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個人消費貸款逾期後罰息能否通過做回同行減免
個人消費貸款如果逾期了,罰息是可以通過做回同行減免的,不過你一定要有評估證明,然後向銀行申請就可以。
㈡ 個別銀行已經暫停批貸是為了嚴打消費貸挪入樓市嗎
消費貸資金挪入樓市遭嚴打 個別銀行暫停批貸。
監管部門已啟動針對個人消費貸和經營貸資金違規進入房地產市場等亂象的排查和打擊。廣東等地建立個人消費貸款業務月度監測機制,要求各商業銀行自2017年10月起報送個人消費貸款產品月度監測信息。
個別銀行暫停批貸
多位銀行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坦言,今年以來,在國企、地方融資平台等對公貸款政策收緊的背景下,各家商業銀行都將信貸資源轉向了個人貸款、零售貸款等領域。尤其是針對公務員、企事業單位高管等人群的對個人消費貸款、個人信用貸款、信用卡現金貸款等成為各家銀行比拼的焦點。
「之前基本上提交資料以後,一周內貸款就會到賬。現在不僅是消費利率上浮,批貸時間也拉長了。目前我們給到的利率是基準利率上浮50%,30萬以上只能走受託支付。」一家全國股份制銀行相關負責人如是表示。
北京地區一城商行人士告訴記者,「目前消費貸對外宣稱還在做,但基本暫停批貸,總行不給額度我們做不了。」該行此前個人信用貸產品一度可以授信到100萬,但在監管部門相繼下達嚴查消費貸款的要求後,總行立即收緊了各地分行的消費貸額度。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大多數商業銀行正在對存量和增量的個人消費貸、信用貸等進行再核查和調整:對已發放、未還清的貸款,要求補交消費證明材料(發票、發貨單、轉賬憑證之類的),並進行貸後回訪;對於再核查後發現疑點和問題的存量貸款,銀行會立即進行收貸、罰息等。
銀行業人士坦言,要完全識別貸款人的真實意圖或者完全掌控貸後資金流向,幾乎是不可能的。「除非貸款客戶直接從自己的貸款賬戶中將資金轉賬、刷卡到某個開發商的賬戶,否則作為銀行來說,很難識別。客戶只要把資金取現了,這條資金鏈基本就斷了。更不用說現在有專門幫貸款客戶騰挪資金的中介公司,他們太熟悉銀行的流程,規避手法也很多。」
警惕居民部門高杠桿
國慶期間,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江西、海南、陝西等地銀行業人士發現,盡管監管政策層層加碼,但銀行的消費貸業務仍舊不算冷清,反映了老百姓的旺盛需求。
多地銀行業內人士坦言,「個人消費貸、信用貸的額度一般就是30萬至50萬元,這筆錢在北京、上海這類一線城市買房可以說是杯水車薪,但在許多二、三、四線城市就可以付一套甚至幾套房子的首付。」
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報告顯示,全國多個地區都有消費貸款異常增加現象,其中廣東、福建、江蘇、上海、四川、河北等地區月度新增個人消費貸款5月以來明顯攀升。按照其估算的3700億元新增異常短期消費貸來看,九成新增異常貸款出現在上述地區。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姜超近日稱,這三年中國居民部門加了20萬億的杠桿,居民部門的總負債已達42萬億,居民負債占居民收入的比重超過90%。
中國社科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國家資產負債表研究中心最新發布的《二季度中國去杠桿進程報告》指出,需警惕短期消費信貸或成變相房貸所產生的風險。由於消費貸款與按揭貸款的性質有所不同,其利率與風險也相應大於按揭貸款,目前不少消費信貸是通過向用戶提供現金貸款的形式投放的,特別是互聯網金融平台提供的無擔保、無抵押的信用貸款,放大了未來可能的違約概率,由此所帶來的潛在風險應引起監管當局的足夠重視。
中信證券分析師章立聰指出,9月以來,北京、江蘇、深圳、廣州等地監管部門先後發文要求嚴查消費貸,接下來消費貸將是整治重點,會導致房地產市場短期內流入資金減少。更重要的是,長期來看,居民部門杠桿繼續增加的空間不大。我國居民部門杠桿在經歷快速增長後已經達到較高水平,居民繼續加杠桿的難度較大。
肖遠企此前強調,銀行發展消費貸業務必須按規定規范運作,全面真實評估消費者的償還能力,不能為了業務而推高債務杠桿率,更不能助長房地產領域的泡沫。
㈢ 對逾期貸款或擠占挪用貸款的,如何計收罰息
逾期貸款或擠占挪用貸款,從逾期或擠占挪用之日起,按罰息利率計收罰息,直到清償本息為止,遇罰息利率調整分段計息。
希望對你有幫助!
㈣ 個人信用消費類貸款申請下來一周時間,現在需要提前還款,銀行收取大額罰息怎麼
這個具體得根據貸款合同來,如果銀行有違規違紀行為,可以直接舉報銀保監會就可以了!
㈤ 光大銀行「個人助業貸款」罰息如何執行
如借款人未按合同約定用途使用貸款或未按合同約定還款,按照中國人民銀行相關規定計收罰息。目前除特定產品外均執行在貸款執行利率基礎上上浮。第一種:罰息比率為(30-100),即為執行利率上浮(30-100)%;第二種:特定產品執行特定罰息比率,如「公積金委託貸款」執行公積金中心規定的罰息利率,「委託貸款」執行委託方規定的罰息利率。「個人助業貸款」是指中國光大銀行發放的,用於補充社會自然人經營活動所需周轉資金的人民幣貸款。辦理個人助業貸款的經營單位實行准入制,由各分行個貸業務分管行長和風險總監於每年一季度前進行核准。光大銀行「個人助業貸款」用於補充借款人經營活動所需周轉資金,不得用於股票投資、經濟實體注冊資本金或其他權益性投資,不得用於國家政策、法律和法規禁止的經營項目和用途,不得辦理借新還舊。
㈥ 如何判定挪用貸款用途
借款人挪用貸款,是指取得貸款以後,沒有按照借款申請或借款合同約定的資金用途使用,挪作他用的行為。
借款人挪用貸款是個普遍的問題,通過目前的受託支付、資金監管很難有效,債權人只能在一定范圍內實施監督,對借款人提出要求。
挪用信貸資金危害嚴重,即掩蓋了真實的經營計劃、投資計劃,又迷惑了債權人的審查監督。實踐中,債權人可以通過調查並驗證真實的借款用途來判斷,以及近期(借款前後3-6個月)有沒有大額投資、有沒有大額資產采購、有沒有大額將到期或已經到期的負債,同時,還要以通過審查借款人的銀行流水(企業對公流水、企業主個人銀行流水及主要股東或財務人員的個人流水)發現蛛絲馬跡。
一旦發現借款人有上述跡象(如存在近期大額采購資產又不能說明采購資產的資金來源),債權人就立即停止借款流程。
如果是借款發生之後發現借款人有挪用資金的行為,一般是採用實施罰息的辦法,同時要求借款人整改,歸還挪用的信貸資金。
更多內容,請關注知 乎 專 欄:網頁鏈接
㈦ 銀監會為何要嚴查挪用消費貸款資金的行為
據報道,日前,銀監會審慎規制局局長肖遠企在「今年以來銀行業運行及監管情況」通報會上指出,監管層將嚴厲嚴查挪用消費貸款資金,防範房地產泡沫風險。
但是實際上有不少金融機構對消費貸款資金管理不嚴格,導致消費貸款資金最終流向了股市、房地產等領域的現象,嚴厲嚴查挪用消費貸款資金,也是確保金融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要防止居民杠桿率過快的上升。
希望類似的情況可以早日被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