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銀行被曝光擬轉讓個人不良貸款,這樣做目的是什麼
此前金融監管層對於放開銀行個人不良貸款轉讓都是嚴厲禁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擔憂轉讓之後的暴力催收問題。但是目前經濟形勢跟往年又不能同年而語,不管是對借款人來說,對於放款機構來說都是面臨著很大的壓力。金融監管機構一方面需要從全局金融安全去考慮,另一方面也要考慮政策執行的可行性以及次生壓力問題。
⑵ 個人不良貸款可以轉讓了,包括的范圍有哪些
個人不良貸款可以轉讓了!包括消費貸、信用卡透支、經營貸等……
1、從銀行角度講,此舉有助於拓寬個人不良資產處置渠道;
2、從資產公司角度講,在銀行不良資產出貨量呈下降趨勢的情況下,也可以拓寬資產公司收購不良資產的渠道。
但對於試點之後的處置效果以及收益率等,尚不好判斷。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梁斯認為,個人不良資產轉讓“破冰”具有重要意義。
一方面意味著以市場化手段處置不良資產的速度正在加快,這將進一步提升不良資產的處置效率,改善商業銀行的資產質量,維護金融體系穩定。
另一方面,不良資產處置渠道的多元化有助於挖掘更多的市場力量參與不良資產管理和處置,這對市場正常運轉起到了較好的補充,便於提高金融服務的專業化水平。
梁斯談到,首單業務落地後,將對個人不良資產的定價和轉讓後的盤活問題帶來一些可供借鑒的經驗,為後續定價曲線的建立、流動性管理等打下基礎。
⑶ 銀行出售不良貸款是什麼意思
銀行將不良資產打包後,批量轉讓給資產管理公司,根據資產包的規模,資產管理公司可以採取一次性買斷或分期買斷的方式,分期買斷的方式可以從一定程度上減輕資產管理公司的資金壓力。
合作處置。在政策性接收國有銀行不良資產的階段,資產管理公司對債務人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並不能深入產業,現階段可以聯合同行業優質企業,對不良資產進行重組,最終實現利益共享。
(3)銀行協議轉讓個人不良貸款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參與債權交易的銀行,根據債權情況,可在經人民銀行批准設立的專業市場上掛牌出售債權,出售債權的價格可依據債權的風險程度以及所附帶的現金流確定,出售方銀行與購買方可通過招標競價等公開透明的方式確定最終的轉讓價格,以防範道德風險的產生。
通過市場化運作方式,出售方可迅速收回資金,提高其流動性,購買方可以低於債權賬面價值買斷出售方債權,實現出售方和購買方的雙贏。
⑷ 銀行債權轉讓給個人是為什麼
銀行債權轉讓意思就是銀行原來放貸款給別人後,銀行成為了債權人,因為一些銀行經營方面的原因,銀行將這部分債權標價轉讓給個人,相當於個人要掏錢買銀行的債權。
現在比較常見的轉讓原因就是債權是不良貸款,銀行打折轉讓後,新的債權人可以繼續去找債務人催收,依然按照原來的合同金額來催收,這樣給自己創造一定的利潤空間。
⑸ 個人不良貸款可以轉讓了,這么做都有哪些利弊
個人不良貸款轉讓後可以對買房有好處,因為轉讓後就沒有徵信問題了!弊端在於這樣就無法讓借款人按期還款!
⑹ 銀行信貸資產能否轉讓給個人或某一個企業
回答這個問題還不能簡單化。
(1)理論上,銀行信貸資產在自願、平等、公正的基礎上可以轉讓給自然人和一般企業。
(2)但是,由於目前國家對銀行信貸資產轉讓業務尚未出台專門的法律法規明確規范轉讓對象,因此,目前在實踐中,銀行信貸資產轉讓僅僅是指銀行與其他金融機構(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財務公司、信託投資公司、資產管理公司等國內外金融機構等)之間,根據協議約定轉讓在其經營范圍內的,自主合規發放尚未到期信貸資產的融資業務。
(3)所以,目前銀行信貸資產不能轉讓給個人或一般企業。
(4)還有一些其它方面的原因:
銀行信貸資產轉讓分為買斷型和回購型兩種。
買斷型是指轉讓雙方根據協議約定轉讓信貸資產,信貸資產轉讓後發生貸款債權的實質性轉移,受讓方將貸款持有直至到期。在貸款到期日,借款人向直接受讓方償還貸款本息並由受讓方負責貸後的資金管理,借款逾期由受讓方追討本息。而個人與一般企業並無貸後的資金管理能力與許可權。
現在,一種新的金融工具又誕生了——信貸資產證券化。
信貸資產證券化是指將缺乏流動性、但具有可預期收入的銀行信貸資產,通過在資本市場上發行證券的方式予以出售,以獲取融資。
隨著信貸資產證券化進程的加速,銀行信貸資產轉讓給個人或一般企業將得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