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個人信用貸款資金流入房市對個人怎麼處罰
如果貸款資金流入房市被銀行風控到了,會有兩種結果:一是提前收貸,要求結清所有的貸款。二就是利息翻倍,不管是哪種都是不好的結果,所以貸款用途最好不要流入金融市場,也可咨詢埔樾詳細了解這方面問題,以上就是資金用途不符被銀行發現的後果。
❷ 國家為什麼要控制消費貸款流入房市
個人消費貸款不需要抵押,只要個人條件優越,信用記錄良好就能申請到貸款。所以相對來說很容易拿到錢,而且最長期限為20年。
個人消費貸款的利息比較低,而房產投資又是一個杠桿游戲,個人消費貸款自然就成了這個游戲的有力工具。把個人消費貸款引進房地產市場作為首付,房產證拿到手後,再通過辦理抵押貸款拿到下下套房的首付款……
美國次貸危機發生之前,美國老百姓購買房子的錢,也是這種基於信用、無需抵押獲得的。最後,這些獲得的貸款流入房地產市場。
為了不上演相同的歷史,重蹈覆轍,禁止憑借信用獲取的貸款在個人消費貸領域發生是當務之急的。另外合夥人金融提醒大家還要知悉的是,不僅是消費信用貸款,銀行抵押貸款的用途限制就包括投資房產,股票,投資外匯,期貨這些杠桿性交易。
❸ 銀監會檢查出貸款資金2000萬余元違規進入房市要罰款多少
你好,銀保監會查出貸款資金,違規進入房地產市場,會對發放貸款的銀行進行處罰,一般是幾萬到十幾萬,不超過50萬元。
❹ 嚴查「經營貸」違規入房市 開年強監管持續升溫
(記者 馮櫻子)2月23日,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據測算,1月,4個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6%,漲幅比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1.3%,漲幅比上月擴大0.7個百分點。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這輪樓市從2020年市場翹尾到2021年小陽春,核心原因是信貸政策,特別是與經營貸入房市有關。調控效果如何,就看嚴查資金違規入房市政策的執行力度如何。
春節前後,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陸續開始嚴查經營貸流入樓市,嚴控政策持續升溫中。
銀行經營貸嚴控政策持續升溫
「銀行大力排查消費貸、經營貸違規購房的情況,查企業的流水和徵信,空客公司肯定不行,剛注冊的公司也不行,必須要真實經營的企業。」有銀行從業人員透露,已篩查出有小微企業在剛剛完成注冊後,就網簽學區房,並從多家銀行申請數百萬經營貸。
近年來,由於個人經營貸利率低於房貸利率,部分購房者為填補房屋交易資金缺口或進行套利,挪用消費貸、經營貸資金作為購房款或「過橋」資金。
以北京地區為例,2020年受疫情影響,北京不少銀行的房抵經營貸利率最低降至3.85%,個別優質企業甚至能達到3.65%,已基本處於公積金貸款水準。而同期,北京的首套房貸款利率約5.2%,二套房房貸利率5.7%。
春節前,北京銀保監局、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曾聯合印發《關於加強個人經營性貸款管理防範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的通知》,圍堵個人經營性貸款資金被違規挪用至房地產市場的行為,並要求銀行有針對性地加強個人經營性貸款業務全流程管理,關注客戶獲得經營性貸款借款人資格的時間,審慎發放僅以企業實際控制人身份申請的個人經營性貸款。 同期,廣東省銀保監局對轄內銀行也提出類似要求。
目前,北京、上海等地要求各商業銀行對2020年6月份以來發放的消費類貸款、經營性貸款以及個人住房貸款進行全面自查。
北京銀保監局要求,重點排查是否存在由於授信審批不審慎、受託支付管理不到位、貸後管理不盡職等情形導致消費貸、經營貸資金被違規用於支付購房款等問題,並要求銀行對發現的問題立即整改,加強內部問責處理。
北京銀保監局還開展了大數據篩查,並就篩查發現的疑點線索向轄內銀行機構下發監管提示函。
同時,北京、深圳、上海等地銀行提高了經營貸准入門檻,部分銀行上調了經營貸利率。銀行還特殊客戶進行嚴格審查,如短期內既申請了經營貸,又申請了個人按揭貸款的客戶。其中,有媒體報道,深圳部分銀行對申請住房按揭貸款的個人,半年內再申請經營貸,銀行將不予批准,6個月後根據實際情況授信。
某地方金融監管局內部人士對媒體記者表示,個人消費貸、經營貸違規流入房市與中央三令五申「堅持房住不炒」背道而馳,任其發展,帶來的危害將不可小覷。於個人,抬升了居民杠桿,加重了家庭償債負擔,勢必對個人消費產生「擠出效應」,不利於促銷費擴內需暢循環;於房地產業,伺機炒作、投機房地產將死灰復燃,不利於房地產行業平穩健康發展;於銀行,將會可能出現觸碰監管底線與蘊藏市場風險,偏離主責主業,擠佔中小企業與三農主體資金額度,導致房地產與實體經濟出現失衡。
房貸增量空間有限
實際上,自2020年以來,房地產金融監管不斷收緊。監管機構已先後採取多項措施限制房地產企業加杠桿。去年8月20日,住房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在北京召開重點房地產企業座談會,會議形成了重點房企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的三檔規則,即「三道紅線」:房企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70%;房企的凈負債率不得大於100%;房企的「現金短債比」小於1 。「三道紅線」從房企負債層面對行業進行約束。
2020年12月31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發布《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將根據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資產規模、機構類型等,分檔設定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要求,並設定了房地產、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兩條紅線」。
此後,上海、深圳、廣州等一線城市的房貸額度開始吃緊,甚至多家銀行出現「停貸」情況。北京地區銀行批貸基本正常,但部分銀行因額度分配等問題放款節奏有所放緩。
2021年初以來,政策保持趨嚴趨緊態勢。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各地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已多達70次。其中,1月累計發布房地產調控政策40餘次;2月中上旬,各地進行的房地產調控20餘次。
盡管央行發布數據顯示,1月全國房貸增量走高。但有業內人士認為,對於一線城市的貸款額度管控不會放鬆。整體而言,雖沒有大幅收緊,但房貸增量空間不大。
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分析師范劍平在公開場合提出,國內資金過去對房地產行業屬於超配,目前雖然沒有實施緊縮,但已不做增量。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實施,就是讓金融機構內部消化,防止金融機構進一步做增量。
❺ 為何央行要求各地嚴禁消費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
9月21日訊 彭博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中國央行會同銀監會近期要求各地監管部門,指導銀行規范個人消費貸款,防止消費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央行的要求重點針對一線和熱點房地產城市。
易居房地產研究院19日發布最新研究報告收集北京等16個典型地區數據顯示,今年3月以來,短期消費貸款同比走勢大幅攀升,明顯偏離穩中有升的零售額同比,預計新增異常短期消費貸款金額約3700億元,估計其中至少有3000億流向樓市,約佔新增短期消費貸款總額30%。
❻ 被銀監會查到消費貸款去到樓市後怎麼處理
強制收回貸款
❼ 消費貸違規入樓市絕跡了嗎
盡管京城銀行對各類消費貸的審批和監管越來越嚴格,但仍有個別銀行和擔保融資公司鋌而走險,向購房者推銷用途違規的消費貸、信用貸,消費貸違規進入樓市仍未絕跡。
而另一家股份制銀行的信用貸產品要求則更為寬松,這款信用貸原來月息為1.25%,近日下調為月息1.1%,申請成功後2天-3天即可到賬,每月等額本息還款,能證明貸款用途的發票合同等並不需要提交。據客服人員介紹,貸款人可以將發票合同等留存備用,需要的時候拿給銀行的客戶經理看一下即可,並不需要上交銀行。當詢問貸款可否用於買房時,工作人員僅表示,「你不要告訴我貸款用途」。
擔保公司放貸沖業績
臨近年末,各類商家的推薦電話又多了起來,其中不乏擔保融資公司的「業務」推銷。
近日,某擔保融資公司的業務員表示,「可以向資金不夠的購房人提供短期和長期兩種類型貸款服務。同時,年末各類貸款都有不同程度的打折,有的是月息變低,有的是手續費打折。」以某款信用貸款產品為例,業務員介紹稱,「這款貸款產品原來的月息為0.75%,不需要抵押物,每人每筆最高可貸30萬元,貸款年限不超過3年,每月等額本息還款。而進入12月份,這款產品的月息降為0.725%,並且還可以選擇先息後本的還款方式。同時,在手續費方面,也由貸款金額的2%降為1.5%。」
據業務員介紹,臨近年末,貸款公司以及銀行在信貸額度方面都有指標需要完成,同時貸款收益率也面臨考核壓力,而消費貸、信用貸的利率對於銀行的綜合貢獻度往往比住房按揭貸款要高很多,所以銀行會接一些「團購」訂單,而這些「團購」訂單多來自於擔保融資公司,個人去銀行是申請不到的。
「近期監管力度很大,這類貸款用於買房會不會有風險?」時,上述業務員表示:「貸款的去向問題,銀行監控起來有一定難度,買房人可以通過放款後提現切段資金流向痕跡等手段來規避。」該人士還強調,「近期從我們公司貸款的客戶,沒有一筆貸款被追回或者影響按揭貸款的,如果出了問題,我公司退還手續費。」
據了解,該公司主要和某股份制銀行合作,同時也可以由客戶挑選貸款銀行。目前提供無抵押信用貸、抵押消費貸、經營貸等貸款業務。據客服介紹,申請信用貸,優質客戶最高每筆可貸50萬元,一般可批30萬元,貸款利率由原來的7%降為6%;抵押消費貸貸款額上限為100萬元,最長貸款年限為10年,貸款利率最低可獲批基準利率上浮10%。同時,如果借款人此前三年內曾經全款購房,目前還可以做補按揭,貸款利率最低可獲批基準利率。
執法要嚴,嚴厲打擊非法入市。
❽ 嚴查經營貸和消費貸違規流向樓市
上海銀保監局公布轄內商業銀行個人住房信貸管理專項自查以及稽核調查最新情況
上海銀保監局昨天公布了轄內商業銀行個人住房信貸管理專項自查以及稽核調查的最新情況。截至目前,發現123筆、3.39億元經營貸和消費貸涉嫌被挪用於房地產市場,已要求相關銀行限時整改。
在上海銀保監局組織下,上海地區135家商業銀行已經完成了個人住房信貸管理專項自查工作,發現的問題涵蓋貸款用途違規、向主體結構未封頂房屋發放房貸、首付款資金核實不審慎、貸後資料收集不完整等方面。
自3月1日開始,上海銀保監局選取轄內16家銀行開展了經營貸、消費貸違規流入房市專項稽核調查。除了部分經營貸和消費貸涉嫌被挪用於房地產市場之外,同時還發現部分銀行首套房認定不準確、數據填報不規范以及外部「助貸」機構違規問題突出等情況。
通過稽核調查,上海銀保監局發現六類典型違規案例,包括:個人經營貸款違規用於支付購房首付款;企業經營貸違規用於支付購房款;消費貸違規用於本行住房貸款首付款;部分空殼公司集中作為受託支付交易對手,接收多筆個人經營貸款,部分貸款資金涉嫌迴流至借款人並用於購房;房產企業違規向購房客戶提供首付資金;小額貸款公司貸款用於購房認籌。
上海銀保監局根據轄內商業銀行自查和監管稽核調查情況,對銀行就切實防控經營貸、消費貸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等工作提出要求,主要內容包括:對照有關監管要求,限時整改問題貸款;對於違規獲取首付款資金、存在造假行為等申請個人住房貸款的借款人,應拒絕其房貸申請,並作為失信行為信息報送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台;對於經營貸、消費貸等信貸資金違規挪用於房地產領域的,應及時採取實質性管控措施;加強銀行員工管理,強化員工法制合規教育,在開展業務中正面引導借款人合法合規使用信貸資金;對於存在違規行為的銀行員工,應予以內部問責或紀律處分等。同時,上海銀保監局已將稽核調查中發現的有關小額貸款公司、典當公司、房地產公司及房產經紀公司違規問題線索移交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形成監管合力,共同打擊房地產市場違規行為。
下一步,上海銀保監局將持續加大對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問題的監督檢查力度,對已查實問題依法採取相應監管措施,端本正源,督導轄內商業銀行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促進上海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❾ 嚴查經營貸和消費貸違規流向房地產市場
上海銀保監局近日公布了轄內商業銀行個人住房信貸管理專項自查以及稽核調查的最新情況。截至目前,發現123筆、3.39億元經營貸和消費貸涉嫌被挪用於房地產市場,已要求相關銀行限時整改。
在上海銀保監局組織下,上海地區135家商業銀行已經完成了個人住房信貸管理專項自查工作,發現的問題涵蓋貸款用途違規、向主體結構未封頂房屋發放房貸、首付款資金核實不審慎、貸後資料收集不完整等方面。
自3月1日開始,上海銀保監局選取轄內16家銀行開展了經營貸、消費貸違規流入房市專項稽核調查。除了部分經營貸和消費貸涉嫌被挪用於房地產市場之外,同時還發現部分銀行首套房認定不準確、數據填報不規范以及外部「助貸」機構違規問題突出等情況。
通過稽核調查,上海銀保監局發現六類典型違規案例,包括:個人經營貸款違規用於支付購房首付款;企業經營貸違規用於支付購房款;消費貸違規用於本行住房貸款首付款;部分空殼公司集中作為受託支付交易對手,接收多筆個人經營貸款,部分貸款資金涉嫌迴流至借款人並用於購房;房產企業違規向購房客戶提供首付資金;小額貸款公司貸款用於購房認籌。
上海銀保監局根據轄內商業銀行自查和監管稽核調查情況,對銀行就切實防控經營貸、消費貸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等工作提出要求,主要內容包括:對照有關監管要求,限時整改問題貸款;對於違規獲取首付款資金、存在造假行為等申請個人住房貸款的借款人,應拒絕其房貸申請,並作為失信行為信息報送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台;對於經營貸、消費貸等信貸資金違規挪用於房地產領域的,應及時採取實質性管控措施;加強銀行員工管理,強化員工法制合規教育,在開展業務中正面引導借款人合法合規使用信貸資金;對於存在違規行為的銀行員工,應予以內部問責或紀律處分等。同時,上海銀保監局已將稽核調查中發現的有關小額貸款公司、典當公司、房地產公司及房產經紀公司違規問題線索移交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形成監管合力,共同打擊房地產市場違規行為。
下一步,上海銀保監局將持續加大對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問題的監督檢查力度,對已查實問題依法採取相應監管措施,端本正源,督導轄內商業銀行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促進上海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