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子女的父母是否能入住老年公寓
有子女的父母可以住老年公寓的,老齡化社會,家庭呈現4:2:1比例,家庭養老的負擔加重,中國傳統的養兒防老觀念在轉變,並不是無兒無女的老人才可以到養老服務機構去享受晚年。有兒女的一樣可以,不受限制。
其實讓老人到養老服務機構去接受生活照顧,未嘗不是件好事,因為在這些服務機構里都是有共同語言的夥伴們,這樣讓老年人身心得到放鬆。
⑵ 子女可以陪父母一起住進養老院嗎
子女當然不可以陪父母一起住進養老院,養老院顧名思義就是給老人養老的場所,子女不屬於老人,因此不符合住進養老院的條件,但是子女可以根據自身需要進養老院看望父母。
⑶ 住老年公寓有什麼好處
一、可以干自己喜歡乾的事情
生活中總有很多人有其相伴一生的愛好,例如寫作,畫畫,下棋,垂釣等。這些愛好,往往是老人們在年輕時因生活等原因,不可能全身心投入的,年老了,住到衣、食、住、行等都不用操心的老年公寓里,就可以有充分的時間來干自己喜歡乾的事情。
二、能讓老人享受到良好的服務
現在除了公辦養老院外,絕大多數老人選擇住老年公寓是付費的,這樣的好處就是如果老年公寓提供的服務不好老年感覺不滿意,老人們都可以直接提出自己的意見或是選擇去其他的老年公寓。為此,所有的養老院都竭盡所能給老人提供各種良好的服務,最重要的當選醫療條件,大多數老年公寓都實行24小時大夫值班,讓老人居能安身,醫可治病,這是任何一個家庭都難以做到的。養老院良好的服務解除了老人和子女的後顧之憂。
三、能讓老人過上有規律的生活
在老年公寓里,老人們的作息時間是有規律的,一日三餐,老年公寓都會按點供飯,有時老年公寓里還會按點組織活動,這樣能讓老人養成按規律生活的習慣,對於老人們的身體是十分有益的。
四、老人易找到志趣相同的夥伴
人與人之間相處,代溝是一大問題。而老人在養老院里,由於幾乎都是同齡人,基本上不存在代溝問題。正由於是同齡人,他們在聊天時,對過往時代中,許多相似的經歷及共同的追憶,很容易讓彼此找到共同的話題、形成相似的見解而成為知心的朋友。
五、老人與子女間感情更加融洽
如老人與子女同住,由於閱歷、為人、對小孩教育方式等諸多的不同,彼此間容易產生磨擦。而讓老人獨住,子女們又不放心老人的身體等。而讓老人住到養老院里,基本解除後顧之憂。同時,由於距離能產生美,適當的分開讓彼此更加牽掛。如老人偶爾回家來,能倍感家的溫馨,子女常常去看望他們,盡盡自己的孝心也讓老人特感溫暖。
六、能夠減少子女們的心理負擔
現在的家庭里,一個孩子的居多,再加上現在又是個競爭很激烈的社會,子女們往往忙著賺錢養家,根本無心無照顧老人。老人們住進老年公寓可以使子女們減少生活上對於老人們的關心,從而有更多的精力去工作生活。
⑷ 子女用公積金貸款給父母買房是否能寫父母的名
可以的。
1、首先房產證寫誰的名字與誰出首付款、誰貸款(公積金貸款和商業貸款)沒有關系,關鍵看購房合同是誰簽的字,誰簽字將來房產證辦下來就會體現誰的名字,如果兩個人都簽了(甚至多人),那麼主購房人持有房產證,其他人持有房屋共有權證。
2、因為公積金貸款以家庭為單位(包含夫妻,不含子女和父母),也就是說夫妻一人申請貸款,一個人是主申請人,另一個人是共同申請人,而且執行誰購房誰貸款的原則。因為你們沒有結婚所以購房合同必須有兩個人簽字(只少他要簽字),才可用他的公積金貸款。
⑸ 花錢把父母送進養老院,是孝順還是不孝順
社會已經取得進步,對自身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在這個經濟飛速發展的社會里,日益突出的養老問題不再僅僅是一個小家庭問題,無論是在城市還是農村。可以說,祝願孩子事業成功是世界上所有父母的共同願望,也是許多老人也有與孩子共享天倫之樂的夢想。然而,孩子們每天都要忙於工作,加上各種壓力,如抵押貸款、汽車貸款、撫養孩子等等。他們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好老人。為什麼不把父母送到養老院,讓他們能和更多的同齡人在一起開心呢?
送到養老院,老人聚在一起聊天解悶。送去養老院,老人有一些小病,養老院有專業人員照顧,更安全和保健。人是需要社交的。老年人更需要交流。然而,為了逃避贍養老人的責任而把老人送到養老院是極其不孝的。簡而言之,孝不是做給別人看的。為了老人。無論你把父母放在哪裡,都要讓老人覺得你就在他們身邊。不要讓他們感到孤獨。我認為只要是這樣,不管父母在哪裡,無論是家還是養老院,他們一定能夠開心的生活。
⑹ 「爸,求你去住養老院吧,我快崩潰了」女兒怒斥76歲父親,對此你怎麼看
曾有一位讀者留言說,老公照顧癱瘓在床的婆婆三年,婆婆走後不到半年,老公也跟著去了。
一開始看到這樣的故事,覺得非常的不可思議。難道照顧父母,還能累出病來?
直到自己也經歷過特別特別累的時刻,終於明白:一個人的承受能力真的是有限的。
當一個人又要兼顧工作,又要兼顧家裡癱瘓的老人,洗衣做飯,每天好幾處奔走,或者有些老人又要照顧孫子又要照顧年邁的父母,經常累得直不起腰來。
這樣「高強度」的「工作」,短期可能還好,折騰個一年半載的,每天耗費掉大量的心神,身體肯定會吃不消,很可能也會跟著出問題,苦苦撐著的話,最後只能把自己也給累倒了。
以下,講的就是一位在照顧父親這件事情上「力不從心」的女兒,希望父親能到養老院去的故事。
父母與子女兩代人,該如何看待「衰老」這件事?
有人說,送父母去養老院生活,其實就跟小朋友們去上幼兒園是一樣的,不必有抵觸情緒。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像日本老人,賣房都要去住養老院,因為日本這個國家的文化就是害怕麻煩別人,即使是自己的子女,而且他們也沒義務把自己的財產留給子女。
所以,在日本很常見到的就是,老人賣掉自己的房子,傾家盪產,用光積蓄也要去住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養老院。有些人在那一住就是十三年,真的把那裡當成了家。
說到底,想要晚年有個體面又有尊嚴的生活,只有兩條路。一是靠子女,靠子女的愛和子女的錢,二是靠自己,靠自己的錢,提前安頓好自己的晚年。
養老院不是老人最好的歸宿,但在某些情況下,也是一種很好的解決方案。
人老了總是麻煩的,我們除了年輕的時候要教育培養好子女,人到老年,無論處境如何,都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努力讓自己保持愉悅和平和,那麼就會有一個相對舒心的晚年。
最後,祝每一位老人都能老有所依,安穩地度過人生最後的階段。
⑺ 父母提出住養老院支持嗎
你好,如果是父母不想給子女添麻煩,真心想住,那麼應該力所能及給他們找一個好一點的養老院,你們既可以省心,平日沒事多去看看即可,他們也有很多人一起做伴解悶。
⑻ 是什麼原因讓你們做出讓父母住進養老院的決定
不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不會讓父母做住進養老院。每位子女都希望自己的父母在老年的時候能健康幸福,哪怕自己家條件再不好,也希望他們能在家裡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