律,社會共同監督;另一方面需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避免非理性消費。
2. 在校大學生網上貸款具體需要什麼證件
目前並沒有什麼大學生創業貸款,但小額貸款和信用貸款都可以適合大學生貸款。像小額貸款,只需要工商銀行一位職員作擔保就可以貸到2萬元。至於信用貸款,貸款人需要處級以上公務員擔保,就可以貸到最高5萬元的款項。 據悉,今年重慶市將實施更多的優惠政策鼓勵大學生申請小額創業貸款,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的,由工商部門批准其經營之日起,1年內免交登記類和管理類的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 據悉,個人申請再就業小額貸款,可達2萬元;自主創業並吸收下崗失業人員的,可適當放寬到5萬元;合夥經營實體,最高貸款額原則上不超過40萬元。 借款人在獲得再就業小額貸款後,可按規定繼續享受再就業的有關稅費減免、工商扶持等優惠政策。根據規定,今年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的(除國家限制的行業外),由工商部門批准其經營之日起,一年內免交登記類和管理類的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 再就業小額貸款可以採取擔保人擔保、不動產抵押、有價證券質押等方式。擔保人擔保除法人外,有穩定收入的公務員和企事業單位員工也可進行擔保。 申請貸款時,應持抵押物清單(擔保合同)和有效證件到所在社區居委會申請,符合規定的,由居委會向所在街(鎮、鄉)推薦;所在街(鎮、鄉)報所在縣(自治縣、市)勞動就業部門,勞動就業部門會同財政部門在5個工作日內審查,並將相關資料送承貸的金融機構,金融機構在5個工作日內提出意見,同意貸款的,就直接對貸款申請人發放。 借款期限不超過一年,可以續貸一年。利率按人民銀行規定同期貸款利率執行。 經營項目必須符合國家政策法規,國家限制的如建築業、廣告業、桑拿、按摩、網吧、氧吧,以及經營類似項目如美容、美發、水吧、酒吧、洗腳等行業除外。 創業貸款主要有以下三種選擇方式,創業者可視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創業貸款。 個人創業貸款:創業貸款是指具有一定生產經營能力或已經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個人,因創業或再創業提出資金需求申請,經銀行認可有效擔保後而發放的一種專項貸款。符合條件的借款人,根據個人的資源狀況和償還能力,最高可獲得單筆50萬元的貸款支持;對創業達一定規模或成為再就業明星的人員,還可提出更高額度的貸款申請。創業貸款的期限為1年,最長不超過3年。 商業抵押貸款:目前,銀行對外辦理的許多個人貸款,只要抵押手續符合要求,銀行就會不問貸款用途。需要創業的人,可以靈活地將個人消費貸款用於創業。抵押貸款金額一般不超過抵押物評估價的70%,貸款最高限額為30萬元。如果創業需要購置沿街商業房,可以用擬購房子作抵押,向銀行申請商用房貸款,貸款金額一般不超過擬購商業用房評估價值的60%,貸款期限最長不超過10年。 保證貸款:如果你沒有存單、國債,也沒有保單,但你的妻子或父母有一份穩定的收入,那麼這也能成為絕好的信貸資源。當前銀行對高收入階層情有獨鍾,律師、醫生、公務員、事業單位員工以及金融行業人員均被列為信用貸款的優待對象,這些行業的從業人員只需找一到兩個同事擔保,就可以在工行、建行等金融機構獲得10萬元左右的保證貸款。而且,這種貸款不用辦理任何抵押、評估手續。如果你有這樣的親屬,可以以他的名義辦理貸款,在准備好各種材料的情況下,當天即能獲得創業資金。
3. 大學生網路上貸款的危害
危害:
一、無抵押,高利率,風險高
與傳統貸款方式相比,網貸完全是無抵押貸款。並且,央行一再明確:年復合利率超過銀行利率4倍不受法律保護。也增加了網貸的高風險性(一般是銀行利率的7倍甚至更高)。
二、信用風險
網貸平台固有資本較小,無法承擔大額的擔保,一旦出現大額貸款問題,很難得到解決。而且有些借款者也是出於行騙的目的進行貸款,而貸款平台創建者有些目的也並不單純,攜款逃的案例屢有發生。
三、缺乏有效監管手段
由於網貸是一種新型的融資手段,央行和銀監會尚無明確的法律法規指導網貸。對於網貸,監管層主要是持中性態度,不違規也不認可。但隨著網貸的盛行,相信有關措施會及時得到制定和實施。
(3)大學生網路金融消費貸款擴展閱讀
其他危害
一、亂申請,很容易被忽悠。網貸有分正規和不正規,正規的類似網商銀行,利息相對合理。不正規的就很多了,數不勝數,相對而言利息也很高,再加上平台服務費,就等於是高利貸中的高利貸了。
二、導致徵信不良。不要以為你徵信良好就沒什麼問題了,千萬不要這么去想。沒有逾期,也同樣會導致徵信不良。
三、大數據問題。這是個新詞彙,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出現而出現的。所謂大數據風控,就是結合你的徵信,芝麻信用,騰訊信用等,以及在各個平台的貸款情況,貸款額度,進行綜合評估,決定是否放款。
4. 如何看待大學生網貸問題
(一)我國目前互聯網金融立法和監管嚴重缺失
(二)貸款制度混亂不堪,亂象叢生,沒有規范統一的標准
大學生網貸作為一個新興的市場,缺乏政府有效監管與行業自律,在其野蠻的生長過程中,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或者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許多問題,外界不應太過於苛求,而是應該理性、客觀務實地去看待其中的利與弊。
網貸公司的利潤來自服務費和逾期費,這些費用都由網貸公司自行定標准,較隨意,一般服務費是貸款總額的5%,有的平台甚至收10%。而一旦逾期,學生要額外償還貸款總額的10%,甚至更多。
平台間相互不溝通。這從側面反映了信用體系的不完善,容易導致一些學生重復借款,最終債台高築,超出償還能力。
貸款程序過於簡單,貸款門檻過低。很多網貸平台為了搶占市場提高營業額,紛紛降低貸款門檻,推出簡單的貸款程序,多數分期平台只需提供身份證和學生證即可辦理貸款。這樣雖然能確保學生的身份的真實,但是卻無法按上文的標准篩選學生,很難確定學生是不是有能力承擔這樣的貸款。雖然平台可以通過上門催收等方式追回貸款,學生本身也怕逾期還款對自己未來前途及個人信譽名聲造成影響,最後求助父母也能還清貸款,這也是目前為止學生貸款壞賬率還比較低的原因。但是,這樣對學生和他的家庭卻是一種傷害,讓有些貧困家庭承擔原本無力承擔的壓力,也縱容了學生進行非理性消費。
二、理性看待大學生網貸問題
大學生網貸作為一個新興的市場,缺乏政府有效監管與行業自律,在其野蠻的生長過程中,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或者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許多問題,外界不應太過於苛求,而是應該理性、客觀務實地去看待其中的利與弊。
(一)大學生網貸的積極作用
首先,有利於大學生更好地完成學業或者自主創業。目前,高校大學生申請銀行信用卡較難、申請周期較長、步驟相對復雜而且額度一般在500~3 000元。因此,出現了一些專門針對大學生貸款的p2p 平台出現,學生們可以向這些平台申請獲得資金。而申請門檻相對信用卡而言簡單很多,只需要提供身份證和學籍證明即可。在用途上,資金的使用方向完全沒有受到限制。除了主推消費貸款之外,p2p 平台當前也正在把大學生創業、助學貸款納入推廣計劃,這將有助於那些經濟困難的學生在不增加父母家庭負擔的情況下完成學業,也可以幫助沒有經濟基礎的學生進行貸款進行自主創業。
其次,有利於培養大學生獨立自主的經濟意識。可以使大學生不再完全依靠父母來消費,因為自有還款壓力,更能鞭策大學生去省錢理財還貸,對提升大學生的責任意識,信用意識與金錢意識都有好處。
(二)大學生網貸的消極作用
首先,使大學生盲目攀比的心理日益膨脹。大學生因為出身地區、家庭背景等的不同,經濟條件難免會高低不等,其消費水平自然也會不同。處於世界觀和人生觀尚未完全健全穩定的大學生,很容易形成盲目的攀比心理。大學生生活消費主要依靠父母供應又很難辦理信用卡時,他們的消費一定程度上會受到限制,一旦有些網貸公司利於「零首付」「零利息」「最快3分鍾到賬」等幌子向他們進攻,他們很容易被吸引而貸款。從而更助長了他們的攀比和享受心理。據有關調查統計顯示,在校大學生網貸消費的物品主要是手機、電腦等科技產品,除了數碼產品,遊玩、衣物、餐飲等同樣是大學生網路分期貸款的主要消費內容之一。 其次,過度的超前消費影響大學生的學業和前途。網上貸款分期消費門檻低,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超前消費、奢侈消費的平台,但不少人消費欠理性,甚至負債累累,影響學業。另外,一旦出現逾期不還的情況,將會影響大學生在銀行的個人徵信,同時也面臨被起訴的風險。
大學生目前還屬於沒有收入來源的群體。有平台願意提供貸款是好事,但並不鼓勵學生們過度消費,畢竟當前其還沒有收入來源。大學生在合理控制消費的基礎上,應該好好利用平台,培養自己的理財觀念。
總的來說,大學生網貸在中國還是一個新興事物,我們應該理性地去看待所存在和出現的問題。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強金融監管,網貸行業保持自律,社會共同監督;另一方面需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避免非理性消費。
5. 五部委規范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你覺得現在大學生小額貸款的現象普遍嗎
對於目前的大學生來說,這樣的小額消費貸款還是非常普遍的,因為目前的大學生來說他們的資金非常有限,但是由於商家的過度宣傳和推廣,他們大學生往往不能夠經得起這些誘惑,所以說就會進行一些小額貸款。
而如果過度讓這些消費貸款在生活中橫行的話,那麼對於整個國家的金融市場來說,都會是一種非常大的干擾國家對於這類金融的監管的難度也變得非常大,所以說國家為了規范性的貸款市場加大對這些行業的監管,所以說就推出了相應的規范條約,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約束大學生進行小額貸款,讓這些大學生能夠有一個健康美好的未來。
6. 為什麼那麼多大學生會選擇網路貸款
我是一名在讀大學生,感覺身邊朋友選擇網路貸款的人並不多,最多也就是用一些如支付寶花唄之類的預支工具。
不好的網路貸款可能會故意設局讓貸款人耽誤還款期,以至於利滾利讓貸款人不能承受。
對於大學生來說,沒有穩定收入,也沒有必要去網路貸款,輕易不要蹚這趟渾水吧!
7. 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迎來更嚴監管,哪些機構受影響較大
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迎來更嚴監管,一位北京互金行業從業人員表示,其公司在信貸這塊沒有再做學生業務,但他認為,行業內存在的普遍觀點是螞蟻集團會受到較大影響。他還認為,《通知》要求第二還款來源,對金融機構做這部分用戶影響較大。
他表示,金融機構還可以做學生用戶,但要求提供第二還款來源,就很麻煩,例如開信用卡需要第二還款來源——父母的確認,可能就會有一些限制,「不會那麼大地擴張這部分客群。」
根據《通知》,要嚴格貸前資質審核,實質性審核識別大學生身份和真實貸款用途,綜合評估大學生徵信、收入、稅務等信息,全面了解信用狀況,嚴格落實大學生第二還款來源,通過電話等合理方式確認第二還款來源身份的真實性,獲取具備還款能力的第二還款來源(父母、監護人或其他管理人等)表示同意其貸款行為並願意代為還款的書面擔保材料,嚴格把控大學生信貸資質。
(7)大學生網路金融消費貸款擴展閱讀
針對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的監管進一步加強:
3月17日,根據銀保監會官方網站消息,銀保監會辦公廳、中央網信辦秘書局、教育部辦公廳、公安部辦公廳、人民銀行辦公廳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規范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加強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業務監督管理。
《通知》稱,小額貸款公司要加強貸款客戶身份的實質性核驗,不得將大學生設定為互聯網消費貸款的目標客戶群體,不得針對大學生群體精準營銷,不得向大學生發放互聯網消費貸款。放貸機構外包合作機構要加強獲客篩選,不得採用虛假、引人誤解或者誘導性宣傳等不正當方式誘導大學生超前消費、過度借貸,不得針對大學生群體精準營銷,不得向放貸機構推送引流大學生。
8. 五部委規范大學生消費貸,網路貸款會帶來哪些隱患
我國貸款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隱患,尤其是對於沒有賺錢能力的大學生來說,如果過度依賴網路貸款,對於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會造成非常大的影響。
然後對這些不太懂金融知識的大學生,進行一定的網路訛詐。而在前幾年也因為不少的網路貸款導致一些大學生走向了絕路,甚至是結束掉了自己的生命,所以說國家為了診斷這一狀況,國家又提出了相應的整改措施。現在已經嚴格的要求大多數的網路貸款公司不能夠把這些消費貸款借給這些大學生,不能夠讓這些大學生提前消耗掉他們的未來支出,也要讓這些大學生懂得節約支出的重要性,同時也要對這些大學生進行相應的金融知識教育,讓他們明白其中蘊含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