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用途 > 大學生消費貸款的調查

大學生消費貸款的調查

發布時間:2021-07-11 09:27:15

① 大學生生活消費情況調查報告

大學生消費情況的調查報告 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市場化運作日趨明顯。近年來高校大規模的擴招,使越來越多的學生走進了高等教育的殿堂。到2005年初高校的在校人數達1800多人,再加上電大及網路教育等其他形式教育的學生的人數,總共有2100萬之多。從而形成了一個擁有人數眾多的高等教育市場。大學生消費市場作為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越來越多地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再窮也不能窮孩子」,父母用這樣一種觀念

大學生消費情況的調查報告

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市場化運作日趨明顯。近年來高校大規模的擴招,使越來越多的學生走進了高等教育的殿堂。到2005年初高校的在校人數達1800多人,再加上電大及網路教育等其他形式教育的學生的人數,總共有2100萬之多。從而形成了一個擁有人數眾多的高等教育市場。大學生消費市場作為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越來越多地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再窮也不能窮孩子」,父母用這樣一種觀念對教育進行投資,也讓大學生的消費能力高出了一般水平。如何正確面對這一消費市場,如何了解大學生的消費情況及對社會經濟的影響呢?為此,我分別對駐煙的三所高校——煙台大學,魯東大學,山東工商學院的部分大學生的消費狀況進行了調查,從而對當今大學生的消費情況有了一個全面細致的了解。以下是這次調查的具體內容及我對此情況的分析:

一、大學生消費的特點

大學生作為社會消費的一個特殊群體,有著不同於社會其他消費群體的消費心理和行為。據調查,我們可以清醒的看出大學生消費存在著以下特點。

1、 消費觀念復雜,感性消費占優勢

大學生沒有經濟來源,經濟獨立性差,消費沒有基礎,經濟的非獨立性決定了大學生自主消費經驗少,不能理性地對消費價值與成本進行衡量。大學生沒有形成完整的,穩定的消費觀念,自控能力不強,多數消費都是受媒體宣傳誘導或是受身邊同學影響而產生的隨機消費,沖動消費。這也正是大學生消費示範效應的結果。據調查目前在校大學生中有30%擁有手機但對手機的消費存在著很大的盲目性。擁有手機的大學生中,一部分有通信的需要,且家庭經濟條件允許;另一部分有通信需要,但是家庭經濟條件負擔不起的情況下「趨前」消費;還有一部分是既無通信需要又無家庭經濟條件負擔的「奢侈」消費。而「奢侈」消費則是由大學生消費的示範效應,攀比心理導致的。

2、 學生對品牌的忠誠度很高

大學生消費在一定程度上會相信自己的真實體驗,如果使用某種品牌產品產生好的體驗,就會堅持使用,從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終形成使用習慣,保持對此產品良好的忠誠度。比如洗發水,感性認識上的氣味清香,質量好,效果明顯,都會促使他們繼續使用下去。

3、 消費傾向多樣化

21世紀是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日益豐富的時代,當代的大學生們已不再滿足於宿舍、教室、圖書館三點一線的單調生活。娛樂、運動、手機、電腦以及新型的IT產品都成了大學生消費的熱點。大學生的消費已呈現明顯的多元化趨勢。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大部分學生會去旅遊,去歌廳、酒吧消費,或是購買電腦,手機、MP3,反映出大學生具有走出校園、融入社會、擁有高質量生活的渴望。

二、大學生消費的結構和層次分析

大學生的錢「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 通過調查發現,在生活費來源方面, 有75%的同學依靠父母,13%的同學依靠貸款,8%的同學獲得了獎學金,9%的同學通過打工補貼日常開銷,另有1%的同學還需減免學費。由此可見, 同學們主要的經濟來源是父母,但來源趨向於多元化。但生活費不包括學雜費和住宿費等,要是這個「大頭」加上去,來自父母的比例將更高,可以這么說,大學生基本上還是以一個純消費者的身份出現在社會的舞台上。

對於大學生的消費去向問題,調查表明大學生的生活費主要用於衣食住行,消費金額較大的比如手機、電腦、各類培訓並不含在其中。而手機已成為大學生主要消費品,這從下面分析中可以看出。

手機已經成為現代人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高校學生是手機使用普及率最高的人群之一。調查表明,煙台大學有47.2%的大學生擁有手機,年級越高,手機的普及率也越高,如大一剛入校僅有6%的學生擁有手機,而大四學生中擁有手機者已經高達82%,遠遠高於社會群體手機平均擁有率。約有83%的大四學生明確表示,購買手機主要是為了方便找工作。雖然手機的主要功能是通話,但大學生們使用最多的是短消息功能。在選擇手機時,他們認為價格在1000元至1800元之間的手機最受青睞。

因此,大學生消費結構呈現出類似於正立錐形的結構。家庭比較富裕的同學位於錐形的上端,他們擁有電腦、名牌手機等貴重物品;家庭貧寒的同學則處於錐形的下端,他們往往要靠勤工助學或貸款來維持大學正常生活;其他同學則位於錐形的中間,他們衣食無憂,生活水平居中。同時,從以上的分析可以清醒的看出,從錐形的上端到錐形的下端依次降低,這也鮮明的體現了大學生消費的層次性。

三、大學生消費對家庭和社會的影響

大學生消費直接影響著家庭。作為一個純消費者,平均每年約一萬元的費用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可謂是重中之重了。就拿普通家庭三口人來說,滿足一個大學生一年的消費將花去家庭收入的大部分,特別對於農村的家庭而言,更甚。雖然由於經濟的發展,農村和城市居民的收入都得到了相應的提高,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家庭用於大學生消費的比重普遍下降,但下降緩慢且比重之大已經是某些家庭所難以承受的。一個大學生的消費佔到城市家庭收入的45%左右,特別是農村,可佔到80%~90%。無疑,目前大學生的消費已經給學生及其家庭造成了很大的經濟壓力,特別一些貧困家庭,在調查中我發現,三高校各有20%的同學需要通過申請助學貸款來完成大學四年的學業,他們連自己的生活都難以保證,更不用說這近萬元的費用了。由於山東省經濟算中等發達,其居民收入水平比大學生家庭的收入水平還要低一些。所以實際比重可能比這個數目還要偏高一些,影響可謂深遠。

大學生的消費特點和消費行為決定了大學生消費的影響不只局限於家庭,市場上的很多消費都與大學生息息相關,大學生消費已直接影響著整個消費市場和國民經濟。目前,大學生消費市場已經形成,這是高等教育發展的結果,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必要。它已經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的發展,高等教育的普及,它將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四、有關大學生消費的幾點建議

大學生消費不僅僅關繫到自己、學校,而且還是關繫到整個社會的問題。現從個人、學校、社會三方面對大學生消費提出幾點建議。

(一)對於大學生而言,要樹立自己合理的消費觀念,要理智地對待自己的消費。作為一個純消費者,大學生經濟來源大多靠家庭,所以自己的消費要考慮到家庭的經濟狀況,父母的承受能力,還要有自製能力,不能盲目地陷入感性消費的誤區。如今有的學生消費上大手大腳,還有沉迷於盲目消費中,比如最近許多大學生沉迷於網路游戲,這將大大增加自己的消費負擔,更重要的是大學生也會在盲目的消費中迷失自己,以至影響到自己的學業。另外,大學生也要具有消費者的維權意識,進入大學,已經開始慢慢地融入社會,社會中欺騙消費者的各種不法行為屢禁不止,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大學生要學會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二)學校應加強對學生消費觀念培養。事實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消費觀教育還沒有形成足夠的重視。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為研究不足 「兩課」教學中對大學生消費觀的教育指導不夠。由於對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了解不夠全面和客觀以及課程設置等因素,與人生觀、勞動觀、金錢觀、國情觀等重要思想觀念緊密相關的消費觀的專題教育在思想品德修養課中沒有充分開展,從而也難以達到真正的指導目的。

(三)對於社會而言,要積極開拓大學生消費市場,從產品的種類、價格、服務多方面滿足不同經濟條件大學生的需求,同時要規范市場秩序,為大學生確立一個公正的市場環境讓其消費。無論從哪方面講,大學生的消費市場已不再是可有可無的了,它已嚴重影響著高校周圍地區經濟的發展。

(四)對大學生來說還應加強合理儲蓄的觀念。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清崎曾經說過:「理財與你掙了多少錢沒關系,它是測算你能留住多少錢以及能讓這些錢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調查時,當問及對理財的認識時,很多同學表示陌生。當問及一學期結束後經濟情況如何時,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范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略有剩餘的同學也想著如何把剩餘的錢花完,只有極個別同學有儲蓄的意識。

結束語

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有著自己特殊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一方面,他們有著旺盛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他們尚未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消費受到很大的制約。消費觀念的超前和消費實力的滯後,使得大學生消費呈現出不同一般的發展,大學生消費受到方方面面的影響,也會影響著方方面面。對於成長中的大學生,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處於定型階段,極易受家長、教師、同學及社會其它成員的影響,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因而,如何引導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健康的消費觀念是擺在大家面前的一個難題。同樣大學生消費市場隨著經濟的發展,高校的大規模擴招而越來越顯示出它的重要性,大學生市場是一個規模和潛力都很巨大的市場,如何規范並合理的發展這樣一個市場也是擺在我們大家面前一個刻不容緩的問題。只有在學生、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關注和共同努力下,大學生消費才會一路走上

② 關於大學生消費狀況的調查報告

一、 當代大學生消費的基本狀況 大學生的消費,主要分為基本生活消費(衣、食、住、行)、學習消費(學費、書雜費、考證、電腦等)、休閑及娛樂消費(休閑、旅遊、娛樂)人際交往消費(人情、戀愛)等幾個方面。有關調查表明,平均每增加一個高校學生,將增加7300元左右的消費。其中,學費約2000元左右,平均佔30%;伙食費約3000元左右,佔40%;住宿在500元左右,佔6%;交通、通訊約550元左右,佔7%;文化娛樂700元左右,約佔9%;其他消費約佔10%。1、當代大學生的基本生活消費 由於各城市經濟發展水平不一,大學生的生活費需要也不一樣,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調查顯示,大學生每月生活費在100-300元的佔3.87%,300-500元的佔44.41%,在500-700元的佔34.17%。在700元以上的佔9.33%。可以說,大學生消費在靜態上可以劃分為高、中、低三個檔次,而在動態上呈逐年遞增趨勢。
2、大學生的學習消費
學習消費主要包括學費、書雜費、考證消費和電腦消費等。大學生除了購買基本的專業教材外,其學習消費主要集中在購買教學參考書、英語和計算機等級考試等書目上。他們每個月夠買參考書或休閑刊物在50元以下的佔66.9%,51元至100元的佔7.8%,101元以上的佔2.9%。
考證消費--近年流行"考證熱" 。大學生參加各種英語等級考試、計算機等級考試、出國考試和國家公務員考試等等,名目繁多。不少學生甘心對考證進行高額投資,以增加職場競爭中的籌碼。據對廣東高校的調查,在校期間大學生投資的考證費用在300元以下的佔一半左右,在300-500元之間的佔15%,而有的則超過了1500元。
電腦消費--在高校,計算機網路已覆蓋了許多大學的宿舍,在宿舍上網業已成為時尚,大學生的上網費亦成為大學生日常消費開支的一部分,有些大學生平均每月的上網費達50-60元,最高的達200元以上。
3、大學生休閑及娛樂消費
休閑消費--大學生閑暇生活中,最經常做的事情是上網、自習自修、讀消遣雜志、讀文學作品、書法音樂繪畫等,這些活動都具有較強的獨立性;而諸如參加課題,集體活動、打牌下棋、與人聊天等需要集體參與的交往性活動,卻較少參加。旅遊消費--隨著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公共假期的增多。大學生紛紛熱熱衷於出外旅遊。廣東的調查顯示,有70.4%的大學生在假期參加過旅遊。有40.4%的被訪學生平均每次旅遊花費在800元以上,其中花費在1500元以上的佔了34.9%。
娛樂消費--大學生的娛樂消費數額相當可觀。進迪廳,打檯球,遛旱冰,去練歌房,開PARTY……另外,大學生不同程度的追星熱潮影響著他們的娛樂消費。一部《泰坦尼克號》就足以讓大學生體會到偶像崇拜所迸發的力量。這部電影的門票,最低點10元,最高80元,很多大學生看了不止一遍。
4、大學生的人際交往消費
人情消費--現在,學生過生日,考試得高分,當了學生幹部,入了黨,評上獎學金,比賽獲獎都要請客,否則便被視為不夠交情,不上路。請客者檔次越高,赴請者的隨禮也就越高。人情風的蔓延,給一些並不富裕的家庭增添了經濟負擔,也給大學生帶來了精神壓力。
戀愛消費--而戀愛費用有的是由"家裡特別提供"的;有的是"從生活費中支付"的;有的是來自"勤工儉學"的;有的是來自"獎學金"的,這與大學生的社會角色有關,更與家庭對大學生戀愛的看法有關。
二、當代大學生消費的特點
大學生消費狀況表明,大學生正朝著追求現實、重視自我、要求個人和社會並重、以自我為中心的大道邁進,並呈現出如下特點:
1、實用:當代大學生消費的基本特點
在"大學生價值取向"中,列出了11種大學生生活中最主要內容:知識、地位、友誼、愛情、名譽、金錢、權力、健康、家庭、事業、理想等,其中知識(47.65%)、事業(47.27%)和健康(43.65%),其次是友誼(38.58%)、愛情(30.43%)、家庭(30.99%)和金錢(19.63%),而後才是理想(14.67%)、權力(7.30%)、地位(6.33%)和名譽(5.17%)。這說明,當代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實用化。從大學生的消費的狀況分析,大學生的各項消費都帶有濃厚的實用色彩。實用是當代大學生的基本消費特點。
2、多樣:當代大學生消費的重要特徵
大眾文化消費市場,是影響大學生消費文化多樣性的重要因素。 大學生多樣化消費的特點根源於大學生多元化價值目標的存在。這種多元化的價值目標,一方面使大學生的思想活躍,有益於大學生充分發揮個人的聰明才智和創造能力,善於理財,理性消費,另一方面,也可能導致大學生受不良傾向的影響,出現一些消極的消費類型來。
3、個性:新觀念的表達
多元化發展源於個性化的彰顯。大學生消費個性化可以理解為時尚化和風格化,而不僅僅是傳統的青年文化對個性和自我的刻意追求和表現。新知識的爆炸式增長、新技術的迅速推廣應運和新的信息傳播媒介對日常生活的深入影響,使時尚的形成和流行更快捷。反映的是青年大學生的這樣一種觀念:沒有什麼東西是不能改變的,沒有什麼系統是完全封閉的,沒有什麼事物或道理是不能用形象來表達的。
4、差異:龐大的貧困生群體
調查顯示,大學生年消費平均高於8383.96元(包括學費、住宿費),最高的達到18500元,最低的只有2100元,差異巨大。這種差異的形成主要來自於家庭收入差異。我國貧富分化加劇的現實決定了大學生的消費水平差異很大,在校園內產生了一個龐大的貧困生群體。他們的消費水平較低,有些人甚至連基本生活費都難以保障。
5、前衛:時尚的選擇
大學生消費"前衛"的特徵主要表現為:追求品牌,崇尚權威;追求新穎、時尚,體現個性以及理性、成熟三個方面。
品牌代表的"質量"的權威性,"價格"權威性,以及品牌的"文化"權威--體現消費者的身份、地位、增強消費者的自信心。
大學生正處於追求個性發展,自我意識增強,面對五彩繽紛的消費市場,大學生的消費心理更趨理性化轉變、行為較為成熟的價值取向。大部分大學生是在購買前查閱有關資料,比如價格、性能、品牌後再決定是否購買。同時大學生的消費權益保護意識隨著我國法制的建立健全而日趨成熟,他們會用法律保護自己的權益。
三、當代大學生消費趨勢的基本預測
1、基本生活消費向營養型、質量型方向發展
從90年代開始,我國的消費水平逐漸由"生存型"向"享受型"發展,是硬性消費比值下降,軟性消費比值上升,恩格爾系數降至41.9%。預計未來幾年消費結構必將更有利於生活質量的提高。 從消費的內容上看,一方面,大學生用於滿足基本生存需要的消費比重大大降低,而用於改善學習條件的消費比重提高,用於滿足精神文化需求的消費開始上升;另一方面,大學生日益重視健康消費,健康消費和精神文化消費將成為主要的消費內容,而傳統的物質消費(吃穿住行)或生存型消費將會變得更有營養和質量。
2、學習消費的比值將大幅度上升
知識經濟時代帶來的學習觀念的變化,使廣大大學生認識到學習不再是一件階段性的事,而將伴隨人的終身。另外,一個新型的教育方式--網路教育將會越來越成熟。許多大學已經開始這種現代遠程教育的試點工作。網路教育在未來將可能成為"繼續教育"的主流方式。
3、休閑及娛樂消費呈現多樣
在休閑及娛樂消費方面,大學生群體有著比其他年齡群體更為旺盛的需求,這在90年代已經開始顯現。進入新世紀,大學生的這種需求必將愈加強烈,並將在休閑度假、旅遊觀光、體育健身等領域,顯現出新的發展勢頭。
大學生越來越不滿足於看電視、進影劇院這樣一些靜止的休閑方式,而是追求新穎、出奇、刺激和有品位的活動:迪廳、游戲機,檯球和保齡球將更為普及;蹦極、攀岩、速降、滑翔、漂流、潛水、探險、探幽這類刺激的活動。 旅遊觀光消費,90年代在我國大學生中才開始流行,但發展的勢頭強勁。大學生是青年旅遊者中的主體。未來大學生的旅遊有兩個趨勢會更加凸顯:一是首選自然風光;二是游出文化品位。
體育健身消費 隨著校園體育場館建設的增加,大學生的體育鍛煉也將由單純的室外場地轉到室內室外並重。同時,健康消費還向保健器械、保健衣物、營養品等領域擴展,進入更高層次。
4、人際交往消費成本昂貴
在我國步入信息時代的進程中,信息消費的發展迅如潮湧,據調查數據顯示,33%大學生擁有手機,有37%的大學生希望購買電腦。隨著手機、電腦等產品由商務消費轉向生活消費,大學生上網率的增長,個人電腦的暢銷,使大學生的消費心理由實用至上轉向感受為本。
5、模仿性的消費情結日趨明顯
今天的大學生消費有著強烈的模仿性特徵,有著很深的"白領情結":名牌服裝著身,手提電腦隨身,信息把握在手,創造未來人生。發達快捷的消費信息、不斷提高的消費需求使大學生對時尚的領略和把握更為及時准確。一方面希望擁有舒適的物質生活,一方面希望擁有高雅的精神享受。他們更有自己對生活的理解、對消費的選擇,他們注重講求生活的品味和質量,寧缺勿濫,寧高勿低。他們追求的是一種既有物質享受,又講求精神生活的現代人的生活方式。 四、自我評價及更進一步思考調查結果顯示有四分之三的同學認為花消是比較大的,與自己的預期不符。可是大家又保持著這一花費勢頭,這也算是大學生消費心理脆弱的一定表現。綜合以上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時代真的是已經過去了。中國當代的大學生正受到市場經濟的強力沖擊。在同一屋檐下的大學學子,包容著具有多種經濟情況和消費能力的個體,他們就像是雞尾酒一般拉開了層次。這中經濟上的差異和分層不僅取決於他們不同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和性格特徵,而且也是地域的經濟差異性的反映。但是大學生作為一個群體在這一消費方面是有一些共性的特徵的。

③ 如何看待大學生超前消費和大學生貸款現象

大學生超前消費和大學生貸款現象不可取 亟需樹立正確消費觀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2000名大學生的調查顯示,55.3%的受訪大學生每月生活費為1000~2000元。77.8%的受訪大學生稱身邊透支消費普遍。關於大學生超前消費的原因,63.7%的受訪者認為是受超前消費觀影響,62.0%的受訪者直言是攀比心虛榮心作祟。88.5%的受訪者認為大學生亟須樹立正確消費觀。(中青在線刊載,2016年10月11日)
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他們充滿了青春和活力,在大學校園接受著知識的熏陶,社會經驗不足,思想相對單純,在這個充滿了物質誘惑和物化價值觀充斥的世界中,也不停地進行著自身和外界的價值選擇博弈。
外在的世界給大學生群體提供了便易的消費工具,讓一些大學生面臨著校園貸款困境、信用卡過度透支等等現象問題,它們成為了現實中大學生群體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客觀存在。在這個旋渦中,許多的大學生還是有著自己的反思,並非一味地沉溺不拔。但是即便如此,仍然有著一撥又一撥的大學生前赴後繼,客觀構造出了上述的調查結果。
這就不得不引發我們進一步的思考,問題究竟出在哪裡了?經過梳理,我們可以發現多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大學校園的教育與現實脫節,並未能將這一客觀狀況廣泛深入地融入相應的課堂教育,幫助大學生樹立起正確的消費觀和價值觀,沒有能很好地做到提前預警打預防針的作用。我們只是在提正確的消費觀,認為超前消費帶來了很多困境和問題,因此是不對的,那麼什麼樣的消費觀才是正確的消費觀呢,並未能獲得系統告知。二是家庭教育的不足。父母供養子女上大學,將生活費打給了子女並非就結束了任務,引導和督促子女正確地使用資金,是比錢本身更有價值意義的事項。三是銀行等金融機構針對大學生群體辦理信用卡等具有資金透支功能的金融工具時把關偏松,未能從嚴,讓許多大學生在不具備正確消費觀和資金償還能力的情況下透支消費,從而將負債轉嫁到了其父母家庭身上。四是一些放貸平台降低門檻,放低行業標准,為謀取利益,專門向大學生群體放貸,造成一系列校園社會問題。
當然,問題的原因也不一而足。這些專向大學生敞開的信貸機遇,實際上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大學生的超前消費,甚至就是透支型消費行為選擇。學校和家庭教育引導的缺位或不足,造成不諳世事的大學生缺乏抵禦外在誘惑的理性武器。
消費觀背後隱藏的是價值觀。有什麼樣的內在價值觀,就會有著什麼樣的消費行為,它是消費行為的深層驅動力。我們的教育和這個充滿誘惑的世界有著知識和理性認知應對的不對稱,從根本上來說,正確的消費觀的樹立,除了對外在的金融信貸給予更加法制化規范而外,我們還得將目光投向校園課堂本身,讓它為大學生們補上這一課,或提前打好預防針、鑒別針。

④ 關於大學生消費社會調查報告 3000字

一:為了研究和分析中學生的消費情況,我們從零用錢的分配和利用狀況,購物心態,父母對子女消費的態度展開調查。列表做出公布,使學生認知自己的行為的對錯,提高意識且提出適應的政策。
另外我們也對中學生消費的狀況以及心理因素作了相應的調查,並針對消費經濟來源做了分析,並從社會原因分析了中學生消費的外在因素。最後,由於中學生屬於心理,生理,社會經驗的轉型期,正確引導他們的消費也是非常重要的。通過本文的調查分析,我們希望能給廣大的中學生消費者提供有意義的幫助和指導。
[課題正文]
消費,顧名思義就是我們花錢買東西。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已使消費成了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的社會現象,隨著人們的收入越來越高時,我們中學生的消費也越來越大。高消費意識在學生中廣泛流傳。然而,學校及社會尚未對「消費」這一活動進行研究,也未對中學生的廣泛流傳的獵奇心理加以改正。學生在消費中還有許多有待規范。
為此,我們通過調查了50位同學,來探討中學生消費觀念。(問卷調查對象:男生和女生)
中學生每個月都會有零用錢,每天都會用錢,這兒列舉了一個表格(即中學生每月的零用錢的數目。)
中國自實行計劃生育以來,我們現在的每個中學生幾乎都市獨生子女。父母的溺愛是避不了的。因此,父母都順著子女的意願,以至於造成中學生心中的滿足感和強烈的慾望。中學生避不了的揮霍如土,把錢用在不該用的地方,為了出風頭,就會不惜千金買名牌,為了更了解中學生消費的內容,這兒我們列舉了一個表格,即中學生消費的內容。
我們也還調查了中學生的零用錢是否足夠。按理說,中學生的零用錢應是綽綽有餘,但調查的結果卻大相徑庭。
父母給子女零用錢。理所當然,也應過問子女的消費情況,但事實正好相反。請看下面的數據。
由圖表可知,父母關心子女的消費情況只佔20%,而父母很少問子女的消費情況要佔70%,不過問子女消費情況的也要佔10%。這就表明:導致學生的獵奇心理有一半是父母的緣故,父母對子女消費情況的不聞不問,導致了中學生的高消費理念的蔓延,使中學生擁有強烈的滿足感,覺得錢是很容易得來的,以至中學生的學習目標不明確,活在暫時的滿足感中,這是不正確的,我們應該糾正它,不能讓它蔓延。
我們調查學生是否管理每年的壓歲錢,結果有100%的人都是自己管理的。我覺得這是造成學生的滿足感的因素之一,促使他們追求高消費。
通過分析以上的情況,我們向廣大學生,家長及校方,提出以下幾點:
加強宣傳的力度,利用學校和班級的牆報大力宣傳要合理利用零用錢,使中學生認識到,錢來之不易,讓他們懂得要勤儉。
學校開展思想教育工作,使他們認識到自己行為的對錯。
組織學生多參加實踐活動,體會勞動的艱辛,深刻的認識到錢來之不易。
父母不應給學生太多的零用錢,應教育他們,讓他們走出誤區。父母也應多關心子女消費的情況,促使他們不要亂花錢。
污染淺談

閱讀全文

與大學生消費貸款的調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貸款的擔保費用能抵扣嗎 瀏覽:774
不良貸款下一步工作要求 瀏覽:676
寧波公積金貸款按余額的幾倍 瀏覽:237
農行消費貸款寬限 瀏覽:759
農行貸款卡利率 瀏覽:28
貸款年利率有福利單利之分嗎 瀏覽:725
買車不過戶被貸款怎麼辦理嗎 瀏覽:612
現在買老房子過幾年不能貸款怎麼賣 瀏覽:187
住房公積金貸款買房余額可以提取交月供嗎 瀏覽:830
個人貸款只用身份證可以嗎 瀏覽:83
消費貸款能幹什麼 瀏覽:582
創業擔保貸款績效分析評價 瀏覽:366
貸款買房過戶銀行也要去 瀏覽:826
上海公積金貸款是到置業還是去公積金辦理 瀏覽:208
申請貸款余額不足 瀏覽:547
貸款要貸30年 瀏覽:481
新的手機號碼可以辦理貸款嗎 瀏覽:747
貸款買手機本人不知情 瀏覽:867
有沒有做小額貸款的 瀏覽:462
個人住房抵押貸款國內外研究現狀 瀏覽: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