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校園貸
校園貸是指在校學生向各類借貸平台借錢的行為。
校園貸嚴格來說可以分為五類:
(1)電商背景的電商平台
(2)消費金融公司
(3)P2P貸款平台(網貸平台
(4)線下私貸
(5)銀行機構
2. 校園貸款可以僅貸款一年嗎
針對學生的,目前招行只有留學貸款,招行部分城市向自然人發放的出國留學貸款,用於支付簽證申請人的學費、生活費等留學期間所產生的費用。一般以抵押方式辦理,貸款期限最長不超過8年(含);以質押方式辦理,貸款期限最長不超過6年(含);以信用方式辦理,貸款期限最長不超過2年。
3. 學生消費貸危害如此大,為什麼不直接禁止
8月,重慶大三學生秦天在網上貸款總計超過10萬元,因無力還款,被迫睡在公園躲債。福建大二學生小彬在兩年內通過網路放貸平台貸款30萬……除此之外,網上上還出現大學生天價賬單街頭求助、大學新生未開學花費已過萬等事件。凡此種種,都為整個社會敲響了警鍾。
不可否論,「校園貸」對於部分大學生創業及救助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更應該看到「校園貸」的亂象叢生,有些網路信貸平台完全不顧學生的實際消費情況,過高放貸或變相放貸,讓很多缺乏財商的大學生一步踏入了無限的還貸苦惱當中,不但影響了學業,甚至有部分大學生因此走上了不歸路。
對「校園貸」平台整改固然重要,但更應該反思一下網路校園貸平台是否有存在必要,換句話來說,是否可以直接取締那些專門打學生主意的不良信貸平台?事實上,大學生貸款,有真心急需創業資金的,有家庭確實困難的,還有其他困難急需錢用的,可是這方面的資金需求完全可以通過正常的信貸途經來解決。
3、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種方式方法都可以解大學生的各種燃眉之急,不僅有保障而且還能夠有效監督大學生貸款的真實用途。
如此,還需要這種所謂的方便、快速的網路「校園貸」平台嗎?更何況近幾年來校園貸平台亂象迭出,輿論詬病較多,危害學生較甚。所以,整改「校園貸」不如直接取締,畢竟大學生還屬於單純的消費群體,並非生產者。
4. 教育部禁止校園貸款業務的目的是什麼
貸款這個業務自古以來就和暴力是分不開的,說白了,沒強行收賬的能力,誰敢放貸款給你。
校園貸一樣充斥著暴力,而學生群體普遍比較單純,一不小心就掉坑,一些人就將目標放在了學生身上。直接禁止是最簡單粗暴的解決問題辦法,沒有之一。
5. 銀行推出「校園貸」,需要符合什麼條件才能貸呢
債權是的請求他人為一定行為的民法上權利。本於權利義務相對原則,相對於債權者為債務,即必須為一定行為的民法上義務。因此債之關系本質上即為一司法上的債權債務關系,債權和債務都不能單獨存在,否則即失去意義。債權債務可以轉移也可以因債務人的償還行為而消失。但不管是債權債務的轉移還是債權債務的消失都必須符合相應的法律規定。
6. 什麼是校園貸
指在校學生向各類借貸平台借錢的行為。
2016年4月,教育部與銀監會聯合發布了《關於加強校園不良網路借貸風險防範和教育引導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各高校建立校園不良網路借貸日常監測機制和實時預警機制,同時,建立校園不良網路借貸應對處置機制。
2017年9月6日,教育部發布明確「取締校園貸款業務,任何網路貸款機構都不允許向在校大學生發放貸款。」
非法校園貸潛滋暗長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借貸機構用較低的門檻誘騙學生上當;
二是大學生金融知識匱乏;
三是虛榮心所致。
就此而言,大學生在學習金融常識的同時,也需要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需要學會自我管理、自我駕馭和自我剋制。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是成長成才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如果不善於自我管理,就會最終迷失自我。
當非法校園貸被禁絕,也應增加合法借貸資源的供給。據報道,已有多家銀行開辦針對大學生小額信用貸款的業務。
金融機構在防範金融風險的同時,不妨在簡化程序、降低門檻方面做好文章,讓真正有需求的大學生更便利地得到金融支持,有尊嚴也有能力進行貸款消費。
7. 近年來校園內針對大學生的消費貸款,大學生信用卡廣告層出不窮,你如何看待
近年來校園內針對大學生的消費貸款大學生信用卡廣告層出不窮,我覺得學校應該有這方面的教育。
8. 校園貸與普通銀行貸款性質一樣嗎
當然不一樣。校園貸款是人民銀行叫停的業務,現在銀行不允許向學生授信,而現在的校園貸多半是民間金融機構或者根本不是金融機構提供的非法高息貸款。
9. 校園貸分哪幾種
校園貸的分類:
(1)電商背景的電商平台 放貸
(2)消費金融公司放貸
(3)P2P貸款平台(網貸平台),用於大學生助學和創業;
(4)線下私貸
(5)銀行機構放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