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被騙子公司誘導貸款做培訓,現在還不上,該怎麼辦我能不能起訴公司
你真糊塗,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開弓沒有回頭箭,你還是老老實實找份工作把債還了吧,否則你會吃官司的。那個教育貸是上徵信的,徵信黑了,以後你處處受限。就連以後結婚、找工作、高消費出行坐飛機高鐵、子女讀書都是個問題!除非你參加培訓時間不長,還可以跟培訓機構協商退課,那就沒事。再說了,你想學什麼技術,去淘寶上面買教學視頻,那上面的教學視頻比比皆是,只需花幾十塊到幾百塊不等的費用,課程體系都比培訓機構的過硬,你幹嘛非要借貸幾萬去學習啊。你完全不用被培訓機構忽悠幾萬塊錢。你可以找份工作,再利用業務時間學習,你說是不是。
❷ 多家培訓機構虛假宣傳被頂格處罰,這次處罰釋放了什麼信號
疫情期間,因為網上授課形式成為了全國學子唯一一種獲取知識的方式,進而讓在此之前沒什麼熱度的線上培訓機構變得極其盛行起來。大批的培訓機構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甚至今年在各大高校的校招中,招聘培訓機構授課老師,輔導老師之類的崗位劇增。
然而就在近日,大量培訓機構因為價格過高,宣傳虛假等原因被處罰整治,而其中部分機構還是大家十分熟悉的知名培訓機構,這足以說明當前培訓機構這個行業還有很多需要規范的地方。
給孩子和家長均會帶來壓力
有人說,這輩子經歷過最公平的一件事便是高考,高考面前,人人平等,每個人都有機會抓住自己想要的人生。但是在經濟,科技發展的今天,高考也再慢慢變得“不公平”,現如今,很多孩子失去童年,生活不是被上課,就是興趣課,網路課,線下課等環繞,作為父母的我們,從來沒有想過他們累嗎?這樣的教育是否過度。或者想想自己累嗎?
總而言之,培訓機構的飛速發展是一個時代的象徵,也是一個時代的悲哀。
❸ 多家線上培訓機構被教育局通報,對此你怎麼看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建議大家可以對比參考近期幾個重要的教育事件:
教育主管部門開始大力提倡素質教育,要求各地的小升初增加藝術類考試科目,降低語數外難度,同時要求各地學校錄取不得看考級證書,不得參考各類全國大賽的獎項。說明國家正在切實地給教育減負,這是大勢所趨。
❹ 多家培訓機構誘導消費者貸款,到底是哪些黑心機構
一些黑心的機構被央視曝光了,培訓機構誘導消費者貸款,這些黑心機構為了一點點利益就走這樣的黑路,真的是無語了,還有哪些黑心機構?
只好給了她一千塊錢的送禮費用。辦理完畢了以後才知道,這些錢都是她拿走了,現在她已經不幹中介了,到了當地的審計部門工作了,不知道為何能進入。
這樣的機構實際上很多,主要的原因在沒有相關的行規來規范,讓他們鑽了空子,導致了很多問題的出現,當然,很多機構很正規,也遵紀守法,黑心機構只是這些人的錯,看到了以後,就要將他們曝光,讓他們知道違規的代價,大家說呢?
❺ 南京多家校外培訓機構存在不公平條款,其中包括什麼不公平條款
校外培訓機構的霸王條款一直是行業內的頑疾,很多消費者深受其害。所謂的霸王條款包括免除自身責任,加重消費者責任,排除消費者的法定權力。不過這些套路也隨著監管的完善而成為重點打擊對象。
不保證教學效果,不退餘款我們在平時看到的一些培訓機構在宣傳的時候往往會承諾“包教包會,不會退款”,但是當你交上錢以後就不是這么回事了。
我以前有一個朋友畢業找不到好工作,一次看到一個培訓程序員的機構發的廣告,也是承諾包教包會。但是大專文憑非計算機專業的他參加培訓以後發現並不是那麼一回事。
培訓機構的霸王條款亂象確實層出不窮,不過如今相應的監管部門也注意到了這些問題。也在出台相應的規范來整治這些亂象。相信未來的培訓市場在監管機構的規范下一定會更加的透明和諧,一起期待吧!
❻ 關於教育機構的貸款,分期付款的,安全嗎會不會是騙人的
教育分期貸「坑多多」:披上教育外衣,瞄準高校學生
新華網•2019-03-18 17:27
責編:方舟
不少即將畢業的大學生選擇報名參加培訓班提高自身技能,為找工作打下基礎。但記者近期調研發現,一些教育培訓機構為招攬學員,以欺騙、誘導等方式,「忽悠」交不起學費的學生用分期付款的形式繳納學費,實則是給報名學生在金融平台上辦理了貸款,不少學生因此背上不同程度的債務。
債務是怎麼背上的?
在北京讀大四的濟南學生張亦馳,求職期間在一棟寫字樓大堂偶遇了華爾街英語的課程顧問,對方表示,有專門針對應屆生的英語課程。但談及價格時,張亦馳覺得4萬多元的學費太貴。對方隨即表示,可以用分期付款的方式支付學費,分為24期,學習中有不滿意可隨時退款。
求職心切加上對方「耐心」勸導,張亦馳最終繳納了1900元作為首期付款。一個多月後,張亦馳覺得課程對自己幫助不大,加上還款壓力大,准備結束課程並退剩餘學費。此時課程顧問卻表示,學習已超過一個月,按規定無法退款。此外,由於張亦馳已與金融機構辦理了貸款,一旦退款,還會與金融機構產生糾紛。張亦馳告訴記者,此時她才如夢初醒,「當初報名時,對方只給了繳費收據,報名合同、貸款合同都沒有明確出示。」
張亦馳的情況並非個案,有多位大學生向記者反映,在培訓機構報名時,銷售人員推薦使用教育分期貸款的方式支付學費。山東師范大學學生劉曉雲告訴記者,她曾在尚德培訓機構報名時「被辦理」了教育分期貸款,現在每個月要還1500多元學費,以及100多元的手續費,但報名時銷售並未提及手續費一事。等28期貸款還完時,一共要支付3000多元手續費。
記者近日在北京、濟南等地多家培訓機構走訪發現,在一些機構中,主動向學生推銷分期貸款的情況在增多,中招的往往都是即將畢業的高校學生。培訓機構承諾高額學費分期支付,實則是在誘導消費者辦理消費貸款。一旦學生背上此類貸款,就成了甩不掉的包袱。
教育貸「套路」何在?
為何教育分期貸款問題頻出、大學生是否有資格辦理貸款、想退學費為何這么難?記者調查發現,在這些問題上,一些教育培訓機構是這么「套路」報名學生的。
——誇大宣傳,「隨時退費」「零手續費」不存在。張亦馳告訴記者,報名時課程顧問曾多次表示,只要對課程不滿意就能退款,使用分期付款沒有額外費用。但記者在張亦馳後來拿到的報名合同上看到,條款中寫著「乙方選擇貸款方式付款的,手續費、利息等費用按照提供貸款金融機構的標准執行」「課程起始日後30日內提出退學,機構需要從學員繳納的課程費用中扣除2950元管理費用」。
——先交錢再簽合同成「潛規則」。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目前教育分期貸款的主要對象是學生,尤其是即將畢業的學生。一些教育培訓機構利用的正是畢業生求職心切,想提升自身能力的心理,以分期付款、每月還款數額低等噱頭誘導學生辦理貸款。但大多數學生沒有穩定收入,屬於無償還能力者,加上缺乏法律知識,不少學生都在課程顧問的誘導下,先繳納了學費,再簽訂培訓合同。
——貸款由課程顧問代操作,學員申請退費困難。劉曉雲說,培訓機構幫她申請的教育分期貸,合同由她與金融平台簽訂。但在貸款過程中,她除了輸入個人信息外,其他信息均由課程顧問代為操作。為招攬學員,大多數課程顧問不會對學員情況仔細核實。但當學員退款、維權時,卻常常遭遇拖延。業內人士表示,課程顧問每月有業績指標,一旦有學生退課,大多數顧問都是能拖就拖。此外,由於教育分期貸的合同涉及報名者、培訓機構、金融機構三方,退款程序很復雜,很多培訓機構並不願配合學員申請退款。
披著教育外衣更應加強監管,謹防教育貸成變種「校園貸」
記者發現,教育分期貸款相關問題已引起一些地市監管部門關注。上海市消保委發布的《2018年1至8月教育培訓類投訴分析》中,提到教育分期貸款的惡意包裝、審核寬松、資金風險等隱患正凸顯。報名者近八成通過手機下載軟體申請貸款,過程僅需幾分鍾。有培訓機構通過引導推薦、涉嫌強制等方式,或者把貸款包裝成「免息」「分期付款」等形式,但對貸款限制性條款及風險隻字不提。
專家認為,去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於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中規定:收費時段與教學安排應協調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而一些教育培訓機構動輒收取半年甚至一年學費,再「忽悠」學生辦理教育分期貸款,顯然不符合政策規定。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助理研究員楊程說,教育分期貸實際上是依託互聯網金融誕生的一種貸款形式,雖然「互聯網+教育」已成為教育發展的主要形式之一,但一些機構在招生中卻出現了種種不規范現象。這一方面是由於教育培訓行業的准入門檻相對較低,另一方面在於監管體系尚不健全。相關部門應繼續完善政策法規,對教育培訓報名的收費方式、繳費期限、付費形式等進行明確約束。
法律從業者認為,由於無收入來源的高校學生不符合貸款審核要求,教育分期貸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打著教育名號的「校園貸」變種。山東新亮律師事務所主任王新亮說,教育、金融監管等部門應加強對提供教育分期貸款的金融平台的審查力度,謹防校園貸以教育分期貸的形式死灰復燃。此外,大學生、職場新人必須提高警惕,盡量不要以分期付款的方式繳納學費。在簽訂培訓合同前,必須看清協議條款,並保留合同、發票等證據,以備後期維權。
❼ 培訓機構在網路誘導大學生貸款能不能通過法律把貨款給退了
如果你有證據是他誘導你的,建議你報警,只要警察受理,不用你個人到法院起訴的,因為你個人到法院起訴,有的證據你很難拿到,而且打官司很耗時間,很好錢財的
❽ 怎樣才能知道這家公司是不是正規公司,現在培訓機構太多了,有同學被培訓機構弄上貸款
不了解,一般通過上網查這個公司的資料,有沒有負面影響,或者需要交費培訓來判斷。
培訓交費也可以理解但是所交費用太多那就不用說了
❾ 如何看待新東方、學而思等 15 家校外培訓機構被罰款 3650 萬元
工作量巨大,很多人身體扛不住在任何一家私營企業里,如果員工沒有創造一定的價值,就不可能有高工資.培訓機構更是如此,培訓機構里教師的工資由基本工資和課時工資構成,課時工資一般占學生繳費的30%以下,70%以上是歸公司所有的.當然,基本工資也就是所謂的底薪都不會太高,一般會比各地區規定的最低工資標准差不多,即使高也高不到哪裡去,老師是不可能靠基本工資活的,大頭還是靠課時工資的.宣傳歸宣傳,又不能保證每個人進來就有那麼高的工資的,所以還得理性思考.課時工資就與學生人數有關系了,例如一個學生一個小時的費用是120,那老師一般拿24-36之間,甚至更少.也就是說老師剛入職沒有多少學生的話,工資一般不會高,過萬都非常困難,所以必須得熬一段時間才行.當學生數量多起來時,老師的工作量就起來了,特別是周末或者寒暑假,每天從早上8點到晚上6點都得上課,甚至有的老師上到晚上9點,上完課之後還要與家長溝通學生情況,工資是高起來了,但是身體能不能扛得住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了.有的老師工作一年就把身體累垮了,嗓子廢掉了,被迫轉行.而那些年薪百萬的更是少之又少,這樣的老師一般屬於上課非常生動有趣,又懂得溝通營銷的,一般老師很難達到這個級別.不能說沒有發展前景每個行業都會有佼佼者,教育培訓行業也是如此,不能說選擇它沒有前途,萬一下一個年薪百萬的就是你呢!當然,做一個行業就要深入去做,不斷提升自己,優化自己的教學,能夠一點點進步的話,其實工資不會差.當然,高工資代表要犧牲很多東西,例如放假休息,作息時間與正常相反等,還要面臨巨大的保留壓力.當然,現實中很多人在做一段時間之後就會感覺非常疲憊了,因為長時間的高強度的重復工作確實會令人生厭,即使有不錯的工資,當然你在學校工作久了也會產生這種情況,非常正常.很多人選擇了自己當老闆開培訓機構,有的還做得比較成功,當然還有很多人轉行了.我是學霸數學,歡迎關注!。
❿ 多家培訓機構被頂格處罰,這背後透露出什麼信息
廉價網課,不是廠家賠本賺吆喝,只是營銷玩出來的套路,目的是營造價格落差的假象,利用低價刺激家長,哄騙他們盲目“囤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