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何央行要求各地嚴禁消費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
9月21日訊 彭博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中國央行會同銀監會近期要求各地監管部門,指導銀行規范個人消費貸款,防止消費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央行的要求重點針對一線和熱點房地產城市。
易居房地產研究院19日發布最新研究報告收集北京等16個典型地區數據顯示,今年3月以來,短期消費貸款同比走勢大幅攀升,明顯偏離穩中有升的零售額同比,預計新增異常短期消費貸款金額約3700億元,估計其中至少有3000億流向樓市,約佔新增短期消費貸款總額30%。
2. 國家為什麼要控制消費貸款流入房市
個人消費貸款不需要抵押,只要個人條件優越,信用記錄良好就能申請到貸款。所以相對來說很容易拿到錢,而且最長期限為20年。
個人消費貸款的利息比較低,而房產投資又是一個杠桿游戲,個人消費貸款自然就成了這個游戲的有力工具。把個人消費貸款引進房地產市場作為首付,房產證拿到手後,再通過辦理抵押貸款拿到下下套房的首付款……
美國次貸危機發生之前,美國老百姓購買房子的錢,也是這種基於信用、無需抵押獲得的。最後,這些獲得的貸款流入房地產市場。
為了不上演相同的歷史,重蹈覆轍,禁止憑借信用獲取的貸款在個人消費貸領域發生是當務之急的。另外合夥人金融提醒大家還要知悉的是,不僅是消費信用貸款,銀行抵押貸款的用途限制就包括投資房產,股票,投資外匯,期貨這些杠桿性交易。
3. 銀行倒查經營貸入樓市,這三種情況會被追回貸款!
「去年初貸款投資了套浦東的房子,結果被銀行收回貸款,無奈賣了兩套名下房產來還錢。」一位上海樓市投資客說。
上述人士去年初從總部位於深圳的某股份制銀行貸款幾百萬,名義是企業經營貸款,但實際上挪用資金在黃浦江沿岸購得一套千萬價值的住宅。近期銀行突然通知其提前還貸,於是他情急之下只能賣掉家裡兩套小房子來籌集資金還上貸款。這下,原本投資的住宅變成了「剛需房」。
「本來以為股份制銀行不會管得這么嚴,沒想到今年都是嚴格對待。」上述人士稱。
這樣的案例並非個例。
此前,有用戶上傳了一份《個人貸款提前收回告知函》,由於被查出「未按約履行借款合同第四條貸款用途的相關約定」,一股份制銀行宣布合同項下500萬元貸款提前到期,要求在3月底之間歸還全部貸款本息。但值得注意的是貸款合同簽訂的時間是今年1月25日。
此類事件發生的背景是,今年1月,上海銀保監局發布上海地區房貸新政,明確要求轄內銀行倒查半年相關業務,對去年6月以來發放的消費類貸款、經營性貸款以及個人住房貸款全面自查,並首次公開提出攔截機制。當時有業內人士表示,這將有力斬斷信貸資金違規進入樓市的渠道,可能會使一些房產終止交易。
而更早之前,去年4月,央行上海總部就組織召開房地產信貸工作座談會,嚴禁以消費貸或經營貸形式向購房者提供資金。
「這三個月要好好查」
一城商行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去年3月、4月、5月這三個月是經營貸流入樓市的旺季。因為那時候受到疫情影響,經濟環境惡化,加上監管要求銀行讓利小微企業,低利息的經營貸是主要鼓勵的方向,與住房貸款之間形成了價差和套利空間。而銀行卻找不到好的資產,迷失了方向,甚至有些基層人員為了完成業績指標去指導客戶如何套取經營貸買樓,當時上海、深圳、杭州、合肥等地都出現了類似的亂象,亂象叢生的地方通常是疫情之後房價出現快速增長的地區。
去年下半年在監管三令五申之後,經營貸入樓市的情況開始好轉,銀行的風控趨嚴。
目前的倒查流程是:銀行先展開自查並進行整改,然後監管部門會進行抽查並要求銀行整改。如果後期監管對於整改仍不滿意,還會推出更多監管措施,比如約談甚至暫停業務。這也是讓銀行有所忌憚,有所不為的原因。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目前被銀行要求因挪用經營貸提前還款的分三種情況:
情況一:銀行或監管部門拿到相關證據。
情況二:前期由於獲得了「睜隻眼閉隻眼」的客戶經理的支持,去套取經營貸的,由於自己資金鏈出現問題還不上貸款,而動了「歪心思」,寄希望於借銀行管理疏失而要求銀行免除部分利息,或者延後還款的。銀行可能要求其提前還掉全款。
情況三:監管抽查的過程中發現資金鏈路存在問題,要求銀行倒查並追回貸款。
從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目前獲得的信息來看,一是銀行並沒有在自己倒查的過程中發現很多經營貸入樓市;二是在配合監管抽查的過程中,一旦被發現資金的最終用途是買房,則會出具告知函要求客戶提前還款。
「現在的客戶也很精明,會從A銀行套取經營貸之後迅速打款至B銀行,那A銀行無法通過開在本行的賬戶查到資金的最終流向。而監管可以要求B銀行協助調查,這樣穿透式地去看整個資金鏈路,很快就能明了最終資金是不是流向樓市。」上述銀行人士稱。
難以禁絕但也難成氣候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經營貸入樓市的通路看似被封堵,但通過一些中介仍有操作辦法,比如在一些比較冷門的小銀行,即便貸款人不是一家經營三個月以上的企業的法人代表或股東,依然可以通過聲稱自己是某公司實控人的身份來獲取經營貸,只需要該公司法人同意並簽訂代持協議即可,並且審批時間很短,只有1-2周即可放款。
還有一種少數炒樓客使用的方式,是通過企業申請到經營貸,然後通過企業分紅給股東的方式再進入樓市。
不過一位銀行人士稱,這種方法即便有人使用也是少數,目前上海樓市對於新盤進行積分搖號,深圳的二手房市場也建立了新的參考價格機制,各地樓市陸續降溫,上述做法難以帶動樓市再次暴漲。
4. 嚴查經營貸和消費貸違規流向房地產市場
上海銀保監局近日公布了轄內商業銀行個人住房信貸管理專項自查以及稽核調查的最新情況。截至目前,發現123筆、3.39億元經營貸和消費貸涉嫌被挪用於房地產市場,已要求相關銀行限時整改。
在上海銀保監局組織下,上海地區135家商業銀行已經完成了個人住房信貸管理專項自查工作,發現的問題涵蓋貸款用途違規、向主體結構未封頂房屋發放房貸、首付款資金核實不審慎、貸後資料收集不完整等方面。
自3月1日開始,上海銀保監局選取轄內16家銀行開展了經營貸、消費貸違規流入房市專項稽核調查。除了部分經營貸和消費貸涉嫌被挪用於房地產市場之外,同時還發現部分銀行首套房認定不準確、數據填報不規范以及外部「助貸」機構違規問題突出等情況。
通過稽核調查,上海銀保監局發現六類典型違規案例,包括:個人經營貸款違規用於支付購房首付款;企業經營貸違規用於支付購房款;消費貸違規用於本行住房貸款首付款;部分空殼公司集中作為受託支付交易對手,接收多筆個人經營貸款,部分貸款資金涉嫌迴流至借款人並用於購房;房產企業違規向購房客戶提供首付資金;小額貸款公司貸款用於購房認籌。
上海銀保監局根據轄內商業銀行自查和監管稽核調查情況,對銀行就切實防控經營貸、消費貸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等工作提出要求,主要內容包括:對照有關監管要求,限時整改問題貸款;對於違規獲取首付款資金、存在造假行為等申請個人住房貸款的借款人,應拒絕其房貸申請,並作為失信行為信息報送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台;對於經營貸、消費貸等信貸資金違規挪用於房地產領域的,應及時採取實質性管控措施;加強銀行員工管理,強化員工法制合規教育,在開展業務中正面引導借款人合法合規使用信貸資金;對於存在違規行為的銀行員工,應予以內部問責或紀律處分等。同時,上海銀保監局已將稽核調查中發現的有關小額貸款公司、典當公司、房地產公司及房產經紀公司違規問題線索移交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形成監管合力,共同打擊房地產市場違規行為。
下一步,上海銀保監局將持續加大對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問題的監督檢查力度,對已查實問題依法採取相應監管措施,端本正源,督導轄內商業銀行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促進上海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5. 個人信用貸款資金流入房市對個人怎麼處罰
如果貸款資金流入房市被銀行風控到了,會有兩種結果:一是提前收貸,要求結清所有的貸款。二就是利息翻倍,不管是哪種都是不好的結果,所以貸款用途最好不要流入金融市場,也可咨詢埔樾詳細了解這方面問題,以上就是資金用途不符被銀行發現的後果。
6. 嚴查!央行下發通知:摸底線上消費貸款流入樓市
7月28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央行近日向各大銀行下發調研通知,摸底線上消費貸款流入樓市情況。
一位資深銀行業內人士表示,該統治由調查統計部門發出,意在摸底統計線上消費貸款規模,包括與螞蟻集團旗下花唄、借唄兩款產品的聯合貸款規模、信用卡貸款及互聯網貸款等。
「(央行通知)不是為了出台新的監管規定,而是要摸清楚線上消費貸款有多少流入樓市。」上述人士表示。
仍嚴查資金違規流入樓市
「(央行通知)不是為了出台新的監管規定,而是要摸清楚線上消費貸款有多少流入樓市。」上述人士表示。
7月28日,多位銀行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已經收到一份來自中國人民銀行《關於開展線上聯合消費貸款調查的緊急通知》。此次《通知》顯示,暫未對聯合貸款的規模以及比例作出限定,目前只是向各銀行統計消費類聯合貸款業務的相關信息。為央行要求各銀行上報的統計數據,包括線上聯合消費貸款規模、線上聯合消費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特別區分了螞蟻花唄和螞蟻借唄合作的消費貸款余額、不良率、以及平均利率和不良率、信用卡透支的不良率等。
此前,監管機構已連續採取多項措施嚴管資金違規流入樓市。今年4月以來,深圳等地也在緊急摸查房抵經營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情況,包括今年以來新發放的房抵經營貸(含借款人為企業或個人),包括貸前、貸中、貸後等情況。
一位深圳大行人士表示,監管數月前已經入場檢查房抵經營貸流入樓市,「檢查新發放的所有貸款。用了跨行資金流向核查,甚至穿透了三次,手段很嚴格。」
剛剛過去的7月24日,房地產工作座談會繼續強調「房主不炒」的定位,並指出「要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穩住存量、嚴控增量,防止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
此前,銀保監會剛剛發布互聯網貸款新規。7月17日,銀保監會正式公布《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暫行辦法》,該辦法要求,單戶用於消費的個人信用貸款授信額度應當不超過人民幣20萬元,到期一次性還本的,授信期限不超過一年。
線上消費貸款規模有多大
問題在於,對於線上消費貸款(互聯網貸款)規模到底有多大,一直未有確切的統計數據,市場只能大約統計規模在萬億元以上。
概因央行、銀保監會的傳統統計口徑不包括此項。「監管還是要穿透去看線上消費貸的最終流向。」上述業內人士說。
21世紀經濟報道曾拆解互聯網貸款信貸聚合模式,在互聯網貸款產業鏈上,當前流行的玩法是「信貸聚合模式」,即助貸或聯合貸款,由螞蟻金服、平安普惠、度小滿金融、微眾銀行或新網銀行等金融科技機構牽頭或撮合,引入大數據風控、擔保增信、銀行等資金方。
根據銀保監會的互聯網貸款新規,互聯網貸款資金不得用於房產。
具體要求是,貸款資金用途應當明確、合法,不得用於房產、股票、債券、期貨、金融衍生品和資產管理產品投資,不得用於固定資產和股本權益性投資等。
此外,新規懟互聯網貸款統計提出要求,監管機構對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情況實施監督檢查,建立數據統計與監測機制,並可根據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情況、風險水平等因素提出審慎性監管要求,嚴守風險底線。
7. 被銀監會查到消費貸款去到樓市後怎麼處理
強制收回貸款
8. 消費貸違規入樓市絕跡了嗎
盡管京城銀行對各類消費貸的審批和監管越來越嚴格,但仍有個別銀行和擔保融資公司鋌而走險,向購房者推銷用途違規的消費貸、信用貸,消費貸違規進入樓市仍未絕跡。
而另一家股份制銀行的信用貸產品要求則更為寬松,這款信用貸原來月息為1.25%,近日下調為月息1.1%,申請成功後2天-3天即可到賬,每月等額本息還款,能證明貸款用途的發票合同等並不需要提交。據客服人員介紹,貸款人可以將發票合同等留存備用,需要的時候拿給銀行的客戶經理看一下即可,並不需要上交銀行。當詢問貸款可否用於買房時,工作人員僅表示,「你不要告訴我貸款用途」。
擔保公司放貸沖業績
臨近年末,各類商家的推薦電話又多了起來,其中不乏擔保融資公司的「業務」推銷。
近日,某擔保融資公司的業務員表示,「可以向資金不夠的購房人提供短期和長期兩種類型貸款服務。同時,年末各類貸款都有不同程度的打折,有的是月息變低,有的是手續費打折。」以某款信用貸款產品為例,業務員介紹稱,「這款貸款產品原來的月息為0.75%,不需要抵押物,每人每筆最高可貸30萬元,貸款年限不超過3年,每月等額本息還款。而進入12月份,這款產品的月息降為0.725%,並且還可以選擇先息後本的還款方式。同時,在手續費方面,也由貸款金額的2%降為1.5%。」
據業務員介紹,臨近年末,貸款公司以及銀行在信貸額度方面都有指標需要完成,同時貸款收益率也面臨考核壓力,而消費貸、信用貸的利率對於銀行的綜合貢獻度往往比住房按揭貸款要高很多,所以銀行會接一些「團購」訂單,而這些「團購」訂單多來自於擔保融資公司,個人去銀行是申請不到的。
「近期監管力度很大,這類貸款用於買房會不會有風險?」時,上述業務員表示:「貸款的去向問題,銀行監控起來有一定難度,買房人可以通過放款後提現切段資金流向痕跡等手段來規避。」該人士還強調,「近期從我們公司貸款的客戶,沒有一筆貸款被追回或者影響按揭貸款的,如果出了問題,我公司退還手續費。」
據了解,該公司主要和某股份制銀行合作,同時也可以由客戶挑選貸款銀行。目前提供無抵押信用貸、抵押消費貸、經營貸等貸款業務。據客服介紹,申請信用貸,優質客戶最高每筆可貸50萬元,一般可批30萬元,貸款利率由原來的7%降為6%;抵押消費貸貸款額上限為100萬元,最長貸款年限為10年,貸款利率最低可獲批基準利率上浮10%。同時,如果借款人此前三年內曾經全款購房,目前還可以做補按揭,貸款利率最低可獲批基準利率。
執法要嚴,嚴厲打擊非法入市。
9. 嚴查經營貸和消費貸違規流向樓市
上海銀保監局公布轄內商業銀行個人住房信貸管理專項自查以及稽核調查最新情況
上海銀保監局昨天公布了轄內商業銀行個人住房信貸管理專項自查以及稽核調查的最新情況。截至目前,發現123筆、3.39億元經營貸和消費貸涉嫌被挪用於房地產市場,已要求相關銀行限時整改。
在上海銀保監局組織下,上海地區135家商業銀行已經完成了個人住房信貸管理專項自查工作,發現的問題涵蓋貸款用途違規、向主體結構未封頂房屋發放房貸、首付款資金核實不審慎、貸後資料收集不完整等方面。
自3月1日開始,上海銀保監局選取轄內16家銀行開展了經營貸、消費貸違規流入房市專項稽核調查。除了部分經營貸和消費貸涉嫌被挪用於房地產市場之外,同時還發現部分銀行首套房認定不準確、數據填報不規范以及外部「助貸」機構違規問題突出等情況。
通過稽核調查,上海銀保監局發現六類典型違規案例,包括:個人經營貸款違規用於支付購房首付款;企業經營貸違規用於支付購房款;消費貸違規用於本行住房貸款首付款;部分空殼公司集中作為受託支付交易對手,接收多筆個人經營貸款,部分貸款資金涉嫌迴流至借款人並用於購房;房產企業違規向購房客戶提供首付資金;小額貸款公司貸款用於購房認籌。
上海銀保監局根據轄內商業銀行自查和監管稽核調查情況,對銀行就切實防控經營貸、消費貸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等工作提出要求,主要內容包括:對照有關監管要求,限時整改問題貸款;對於違規獲取首付款資金、存在造假行為等申請個人住房貸款的借款人,應拒絕其房貸申請,並作為失信行為信息報送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台;對於經營貸、消費貸等信貸資金違規挪用於房地產領域的,應及時採取實質性管控措施;加強銀行員工管理,強化員工法制合規教育,在開展業務中正面引導借款人合法合規使用信貸資金;對於存在違規行為的銀行員工,應予以內部問責或紀律處分等。同時,上海銀保監局已將稽核調查中發現的有關小額貸款公司、典當公司、房地產公司及房產經紀公司違規問題線索移交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形成監管合力,共同打擊房地產市場違規行為。
下一步,上海銀保監局將持續加大對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問題的監督檢查力度,對已查實問題依法採取相應監管措施,端本正源,督導轄內商業銀行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促進上海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