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可適用消費者權益法 啥意思
消費者權益是指消費者在有償獲得商品或接受服務時,以及在以後的一定時期內依法享有的權益。 消費者權益,是一定社會經濟關系下適應經濟運行的客觀需要賦給商品最終使用者享有的權利。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享有以下的權利
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消費者有權根據商品或者服務的不同情況,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的價格、產地、生產者、用途、性能、規格、等級、主要成份、生產日期、有效期限、檢驗合格證明、使用方法說明書、售後服務,或者服務的內容、規格、費用等有關情況。
『貳』 請問下面這種情況是否適用於消費者權益法
不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保護的是個人消費,你成立工作室,應該適用合同法?
望採納謝謝
『叄』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適用范圍
凡是為個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的自然人,就屬於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適用范圍
農民購買農葯,直接使用於農業生產的,也屬於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適用范圍
『肆』 對於銀行,我們是消費者嗎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嗎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是為了生活需要而購買某種商品和服務,所以針對銀行難以適用,也沒有必要適用,因為另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來規范客戶與銀行的關系.
『伍』 是否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估計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存在困難,很難去把公司的采購行為講成一個生活消費,我認為生活消費只是針對個人的,因為公司僅僅是一個經營實體。
但可以通過《合同法〉的規定,要求對方承擔違約責任。
『陸』 這個案子能否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不適合,最好按合同法來處理。 合同法第三百一十一條承運人對運輸過程中貨物的毀損、滅失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承運人證明貨物的毀損、滅失是因不可抗力、貨物本身的自然性質或者合理損耗以及托運人、收貨人的過錯造成的,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柒』 消費者權益法可適用什麼意思
意思是可以按照消費者權益保障法確定權利和義務。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是指調整在保護消費者權益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所謂消費者,是指為了滿足個人生活消費而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的居民。此處的居民是自然人或個體社會成員。消費者權益是指消費者依法享有的權利及該權利受到保護時而給消費者帶來的應得利益,其核心是消費者的權利。
『捌』 貸款問題可以向消費者投訴熱線投訴嗎
貸款問題是不可以向消費者投訴熱線投訴的。投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場監管部門不予受理:
(1)投訴事項不屬於市場監管部門職責,或者本行政機關不具有處理許可權的;
(2)法院、仲裁機構、市場監管部門或者其他行政機關、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已經受理或者處理過同一消費者權益爭議的;
(3)不是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或者不能證明與被投訴人之間存在消費者權益爭議的;
(4)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投訴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自己的權益受到被投訴人侵害之日起超過三年的;
(5)未提供《市場監督管理投訴舉報處理暫行辦法》第九條第一款和第十條規定的材料的;
(6)法律、法規、規章規定不予受理的其他情形。
(8)貸款是否適用消費者權益法擴展閱讀:
「12315」消費者投訴舉報專線電話和全國互聯網平台。1999年3月15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在原國家信息產業部的大力支持下,決定在全國設立的專門受理消費者投訴舉報的專用電話號碼。全國12315互聯網平台於2017年3月15日正式上線。這是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的又一重大舉措,標志著我國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的消費維權工作跨入互聯網+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