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置業顧問誤導消費者如何維權
這個要看你現在處於購房的哪個階段,是付了定金,還是簽了購房合同,還是已經付款很久現在交房了。如果是前兩個階段,可以到售樓部去找營銷經理要求換房或者退房,一般不會馬上同意,這就需要你一定要態度堅決,揚言要找記者來報道這個樓盤欺詐客戶什麼的,一般只要你不是退房,而是換房的話,都會同意的。注意!買房是一輩子的大事,千萬不能馬虎和妥協,一定要抗爭到底,這是你本來就有的權利!加油!
㈡ 買房遭遇置業顧問欺騙有微信,錄音證明怎麼辦,協商開發商不退房
買房遭遇職業顧問欺騙。而且有他的微信錄音和證明。這樣遇到了欺騙,可以到法院去找個說法。
㈢ 龍湖地產欺詐消費者!!!!!!!!!
需要審查合同,由於網路咨詢的局限性和不便,建議你委託律師當面咨詢。
㈣ 購房時,置業顧問承諾的購房銀行利率為4.9(有微信聊天記錄)但實際高很多,我可以要求補償嗎
這里有幾個問題要分清楚:
第一購房貸款的銀行不是開發商,更不是住房中介
第二置業顧問承諾的貸款利率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第三如果你以貸款利率過高而認為置業顧問有不當行為,最大的可能是你可以以對方毀約為由退房
第四是銀行的貸款利率是隨時變化的,即使銀行承諾也只是當時的貸款利率,貸款利率最後會以貸款發放時為准
所以,不要聽信置信顧問的許諾,那是沒有意義的。
㈤ 您好。我在買房前咨詢置業顧問。我有過貸款記錄但是名下沒有房產貸款是否可以算首套。職業顧問給我答復肯
一般有過貸款記錄,銀行都會當二套房貸。
購房前,購房者應對自己的貸款資質進行確定,不應太過於依賴開發商的承諾,除非他們將承諾以書面的形式確立下來,否則貸款成數一旦有變動,對購房者是相當不利的。因為合同上會規定,無法順利申請房貸,要一次性付款或其他方式付款,反正開發商不負有幫助你一定能貸到多少錢的義務。
所以,如果首套房貸無法申請到也不能成為解除合同的條件時,你就要自行想法去籌款支付不足部分了。
㈥ 剛開始買房的時候置業顧問說公積金貸款不用擔保,現在簽合同他不承認
公積金貸款是需要擔保的。
公積金貸款申請條件有:
在貸款當地城鎮常住有效戶口,能提供有效居住證明;
在貸款之前有連續繳存6個月以上的住房公積金,公積金的累計繳存時間不能低於12個月;
首套房自籌資金達到所購住房總價的30%以上(含30%),90平以下首套房貸則只需兩成;
借款人具備正當的工作和穩定的收入,每月固定的工資收入,貸款償還意向明確;
與售房處簽署了購房契約或是合同;
符合委託人和受託人規定的其他條件。
㈦ 關於,置業顧問的房子賣給消費者的問題,求解答
賣不成,
需要還清貸款按揭,注銷他項權證,之後,辦理完畢你的房產證,契稅證,和土地證,才可以自由買賣過戶他人,
貸款沒有還清,產權抵押給了銀行,暫時不屬於你,你沒有權利賣掉住房。銀行和房管,都不會同意。 .....
㈧ 置業顧問在知道收入和銀行流水的情況下還讓我欠購房合同,現在銀行貸款不下來。我害怕作假。誰的責任
可以退的,多去糾纏就可以,我做過房產,我客戶都退了
㈨ 置業顧問欺詐銷售到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投訴有用么
沒有用,應該到消費者協會投訴,屬於銷售欺詐。欺詐消費者的行為,是指經營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務中,採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欺騙、誤導消費者,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依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應當受到處罰並承擔責任的行為。
如果你想起訴開發商欺詐,只要把開發公司作為被告就可以。開發公司當中的工作人員,比如說置業顧問等,沒有必要列為共同被告,因為他只屬於開發公司的工作人員,他所履行的只是職務關系。在民事訴訟中,如果你想起訴開發商欺詐,可以最高獲得房款一倍以內的賠償。建議在訴訟之前以及訴訟過程中盡量收集各種證據。
(9)購房置業顧問在貸款上欺騙消費者擴展閱讀:
賠償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2013)第五十五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欺詐消費者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