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單位不能構成貸款詐騙罪
因為單位不是貸款詐騙罪的一般主體
貸款詐騙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任何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單位不能成為本罪的主體。
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與詐騙貸款的犯罪分子串通並為之提供詐騙貸款幫助的,應以貸款詐騙罪的共犯論處。
如果是侵佔就應以職務侵佔罪治罪,其他人員則以職務侵佔罪的共犯處之。如採用的行為以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欺騙方法為主,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僅是為之提供幫助的,這時就以本罪定性處罰。
貸款詐騙罪在主觀上由故意構成,且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若行為人非法佔有貸款的動機是為了揮霍享受,還是為了轉移隱匿,都不影響本罪的構成。反之,如果行為人不具有非法佔有的目的,雖然其在申請貸款時使用了欺騙手段,也不能按犯罪處理。
(1)銀行貸款欺騙工作單位擴展閱讀:
貸款詐騙罪的法律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九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數額較大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金;
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編造引進資金、項目等虛假理由的;
(二)使用虛假的經濟合同的;
(三)使用虛假的證明文件的;
(四)使用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或者超出抵押物價值重復擔保的;
(五)以其他方法詐騙貸款的。
第一百九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金融票據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
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明知是偽造、變造的匯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
(二)明知是作廢的匯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
(三)冒用他人的匯票、本票、支票的;
(四)簽發空頭支票或者與其預留印鑒不符的支票,騙取財物的;
(五)匯票、本票的出票人簽發無資金保證的匯票、本票或者在出票時作虛假記載,騙取財物的。
使用偽造、變造的委託收款憑證、匯款憑證、銀行存單等其他銀行結算憑證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第一百九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信用證詐騙活動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
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使用偽造、變造的信用證或者附隨的單據、文件的;
(二)使用作廢的信用證的;
(三)騙取信用證的;
(四)以其他方法進行信用證詐騙活動的。
第一百九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
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使用偽造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廢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惡意透支的。
前款所稱惡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並且經發卡銀行催收後仍不歸還的行為。
盜竊信用卡並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2. 虛假工作單位申請的貸款
發現虛假的話,對你以後的信用會產生不良的影響,或許以後就不能貸了。
你按時還款的話,銀行那一般是不會怎麼怎麼查你,除非你有了逾期才會找你!
3. 你好!我是在工商銀行辦理住房按揭貸款的,在電話回訪核實信息時把工作單位說錯了,結果被拒了,怎麼辦
申請各類貸款後,工行通過電話會與客戶核實相關信息。具體結果請您以貸款行審核結果為准,您可聯系貸款行詳詢。
(作答時間:2020年3月21日,如遇業務變化請以實際為准。)
4. 用假的工作單位,單位電話也是假的申請平安貸款,銀行打電話核實了,
打的,填寫的聯系人都是需要電話核實的,只有審核通過後才會放款。
5. 銀行信貸員聯合外部人員違規操作詐騙
首先,作為主貸人B,若不知情,也無簽字及手印印模,也未取得涉案款項,可以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且不承擔任何貸款損失,這是一起典型的以他人名義冒名騙取貸款案,涉事銀行負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責任,主謀A、W為該貸款詐騙案主犯負有刑事責任並負有損失賠償責任,A通過欺騙手段要求擔保人CDE三人為該筆貸款簽署了連帶責任擔保,未核實B貸款的真實性,存在一定的過錯,在該筆銀行貸款損失的情況下擔保人CDE負有次要賠償責任。
作為其中的擔保人之一,重點是要將矛頭對准A,稱A採用了欺騙的方式,騙取了你的信任,在未告知相關協議的法律責任的情況下簽署了貸款擔保協議。
簽署貸款協議及擔保協議需在銀行工作人員W的鑒證下在銀行經營場所簽署,並留影作為相關人員到場辦理的證據,而該行未盡到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義務和相關人員身份核實義務,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簽署了相關協議。銀行作為專業機構,沒有履行核實身份和相關協議的法律風險告知義務,由於前述原因才導致了被騙簽署擔保協議,所以你作為擔保人之一要求免除相關責任。
6. 單位騙取銀行貸款構成什麼罪
法律分析:單位騙取銀行貸款構成貸款詐騙罪。貸款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使用欺騙方法,騙取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數額較大的行為。貸款詐騙罪的責任要素除故意外,還要求具有非法佔有的目的,具體表現為不歸還貸款的意思。貸款詐騙罪侵犯的客體是雙重客體,既侵犯了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對貸款的所有權,還侵犯國家金融管理制度。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編造引進資金、項目等虛假理由的;
(二)使用虛假的經濟合同的;
(三)使用虛假的證明文件的;
(四)使用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或者超出抵押物價值重復擔保的;
(五)以其他方法詐騙貸款的。
7. 發現銀行內部人員與企業相互勾結詐騙貸款怎樣揭發舉報
發現銀行內部人員與企業相互勾結詐騙貸款,可以向當地公安部門舉報,也可以向銀行行長舉報。
8. 假的工作單位從銀行貸款3萬無力償還算是詐騙罪嗎
一、貸款詐騙與欺詐的區別
在實踐中,貸款人基於某種原因而採取虛構事實的方法向銀行等金融機構申請貸款,屬民事意義上的貸款欺詐行為。這種行為可以依據合同法的有關規定確認合同無效,或由貸款人請求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撤銷。區分貸款詐騙罪與貸款欺詐行為,其根本仍在於二者主觀目的的不同,如果行為人意在非法佔有,則應以貸款詐騙罪論處。值得注意的是,實踐中並非所有使用欺詐手段獲得貸款的行為都構成貸款詐騙罪,尤其是對於以下幾種行為,不宜作為犯罪處理:
(1)以虛假手段取得貸款已經主動歸還貸款本息的;
(2)以虛假手段取得貸款後拖欠未還,但具有償還能力或基本具有償還能力,且其並不躲避貸款人追索債務的;
(3)以虛假手段取得貸款後,拖欠未還且沒有償還能力,但造成這種原因是由於行為人因經營虧損或經營失誤而導致無力償還貸款的結果。
二、單位貸款詐騙定什麼罪
根據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條的規定,貸款詐騙罪只能由自然人構成,單位不構成貸款詐騙罪,而司法實踐中,貸款詐騙行為尤其是數額較大或者巨大的貸款詐騙行為,往往為單位所實施。鑒於單位貸款詐騙行為基本上都是單位利用簽訂、履行借款合同實施的,符合合同詐騙罪的構成特徵,實踐中有對於單位貸款詐騙行為以合同詐騙罪定罪處罰的情形,但理論界和司法實務部門均有反對意見。理由是:
(1)相對於合同詐騙而言,貸款詐騙是特別法規定的,根據法條競合情況下優先適用特別法條的法律適用原則,不應舍棄特別法條而適用普通法條,如單位貸款詐騙可以合同詐騙罪定罪處罰,自然人貸款詐騙構成犯罪的,也可以合同詐騙定罪處罰,這顯然違反立法本意;
(2)刑法分則關於金融詐騙罪的規定,大多規定了單位犯罪,對貸款詐騙罪沒有規定單位犯罪,應不是立法的疏漏;
(3)對單位貸款詐騙行為以合同詐騙罪定罪處罰不符合罪刑法定原則。
9. 我貸款時填的工作單位是銀行客戶經理找的是虛假信息,但是我貸的款確實是用來做生意的,我能提供證據,還
摘要 您好
10. 用假手續從銀行貸款應負法律責任嗎
理論上來說:有
實際操作上來說,只要你還錢,就沒有,或者說,只要標的金額小於500萬,也沒有
原因是騙貸罪的第一要素是造成國有金融機構財產損失,也就是壞賬
金額太小的話,經偵隊沒有出動的動力,所以也就沒有什麼法律責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