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用途 > 誘導消費者貸款合法嘛

誘導消費者貸款合法嘛

發布時間:2021-06-15 22:39:38

A. 惡意誘導性消費需要付刑事責任

一般的誘導不是違法行為也不是犯罪行為,因為營銷的目的就是希望沒有消費打算的人進行消費,或者使消費願望不是很強的人進行消費,特殊情形下對於老年人或者小孩等弱勢群體的誘導可能構成不道德的銷售行為,對於小孩可能可以通過撤銷合同來挽回損失。當然,使消費者陷入錯誤認識並且出分了自己的財產則可能會構成詐騙。

B. 對提前誘導消費者預付款的是觸犯了消費者權益的哪一款哪一條

(1) 一般規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0條規定,經營者 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應當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 定承擔民事責任:
1) 商品存在缺陷的。
2) 不具備商品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而出售時未作說明的。
3) 不符合在商品或者其包裝上註明採用的商品標準的。
4) 不符合商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的。
5) 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的。
6) 銷售的商品數量不足的。
7) 服務的內容和費用違反約定的。
8) 對消費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 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無 理拒絕的。
9) 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損害消費者權益的情形。
(2) 特殊規定。
1) 「三包」的民事責任。《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5條明確
規定,按照國家規定或者經營者與消費者約定包修、包換、包退 的商品,經營者應當負責修理、更換或者退貨。在保修期內兩次 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經營者應當負責更換或者退貨。對於 「三包」的大件商品,消費者要求經營者修理、更換、退貨的, 經營者應當承擔運輸等合理費用。
2) 郵購商品中的民事責任。《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6條 規定,經營者以郵購方式提供商品的,應當按照約定提供;未按
照約定提供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履行約定或者退回貨款, 並應當承擔消費者必須支付的合理費用。
3) 預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服務的責任。《消費者權益保護 法》第47條規定,經營者以預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服務的,應
當按照約定提供;未按照約定提供的,應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履行

約定或者退回預付款,並應當承擔預付if的利息、消費者必須支 付的合理費用。
4) 商品不合格時的責任。消費者購買的商品,依法經有關 行政部門認定為不合格的,消費者可以要求退貨,經營者應當負 責退貨,而不得無理拒絕,也不得以修理、更換或者其他借口延
遲或拒絕消費者的退貨要求。
(3) 因提供商品或服務造成人身傷害、人格受損、財產損失 的民事責任及賠償范圍。
1) 人身傷害的民事責任。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1 條、第42條的規定,造成人身傷害的,應當支付醫療費、治療 期間的護理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等費用;造成殘疾的,除支付 上述費用外,還應支付殘疾者生活自助工具費、生活補助費、殘
疾賠償金以及由其扶養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費等費用;造成死亡 的,應當支付喪葬費、死亡賠償金以及由死者生前扶養的人所必 需的生活費等費用。
2) 侵犯人格尊嚴、人身自由的民事責任。《消費者權益保護 法》第43條規定,經營者應當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
賠禮道歉,並賠償損失。
3) 財產損害的民事責任。《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4條規 定,經營者應當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
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同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承 認並尊重消費者和經營者的自由訂約權。雙方對財產損害的補償 有約定的,可按照約定履行。
(4) 對欺詐行為的懲罰性規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9 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
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 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1倍。」
2. 行政責任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50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營者應承擔責令停止生產、警告、沒收違法所得、罰
款、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等行政責任:
(1) 生產、銷售的商品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要求的。
(2) 在商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 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
(3) 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 的。
(4) 偽造商品的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偽 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名優標志等質量標志的。
(5) 銷售的商品應當檢驗、檢疫而未檢驗、檢疫或者偽造檢 驗、檢疫結果的。
(6) 對商品或者服務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的。
(7) 對消費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 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無理 拒絕的。
(8) 侵犯消費者人格尊嚴或者侵犯消費者人身自由的。
(9) 法律、法規規定的對損害消費者權益應當予以處罰的其 他情形。
3. 刑事責任
為全方位保護消費者的權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
對嚴重侵害消費者權益,觸犯刑法構成犯罪的行為,應追究刑事 責任。具體體現在第41條、第42條的規定中,即經營者提供商 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或其他受害人受傷、殘疾、死亡,構成 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C. 誘導消費屬於犯法嗎

一般的誘導不是違法行為也不是犯罪行為,因為營銷的目的就是希望沒有消費打算的人進行消費,或者使消費願望不是很強的人進行消費,特殊情形下對於老年人或者小孩等弱勢群體的誘導可能構成不道德的銷售行為,對於小孩可能可以通過撤銷合同來挽回損失。

如果使消費者陷入錯誤認識並且出分了自己的財產則可能會構成詐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十四條第(四)項的規定,構成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的價格違法行為。

(3)誘導消費者貸款合法嘛擴展閱讀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解決消費爭議的途徑有5條,這5條途徑任消費者自主選擇:

一是與經營者協商解決。

二是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

三是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四是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機構仲裁。

五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D. 誘導消費在法律要負什麼責任

誤導消費,肯定要欺詐罪了,你沒有這個價格,那時又找他看鏡頭的大小,分清責任的大小。

E. 經人誘導貸款能構成詐騙罪么

辦理貸款當然是不夠構成詐騙的,除非對方有不法佔有的目的,使你基於錯誤的認識處分了財產才會涉嫌詐騙罪。

F. 商家以欺騙誘導等手段誘導消費的,消費者是不是可以要求雙倍賠償要是不退是不是可以向有關部門投訴

可以的。這屬於欺詐行為。

G. 誘導消費在法律要負什麼責任

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如果誘導消費中有詐騙行為,詐騙者要承擔賠償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財產損害的,應當依照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承擔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7)誘導消費者貸款合法嘛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相關要求規定:

1、經營者以預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應當按照約定提供。未按照約定提供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履行約定或者退回預付款;並應當承擔預付款的利息、消費者必須支付的合理費用。

2、經營者侵害消費者的人格尊嚴、侵犯消費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的,應當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賠償損失。

3、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H. 銀行工作人員以誘導方式騙貸款人添字催收貸款合法嗎

這當然是不正確的,銀行工作以誘導的方式騙取貸款人簽字,但是貸款人自己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畢竟他已經簽了字,而且已經認可了合同上的內容。

I. 是否屬於欺騙誘導性消費和觸犯我的知情權,違法么

是否屬於欺騙誘導性消費和觸犯你的知情權,只有你自己知道。
如果你覺得商家違法,可以向工商機關投訴。
投訴電話號碼12315。

閱讀全文

與誘導消費者貸款合法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1988年中國貸款利率是多少錢 瀏覽:929
農村貧困戶5萬貸款個人能貸多少錢 瀏覽:982
小額貸款大股東被拘留後會判刑嗎 瀏覽:857
重慶房子抵押貸款利息多少 瀏覽:1
東川小額貸款公司招聘 瀏覽:545
融創房子一年了貸款還沒下來 瀏覽:909
網上一千小額貸款馬上到賬的 瀏覽:131
抵押車貸款怎麼貸利息是多少 瀏覽:379
我國按揭貸款余額 瀏覽:934
房產過戶手續費貸款 瀏覽:778
2018年公積金貸款利率多少 瀏覽:715
住房公積金貸款擔保條件 瀏覽:20
農村商業銀行貸款排查方案 瀏覽:381
商業貸款25年農行利率是多少 瀏覽:369
農行抵押貸款還不了怎麼辦 瀏覽:918
公積金查詢中貸款余額是什麼 瀏覽:706
公司的貸款算出資嗎 瀏覽:60
年化20以下的小額貸款 瀏覽:113
網上貸款哪一家好 瀏覽:15
2021上海房貸款利率是多少 瀏覽: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