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消費佔GDP比重
居民消費:
04年63833.5
05年71217.5
06年80120.5
消費佔GDP的比重
再找歷年的GDP不就好了啊
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
到這查就好了
⑵ 貸款余額佔gdp比重是多少
貸款余額佔gdp比重--國內銀行資本充足率達國際先進水平
2003年國內銀行業貸款余額佔GDP的比重歷史最高,達117%。而今,在全球金融危機導致經濟衰退的今天,中國的銀行貸款余額佔GDP比重再超110%,達到112%。2009年4月末,國內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達到35.55億元,超過同期國內GDP總額(約31.8萬億元)。
就在歐、美等銀行業面對經濟衰退,金融被流動性緊縮的陰霾所籠罩時,國內的銀行業實施了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半年時間里共新增貸款超過6萬億元,這一數字是2007年全年的1.2倍。
當前,國內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達到35.55億元,這與近年來主要商業銀行完成了改制上市,並獲得了巨額的資本補充有關,目前國內上市銀行資本充足率均達到國際先進銀行的平均水平,充足的資本為信貸支持經濟提供了保障。
貸款余額佔gdp比重--中國銀行業貸款佔GDP比重超過了100%
這是一個具有標志性意義的數據。值得關注的是,國內商業銀行貸款投放仍有繼續增加的空間。目前國內商業銀行儲蓄總額已經達到53萬億元,仍然有17萬億的存貸差,以及1.6萬多億的超額存款准備金。當前存貸比為67%,低於1991年到1994年100%以上的水平,以及1995年到1998年90%以上的水平。
時至今日,美國、英國、日本的銀行體系貸款余額佔GDP的比重都不到100%,德國的銀行資產佔GDP的比例卻達到150%,與美英等國家相比,德國以外向型企業和穩健的間接融資和直接融資比例,成為抗國際金融危機較好的國家。
⑶ 還銀行的貸款算不算在GDP內
還銀行貸款占很多家庭的很大一部分用來購買車房等消費品,卻不算消費算收入,所以說中國消費率被人為的低估了。利息收入大部分被銀行留存小部分被發工資,人民被動儲蓄。僅代表個人觀點
⑷ 信貸gdp比例 以及 貸款增量和gdp比例 的計算公式 主要是貸款是用貸款余額還是貸款較年初余
GDP的計算方法 %D%A現在通常採用三種測演算法:生產法,收入法,支出法, %D¡.生產法: %D%AGDP=∑各產業部門的總產出-∑各產業部門的中間消耗 %D¢.收入法: %D%AGDP=∑各產業部門勞動者報酬+∑各產業部門固定資產折舊+∑各產業部門生產稅凈額+∑各產業部門營業利潤 %D£.支出法: %D%AGDP=總消費+總投資+政府支出+凈出口(C+I+G+X-M)。 %D%A一般最常使用支出法或收入法。
⑸ 存貸款總額/GDP 是什麼
存貸款總額/GDP表示存貸總額佔GDP的比重。先分析如下:
經濟學理論層面與國家政策制定領域是沒有最佳的比例(信貸與GDP的比例);
要討論信貸余額多是好是壞,關注的應該是信貸質量的好壞。以2012年上半年中國發放7.4W億來說。
一是有一部分流入股市與房市了,貸款回收的難度與形成壞賬的可能性都變大了;
二是放貸比例不合理,大部分信貸額還是分配給了大型企業,國家一直強調的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比重月底風險會加大:一旦投資和信貸放緩,增長能否持續是個大問題。
⑹ 經常看見「消費佔GDP比例」這是什麼意思
GDP=C+I+G+NX(消費+投資+政府購買+順差)
消費佔GDP的比例可以直接說明,我國是一個靠內需拉動的(居民消費C)還是靠出口(NX)拉動的。由於我國目前消費所佔比例太少,30%左右,而米國約70%都是消費創造的。所以我們需要調整結構,提高本國居民消費在國民經濟中的比例。你說的那個空調,是消費的范疇。商品房要進行區分,如果是新建商品房屬於投資的范疇,二手商品房沒有計算(因為只是財富轉移,沒有創造新的)。
⑺ 消費信貸與貸款總額是怎麼計入GDP的
支出法GDP=最終消費+資產形成總額+凈出口=居民消費+政府消費+固定資產形成總額+存貨+出口-進口
這里計入GDP的是政府消費,很顯然政府支出的公債利息和轉移支付都不是最終消費,所以不計入GDP,不然會重復計算
最終消費指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對於貨物和服務的全部最終消費支出,也就是常住單位為滿足物質、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從本國經濟領土和國外購買的貨物和服務的支出;不包括非常住單位在本國經濟領土內的消費支出。最終消費分為居民消費和政府消費。
⑻ 消費佔gdp比重
消費佔GDP的比重,實際是「最終消費」占支出法GDP的比重。1949年的數據,國家統計局並沒有公布過,一般公布的數據是從1952年開始。1952年是78.9,1978年是62.1,2004年是54.3。其他年份的見《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核算歷史資料(1952-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