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國內汽車金融的現狀和前景是怎樣的
受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影響,世界汽車工業正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從北美的汽車巨頭通用、福特、克萊斯勒走向破產的邊緣,到亞洲汽車業老大豐田汽車出現71年來的首次虧損……,全球汽車行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劇烈震盪。
美國汽車三巨頭瀕臨破產
由於過去幾年的持續高油價,讓消費者對美國汽車廠商生產的高油耗車型興趣大減。而不斷惡化的經濟和金融環境給美國汽車業的銷售和融資帶來巨大壓力。美國汽車業「三巨頭」———通用、福特和克萊斯勒,近來虧損連連。「三巨頭」的高管在美國參議院作證時呼籲政府提供250億美元的緊急貸款,以幫助它們度過危機,免於破產。
隨著能源的逐漸減少,汽車的發展逐漸接近低碳經濟思想。為了汽車行業更好的發展,專家們正在研究開發新能源,相信不久之後就會拭目以待了。
B. 汽車消費信貸對汽車產業的積極影響
汽車金融在國外發達國家已經有了百年的發展歷史,汽車消費信貸作為汽車金融的初期形態,其對汽車業發展的促進作用已被國外汽車行業的發展實踐所證實,然而這種汽車金融形態在我國卻剛剛起步。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增長,我國汽車產業高速發展,美國通用公司曾預測中國汽車市場到2010年將成為繼美國、日本後的第三大汽車市場。在我國居民汽車需求不斷膨脹的今天,個人車輛消費貸款已隨著我國汽車時代的到來不斷發展,但同時也暴露出很多問題。 本文在我國現階段汽車消費信貸現狀分析的基礎上,對大力發展汽車消費信貸的意義進行了討論;通過分析國外汽車消費信貸市場的發展概況,解析出國外汽車消費信貸促進汽車產業發展成功的原因;從影響汽車消費信貸市場發展的有關因素如經濟環境、政策環境、社會環境和消費習慣等方面分析了我國汽車消費信貸市場現狀低迷的症結所在;對中國汽車消費信貸市場的一些明顯問題,如汽車消費市場尚未形成規模,汽車價格偏高,稅費和使用費用負擔沉重,相對較低的居民收入與預期收支不確定,社會信用體系尚未建立,個人信用制度缺失,公眾信用意識淡薄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立足於產業經濟學理論,提出了構建信用社會,建立健全和完善個人信用體系,建立個人資信評估機構和登記制度,引入專業的資信中介機構,以信用資料庫平台為基礎,各方共享資源,組建客戶信用數據平台,完善法規制度建設,建立健全汽車信貸消費的法律體系,建立風險預警機制,提高汽車消費信貸經營主體的經營管理水平,降低汽車信貸業務成本,加大金融制度創新的力度,開發適合不同消費群體的金融產品,提高服務質量,完善「銀行+保險+汽車經銷商」的汽車信貸模式,充分利用互聯網、實行貸款證券化等促進我國汽車消費信貸發展的基本措施。
C. 汽車貸款行業發展怎麼樣
汽車貸款在國內的發展比較尷尬。目前國人可以認可信用卡小額消費,也認可大額房貸消費,但是對於汽車貸款消費的認可程度卻並不大。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汽車貸款一般是中等額度的,小於房子,大於小額消費。這個額度的貸款消費,認可度還較低。
2、購買汽車的企事業單位及政府,不差錢,不需要貸款消費。
國外較為流行的汽車金融,在國內發展目前還較為緩慢。
D. 個人汽車貸款的發展歷程
國內最初的汽車貸款業務最早出現於1993年。銀行業的汽車貸款業務萌芽於1996年,當時中國建設銀行與一汽集團建立了長期戰略合作夥伴關系。作為合作的一項內容,中國建設行在部分地區試點辦理一汽大眾轎車的汽車貸款業務,開始了國內商業銀行個人汽車貸款業務的嘗試。
1998年9月頒布《汽車消費貸款管理辦法(試點辦法)》。
2004年8月,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監會聯合頒布了《汽車貸款管理辦法》。
E. 我國汽車貸款業務的發展現狀
回答:dxfzw
新手
5月12日 09:01 你說的都可行,不過現在很多銀行已經不怎麼辦理了,因為很多人的信譽太差,同時中國車子降價太快,降價的空間已經超過了你還了部分貸款的空間,很多人乾脆不還了.就讓你把車子執行了去.
打個比方:你買車貸款花了20萬,預計10年歸還一年後你還了2萬的本金和利息(這個數字不是很標准<舉個例子而已),但是第二年的車子價格已經降到16萬了餓,你還想還嗎.所以就有很多人不還了,大不了你把我車子開走.所以,車貸使銀行出現了很多不良.
但是,隨著個人徵信系統的開通,這個現象會慢慢消失了.
F. 中國汽車金融服務發展的歷史及現狀
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我國汽車產銷量歷史性的突破了1000萬大關,分別達到1379.1萬輛和1364.5萬輛,同比增長48.3%和46.15%。伴隨著汽車工業的飛速發展,我國的汽車金融市場經歷了從無到有的發展歷程。汽車金融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巨大的發展空間。
國際汽車金融現狀
汽車金融服務是在汽車的生產、流通與消費環節中融通資金的金融活動,主要指與汽車有關的金融服務,包括為最終用戶提供的零售性消費貸款,為經銷商提供的批發性貸款,以及為汽車維修服務的硬體設施投資建廠等,它是汽車業與金融業相互滲透的必然結果。
典型的汽車金融公司是汽車製造商附屬的財務公司,為自己的品牌汽車量身定做金融服務。如:大眾汽車公司設立的大眾金融公司,福特汽車公司設立了福特信貸公司,通用汽車公司設立的通用票據承兌公司等,大多成為超過汽車製造集團的主要利潤來源。數據顯示,跨國車企的汽車金融公司利潤收益貢獻率,平均佔到其母公司利潤的30%-50%。
此外,國外的汽車金融公司還有兩種形式:一是由大的銀行、保險和財團單獨或者聯合發起設立汽車金融公司,二是以股份制形式為主、運作靈活的汽車金融服務公司。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在發達國家,通過信貸和租賃買車,是汽車銷售的主要方式。歐美國家的汽車消費貸款比例普遍在70%-80%,甚至更高。而在我國,目前這一比例還不到20%。有一定的差距是正常的。不過,需要補充的是,大量使用貸款買車的不僅是發達國家,實際上,消費能力有限的發展中國家才是貸款購車的主力。在印度,大約有80%的車輛是通過貸款購買的;而在泰國,這一比例更是高達近90%。
中國汽車金融業發展現狀
1、汽車金融服務業處於起步階段,發展較為滯後
西方國家經濟發展的經驗表明,當一國人均GDP達到700美元時便開始進入汽車消費時代,而當一個國家或地區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以後,居民消費類型和行為也會發生重大轉變。2008年度,中國人均GDP已經突破3000美元大關。2009年度,中國汽車銷量已突破千萬大關,汽車正走進千家萬戶,汽車產業已經成為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
目前我國汽車貸款比例低於20%,在低潮期,貸款比例甚至在10%以下(2006年3.8%,2007年7.4%),遠遠低於國際平均水平,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隨著中國汽車金融市場的逐步成熟,中國消費者選擇貸款購車的比例在10年後會增加到40%至50%,按此保守估計到2025年,我國汽車金融行業會有5500億元左右的市場。通過汽車金融服務來普及汽車消費,對國民經濟意義不可小覷。
2、商業銀行仍然處於汽車金融市場的主導地位
從發展格局來看,我國目前仍處於汽車金融市場發展的初期,商業銀行仍然處於主導地位,80%以上的汽車貸款仍由商業銀行提供,據調查數據顯示,07年89.2%的汽車消費貸款由商業銀行提供,僅有6.9%的汽車消費貸款由汽車金融公司提供。
由於我國個人徵信體系不完善、汽車金融公司業務單一、服務網路不健全等問題的存在,在汽車信貸市場,商業銀行仍具有明顯的優勢。但同時商業銀行也有著自身的局限:商業銀行的最終目的只是獲得存貸款的利差,缺乏和製造商的利益關系,不能保證對汽車業連續和穩定的支持;商業銀行的汽車金融服務也多限於傳統的信貸業務,無法為製造商提供風險管理、市場營銷等方面的一系列服務;銀行業務種類較多,汽車信貸僅僅是其中一項業務,缺乏汽車貸款方面的專業知識及人才等。
目前專業的汽車金融公司發展剛剛起步,力量還比較薄弱,其優勢目前尚未發揮出來,但因其與汽車廠商關系密切、具有風險專業化控制和管理技術,根據國外汽車金融市場的發展經驗,汽車金融公司將成為汽車金融市場一股強大的力量。
3、汽車金融公司發展勢頭良好
在經歷了多年的起伏之後,從2007年起,汽車金融市場開始回暖。來自中國銀監會的消息稱,截至2008年底,中國汽車金融公司總資產達到381.15億元,首次實現全行業整體扭虧為盈。截至2008年底,我國各金融機構發放的汽車消費貸款余額1583億元中,汽車金融公司已佔比達20%,發展勢頭良好。
G. 汽車金融的發展
自2004年8月18日,《汽車金融公司管理辦法》正式實施起,我國汽車金融市場已經走過近九個年頭。在此期間,我國汽車銷量增長近300%,但汽車金融的滲透率卻僅僅翻了一番,與國外70-80%的消費比重相去甚遠。
此外,近幾年我國汽車金融公司數量增長幾乎停滯,截止目前總共不過十餘家,且大部份都是外資主導。
造成以上局面的原因除了國內消費者的消費意識和方式不同於國外,主要還在於汽車金融公司的資金來源主要來源於銀行的資金拆借,導致我國汽車金融公司成本高企。再者,國內汽車市場的不夠成熟和信用體系不夠健全等都加大了汽車金融的風險。
實際上,我國汽車消費信貸有很大的發展潛力,蘊藏著巨大的商機。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預測,到2025年,中國汽車金融業將有5250億元的市場容量。
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人均GDP已達到5300美元,而平均每千人汽車保有量僅為60輛左右,除北京等個別大城市外,均低於每千人141輛的世界平均水平。未來汽車消費潛能巨大,必將推動汽車產業快速發展,從而對汽車消費貸款的需求將不斷擴大。
目前,中國汽車消費信貸開始向專業化、規模化方向發展,有力地激活了汽車消費市場。
作為我國首家汽車金融公司,上汽通用汽車金融有限責任公司如今已是國內最大的汽車金融公司。截止到2011年底,憑借國際先進的汽車金融管理經驗和技術,它的服務范圍已擴展至全國30個省300多個城市,為近百萬汽車消費者提供了全方位的汽車金融服務。而2011年車市陷入低速增長,通過周邊業務服務來提升新車銷量,成為汽車企業尤為關注的問題,發力汽車金融即成為車企「救市」的戰略之一。據統計,2011年,全國新成立5家汽車金融公司。
H. 汽車消費信貸的起源與發展
世界汽車保險的起源與發展
國外汽車保險起源於19世紀中後期。當時,隨著汽車在歐洲一些國家的出現與發展,因交通事故而導致的意外傷害和財產損失隨之增加。盡管各國都採取了一些管制辦法和措施,汽車的使用仍對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因此引起了一些精明的保險人對汽車保險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