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預提費用
預提費用經常用在計提貸款利息時,屬於負債。
因為銀行在結算貸款利息時是按季度來的,但實際上每月都會發生,企業會根據謹慎性自已計提利息來預估負債。
而利息收入、匯兌收益相當於收益,入賬時要沖減財務費用
收支兩條線,這兩種經濟事項本質不同,當然不能混沖
Ⅱ 預提費用
還沒有付款,如果發票估計年底之前拿不回來,就應該紅字沖銷那筆預提費用才是最合理的,而你在借方藍字沖銷預提費用,得有發票才可以。
借: 營業或管理等相關費用 (紅字)
貸:預提費用 (紅字)
如果能拿回來發票,就按照發票金額(發票附後)直接做:
借: 營業或管理等相關費用
貸:銀行存款
你的做法,涉及到企業所得稅,如果你一定要那麼做也可以,你年終匯算清繳企業所得稅時要調整增加那筆數字。否則,預提費用到年底還沒有發票進來又不沖回,稅務局一旦查出就是認定你在逃稅,補交不算還要罰款。
Ⅲ 預提費用,核算方法
待攤費用是指企業已經發生但應由本期和以後各期負擔的分攤期限在1年以內(包括1年)的各項費用,包括企業預付保險費、經營租賃的預付租金、季節性生產企業在停工期內的費用以及其他應由本期和以後各期負擔的其他費用。預提費用是指企業按照規定從成本費用中預先提取但尚未支付的費用,如企業預提的租金、保險費、短期借款利息等。資產負債觀要求不符合資產定義及其確認條件的資產、負債項目不能夠在資產負債表中體現。「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不符合資產、負債的定義,因此, 「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不再在資產負債表中體現。上述兩個科目實質上是屬於結算類科目,新准則會計科目取消待攤費用及預提費用。原待攤費用可以通過「預付賬款」、「其他應收款」科目核算,原預提費用可以通過「應付利息」、「其他應付款」等科目核算。原企業短期借款利息的預提,新准則規定通過「應付利息」科目核算。 首次執行日的「待攤費用」余額可計入首次執行日當期損益或轉入預付帳款科目處理;首次執行日的「預提費用」余額,如果符合負債或預計負債的定義,則轉入相應應付款項或預計負債科目,如果不符合負債或預計負債的定義,則只能沖回或按照前期差錯更正原則處理。
Ⅳ 預提本月短期借款利息是什麼意思,什麼叫預提啊
預提就是借款要付給人家利息,這個利息人家不是每個月都來收,比如你借了銀行10萬元每月要付1000元利息,銀行要三個月收一次利息,你又要把當月的1000元做進成本,當月銀行1000又沒有收去。
那麼當月又沒有付岀的1000元利息的做帳方法叫預提,具體分錄為:
借:財務費用1000元
貸:預提費用--應付利息1000元
(4)貸款每月預提費用怎麼算擴展閱讀:
預提費用核算的基本要求是:按權責發生制原則正確計算本期各項應付未付的費用,正確反映這些預提費用在各期的計提數及實際支付的情況。
企業為了核算和監督預提費用的計提與支付情況,應設置「預提費用」科目,該科目屬於負債類,其貸方登記企業預提的各項費用;借方登記預提費用的實際支出數;期末余額一般在貸方,表示已預提但尚未實際支出的費用。
如果該賬戶期末出現借方余額,表示實際支出數大於已預提數額,應視同待攤費用,分期攤入成本或當期損益。「預提費用」科目應按費用種類設置明細科目,進行明細核算。
參考資料:網路-預提
Ⅳ 預提費用是什麼該怎樣計算
預提費用科目已經廢除了,但小企業還在用。可能就是因為那文字會造成誤解。預提費用實際意思是,以後一定得付,但現在沒有付。現在只是個將來要付多少金的意思。你說是不是計入負債呢。明白了吧。那些文縐縐的聽起來怪怪的,你看這解釋好懂了嗎。
Ⅵ 預提費用怎麼算
每季度提:1.67*3=5萬
Ⅶ 預提費用該如何處理
首先,看你預提費用的金額是不是正好10 000元,如果正好,則:
借:預提費用 10 000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 700
貸:銀行存款 11 700
如果有差額,將差額軋入製造費用即可。
如原來預提了9 000元,則:
借:預提費用 9 000
借:製造費用 1 000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 700
貸:銀行存款 11 700
如原來預提了11 000元,則:
借:預提費用 11 000
借:製造費用 -1 000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 700
貸:銀行存款 11 700
Ⅷ 詳細解釋下「預提費用」
預提費用是根據權責發生制的原則設立的會計科目,它主要核算和反映攤銷在前,支付在後的經濟業務。
一、預提費用的內容
預提費用是指企業預提但尚未實際支付的各項應付未付的費用。其實質是在權責發生制原則下,屬於當期的費用盡管尚未支付,但應計入當期損益。如企業固定資產大修理間隔的時間較長,在未進行大修理時,不可能產生大修理費用,但大修理費用應在固定資產兩次大修受益期間內進行預提,作為當期費用。按期預提計入費用的金額,同時也形成一筆流動負債。預提費用主要有預提租金、保險費、借款利息、修理費用等,其金額有的可以確定,有些需要估計。
二、預提費用的核算
預提費用核算的基本要求是:按權責發生制原則正確計算本期各項應付未付的費用,正確反映這些預提費用在各期的計提數及實際支付的情況。
企業為了核算和監督預提費用的計提與支付情況,應設置「預提費用」科目,該科目屬於負債類,其貸方登記企業預提的各項費用;借方登記預提費用的實際支出數;期末余額一般在貸方,表示已預提但尚未實際支出的費用。如果該賬戶期末出現借方余額,表示實際支出數大於已預提數額,應視同待攤費用,分期攤入成本或當期損益。「預提費用」科目應按費用種類設置明細科目,進行明細核算。
企業預提各項應付未付的費用時,借記「製造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科目,貸記「預提費用」科目;實際支付或結轉大修理成本時,借記「預提費用」科目,貸記「銀行存款」、「在建工程」等科目。
例:甲公司於1997年1月3日購入生產用設備一台,預計使用10年。計劃採用預提大修理費用的方式,每五年大修理一次,每次大修理費用預計為210000元,按月預提。2003年12月31日,甲公司對該固定資產進行大修理,實際發生大修理費用412080元,以銀行存款轉賬支付。甲公司的賬務處理如下:
按月預提固定資產大修理費用:
該生產用設備預提大修理費用總額=210000×2=420000(元)
年大修理費用預提額=420000÷10=42000(元)
月大修理費用預提額=42000÷12=3500(元)
1997年1月至2003年12月,每月預提時應作如下相同分錄:
借:製造費用 3500
貸:預提費用——大修理費 3500
2003年12月31日發生大修理費用時:
借:在建工程 412080
貸:銀行存款 412080
大修理工程結束,結轉大修理費用:
借:預提費用——大修理費 412080
貸:在建工程 412080
至2003年12月31日,7年已預提大修理費用總額=3500×7×12=294000(元)
少預提的大修理費用金額=412080–294000=118080(元)
對於少預提的大修理費用118080元應在該固定資產剩餘使用年限三年中按月平均攤銷。
每月攤銷的大修理費用金額=118080÷(3×12)=3280(元)
借:製造費用 3280
貸:預提費用——大修理費 3280
例:甲公司供銷部門於2002年7月1日租入一台運輸設備,合同規定租期半年,租賃期滿一次付清租金6000元。
公司租入設備使用期7月至11月,每月月末應作如下相同分錄:
借:營業費用 1000
貸:預提費用 1000
2002年12月末開出轉賬支票支付租金時,應作如下分錄:
借;營業費用 1000
預提費用 5000
貸:銀行存款 6000
Ⅸ 預提費用的核算
預提費用核算的基本要求是:按權責發生制原則正確計算本期各項應付未付的費用,正確反映這些預提費用在各期的計提數及實際支付的情況。
企業為了核算和監督預提費用的計提與支付情況,應設置「預提費用」科目,該科目屬於負債類帳戶,其貸方登記企業預提的各項費用;借方登記預提費用的實際支出數;期末余額一般在貸方,表示已預提但尚未實際支出的費用。如果該賬戶期末出現借方余額,表示實際支出數大於已預提數額,應視同待攤費用,分期攤入成本或當期損益。「預提費用」科目應按費用種類設置明細科目,進行明細核算。
企業預提各項應付未付的費用時,借記「製造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科目,貸記「預提費用」科目;實際支付或結轉大修理成本時,借記「預提費用」科目,貸記「銀行存款」、「在建工程」等科目。
Ⅹ 資產負債表裡的預提費用是什麼費用 怎麼算
預提費用就是按照權責發生制下,已經發生但是錢還未支付的費用,所以就要先借:費用,貸:預提費用。新准則下已經取消這個科目了。直接借:費用 貸:其他應付 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