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政策精准滴灌
截至二季度末,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47.1万亿元,同比增长13.1%;上半年农业保险保费同比增长超30%;6月底,全国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达到99%.今年以来,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提高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便利性,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力量。
盛夏,走进湖南湘西州保靖县黄金村,万亩茶园错落有致。在当地,茶叶是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也是帮助农民增收的绿色产业。
截至目前,农行湖南吉首支行已累计投入“惠农E贷、金茶贷”3000多万元,服务农户70余户。在金融活水的灌溉下,黄金村建成了3万多亩茶园,茶产业成为村民增收的重要支柱。
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涉农贷款增加4.07万亿元,同比多增1.05万亿元。“农业贷款的持续增加是银行积极落实政策要求,主动增加信贷投放的结果。加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也是金融业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的客观要求。”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文彬说。
今年以来,围绕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配套政策不断出台。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强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后,农业农村部、央行等部门专门下发文件,提出“推动金融机构增加乡村振兴信贷”,“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对乡村振兴的支持作用,加强政策协调,形成帮扶合力”,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扩大投资。
从政策性开发银行到商业银行,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农村公路网是农村地区的重要基础设施。日前,农业银行发行7年期主题金融债42亿元,支持农村路网建设。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农村路网建设,包括“四好农村路”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短板等重点领域的贷款。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农发行已累计投放农村路网建设贷款467亿元。
展望下半年,金融部门将继续加大对农业金融资源的投入,加快金融改革和创新。
银监会农村振兴金融服务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会上指出,优化考核激励机制,确保农业财政投入稳定增长;优化金融供给结构,金融支持应聚焦粮食安全、巩固扶贫成果、涉农经营主体、新型市民、农村建设等“三农”重点领域。
“下一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产业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上海金融与衫燃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认为,银行业应着眼于农村产业振兴,加大支持力度。可以尝试为他们设计专属的金融产品,为他们提供符合他们发展趋势的优质金融资源。
“比如,银行可以与涉农电商平台、农业龙头企业合作,将金融服务嵌入到农资和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中,打通农业生产链、供销链和消费链。”曾刚说。
在这方面,许多机构已经开始采取行动。例如,邮政储蓄银行已经与
② 湖南桃花源有农村自建房贷款吗
有的。
一、8月28日上午,桃源农商银行与常德市归园居农宅乡村旅游合作社签订了全省首笔以农村闲置农房租赁使用权为抵押的“农宅贷”贷款协议,授信12万元。
二、为支持农村农宅改革试点工作,推进农村金融创新,助推农村发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桃源农商银行与当地政府、人民银行合作,联合为常德市归园居农宅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发放了湖南省首笔“农宅贷”。“农宅贷”以入社社员的宅基地资格权、房屋所有权和常德市归园居农宅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的宅基地使用权、房屋使用权为抵押物,贷款资金用于经营民宿、餐饮产业(农家乐)。“农宅贷”通过盘活桃花源旅游管理区空闲农房资源增加了农民财产性收入,对助力桃花源旅游管理区乡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8月28日,人民银行桃源县支行、桃源农商银行、桃花源旅游管理区、桃花源镇人民政府、桃花源旅游管理区农业农村局、汤家山村村委、常德市归园居农宅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等七家单位在桃花源旅游管理区汤家山村举行了农宅试点改革“农宅贷”签约仪式。
拓展资料
一、贷款(电子借条信用贷款)简单通俗的理解,就是需要利息的借钱。 贷款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按一定利率和必须归还等条件出借货币资金的一种信用活动形式。广义的贷款指贷款、贴现、透支等出贷资金的总称。银行通过贷款的方式将所集中的货币和货币资金投放出去,可以满足社会扩大再生产对补充资金的需要,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银行也可以由此取得贷款利息收入,增加银行自身的积累。
二、原则
“三性原则”是指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这是商业银行贷款经营的根本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4条规定:“商业银行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
1、贷款安全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首要问题;
2、流动性是指能够按预定期限回收贷款,或在无损失状态下迅速变现的能力,满足客户随时提取存款的需要;
3、效益性则是银行持续经营的基础。 例如发放长期贷款,利率高于短期贷款,效益性就好,但贷款期限长了就会风险加大,安全性降低,流动性也变弱。因此,“三性”之间要和谐,贷款才能不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