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贷款用途 > 大学生贷款的消费心理

大学生贷款的消费心理

发布时间:2021-07-09 14:35:29

㈠ 大学生借校园贷2万滚成20万,这种贷款抓住了学生哪些心理弱点

校园贷,又称校园网贷,是指一些网络贷款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的贷款业务。据调查,校园消费贷款平台的风控措施差别较大,个别平台存在学生身份被冒用的风险。此外,部分为学生提供现金借款的平台难以控制借款流向,可能导致缺乏自制力的学生过度消费。

校园贷款为何屡禁不止,又是什么给了他们生存下去的动力。说到头来,还是大学生的虚荣心和过分消费。

近年来,学生因向校园贷借款而背负上巨额欠款的新闻屡屡被爆出,学生因还不上欠款辍学自杀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㈡ 校园贷内幕揭秘,大学生如何培养正确消费观

校园贷己成为坑害大学生的社会毒瘤,大学生应清醒认清它们的丑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消费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东西,更不去碰万恶的校园贷,坚决扺制校园贷!

㈢ 不少大学生都习惯于以超前消费,如何看待大学生贷款消费

我觉得大学生贷款消费是属于超前消费,我不建议大学生这样做。现在随着网络的发展,很多学生花钱意识都非常超前,而且各种贷款机构的出现真的是不太好,现在大学生的花钱意识都比较淡薄,因为他们在学校里总是盲目的去追求一些名牌或者是追求一些比较不切实际的东西,而当自己目前的金钱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是跟家里要家里不会给,所以就造成了他们去贷款机构借钱的这种现象。而且大学生这种意识都比较淡薄,他们觉得借的钱自己马上就会还,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可能会被套路贷等一些机构给套路了,最后钱越滚越大,到了自己无法控制的地步,只能让自己的父母来出面解决偿还。

还在上学期间,大学生基本上没什么收入来源。当利益蒙蔽了孩子的双眼之后,他什么事情都能够做得出来,从刚开始借几百块钱到最后的借几万,乃至于几十万,然后才会感觉到事情的严重,现在这种现象出现的比比皆是,所以小编常年建议让这些贷款机构严格管制,不要放款给大学生。

㈣ 大学生分期贷款心理是什么样的

你好,现在分期贷款是大学生比较热捧的一种消费方式,也是比较方便申请的超前消费。
一般大学生在资金周转不过来的时候会选择在大学生贷款平台借款消费的,可以利用部分生活费和兼职费用来还款,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㈤ 大学生网贷的消费心理有哪些

大学生进行网贷消费,是受到了从众心理的影响。我国的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网贷消费越来越普遍。很多网贷消费平台为了吸引受众,在校园张贴广告、进行海报宣传等等,吸引了大学生的普遍关注,网贷消费也随之成为了一种潮流。大学生正处在成长的重要阶段,对外界的模仿性仍然很强,因此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很多大学生选择跟随他人的步伐,进行网贷消费。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大学生盲目跟风消费,忽视了网贷消费的风险。
大学生进行网贷消费,是受到了攀比心理的影响。上文已述,大学生网贷消费的主体是智能数码产品,一方面,大学生确实是对智能数码产品有需求。另一方面,大学生购买智能数码产品是为了和他人攀比。

㈥ 如何看待大学生超前消费和大学生贷款现象

大学生超前消费和大学生贷款现象不可取 亟需树立正确消费观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0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55.3%的受访大学生每月生活费为1000~2000元。77.8%的受访大学生称身边透支消费普遍。关于大学生超前消费的原因,63.7%的受访者认为是受超前消费观影响,62.0%的受访者直言是攀比心虚荣心作祟。88.5%的受访者认为大学生亟须树立正确消费观。(中青在线刊载,2016年10月11日)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充满了青春和活力,在大学校园接受着知识的熏陶,社会经验不足,思想相对单纯,在这个充满了物质诱惑和物化价值观充斥的世界中,也不停地进行着自身和外界的价值选择博弈。
外在的世界给大学生群体提供了便易的消费工具,让一些大学生面临着校园贷款困境、信用卡过度透支等等现象问题,它们成为了现实中大学生群体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客观存在。在这个旋涡中,许多的大学生还是有着自己的反思,并非一味地沉溺不拔。但是即便如此,仍然有着一拨又一拨的大学生前赴后继,客观构造出了上述的调查结果。
这就不得不引发我们进一步的思考,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了?经过梳理,我们可以发现多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大学校园的教育与现实脱节,并未能将这一客观状况广泛深入地融入相应的课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没有能很好地做到提前预警打预防针的作用。我们只是在提正确的消费观,认为超前消费带来了很多困境和问题,因此是不对的,那么什么样的消费观才是正确的消费观呢,并未能获得系统告知。二是家庭教育的不足。父母供养子女上大学,将生活费打给了子女并非就结束了任务,引导和督促子女正确地使用资金,是比钱本身更有价值意义的事项。三是银行等金融机构针对大学生群体办理信用卡等具有资金透支功能的金融工具时把关偏松,未能从严,让许多大学生在不具备正确消费观和资金偿还能力的情况下透支消费,从而将负债转嫁到了其父母家庭身上。四是一些放贷平台降低门槛,放低行业标准,为谋取利益,专门向大学生群体放贷,造成一系列校园社会问题。
当然,问题的原因也不一而足。这些专向大学生敞开的信贷机遇,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大学生的超前消费,甚至就是透支型消费行为选择。学校和家庭教育引导的缺位或不足,造成不谙世事的大学生缺乏抵御外在诱惑的理性武器。
消费观背后隐藏的是价值观。有什么样的内在价值观,就会有着什么样的消费行为,它是消费行为的深层驱动力。我们的教育和这个充满诱惑的世界有着知识和理性认知应对的不对称,从根本上来说,正确的消费观的树立,除了对外在的金融信贷给予更加法制化规范而外,我们还得将目光投向校园课堂本身,让它为大学生们补上这一课,或提前打好预防针、鉴别针。

㈦ 怎么看待大学生过渡消费,借贷现象

近年来,各种大学生“裸贷”“高利贷”新闻报道层出不穷。也不知从何时起,各种借贷平台走进了大学校园,并且一直像一颗毒瘤般寄生在大学生中间。各种由借贷引发的恶性事件为大学生造成了重大负面影响,引发连串问题。

大学生借贷的现状

1、大学生借贷比例逐年上升
受社会大环境影响,享受主义、拜金主义不断蚕食大学生的消费观,大学生冲动消费时常发生。一份大学生消费问卷调查显示,有超过半数的大学生使用过蚂蚁花呗、京东白条,借贷APP等相关分期、借贷平台。由于大学生还处在无法合理定位自身消费水平阶段,比较容易受到外部原因影响,比较容易盲目消费是造成大学生借贷人数增多的原因。

2、大学生普遍没有借贷成本意识
大家都知道一些借贷平台的借贷利率高,为什么大学生还要借利率那么高的贷款呢?究其原因,多数大学生社会经验为零,对高利贷的严重性、危害性认识不到位,对借债完全没有概念,借着方便,花着痛快,根本不会想到借款还不上的后果。

3、借贷平台的违规操作
一些借贷平台为了利益,将自身业务开展重点放在了大学校园,一些关于借贷的宣传信息堂而皇之的走进了学校的宣传栏,甚至QQ群、微信朋友圈随处可见。为了吸引大学生借贷,更是提出了各种优厚条件。无需抵押物、无需担保、只需提供身份证和学生证复印件即可借款,致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深陷其中。

㈧ 校园贷有何危害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一方面是自控能力不强,恶性超前消费,挖东墙补西墙,甚至冒用同学的身份证借贷。但这不应该成为一刀切禁止校园贷款、普惠金融的理由。因为还有很多自控能力好、有兼职收入的学生,不该因为不自觉学生的负面案例而剥夺他们的权利。

另一方面,涉事金融机构发放如此巨额的贷款,在贷款人真实性审核、还款能力评估等多个方面出了纰漏,正常来看,风控如此糟糕的贷款机构早就应该倒闭了。

没有倒闭的关键在于他们笃定这些学生的家长不会坐视这些学生信用破产、拿不到毕业证。光鲜的校园金融,最后用威胁、连坐等非常规手段来搞“风控”,这就与高利贷无异。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债务违约的大学生自己承担责任;违规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自担亏损;但金融监管部门要做好金融教育,及时惩罚金融机构滥发贷款于前,利用暴力、株连手段追债于后。“校园贷”固有其风险,但它不能,也不该是高利贷。监管部门应有所为,有所不为。

(8)大学生贷款的消费心理扩展阅读

校园贷严格来说可以分为五类:

(1)电商背景的电商平台 ——淘宝、京东等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如蚂蚁花呗借呗、备用金、京东校园白条等;

(2)消费金融公司 —— 如趣分期、任分期等,部分还提供较低额度的现金提现;

(3)P2P贷款平台(网贷平台),用于大学生助学和创业,如名校贷等。因国家监管要求,包括名校贷在内的大多数正规网贷平台均已暂停校园贷业务;

(4)线下私贷 —— 民间放贷机构和放贷人这类主体,俗称高利贷。高利贷通常会进行虚假宣传、线下签约、做非法中介、收取超高费率,同时存在暴力催收等问题,受害者通常会遭受巨大财产损失甚至威胁自身安全;

(5)银行机构——银行面向大学生提供的校园产品,如招商银行的“大学生闪电贷”、中国建设银行的“金蜜蜂校园快贷”、青岛银行的“学e贷”等。

㈨ 如何评价大学生贷款消费

大学生作为消费者不应该贷款!!但是看是什么样字的学生了.一个人的心理的想法是不一样的!有的是玩的有的就是用来花的 用在好的方面就是应该的 不要把自己弄来的钱用来玩了就行 想贷款怎么想就看你的了啊!

㈩ 大学生喜欢贷款的原因

大学生不正确的金钱观
校园的攀比远比生活中的攀比更严重,刺激来得更直接,部分家里无法提供较丰厚的生活费的大学生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希望通过不同途径驳回自尊心,遇到网贷后自然一拍即合,但又不了解其利率和高出了自己的偿还能力,很容易就被要挟拍裸照、自杀等诸多问题。
民间资本唯利是图
民间资本为了获取高额的回报,瞄准着涉世未深的大学生,通过不断引导的方式让大学生陷入贷款的漩涡,对于无法偿还的进行威逼利诱,促使大学生走上不归路。
家庭的教育缺失。

阅读全文

与大学生贷款的消费心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银行贷款怎么和房主过户 浏览:840
逾期贷款催收工作报告 浏览:886
支持农村信用社的贷款软件 浏览:932
工程合同能做贷款抵押吗 浏览:728
农行小额贷款无担保 浏览:817
已经按揭房子还能给别人做贷款担保吗 浏览:20
被告要求解封房子贷款还钱 浏览:782
创业担保贷款工作情况汇报 浏览:763
开封异地公积金贷款担保人怎么处理 浏览:631
怎么查询公积金贷款欠余额 浏览:300
武汉贷款银行流水需要几个月 浏览:100
央行当前贷款基准利率 浏览:889
农行个人信用贷款有哪些 浏览:200
上海申请公积金贷款需要什么条件 浏览:414
农村有无息贷款没 浏览:613
银联使用流水贷款合法吗 浏览:557
公积金贷款之后换工作 浏览:373
贷款流水按月算吗 浏览:802
上海有贷款无房证明 浏览:216
上海手套住房贷款里略 浏览: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