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銀保監會等五部門通知規范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大學生網貸能杜絕嗎
近兩日,在短視頻平台上經常可以刷到,限制大學生使用網貸,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讓我們來看一看。
原來是,銀保監會網信辦,教育部,公安部,中國人民銀行五部門共同下發的一個通知。其中明確告知禁止小額貸款公司和非持牌機構對大學生發放貸款。
因為網貸無法還清而導致大學生走上歧途的事件,已經數不勝數,很多大學生由於無法克制自己的消費慾望由此走上歧途的也不在少數。由此可見,網貸對於大學生並沒有太大的益處,只能夠去不斷的擴大大學生的消費慾望,不斷的去刺激大學生進行消費。所以說網貸對於大學生來說百害而無一利。因此下發的這個通知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讓大學生從歧路走上正道。
2. 2020銀保監會發布關於網貸的監管政策會對借貸人有什麼影響嗎
20年新發布的監管細則主要有以下幾個重點:一、加大對網貸平台的取締進度。7月開始還沒有清退的平台將會得到更進一步的監管,通過信息披露將不合規的平台盡快取締,而想要通過轉型的網貸平台,需要提供不違規的證據,雖然現在有的城市還沒有全部取締,但7月之後要給借款人和出借人一個交代。二、將合規的網貸平台納入央行的徵信。3月有不少網貸平台納入了央行的徵信,這樣既有利於網貸平台的管理也有利於借款人能夠及時還款,而真實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借款人在借錢後不還,不過能夠將網貸平台納入央行的徵信,不管是對於平台還是借款人來說都是非常有利的。三、網貸平台按照合同上收取利息。現如今不少網貸平台存在著牽的合同上的利息是假的,而真實的利息要遠遠比借款時要高出許多,一般情況下網貸平台都會變相的收費,這是借款人常常遇到的問題,也是導致逾期率上的主要原因,所以說未來按照合同上收取利息,那借款人基本上沒有逾期率。總的來說如果是在搜易貸等正規網貸平台借貸的是不會受影響的,非正規平台可能會被整改或清退。
3. 銀保監會稱小額貸款公司不得向大學生發放互聯網消費貸,能有用嗎
銀保監會出台新的條例,要求小小額貸款。公司不得向大學生發放貸款,能不能認起作用那顯然是能的,因為銀保監會主要就是管貸款銀行這方面的業務的,只要是涉及到金融的雨他們都有關系,他們就相當於這個行業的管理者,你要是不聽話,那就把你從這個行業踢出去。
如果你是出於消費的慾望選擇貸款那就是你自己的問題了,這個各方面監管也不可能做到完全到位,讓這種東西完全消失,不可能的,所以你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消費慾望,有多少錢辦多少事,自己父母原來特別喜歡說這句話,自己現在也懂了,你一個月只賺3000塊錢,你非要買一個12,000的手機,你接下來半年除了吃飯租房子的錢全都被掏空了,那接下來的半年你再有什麼其他的硬性的經濟需求怎麼辦?你沒有錢了呀,你就只能選擇貸款,慢慢的拆了東牆補西牆,終究有一天會東窗事發,控制不住了,那就崩了。
4. 重信金融貸款發布的銀保監會是真的嗎
創新金融貸款發布的銀保監會是生的。
5. 六部門聯合發文:住房租賃企業不得變相開展金融業務
我國住房租賃市場特別是長租市場快速發展,隨之而來的長租公寓亂象也頻頻發生。
近年來,部分從事轉租經營的輕資產住房租賃企業,利用租金支付期限錯配建立資金池,控制房源、哄抬租金,有的甚至利用承租人信用套取信貸資金,變相開展金融業務。同時,一些住房租賃企業發生資金鏈斷裂,也嚴重影響了住房租賃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基於此,加強對住房租賃企業的監管,引導住房租賃企業回歸住房租賃服務本源,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等問題,已經引起了主管部門的重視。
4月26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網信辦、銀保監會6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強輕資產住房租賃企業監管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從業管理、租賃經營、資金監管、消費貸款等七方面入手,加強住房租賃市場監管。
住房租賃企業不得變相開展金融業務
《意見》針對從事轉租經營的輕資產住房租賃企業,明確要求各地加強從業管理的同時,規范住房租賃經營行為,住房租賃企業應當將經營的房源信息納入所在城市住房租賃管理服務平台,單次收取租金的周期原則上不超過3個月,支付房屋權利人的租金原則上不高於收取承租人的租金。
《意見》提出,住房租賃企業應當在商業銀行設立1個住房租賃資金監管賬戶,向所在城市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備案,通過住房租賃管理服務平台向社會公示。住房租賃企業發布房源信息時,應當同時發布住房租賃資金監管賬戶信息。住房租賃企業單次收取租金超過3個月的,或單次收取押金超過1個月的,應當將收取的租金、押金納入監管賬戶,並通過監管賬戶向房屋權利人支付租金、向承租人退還押金等。
《意見》明確,禁止套取使用住房租賃消費貸款。住房租賃企業不得變相開展金融業務,不得將住房租賃消費貸款相關內容嵌入住房租賃合同,不得利用承租人信用套取住房租賃消費貸款,不得以租金分期、租金優惠等名義誘導承租人使用住房租賃消費貸款。金融機構應當嚴格管理住房租賃消費貸款,加強授信審查和用途管理,發放貸款前必須採取有效手段核查借款人身份信息,評估還款能力,核實借款意願,並做好記錄。
合理調控住房租金水平
金融機構發放住房租賃消費貸款,應當以備案的住房租賃合同為依據,貸款額度不得高於住房租賃合同金額,貸款期限不得超過住房租賃合同期限,發放貸款的頻率應與借款人支付租金的頻率匹配,貸款資金只能劃入借款人賬戶,同時強化貸款資金用途管理,避免資金挪用風險。《通知》指出,對於已實際發放給住房租賃企業的存量住房租賃消費貸款,金融機構應制定妥善處置方案,穩妥化解存量。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要與金融機構共享有「高進低出」、「長收短付」等高風險經營行為的住房租賃企業名單,金融機構要對企業進行風險評估,加強名單式管理,對列入上述名單的企業不得發放貸款。
《意見》還提到,要合理調控住房租金水平。住房租賃市場需求旺盛的大城市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應當建立住房租金監測制度,定期公布不同區域、不同類型租賃住房的市場租金水平信息。積極引導住房租賃雙方合理確定租金,穩定市場預期。發揮住房租賃企業,尤其是大中型住房租賃企業在穩定市場租金水平方面的示範作用。加強住房租賃市場租金監測,密切關注區域租金異常上漲情況,對於租金上漲過快的,可以採取必要措施穩定租金水平。
「此次政策是長租公寓市場首個系統監管的政策,也成為今年在經營貸管控基礎上,房地產市場迎來的第二個金融市場監管政策。」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指出,前述規定直擊長租公寓企業各類違規做法,有助於規范市場經營,同時防範經營方面出現金融風險。
2020年底,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完善長租房政策,規范發展長租房市場」,到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提出「大力發展租賃住房,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是今年要抓好的重點工作之一。
作為「十四五」開局之年,住房租賃已經成為房地產行業的關鍵詞之一。政策會逐漸體現出「出實招、見實效」,這也將加快住房租賃市場的規范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有望迎來長效發展。
6. 銀保監會提示部分貸款產品過度營銷,給青少年造成了什麼惡劣影響
伴隨著大數據時代的發展,網貸變得越來越容易,並且各商家為了擴大競爭力,將可貸款額度增至很大,並且大力進行宣傳以及傳播,甚至在很多的app的使用過程中常常會有類似的廣告彈出,並且只寫廣告大多數只會講述優點,會讓很多缺乏自製力的人深陷其中。
一些缺乏自控力並且虛榮的青少年,在看到網貸的廣告之後,心裡便打起了小算盤。一開始可能還會謹慎,但當他一旦嘗到網貸的甜頭之後,便開始一發不可收拾。於是他們在享受到網貸到來的幸福的時候,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走向哪裡。當他們開始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的時候,往往已經不能完美的收場,他們只能承擔任性帶來的後果,有些家庭,或許在此之前還是小康水平,在這之後,就連溫飽都成問題。更有甚者,一些一下子承受不來這個後果的人,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可沒有想過自己不在之後,欠下的這些錢會由誰來承擔。
所以,網貸有風險,需謹慎!
7. 租賃市場迎來重磅監管政策
租賃市場迎來了今年最重磅的監管政策。12月25日,住建部網站公布了6部委聯合印發的《關於整頓規范住房租賃市場秩序的意見》(下稱《意見》)。其中,引人注目的一條是,未來商業辦公用房、工業廠房都可依法改造成租賃住房。另外,政府對租賃市場的管控力度明顯加大,對房源、價格、備案等等都有涉及。
商業辦公和廠房可改成住房出租
《意見》表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應當制定閑置商業辦公用房、工業廠房等非住宅依法依規改造為租賃住房的政策。改造房屋用於租賃住房的,應當符合建築、消防等方面的要求。使用的材料和設備符合國家和地方標准,裝修後空氣質量應當符合國家有關標准,不得危及承租人安全和健康。未來可供出租的住房,將顯著增加。
業內人士表示,這是落實多渠道供應的又一重要政策。前幾年已經先後推出「商改租」「集體物業進入租賃市場」等重要舉措。「工改租」目前還是第一次表態,具有非常大的意義。廣州市房協專家委員鄧浩志認為,「工改租」在全國是新事物,但在深圳,大概7、8年前就已經出現,所以並不是完全的新事物。對於人口多、居住用地少的特大型城市,「工改租」是非常有前途的。一方面工業用地的價格大幅低於住宅,也低於商辦類項目,所以其經營成本優勢十分突出,實現盈利可能性更大,所以可能願意參與的舊廠房會更多;另一方面也能解決住房總量不足、租賃市場發展受限等本質問題。
不過有專家認為,地方政府對「工改租」可能會比較謹慎,此前僅深圳等個別城市有推進類似項目,其他大城市出於各種原因對此事都比較慎重,更深層次的原因是怕擾亂了原來因為各種土地性質不同所建立起來的體系。比如說,住宅用地會否因此出現價格下降?工業企業會否放棄「主業」轉做「包租公」等等。比較典型的參考例子就是前兩年倡導的「集體用地進入租賃市場」,大的政策扣子雖然開了,但各地方仍然比較謹慎推進,所面臨的考慮也是類似。
租金貸收入佔比不得超過30%
《意見》還規定,住房租賃企業可依據相關法律法規以應收賬款為質押申請銀行貸款。金融監管部門應當加強住房租賃金融業務的監管。開展住房租金貸款業務,應當以經網簽備案的住房租賃合同為依據,按照住房租賃合同期限、租金躉交期限與住房租金貸款期限相匹配的原則,貸款期限不得超過住房租賃合同期限,發放貸款的頻率應與借款人支付租金的頻率匹配。做好貸前調查,認真評估借款人的還款能力,確定融資額度。
加強貸後管理,嚴格審查貸款用途,防止住房租賃企業形成資金池、加杠桿。住房租賃企業不得以隱瞞、欺騙、強迫等方式要求承租人使用住房租金消費貸款,不得以租金分期、租金優惠等名義誘導承租人使用住房租金消費貸款。住房和城鄉建設等部門加強對採取「高進低出」(支付房屋權利人的租金高於收取承租人的租金)、「長收短付」(收取承租人租金周期長於給付房屋權利人租金周期)經營模式的住房租賃企業的監管,指導住房租賃企業在銀行設立租賃資金監管賬戶,將租金、押金等納入監管賬戶。住房租賃企業租金收入中,住房租金貸款金額佔比不得超過30%,超過比例的應當於2022年底前調整到位。
鄧浩志分析認為,此前有部分租賃企業誘導承租人採用「長租貸款」,企業一次性獲取長時間的租金;高價收取市場房源,惡性搶占市場。這種模式所引發的問題已經在最近兩年持續曝光,諸如:燒錢搶占市場不可持續性;「騙租賃貸」引發的投訴、金融風險等等;大量前端收款引發的經營管理風險、道德風險等等。所以這次明確要規范以上行為。
嚴管房源信息發布,租賃也要網簽
《意見》規定,已備案的房地產經紀機構和已開業報告的住房租賃企業及從業人員對外發布房源信息的,應當對房源信息真實性、有效性負責。所發布的房源信息應當實名並註明所在機構及門店信息,並應當包含房源位置、用途、面積、圖片、價格等內容,滿足真實委託、真實狀況、真實價格的要求。同一機構的同一房源在同一網路信息平台僅可發布一次,在不同渠道發布的房源信息應當一致,已成交或撤銷委託的房源信息應在5個工作日內從各種渠道上撤銷。
對違規發布房源信息的機構及從業人員,住房和城鄉建設、網信等部門應當要求發布主體和網路信息平台刪除相關房源信息,網路信息平台應當限制或取消其發布許可權。網路信息平台未履行核驗發布主體和房源信息責任的,網信部門可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等部門的意見,對其依法採取暫停相關業務、停業整頓等措施。
此外,經由房地產經紀機構、住房租賃企業成交的住房租賃合同,應當即時辦理網簽備案。網簽備案應當使用住房和城鄉建設、市場監管部門制定的住房租賃合同示範文本。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應當提供住房租賃管理服務平台數據介面,推進與相關企業業務系統聯網,實現住房租賃合同即時網簽備案。
明確規定中介機構不得吃差價
《意見》指出,房地產經紀機構、住房租賃企業應當實行明碼標價。收費前應當出具收費清單,列明全部服務項目、收費標准、收費金額等內容,並由當事人簽字確認。房地產經紀機構不得賺取住房出租差價,住房租賃合同期滿承租人和出租人續約的,不得再次收取傭金。住房租賃合同期限屆滿時,除沖抵合同約定的費用外,剩餘租金、押金等應當及時退還承租人。
記者了解到,在二手房交易過程中,房產中介一般都不會讓買家與賣家兩邊直接碰頭攀談,這也造成了信息不對稱、生意不通明、交流不到位等狀況的產生,致使不法中介在二手房交易過程中「吃差價」的待機而動。「吃差價」在房產生意中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現象。
有二手房經紀人表示,政策還沒有細則規定「如何避免吃差價」,建議如果在無法碰頭的狀況下,買賣雙方也應該要求中介公司出具委託合同,一般委託合同中會寫明價格及中介署理權力規模,以利於保證生意兩邊的利益。而且,在合同上要明晰註明生意兩邊的詳細個人資料。為了進一步保證署理合同的真實性,能夠撥打業主電話核實相關狀況。而對於賣家來說,中介在處理相應過戶手續時,應該留意相關詳細費用,避免中介公司在沒有處理手續之前,將房子賣出從中賺取差價。
專家觀點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此次住建部等6部門印發了《關於整頓規范住房租賃市場秩序的意見》,充分體現了發展租賃住房、穩定市場秩序的重要導向。尤其是在2016年5月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若干意見》,明確要在2020年基本形成供應主體多元、經營服務規范、租賃關系穩定的住房租賃市場體系,所以可以認為此次住建部發文,也是為了更好地配合2020年租賃市場發展工作,也充分體現了租賃市場穩租金、穩預期的導向。
從此次意見可以看出,當前租賃市場發展過程中存在發布虛假房源信息、惡意剋扣押金租金、違規使用住房租金貸款、強制驅逐承租人、侵害租房群眾合法權益等問題。從此類問題看,包括互聯網平台的信息不規范、住房租賃貸款操作不合規等,是一些新的問題,所以此次6部委中也包括了銀保監會和國家網信辦,實際上也是為了加強金融和信息等方面的管控。
8. 互聯網貸款監管升級 銀保監會新設三項指標
監管「打補丁」,銀行開展互聯網貸款業務再迎嚴要求。2月20日,銀保監會印發《關於進一步規范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的通知》,這是對去年7月正式實施的《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暫行辦法》的一次「打補丁」升級,進一步細化審慎監管要求。
總體看,相比於《辦法》,《通知》設置了多項更為具體、量化的監管要求,對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可謂加碼嚴監管,新設三項定量指標,包括出資比例、集中度指標和限額指標,細化《辦法》要求。明確禁止地方性銀行跨區域經營,但對如民營銀行等無實體經營網點、業務主要在線上開展的銀行予以豁免。
互聯網貸款嚴監管升級,意味著一些銀行將不滿足新規要求,需要整改。因此,《通知》也設置了過渡期,具體分兩階段執行:一是對於集中度風險管理、限額管理的量化標准,監管部門將按照「一行一策、平穩過渡」的原則,督促指導各機構在2022年7月17日前有序整改完畢;二是針對出資比例標准和跨地域經營限制,實行「新老劃斷」,要求新發生業務自2022年1月1日起執行《通知》要求,允許存量業務自然結清。
銀保監會有關負責人稱,《通知》在起草過程中充分體現了既要依法加強監管、切實防範金融風險,又要維持長尾客戶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連續性的導向。一方面,《通知》提出的各項要求,有利於商業銀行遵循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實現互聯網貸款業務的高質量發展。從長遠來看,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持續規范,有利於增強對實體經濟發展和消費升級的支持力度,不斷滿足小微企業和居民日益增長的融資需求。另一方面,監管部門在督促商業銀行按照《通知》有序開展整改過程中,也會積極引導各機構維護存量業務的連續性,不增加客戶融資成本、不降低客戶服務質量和標准。
嚴監管「打補丁」升級
作為新興的貸款類型,互聯網貸款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一些隱患。為規范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經營行為,去年7月17日,銀保監會發布實施《辦法》。《辦法》的制定,旨在填補互聯網貸款監管的空白,界定互聯網貸款內涵及范圍,明確互聯網貸款應遵循小額、短期、高效和風險可控原則,明確風險管理要求、規范合作機構管理。
此次發布的《通知》,是對《辦法》中提出的原則性要求進一步細化監管考核指標,旨在強化《辦法》執行效果。例如,對商業銀行與合作機構共同出資發放貸款的出資比例、集中度、跨地域開展業務等事項,細化提出監管標准。
銀保監會有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辦法》發布實施後,各家機構在監管部門的指導和督促下,正在積極開展相關整改工作,這次《通知》主要是結合目前掌握的各家機構在整改過程中遇到一些實際問題,包括執行的力度上可能還存在差異。以及在獨立實施風險控制的核心環節以及加強合作機構管理方面,與之前監管的要求還存在差距。所以監管部門進一步根據之前《辦法》的授權,明確細化三個定量指標。
三項量化指標
是底線要求
針對具體的三項指標,在出資比例方面,《通知》明確,商業銀行與合作機構共同出資發放互聯網貸款的,單筆貸款中合作方的出資比例不得低於30%。
這一要求對互聯網平台等互聯網貸款合作方無疑提出更高的出資要求。一從事互聯網金融的銀行業人士曾對證券時報記者透露,中小銀行與大型互聯網平台合作聯合貸款時,合作方的出資比例通常只有10%~20%左右。
對於為何會確定合作方出資比例不得低於30%,銀保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這一標準是根據當前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開展的實際情況,經充分調研測算確定的,同時也考慮到與《網路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的相關規定保持一致,避免監管套利。
《通知》除了設定出資比例這一量化監管指標外,還明確了另外兩項量化指標,一方面,商業銀行與合作機構共同出資發放貸款,與單一合作方發放的本行貸款余額不得超過本行一級資本凈額的25%;另一方面,商業銀行與合作機構共同出資發放貸款的互聯網貸款余額,不得超過本行全部貸款余額的50%。
銀保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對於商業銀行與全部合作機構共同出資發放的互聯網貸款余額不得超過全部貸款余額的50%這一指標,之前發布的《辦法》已經對於限額管理財務服務機構提供管理提了要求。在此後的工作匯總,監管部門根據實際掌握的機構實踐情況,進行了相應測算,並與此前的監管辦法保持一致,避免套利。
「目前看絕大部分機構貸款規模應該都在限額以內,因為50%其實是一個相當高的比例,現在看基本上沒有機會能夠達到。我們考慮的一方面是規范,另一方面是為促進業務、維持業務發展預留一些空間。」上述負責人表示。
銀保監會有關負責人還表示,這些量化指標其實是底線要求,各家機構可以在滿足這幾個標準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的發展定位和互聯網貸款業務的整個發展考慮,去設定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標准。銀保監會授權銀保監會派出機構可以根據轄內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風險水平和業務開展的實際情況,對於這三個指標提出更嚴格的監管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關於禁止地方性銀行跨區域經營的要求,要更嚴於《辦法》中的相關要求。《辦法》提出,監管機構可對跨注冊地轄區業務提出審慎性監管要求,相比之下,《通知》進一步明確嚴控互聯網貸款跨地域經營,強調地方法人銀行開展互聯網貸款業務的,不得跨注冊地轄區開展。這無疑會對當前不少地方中小銀行的互聯網貸款業務帶來沖擊。
銀保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立足本地市場、服務本地客戶是地方性銀行經營發展的基本定位,但近年來,個別地方性銀行利用互聯網技術拓展業務區域,嚴重偏離定位,盲目無序擴張,帶來較大風險。針對這一問題,監管部門始終高度重視,在人民銀行不久前公開徵求意見的《商業銀行法(修改建議稿)》中,也明確作為區域性商業銀行不得跨區域展業的規定。
此外,《通知》提出信託公司也需參照執行。銀保監會對此解釋稱,由於目前信託公司開展互聯網貸款業務已具有一定規模,其中部分業務也藉助於相關合作機構進行。為統一監管標准、避免監管套利,同時推動信託公司加強相關業務風險防控,按照「對同類業務、同類主體一視同仁」的原則,《通知》此次明確信託公司參照執行《辦法》和《通知》的相關規定。
9. 銀保監會規定網貸平台服務費的標准
您好,正規的貸款平台通常不會以任何理由收取貸前費用,遇到一定要警惕。如果急用錢,可以考慮通過貸款緩解壓力,同時也要量力而行,努力賺錢。現在申請貸款的方式很多,您可以通過抵押申請銀行貸款,更方便的方式是申請個人信用貸款,建議您申請貸款時候選擇正規平台,更好的保障您的個人利益及信息安全。
推薦您使用有錢花,有錢花是度小滿金融旗下的信貸服務品牌(原名:網路有錢花,2018年6月更名為「有錢花」),大品牌靠譜利率低值得信賴。有錢花針對個人推出消費信貸產品滿易貸,借款的額度最高至20萬(點擊官方測額),日利率低至0.02%起,具有申請簡便、利率低放款快、借還靈活、息費透明、安全性強等特點。
和您分享有錢花的申請條件:有錢花的申請條件主要分為年齡要求和資料要求兩個部分。一、年齡要求:在18-55周歲之間。特別提示:有錢花謝絕向在校大學生提供消費分期貸款,如您是在校大學生,請您放棄申請。二、資料要求:申請過程中需要提供您的二代身份證、本人借記卡。注意:申請只支持借記卡,申請卡也為您的借款銀行卡。本人身份信息需為二代身份證信息,不能使用臨時身份證、過期身份證、一代身份證進行申請。
此條答案由有錢花提供,請根據需要合理借貸,具體產品相關信息以有錢花官方APP實際頁面為准。希望這個回答對您有幫助,手機端點擊下方,立即測額!最高可借額度20萬。
10. 近日中國平安保險獲得銀保監會批准獲得消費金融牌照,請問什麼是消費金融具體業務是什麼
消費金融公司是指經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不吸收公眾存款,以小額、分散為原則,為中國境內居民個人提供以消費為目的的貸款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擬試點設立的專業消費金融公司不吸收公眾存款,在設立初期的資金來源主要為資本金,在規模擴大後可以申請發債或向銀行借款。此類專業公司具有單筆授信額度小、審批速度快、無需抵押擔保、服務方式靈活、貸款期限短等獨特優勢。
溫馨提示:借貸有風險,選擇需謹慎,如有資金需求,您可以通過我行官方渠道申請貸款。平安銀行有推出無抵押免擔保的信用貸款,也有房屋和汽車的按揭貸款及抵押貸款,不同的貸款申請條件和要求不一樣,能否審批成功是根據您的綜合資質進行評估的,您可以登錄平安口袋銀行APP-金融-貸款,了解詳情及嘗試申請。
應答時間:2020-07-13,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車主貸] 有車就能貸,最高50萬
https://b.pingan.com.cn/station/activity/loan/qr-carloan/loantrust.html?source=sa0000632&outerSource=bdzdhhr_zscd&outerid=ou0000250&cid=bdzdhhr_zscd&downapp_id=AM00100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