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抽貸"阻斷經營貸炒房 多地銀行圍堵違規資金
經營貸、消費貸作為本不該出現在樓市交易中的違規貸款,長久以來偽造多重身份藏匿於金融體系的監管之下。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廣州、上海等地正嚴查「經營貸」違規入樓市交易的情況。
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近期多份歸屬地為上海的《個人貸款提前收回告知函》(下稱《告知函》)在坊間流傳。據其內容顯示,若消費貸、經營貸存在用於購房情況,將會被要求提前還款。
對此,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向記者預測,嚴打經營貸和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將是今年房地產調控的主要工作,也關繫到今年的樓市能否穩定。其認為,目前全國樓市的運行態勢與2015至2016年十分類似,從一線城市蔓延到其他熱點二線城市,整個都市圈熱度在明顯回升,控制經營貸非常必要。
多家銀行嚴查違規貸款
據悉,在銀行延長貸款申辦周期、調高經營貸利率之後,多家銀行開始行動,對違規流入樓市的貸款採取提前歸還全部貸款本息的硬性規定。
近期,坊間流傳多份歸屬地為上海的《個人貸款提前收回告知函》,其內容指出,由於借款人未按約履行借款合同「第四條貸款用途」的相關規定,銀行宣布合同項下全部貸款提前到期,要求借款人於限定時間歸還全部貸款本息。
告知函中特別強調,「如您在上述日期未歸還全部貸款本息,貸款將逾期並產生罰息,我行將有權對您進行法律訴訟,並採取財產保全措施。」
記者了解到,一些購房群中,也存在著某些購房人做完經營貸一兩年即被「抽貸」的現象,幾百萬貸款一朝還上,個別購房人面臨短期資金壓力較大。
不僅經營貸,張女士(化名)曾在中信銀行做了為期兩年的循環信用貸款,其近期從貸款賬戶取了兩萬元用於支付幼兒園學費,同時接到銀行簡訊,告誡其不得將款項用於購房、購買股票、理財投資等。張女士對記者表示,雖然以前銀行也會有所告誡,但是這次連著發了兩條簡訊強調,還是很少見的。
上海銀行業資深律師劉玲(化名)向記者表示,在2020年底央行出台新規前大多數上海的銀行都不太會查信貸資金的去向問題,但自從上海法拍房納入限購後,銀行業對於資金去向問題的重視度明顯有了提升,近期律所多家銀行客戶在這方面的法律培訓要求也比之前要多。
與此同時,廣州地區多家銀行也在嚴查消費貸、經營貸違規流向樓市的情況。業內專業人士向記者透露,若出現同經營貸、消費貸流入樓市購房的相似信貸資金違規情況,銀行方面將會以提前還款作為硬性規定,以此來懲戒類似行為的主體人。
值得一提的是,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上述告知函中所顯示的貸款本金數額都較大,涉及金額超過百萬元。
「如果是違規將消費貸、經營貸用於樓市交易中,銀行有權要求提前歸還。」中國豪宅研究員院長朱曉紅向《華夏時報》記者講到,銀行嚴查的現象,不僅是金融秩序規范的需要,同時也表明上級主管部門,對流入房地產資金池實行嚴控的堅定態度,打擊炒房、抑止房地產開發、住房消費過熱現象,從源頭對炒房、投資熱進行圍追堵截,從而讓房住不炒回歸本質。
加碼貸款違規入市打擊力度
「最近銀行方面的朋友提到過會嚴查經營貸類貸款去向的事宜。」上海市某中介的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辦理經營貸的所謂「服務費」就在不斷提高,當時就有經辦人表示經營貸可能隨時都會面臨無法辦理的情況。
事實上,記者通過調查發現,銀行此次嚴查經營貸、消費貸違規流入樓市並非突發事件,此前上海、廣東銀保監局均已發布文件,防止消費類貸款、經營性貸款等信貸資金違規挪用於房地產領域。
2021年1月29日,上海銀保監局印發《上海銀保監局關於進一步加強個人住房信貸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商業銀行對2020年6月份以來發放的消費類貸款、經營性貸款以及個人住房貸款進行全面自查,並於2021年2月28日前向上海銀保監局報送自查和整改報告。並且提到下一步將對發現的違法違規問題依法採取監管措施。
隨後1月30日,北京銀保監局也發布消息表示,要求各行對2020年下半年以來新發放的個人消費貸款和個人經營性貸款合規性開展全面自查。
與此同時,據記者的不完全統計,截止到3月9日,各地銀保監分局開出的大小罰單總數接近70單,其中涉及貸款管理不到位、違規分紅、交易管理不規范等內容,但較多出現的仍是貸款違規流入股市、樓市。
即便是在查處力度不斷加大的情況下,上述中介機構的工作人員仍在溝通中對記者表示,您若有辦理經營貸方面的想法,我再幫您去了解一下詳細情況,為您提供一個「靠譜」的方案。
經營貸、消費貸不得流入樓市。此前曾有律師向記者多次強調,經營性貸款是明令禁止流入樓市購買住宅產品的,經營貸等類似貸款流入樓市進行交易的行為也同樣屬於違規行為。
Ⅱ 抵押房產貸款炒房 很賺但是搞不好就犯罪了
最近北京開始盛傳這樣的一種模式,將自己的房子辦理抵押貸款,貸出來的錢再用來炒房。老房子不用動,還可以再賺一套房。
不僅如此,在巨大的投資收益面前,一連串規則、限制被一一打破。無論你有沒有存款,無論你的收入夠不夠,無論你貸款要干什麼,只要你在北京有套房就成,剩下的材料都有專人搞定。
抵押房產炒房的操作辦法?
第一步,將已有的房產抵押。
根據市場上一些擔保公司介紹,房屋抵押流程是先由評估公司對房子估值,評估價常常是市值的八五折,比如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評估價是500萬元。
房主只需要向擔保公司提供身份、工作、收入、財產等證明材料,交由銀行審核辦理消費貸款;一旦審核通過,再辦理抵押登記;最後,銀行放款,一般銀行最高會提供評估價70%的貸款,所以這套房子最終貸出350萬元。
這其中,想要順利拿到貸款,需要支付一筆高額的費用。擔保公司會從中抽取2.8%的服務費,以貸款350萬為例,服務費就是9.8萬元。同時,也要繳納400元左右評估費。
第二步,將消費貸以其他方式貸出。
消費貸是專款專用,一般只能用來房屋裝修、購買傢具和工藝品等。所以,從一開始,貸款用途就不是買房,而是裝修、買工藝品等;最終銀行放款後,這筆錢也不是打入客戶個人賬戶,而是一家商貿公司的賬戶。
比如某銀行一位工作人員就作出如此提示:「原則上不允許用來買房,但你可以找個賣紅木傢具、工藝品的第三方公司,銀行把錢先打給它、再轉給你,你就可以買房了。」
第三步:拿到錢再去買房。
這又回到我們一開始說的情況,以北五環一套市值500萬元的房子為例,經過評估和面簽,這套房子能貸出300萬元,貸款期限30年,月供約1.8萬元。
300萬元全款買房,保守預計10年內總價能漲到800萬元,屆時出手賣掉。扣除前十年還清的218萬元貸款、需一次性還清的253萬元剩餘貸款和房屋抵押中近10萬元的費用,依舊穩賺300萬元。
雖然現在有很多的中介來幫你操作,中間的很多東西都可以偽造,但是購房指南還是在此提醒一句,抵押房產獲取消費貸,真的不可以用來買房,搞不好會有刑事責任。
具體而言,消費貸買房都有哪些風險呢?
一是違約風險,由於消費貸款是「專款專用」,如果將申請的貸款轉而購房,銀行不僅可能會要求買房者提前還款,還可能根據「借款合同」追究其他違約責任;
二是信用風險,在買房者違反約定用途使用借款的情況下,銀行可能會據此對買房者的信用進行不良記錄;
三是刑事責任風險,在買房者向銀行申請消費貸款時,一般需要向銀行提供消費合同,而買房者一旦向銀行出具了虛假的消費合同騙取銀行放貸,根據相關法律,需承擔刑事責任。
據《刑法》第175條之規定:「以欺騙手段取得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貸款、票據承兌、信用證、保函等,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特別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要知道,消費貸買房涉及到的利益方包括購房者、銀行、擔保公司、房屋中介等,而其中購房者和銀行需要承擔相應的違約、信用、資金甚至法律責任的風險。
所以,買房者的騙貸行為一旦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05-23,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買新房,就上搜狐焦點網
Ⅲ 貸款炒房會有哪些風險
銀行現在限制貸款用途,專款專用!貸款炒房現在很少成立了
Ⅳ 監管升級!北京重點排查消費貸、經營貸資金違規入樓市
財聯社(北京,記者 姜樊)訊,繼上海之後,北京也加入了嚴查個人信貸違規進入樓市的行列。北京銀保監局今日下發通知,要求銀行對2020年下半年以來新發放的個人消費貸款和個人經營性貸款合規性開展全面自查,多部門將於近日赴銀行機構開展專項核查。同時,監管部門還將對違規銀行從嚴頂格處罰,對個人和中介的不當和違規行為啟動聯合懲戒機制。
有業內人士認為,當下一些熱點地區的樓市價格居高不下,與經營性貸款等其他類別的信貸資金違規入市有關。不過由於北京前期樓市調控政策效果較為顯著,較其他熱點地區的房價上漲情況相對穩定,套利空間較小。因此相比上海銀保監局昨日的通知,北京更加強突出調維護市場秩序。
重點排查經營貸等違規用於支付房款
北京銀保監局稱,此次銀行自查,要重點排查是否存在由於授信審批不審慎、受託支付管理不到位、貸後管理不盡職等情形導致消費貸、經營貸資金被違規用於支付購房款等問題,並要求銀行對發現的問題立即整改,加強內部問責處理。
據悉,北京銀保監局已會同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北京市住建委等部門組建聯合工作組,將於近日赴銀行機構開展專項核查。對於銀行因經營不審慎、內控管理不到位導致消費貸、經營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等問題,一經查實將依法從嚴從重處理。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當下銀行的經營性貸款利率與個人住房貸款利率相差較大,也造成了套利空間的存在。一些購房者用這樣的方式購房,繞開了樓市調控等政策。
此前財聯社記者走訪調查發現,當下北京地區銀行的經營性貸款利率普遍在4%左右,一般不超過5%。而北京地區個人房貸利率均高於這一水平。以工行北京分行為例,首套房貸為5年期LPR利率上浮55個基點,即5.2%;二套房為5年期LPR利率上浮105個基點,即5.7%。
一位房地產業內人士向財聯社記者直言,去年以來,經營性貸款的利率普遍較低,各地違規進入樓市的現象也較為普遍。通過這一渠道,購房者可以套利,炒房者則可以獲得更便宜的貸款價格,確實是推動上海、深圳等地樓市價格的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過,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從總體上看,由於前期調控政策力度加大,北京地區的樓市相較於其他地區而言,更加平穩。炒房的投資客較少,而經營性貸款違規入市並不賺錢。「北京地區經營性貸款進入樓市,很可能用在購買學區房,但這多是剛需而非炒房。」
北京銀保監局也表示,近年來北京地區保持房地產及相關領域信貸合理增速。嚴格按照「依法合規、審慎經營」原則規范開展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個人消費貸款和個人經營性貸款業務。2020年,北京轄內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個人消費貸款及個人經營性貸款全年增速分別低於全國9.0、14.3和6.2個百分點。
高壓態勢之下將加大處罰力度
北京銀保監局強調,對個人貸款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等問題保持監管高壓態勢。運用大數據技術主動出擊,結合非現場監測數據,綜合採取窗口指導、現場檢查等多種措施督導信貸業務規范發展。
北京將持續開展房地產業務專項檢查,針對檢查發現的個人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等問題,對違規銀行機構依法從嚴頂格處罰,同時嚴格執行機構與人「雙罰」制度,對相關責任人給予警告和禁止一定期限從事銀行業工作等行政處罰,加大監管震懾力度。
與此同時,北京銀保監局還將結合銀行自查及監管核查情況,指導北京市銀行業協會積極行動,對個人和中介的不當和違規行為啟動聯合懲戒機制。
「僅處罰銀行是不夠的。」董希淼向財聯社記者表示,銀行貸後管理上的確存在盲區,如個人和中介通過造假等流程使用資金、或直接取現,銀行很難查出後續用途。
不過,針對違規個人和中介如何處罰,目前北京銀保監局暫未有明確說明。而上海銀保監局的做法業內人士認為值得效仿。上海規定:「對發現存在為購房者提供首付款支持、聯合「包裝公司」協助偽造貸款資質和收入證明等違規行為的房地產中介,立即終止合作,並將其列入黑名單,報送上海市銀行同業公會。」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指出,過去幾年,中介機構參與此類造假等行為,確實造成了樓市的泡沫現象。所以積極管控中介機構也成為關鍵。後續對於此類提供首付貸支持、通過包裝來規避限購等行為將面臨各種懲罰。
財聯社記者此前調查發現,當下已經有銀行提高了通過經營性貸款購房的門檻。一位股份制銀行信貸人員向財聯社記者表示,該行已經將申請經營性貸款的門檻有所提高,加大了申請人貸款用途的審查。「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杜絕資金違規進入樓市。」
將明確轄區內銀行貸款集中度上限
北京銀保監局還表示,將「因城施策」落實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政策。在綜合考慮銀行資本水平和業務發展能力,科學測算指標合理性基礎上,會同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明確轄內中資地方法人銀行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的上限要求,督導相關銀行在滿足首都居民「剛需」的前提下,穩健開展房地產相關業務。
實際上,進入1月份,全國多個地區銀行房貸出現趨緊的態勢。財聯社記者此前調查發現,廣州、上海等地均出現了個人房貸收緊的現象。北京地區目前總體較為平穩,但也有銀行信貸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房貸額度有趨緊勢頭。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造成一些地區房貸額度緊張甚至「斷貸」局面原因之一,或與去年底監管層下發房貸集中度新規有關。
董希淼認為,央行、銀保監會分支機構在政策總體框架下,應嚴格按照相關程序,根據各地不同情況進行適時調整。在符合集中度管理規定的前提下,住房信貸的差別化措施還應更多由商業銀行總體調整和實施。
此外,北京銀保監局還表示,將指導北京市銀行業協會印發《個人住房貸款業務自律公約》,目前北京地區開辦個人住房貸款業務的43家銀行均已簽署公約承諾函。
據悉,《公約》將從內控制度、風險管理、盡職調查、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執行、合作機構監督、公平競爭、優質服務等七個方面對銀行的個人住房貸款業務提出自律要求,引導銀行個人住房貸款業務競爭回歸到提高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方面上來,改變過去依靠「返點」、「返費」和放鬆政策執行尺度的市場競爭局面。
Ⅳ 以消費貸、經營貸買房將被要求提前還款,你支持嗎
以消費貸、經營貸買房將被要求提前還款,我是支持的。1.這是投機取巧的表現應該打擊,2.不同性質的資金進入房地產,可能導致房價無法控制,3.這可能是炒房資金變現的方式。
隨著國家不斷調控,國家對於房地產的態度發生了明顯的改變,國家現在一直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作的。為了減少房地產對經濟的影響,國家對房子也進行了很多次調控,但是一些資金還是變著花樣進入房產。以消費貸、經營貸買房將被要求提前還款,我支持這樣的行為,因為這些資金買房完全是投機取巧的表現,對於房地產投機取巧就是應該嚴厲打擊,同時不同性質的資金進入房地產,這會給市場帶來很多風險,導致房價沒有辦法控制,從而帶來風險。
不管是消費貸還是經營貸,這些資金進入房地產目的就是投機取巧,這會對房地產產生非常大的影響,為了規避風險,為了房地產平穩發展,提前還款都是有必要的事情,我支持這樣的做法。
Ⅵ 這是一個金融的漏洞嗎關於銀行、信貸、炒房。
這幾年以前可能有這么賺錢的。細細的推敲一下。受坑害的還是消費者。首先。把樓房的價值做高。中介費自然而然的就會增高。只能買房者和賣房者共同買單。這是坑害的消費者第一筆錢。在房屋交易上稅的時候。樓房好像。收取的是1.5%的稅。這筆費用也會自然而然的升高,這是坑消費者的第二筆錢。銀行下款之後,所還的房貸利息會更高,對有些人來說。會更難以支付。如果。像您所說的,在半年內或者兩三年之內,能夠是房價大幅上漲的話。可以堵上這筆虧空,但是如果房價持平或者有稍微下跌的話,消費者可真的被坑慘了。
Ⅶ 以前貸款炒房是怎麼炒的
先付首付,一般是20%。
然後從銀行可以貸款,這樣只要房價漲10%,對於自有資金來說就有50%的回報,杠桿率為5!
炒房者要做的就是支付月貸,然後等合適的價格出手。
在瘋狂的時候,房價一年翻倍屢見不鮮,你算算利潤是多少?
而且有些地方都有零首付的,那麼在房價上漲的階段就是無本生意。
Ⅷ 貸款買房炒房
你這屬於惡意欠款 銀行直接去法院起訴 然後拍賣你的房子 拍賣出來的價格跟你沒有關系 高出來的錢 跟你沒關系 如果低於你欠的額度 那還需要追究你的法律責任 炒房是先低價購房 然後高價出售!!!!!
Ⅸ 買房前要先還清消費貸,你如何看待如今的購房政策
我特別支持這樣的購房政策,因為很多人會用所謂的消費貸款和經營貸款來付首付,這樣的行為是屬於違規行為。
在進入社會以後,很多人都想在自己所在的城市買一個房子,畢竟安居樂業是我們經常提的話題,同時我們也希望給自己提供一個安全感,這點無可厚非,但是我們在買房子的時候也要衡量一下自己的經濟實力,不是誰想買房子就可以買房子,因為一旦買了房子,如果不能償還貸款,這個時候就會陷入到財務危機當中。
買房前需要先還清消費貸。
這是很多地方出台的新的購房規定,在這個購房規定出來之前,很多人即便存在一些消費貸款,比如我們經常提到的信用卡和網路貸款,這個人一樣可以買房子,但是當這個新規出來以後,購房者需要償還所有的消費貸之後,才有資格去申請銀行貸款。
Ⅹ "抽貸"阻斷經營貸炒房
經營貸、消費貸作為本不該出現在樓市交易中的違規貸款,長久以來偽造多重身份藏匿於金融體系的監管之下。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廣州、上海等地正嚴查「經營貸」違規入樓市交易的情況。
《華夏時報》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近期多份歸屬地為上海的《個人貸款提前收回告知函》(下稱《告知函》)在坊間流傳。據其內容顯示,若消費貸、經營貸存在用於購房情況,將會被要求提前還款。
對此,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向《華夏時報》記者預測,嚴打經營貸和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將是今年房地產調控的主要工作,也關繫到今年的樓市能否穩定。其認為,目前全國樓市的運行態勢與2015至2016年十分類似,從一線城市蔓延到其他熱點二線城市,整個都市圈熱度在明顯回升,控制經營貸非常必要。
多家銀行嚴查違規貸款
據悉,在銀行延長貸款申辦周期、調高經營貸利率之後,多家銀行開始行動,對違規流入樓市的貸款採取提前歸還全部貸款本息的硬性規定。
近期,坊間流傳多份歸屬地為上海的《個人貸款提前收回告知函》,其內容指出,由於借款人未按約履行借款合同「第四條 貸款用途」的相關規定,銀行宣布合同項下全部貸款提前到期,要求借款人於限定時間歸還全部貸款本息。
告知函中特別強調,「如您在上述日期未歸還全部貸款本息,貸款將逾期並產生罰息,我行將有權對您進行法律訴訟,並採取財產保全措施。」
《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到,一些購房群中,也存在著某些購房人做完經營貸一兩年即被「抽貸」的現象,幾百萬貸款一朝還上,個別購房人面臨短期資金壓力較大。
不僅經營貸,張女士(化名)曾在中信銀行做了為期兩年的循環信用貸款,其近期從貸款賬戶取了兩萬元用於支付幼兒園學費,同時接到銀行簡訊,告誡其不得將款項用於購房、購買股票、理財投資等。張女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雖然以前銀行也會有所告誡,但是這次連著發了兩條簡訊強調,還是很少見的。
上海銀行業資深律師劉玲(化名)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在2020年底央行出台新規前大多數上海的銀行都不太會查信貸資金的去向問題,但自從上海法拍房納入限購後,銀行業對於資金去向問題的重視度明顯有了提升,近期律所多家銀行客戶在這方面的法律培訓要求也比之前要多。
與此同時,廣州地區多家銀行也在嚴查消費貸、經營貸違規流向樓市的情況。業內專業人士向記者透露,若出現同經營貸、消費貸流入樓市購房的相似信貸資金違規情況,銀行方面將會以提前還款作為硬性規定,以此來懲戒類似行為的主體人。
值得一提的是,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上述告知函中所顯示的貸款本金數額都較大,涉及金額超過百萬元。
「如果是違規將消費貸、經營貸用於樓市交易中,銀行有權要求提前歸還。」中國豪宅研究員院長朱曉紅向《華夏時報》記者講到,銀行嚴查的現象,不僅是金融秩序規范的需要,同時也表明上級主管部門,對流入房地產資金池實行嚴控的堅定態度,打擊炒房、抑止房地產開發、住房消費過熱現象,從源頭對炒房、投資熱進行圍追堵截,從而讓房住不炒回歸本質。
加碼貸款違規入市打擊力度
「最近銀行方面的朋友提到過會嚴查經營貸類貸款去向的事宜。」上海市某中介的工作人員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辦理經營貸的所謂「服務費」就在不斷提高,當時就有經辦人表示經營貸可能隨時都會面臨無法辦理的情況。
事實上,《華夏時報》記者通過調查發現,銀行此次嚴查經營貸、消費貸違規流入樓市並非突發事件,此前上海、廣東銀保監局均已發布文件,防止消費類貸款、經營性貸款等信貸資金違規挪用於房地產領域。
2021年1月29日,上海銀保監局印發《上海銀保監局關於進一步加強個人住房信貸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商業銀行對2020年6月份以來發放的消費類貸款、經營性貸款以及個人住房貸款進行全面自查,並於2021年2月28日前向上海銀保監局報送自查和整改報告。並且提到下一步將對發現的違法違規問題依法採取監管措施。
隨後1月30日,北京銀保監局也發布消息表示,要求各行對2020年下半年以來新發放的個人消費貸款和個人經營性貸款合規性開展全面自查。
與此同時,據《華夏時報》記者的不完全統計,截止到3月9日,各地銀保監分局開出的大小罰單總數接近70單,其中涉及貸款管理不到位、違規分紅、交易管理不規范等內容,但較多出現的仍是貸款違規流入股市、樓市。
即便是在查處力度不斷加大的情況下,上述中介機構的工作人員仍在溝通中對記者表示,您若有辦理經營貸方面的想法,我再幫您去了解一下詳細情況,為您提供一個「靠譜」的方案。
經營貸、消費貸不得流入樓市。此前曾有律師向《華夏時報》記者多次強調,經營性貸款是明令禁止流入樓市購買住宅產品的,經營貸等類似貸款流入樓市進行交易的行為也同樣屬於違規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