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用途 > 導致消費者對貸款利率不清晰

導致消費者對貸款利率不清晰

發布時間:2021-07-02 13:12:01

❶ 中國人民銀行上調存貸款利率對社會和消費者分別有什麼影響

上調存貸款利率是收緊銀根的一種方法。上調貸款為了減少投資,控制通脹。上調存款利率為了讓社會上現錢存入銀行,減少流通也是為了減慢過快投資和控制通脹,還有就是存貸款利率我國有所規定,對存貸利差都有所要求的。
對消費者的影響主要有,貸款者難以應付利息增加帶來的壓力。還有可能因利息增加企業負擔,從而提高基本生活產品的價格,沒有達到真正的宏觀調控。

❷ 利率對人民消費的影響

利率是貨幣的時間成本,它指的是你進行跨期消費時融資成本或許儲蓄的收益。如果是問對消費的影響,那要取決於你消費的類型。如果你是屬於提前消費的人,也就是你借別人的錢來消費,那你還款的成本就會增加,也就是說你現在消費的成本上升了,所以你就會減少現在的消費,同時由於你還款成本上升直接導致你將來收入下降,你也會減少將來的消費。如果你是屬於儲蓄(也就是將來消費)的人,那你就相當於你收入上升了(因為利息更多了嘛),當你預期到你的收入水平更高,你就會增加現在和將來的消費。但是總的來看,借款人和貸款人總量要一樣的,如果要考慮利率對總需求的影響,要比較借款人和貸款人的消費對利率的彈性,但一般認為缺乏彈性,所以對總需求影響不大。

關鍵是利率對供給的影響。因為利率上升,直接導致企業融資成本的上升,所以會減少企業增加固定投資的積極性。所以企業會傾向降低產量,從而減少僱工,失業率會上升。伴隨消費下降,收入下降,經濟活動會趨緩。一句話,就是減少總供給。

一般而言,利率是作為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就是用來調控經濟以避免過熱或者衰退的。在衰退過程中傾向於降低利率,在過熱的情況下就傾向於提高利率。在國外,利率一般是由市場決定的,央行能決定的只有窗口貼現利率、存款准備金率。但是中國有點不一樣,利率是受管制的,言下之意就是不會輕易調整利率。因為很多的國有企業就是靠較低的銀行貸款利率來生存,如果利率調高,企業利息成本就會上升,生存就很難。另一方面,存貸利率在中國一般都要保持一定利差水平,不是市場決定的,因為國有銀行很大一部分利潤就是靠吃存貸利差得來的。

❸ 房貸利率上調對房價的影響有什麼影響

房地產市場與宏觀金融政策密切相關,利率調整對房地產企業、房地產消費者以及房地產業發展規模和房價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市場上房屋的供給與需求是決定房價上漲和下跌的基本力量。銀行將利率升高後,住房貸款利率會提高,房價在短期內受加息影響較小, 但未來房價增長將趨於平緩。
雖然利率調整並不能直接決定房價, 但卻可以通過控制房地產的需求和供給從而影響房價。上調利率對於購房者來說意味著購房支出的增加, 這實際上是央行在削減對貸款購房者的支持力度, 降低其購買力, 而購買力的降低必然會減少對房地產需求, 這種對需求的抑製作用將最終決定供給, 從而控制過高的房價, 產生積極的降溫作用, 使房價回歸理性。

❹ 為什麼銀行利率提高,消費者購買力肯定下降

存款利率提高,表明央行採取了緊縮的貨幣政策。一般只有通貨膨脹時候才會採取這樣的貨幣政策,所以消費者的購買力一定會有顯著的下降。 這個並不是因果,只是相互關聯的關系。

❺ 為什麼消費信貸對利率不敏感。

我國消費信貸發展的基本情況 1998年以來,我國消費信貸發展迅速,成效顯著,為促進消費、擴大內需以及提高人們消費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消費信貸不僅刺激了消費需求,更重要的是促進了商品銷售,並成為國家對消費市場實施選擇性調控的重要手段。截至2006年4月末,我國消費信貸余額為22655億元,比剛剛起步時的1997年末增加了22465億元,增長了118倍;消費信貸余額占各項貸款余額的比例也由1997年末的不足0.23%上升到10.2%。消費信貸品種呈現多元化發展。從消費領域看,已發展到住房、汽車、助學等多個消費領域;從信貸工具看,已出現信用卡、存單質押、國庫券質押等多種信貸方式;從開辦消費信貸業務的機構看,已由國有商業銀行「一枝獨秀」發展到有條件開辦信貸業務的所有商業銀行和城鄉信用社都在經營此項業務。具體來看,我國消費信貸的發展呈現出以下特點: 貸款總量逐年增長但增速趨緩 1998年,中國人民銀行下發了《關於開展個人消費貸款的指導意見》,消費信貸的發展從此步入快車道。2000~2005年,消費信貸的年均增長率為31.4%,但受到基數逐步擴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消費信貸增長率呈逐年走低趨勢,2000年,消費信貸增長率高達205.4%,而到了2005年這一增長率僅為10.4%。消費信貸快速增長的原因,除了居民消費觀念的變化、金融服務水平的提高等因素外,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及消費水平增長較快是近年來推動消費信貸增長的最重要因素。2005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0493元,比2000年增加4213元,年均名義增長10.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 2000年的37664億元增至67177億元,年均增長達12.3%。消費信貸的增長與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長變化趨勢是基本一致的。 消費信貸結構總體穩定但個別品種波動較大 個人住房貸款一直是消費信貸的主體。近年來,隨著我國住房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個人住房貸款成為消費信貸發展的重點。為了支持和鼓勵居民購買住房,國家通過重點支持經濟適用房建設、對住房貸款實行優惠利率等多種措施,發展住房貸款。 2000~2005年,個人住房貸款占消費信貸總額的比重基本穩定在80%左右;截至2006 年4月末,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已達19069億元,佔全部消費信貸余額的84%。 助學貸款穩步發展。1999年以來,為配合高校擴招政策及收費制度的改革,國家出台了教育助學貸款政策。2004年,針對國家助學貸款業務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人民銀行配合教育部等部門出台了通過招投標方式確定經辦銀行、建立貸款風險補償機制等一系列新政策,使助學貸款業務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截至2006年4月末,國家助學貸款余額已達115.75億元,加上商業性助學貸款,各項助學貸款余額已達137.9億元。初步統計,此項信貸業務開辦至今各金融機構累計發放國家助學貸款185億元,約228萬名學生得到幫助完成學業。 汽車貸款風險逐步暴露,波動較大。汽車貸款是商業銀行較早開辦的消費信貸品種之一。1998~2003年,汽車貸款業務迅速發展。2001~2003年,汽車消費貸款余額年均增長148%,佔全部消費貸款余額的比例歷年依次為6.2%、10.8%和11.7%。但從2004 年初開始,汽車貸款風險逐步暴露,金融機構開始控制汽車貸款規模,採取了更為嚴格的風險防範措施,汽車貸款發展步伐放緩。截至2006年4月末,汽車貸款余額為1011 億元,比2004年末下降583億元。 此外,耐用消費品貸款、信用卡消費等其他消費信貸發展比較平穩。截至2006年 4月末,其他消費信貸余額為2298億元,占消費信貸余額的10.14%,其中信用卡透支消費成為一個新的亮點。 消費信貸地區分布極不平衡 消費信貸發展的地域不均衡與整個消費增長的地域分布不均衡相吻合。據統計,佔全國人口近60%的農村市場銷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近年來逐步下降, 2000年為38.2%,2005年則降為32.9%。銷售進一步向發達地區集中,東部地區銷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已達60%,且比重仍在逐步提高。總體上看,經濟越發達的地區,其消費信貸規模越大。截至2006年4月末,消費信貸余額前六名的省市分別為廣東、上海、浙江、北京、江蘇、山東,其消費信貸余額佔全國的比重高達66%,而西部十二省(區)市的消費信貸余額之和為3126.11億元,僅佔全國的13.8%。 推動消費信貸健康發展的幾點建議 當前宏觀調控處於重要階段,在繼續搞好總量平衡的同時,要重點推進結構調整,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發揮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從國內外經濟發展經驗看,發展消費信貸,是促進消費需求增長的有效途徑。 促進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穩步提高是促進消費信貸發展的根本 隨著社會公眾金融意識的進一步提高,消費信貸已經成為居民優化儲蓄及消費結構的重要工具。一般而言,對居民個人收入和支出的預期會直接影響到其進行消費信貸的深度和頻率。近年來,雖然消費需求增長較為平穩,但投資需求增長加快,增速明顯快於消費需求,導致消費率持續下降,從2001年的61.1%下降至2005年的50.7%。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持續擴大,導致總體消費傾向下降,而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尚不完善,也使城鄉居民預防性儲蓄動機明顯增強。這些都直接影響了消費信貸的增長。因此,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應按照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千方百計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減輕居民教育、醫療負擔,從而增強居民消費能力,改善支出預期,促進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和擴大消費,為消費信貸的持續發展創造堅實基礎。 加快個人信用徵信體系建設,為促進消費信貸發展提供製度保障 借款人誠實、守信是消費信貸得以健康發展的一個重要前提,但我國建立個人信用制度的工作才剛剛起步,信用觀念尚在推廣過程中,借款人構造虛假的個人資料,騙貸、逃貸的情況屢有發生,嚴重挫傷了商業銀行發放消費信貸的積極性。如,汽車貸款近年來持續下降與個人信用制度不健全有十分緊密的關系。從國外的實踐經驗看,個人信用體系建設和商業化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一方面可以增加居民資產負債狀況的透明度,有利於防範貸款風險;另一方面可以降低金融機構管理成本,提高其開展個人業務的積極性。人民銀行近年來在完善企業徵信系統的同時,加快了個人信息基礎資料庫的建設。目前企業徵信系統已在全國范圍內實現聯網運行,為推動消費信貸的發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下一步的關鍵是要完善個人信息披露的法律依據,盡快制定徵信法規,並出台相關配套辦法,使徵信發展和管理有法可依,為保障信貸資產安全、開展消費信用調查以及依法保護個人隱私等提供製度保障。同時,還應該完善個人信用評級體系建設,促進相關中介機構的健康發展,為金融機構更好地開展消費信貸業務提供服務。 開拓農村消費市場是消費信貸業務發展的重點 消費信貸業務主要在城市開展,這與農村消費水平明顯偏低直接相關。2005年,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僅為城鎮的32.2%,比2000年下降了1.2個百分點。從消費結構看,2005年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高出城鎮居民8.8個百分點,農村消費結構明顯落後於城鎮。黨中央和國務院已明確提出在「十一五」期間要穩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高農村居民收入水平、發展農村消費市場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各金融機構應從促進消費信貸長遠發展的角度出發,對農村居民消費需求進行深入分析,大力發展大額耐用消費品信貸等直接推動農村消費升級的信貸品種,同時也要探索開發其他一些適合農村居民消費習慣的信貸新品種。 推動資產證券化試點工作是促進消費信貸的創新方向 消費信貸期限一般較長,流動性風險和利率風險都較高。除了一般貸款都要面對的利率變動、借款人收入變動等風險因素以外,消費信貸風險的不確定性因素還表現在借款人工作、住所、健康、家庭變故等都可能對借款人的還款能力產生不利影響。與較長的貸款期限相比,商業銀行的資金來源期限一般較短,一旦商業銀行對經濟金融變化估計不足,未能相應調整現金流量,「短存長貸」風險爆發,銀行就可能被迫折價變現資產或高價緊急融資從而造成損失,出現流動性風險。從國際經驗看,資產證券化作為一種經過實踐檢驗的比較成熟的結構性融資工具,對推動消費信貸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證券化的途徑,可以將長期的住房抵押貸款、汽車貸款及其他消費貸款打包出售,回籠資金,有利於降低中長期貸款比重,改善信貸期限錯配狀況,優化利率期限結構,形成合理的收益率曲線。目前,我國的資產證券化試點工作剛剛起步。經國務院批准,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已經進行了信貸資產證券化和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試點工作,先後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發行了資產支持證券。下一步,在總結相關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可研究探索擴大試點的信貸資產范圍,將汽車貸款、助學貸款、信用卡透支等進行證券化,同時加快推動個人住房貸款證券化進程,為金融機構,尤其是中小金融機構加快個人消費貸款業務發展拓展空間。-

❻ 所有貸款產品均應明示貸款年利率,說說貸款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哪些問題

所有貸款產品均應明示貸款年利率,我覺得這個規定特別好,這樣貸款。看上去就特別透明了,也不存在什麼額外收費的情況,年利率擺在那裡客戶自己就能算出利息了。那麼貸款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哪些問題?

二,想清楚自己需不需要貸款,不要輕易的嘗試貸款

有句話叫做借錢一時爽,還錢火葬場,有些平台的利息實在是太高了,你借的時候可能是2萬,等你還的時候估計翻倍到三萬去了。前幾天還看了一則新聞,28個人因套路貸自殺,貸款不是什麼好東西,我們還是應該理智消費。多大的碼穿多大的鞋,沒錢就不要亂花錢。

❼ 為什麼消費信貸對利率變動缺乏敏感性 500字

為什麼要有敏感性?消費信貸是你沒錢的時候去貸款,利率是你有錢的時候讓你選擇投資還是存款的砝碼。兩者為什麼要有聯系!最多就是存款少的時候,信貸難一些。

❽ 經濟增長目標下調至6.5%左右.這對貨幣供應有何影響

您好,一、銀行利率變動與房地產業的關系銀行利率降低,信貸金額增大,貨幣供應量增長。當貨幣供應增長超過房地產商品對貨幣需要限度之初,作為貨幣需求者的房地產開發商、房地產商品消費者和投機者,並沒有急於將多餘的資金用於投資或消費;但當貨幣供應量繼續增加,持幣者就會增加對房地產商品的投資或消費。在消費心理等因素的影響下,這一過程可能導致搶購房地產的行為,推動貨幣轉化為房地產實物商品的替換過程。隨著房地產需求持續上漲,在短期內房地產供給剛性的影響下,房地產價格不斷上漲、交易量不斷增加。由於價格的不斷上升導致現有價格嚴重脫離其實有價值,加快房地產經濟進入嚴重的通貨膨脹階段。相反,如果貨幣供應增長低於房地產商品流通對貨幣的需求限度,就會出現有效需求不足現象,結果導致房地產商品積壓,空置現象嚴重。二、銀行利率變動對房地產價格的影響一般理論認為,銀行利率與房地產價格呈反比例關系,利率升高時房地產價格降低,利率降低時,房地產價格上漲。其原因:一是當利率升高時,儲蓄、購買債券的收益增加,相對的房地產投資收益缺乏吸引力,投入的資金量大大減少,導致房地產價格缺少支撐力,結果必然價格下跌;二是由於利率升高,投資者運用的資金利息成本加大,而在物價沒有上漲的情況下,資金的利息成本又不能通過合理的方式轉嫁到房地產價格上,房地產投資的收益大大降低,這時的房地產投資就不能說是理想的投資方式。而當利率降低到一定程度。各方面對資金的需求量加大,經濟開始振興,投入房地產的資金也越來越多,從而推動房地產價格上漲。提高存款准備金率和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目的是減少銀行貸款增長的趨勢,控制投資增長過快和經濟發展過熱。這必然將影響到銀行的信貸規模,抑制銀行貸款增長的勢頭。所以,首先波及的將是資金密集型、需要從銀行獲取大量貸款的房地產業。現在看來,從2006年開始頻繁採取的加息措施並沒有成功抑制房價上漲的勢頭。不過,由於購房貸款期限短則十年,長則二三十年,所以,未來利率的繼續調整,可能導致的「從量變到質變」的影響,即防止房價過快增長。三、銀行利率變動對開發商的影響目前,房地產開發商上市直接融資的還是少數。多數開發商還是主要依靠商業銀行貸款實現間接融資。因此利率的變動導致開發商的財務成本增大,對其資金成本和利潤影響比較大。財務成本增加,還可能增加開發商資金周轉的困難,在招拍掛市場化出讓經營性土地的趨勢下,加息使得資金鏈出現問題的概率進一步增加。此外,還有可能迫使開發商加快項目開發周轉期,有可能會減少盈利空間,降低價格,以規避項目建設、增加土地儲備的風險。加息意味著開發商的融資成本加大,貸款負擔加重,以開發商年貸款100億為例,在貸款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以後,開發商一年增加還款2700萬。對於央行加息對目前房產市場的影響,大致分為兩種意見,一種認為,加息使得房地產市場開發成本加大,房價會隨之上揚:另一種認為,由於大部分房產開發商房產在建項目都存在貸款行為,央行加息使得開發成本加大,部分資金鏈緊張的開發商可能會由於資金壓力,可能會採取降價的方式及早出售自己手中的樓盤。對於開發商,利率提高將加大開發商的成本,會加速地產行業的兼並、組合,中小開發商將更難生存。四、銀行利率變動對購房消費者的影響加息給中國百姓帶來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存款利息的增加。但對購房消費者來說,加息會增加成本。一方面,對已購房者來說,加息增加了他們每月支付的購房成本,擠占他們的日常消費;另一方面,對潛在的購房者來說,購房成本的增長,又會減弱他們進入市場的慾望。特別是由於我國信貸消費剛開始,購房者從沒有體驗過利息波動對個人消費的影響,如果利息的波動,尤其是利息上升幅度較大時,消費者購房支出陡然上升,會導致潛在消費者對購房慾望的減弱甚至停滯,從而導致房地產業的蕭條,使整個經濟增長放緩。目前,房價並非賣方決定,開發商不會貿然將其轉嫁給消費者,房價短期不會因此有明顯上漲;從消費者角度來看,雖然加息增加了購房成本,消費者可能放緩其購房步伐,但此次加息幅度有限,對其影響甚微,心理影響大於實際影響。由於目前市場上許多銀行推出貸款優惠政策,因此短期來講,加息對市場需求影響不大,對房價的影響也不會很大。利率上升,由於消費者的購買慾望會降低,資金也存在著從房地產市場流向銀行的趨勢。因此,整個房地產市場將形成一方面開發商開發成本增加,另一方面市場需求降低的狀況,從而達到擠壓房地產泡沫的目的。希望我的解答能幫到你,滿意請採納!

❾ 工行消費貸款利率是否因人而不同,放貸的工作人員朋友、親屬貸款利率是不是會低一些利率浮動因人而異

你好,這是肯定的。因為員工有存款指標壓力,所以會有相應的貸款利率優惠。

閱讀全文

與導致消費者對貸款利率不清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常州宜信貸款公司在哪 瀏覽:438
汽車貸款行業客戶經理工作總結 瀏覽:963
手機貸款為什麼不放款 瀏覽:54
公司戶的車有貸款可以過戶嗎 瀏覽:33
浙信村鎮銀行貸款余額怎麼取出來 瀏覽:846
房產證貸款房子需要什麼 瀏覽:299
公積金貸款擔保人夫妻 瀏覽:696
手機貸款怎麼不會用 瀏覽:270
手機貸款徵信能查嗎 瀏覽:131
房子過戶後公積金貸款銀行多久放款 瀏覽:383
上海購房貸款子女可擔保嗎 瀏覽:24
上海非普通商品房貸款 瀏覽:97
國務院關於小額貸款公司 瀏覽:193
那家銀行小額貸款可以 瀏覽:316
各大銀行公積金貸款網上申請 瀏覽:344
小額貸款催收簡訊106 瀏覽:550
上海別墅按揭貸款 瀏覽:879
貸款買手機是不是傳銷 瀏覽:981
網上貸款平台比較可靠 瀏覽:945
邵陽金融小源貸款公司招聘 瀏覽: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