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用途 > 婚前消費貸款

婚前消費貸款

發布時間:2021-07-19 14:00:47

1. 婚前按揭貸款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http://finance.qq.com/a/20110812/004563_1.htm

我的理解是
你婚後參與還貸是多少錢?你占你們倆的一半,這個你認同的,是吧
假如你們貸款11萬,加上林林總總的費用1萬,總房價17萬,你們已還貸50000,那麼,你等於是占此房2.5/17,乘上現在房價50萬,你大致可以分到2.5/17*50=7.35萬元,這是理論上的,實際還是要協商的。

2. 婚前個人貸款進件條件

一、09年6月領取結婚證書,2010年5月領取房產證,上面寫男女雙方的名字,如
果這樣那就是夫妻的共同財產
二、婚前男方個人貸款買房(首付為男方全部出資),婚後下來房產證,房產證可以寫夫妻雙方的名字,貸款是男方名義,也可寫男方一個人的名字

3. 婚前一方用按揭消費貸款方式支付首付款並辦理按揭購房合同,請問離婚時如何分割

房子是婚前財產

但是應該給另一方補償該房屋增值部分的50%
舉例:房子100萬,甲婚前按揭30萬首付,貸款70萬,然後和乙結婚,兩人共同還款,
按揭還完,現在要離婚了,現在房子值120萬,那麼甲得到30+45=75萬,乙得45萬

4. 婚前借款問題

1、婚前借款, 一般認為屬於借款人的個人債務,由其個人負責償還。
2、如婚前借款用於婚後生活(生產經營)的,則屬於夫妻共同債務,由夫妻共同承擔償還責任。
3、對於是否用於婚後家庭生活(生產經營),由出借人承擔證明責任。

《最高法院關於婚姻法的解釋》二
第二十三條 債權人就一方婚前所負個人債務向債務人的配偶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債權人能夠證明所負債務用於婚後家庭共同生活的除外。

5. 婚前銀行貸款帶著

請詳細說明需要咨詢的問題,以便針對性解答。

6. 是否婚前各自首套貸款,且婚後分別扣除50%什麼意思

主要是看雙方在婚前是否各自有一套符合條件的住房貸款利息,沒有的話就不用填寫。有的話看選擇,任選一套扣除標準的100%就寫否;雙方各自扣除標準的50%,就填寫是。

現在房價比較高,人們買房的時候,基本都要貸款。按照現在的法律規定,個稅中有住房貸款的減免。而在之後,要進行填報住房貸款的相關信息。此時就涉及到兩種情況,分別是雙方在婚前是否各有一套符合條件的住房貸款利息。若是沒有的話,這一欄就沒有關系。有的話,就要選擇從其中一套扣除減免,或者各自平均扣除減免。

個人建議各自承擔且婚後分別扣除50%,在這一欄中選擇是。既然雙方在婚前都有房,不如在婚後也不要交集在一起。把婚前財產和婚後財產,徹底分清楚。不是說為了避免離婚,財產這種事情,各自獨立會更有安全感。

7. 婚前借款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三條規定,債權人就一方婚前所負個人債務向債務人的配偶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債權人能夠證明所負債務用於婚後家庭共同生活的除外。
根據以上司法解釋的規定可知,婚前,你男朋友的債務屬於個人債務,理應由他本人償還這。但你男朋友舉債主要是用於婚後家庭共同生活的話,夫妻則有義務共同償還這。

8. 婚前貸款買房

和貸款沒有關系,房子只要是你父母出錢買的,就是你的婚前財產。只要你不是白紙黑字把房子送給女方了,結婚後房子也是你的婚前財產,離婚女方是沒有資格要房子的。但是婚姻存續期間內,結婚後,離婚前這段時間,你的房子等同於你老婆的房子。會影響你老婆的買方資格,當然你老婆也有權利住這個房子,因為夫妻雙方有照顧對方的義務,其中就包括為對方提供住所。除非你們離婚,你的婚前財產才會從你老婆那裡被剝奪,否則你的房等同於你老婆的房。你如果意外死了,你老婆有權繼承。
至於貸款誰還都一樣,就算你老婆還貸款,房子一樣是你的。主要看首付是誰出的。

閱讀全文

與婚前消費貸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政府無息貸款還款 瀏覽:440
上海在讀博士買房如何貸款 瀏覽:639
新疆喀什小額貸款 瀏覽:512
上海外地公積金如何提取公積金貸款額度 瀏覽:894
別人叫我幫別人貸款擔保 瀏覽:995
有公司買房怎麼貸款買房 瀏覽:466
補償性余額貸款實際利率公式 瀏覽:214
工行公司貸款營銷措施 瀏覽:607
貸款年利率54高嗎 瀏覽:91
怎麼才能做好貸款工作總結 瀏覽:947
房產典當貸款需要擔保人 瀏覽:518
岳陽小額貸款公司 瀏覽:807
網上幫還貸款騙手續費 瀏覽:731
上海崇明房產抵押貸款對年齡有要求嗎 瀏覽:688
萍鄉無抵押小額貸款 瀏覽:628
上海銀行哪個貸款好 瀏覽:885
手機id貸款怎麼貸兩家 瀏覽:328
賣手機的老推薦我貸款買手機 瀏覽:848
網上貸款什麼最好下 瀏覽:7
農村商業銀行貸款的概念 瀏覽: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