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加强个人消费类贷款业务发展
这个问题有点笼统。根据我这么些年的做市场经验,来给你回答一下。
如果你这个做的是金融产品,那么采取捆绑式消费,就采取门店合作的方式,或者企业合作的方式,比方说车贷啊,房贷啊之类的,这样比较合适于开发对方的客户资源,不需要自己在市场团队投入大笔资金来对市场进行开发。
如果你做的是类似于支付宝的消费终端,就采取搭建消费场景的方式,就是你去不断开发商户同意你的消费方式,然后让他们用你的消费终端来支付,直接获取收益。
如果你的目的是要一块成熟的本地市场,建议采取自家门店和市场团队结合的方式,利用团队的精耕细作,把市场的每个角落吃透,做熟,配合广宣宣传自己产品的优势,一般情况下,步步为营的方式是不错的选择。
但是,还是建议一句,如果是自己做的话,没有好的PM,你的产品是会被市场淘汰掉的,不得不说,今年的个人消费能力都很差劲,受金融危机影响,各个行业都收到了冲击,人民手里流动的现金不是很多,做个人消费贷款小额可以承受,大额的话,我怕你赔的血本无归。
❷ 农商银行如何做深做细本地市场,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主要还是加大普惠金融扶持力度,更多的关注中小微企业贷款融资难问题,这样可以集中优势资源。
❸ 中国银行个人消费类贷款额度
个人无抵质押消费贷款
对于具有相对稳定工资或劳务收入的受雇人士,主要依靠其提供的收入证明(纳税证明)核定额度,原则上不超过借款人年收入的2倍,最高不超过年收入的3倍。
对于具有持续和稳定经营收入来源的自雇人士/个人中高端客户,按照不超过其最近半年内在中行风险加权后金融资产日均余额 (不含已质押、冻结资产)的70%核定贷款额度。
如需进一步了解,请您致电中国银行客服热线95566咨询。
以上内容供您参考,业务规定请以实际为准。
如有疑问,欢迎咨询中国银行在线客服或下载使用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咨询、办理相关业务。
❹ 个人消费类贷款办理有哪些条件要求
个人消费类贷款办理条件:如有疑问,欢迎咨询中国银行在线客服或下载使用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咨询、办理相关业务。
以上内容供您参考,业务规定请以实际为准。
❺ 如何加大放贷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措施
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截至7月末,我行各项贷款余额44.46亿元(含贴现7.77亿元),比年初增加4.41亿元,增长11.02%,市场份额保持在全市金融机构前三位。
——一般贷款投放创新高。截至7月末,我行累计发放一般贷款1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5亿元;一般贷款余额36.7亿元,比年初增加5亿元,完成央行合意贷款增量全年计划指标额度的99%,较计划进度多投放1.02亿元。
——加大票据融资力度。截至7月末,累计签发银行承兑汇票34.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4.7亿元,累计贴现33.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3.4亿元;承兑汇票余额31.8亿元,比年初增加13.8亿元,票据业务保持全市金融机构市场份额第一;同时,为支持区域内实体经济,严格执行央行信贷调控政策,我行不断加大票据的转出力度,腾出信贷规模,累计转贴现卖出22.3亿元。
——调整信贷期限结构,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要。主动调整短期、中长期贷款比例,增加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满足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需求。截至7月末,我行短期贷款余额25.55亿元,占比57.47%,比年初增加6.38亿元,中长期贷款11.14亿元,占比25.06%,比年初减少1.43亿元。
——积极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围绕“两化互动”和“五个自贡建设”,力促地方经济发展。不断加大对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富顺晨光工业园区、荣县郝家坝工业园区、沿滩工业园区、自流井工业集中区、贡井工业集中区、大安工业集中区的基础设施项目和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截至7月末,累计向省、市重点项目授信6.22亿元,涉及机械、化工、商贸、城市基础设施、园区基础设施、卫生、教育、旅游等18个项目,向园区企业累计发放贷款近25亿元。
——着力支持中小企业和“三农”发展。截至7月末,我行新增90户小微型企业贷款客户,小微企业授信户数(含个人经营性贷款)1621户,较年初增加278户,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含贴现)246844.36万元,占全部贷款的55.52%,较年初增加63841.26万元,增长34.89%,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增速23.87个百分点,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含贴现)增速不低于全部各项贷款增速。截至7月末,涉农贷款余额110770.5万元,占全部贷款总额的24.91%。其中:农林牧渔业贷款余额11570万元,农村中小企业贷款余额95015.5万元,涉农不良贷款余额220.5万元,不良率0.2%。近年来我行涉农贷款逐年递增,执行力强,效果良好。
❻ 怎样营销个人消费类贷款
不超过20年 先申请
❼ 如何提高工行个人消费贷款额度
融e借可贷额度一般是根据您个人资信情况综合审批确定的,具体可贷金额请以办理时工行系统显示为准,可在网上银行或手机银行申请时查询“当前可借”额度和“总额度”。
温馨提示:为提升客户体验,工行近期对系统进行优化升级,暂时关闭融e借线上实时提额功能,系统升级完成后,将及时对外宣传该功能开启信息。
(作答时间:2020年04月22日,如遇业务变化请以实际为准。)
❽ 求高手指点如何进行个人消费性贷款
做无抵押无担保个人信用贷款,只需要提供个人身份证,劳动合同或者工作证,工资卡和个人账户六个月的流水,居住证明。就可以申请,最高申请三十万。上市公司的员工,担任一定的职务利息低至1.89%。最快三十六个小时就可拿到贷款,无任何前期费用。联系用户名
❾ 房贷降消费贷增 信贷投放结构料优化
展望2021年银行信贷投向,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在政策引导下,银行信贷结构料优化,信贷资源将加速流向普惠金融、制造业等实体经济领域,预计房地产贷款增速将回落。
放贷重点:小微+制造业
2021年以来,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持续加码。例如,央行等五部门近日明确,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政策均延期至2021年3月31日。
这意味着,2021年对小微企业信贷融资支持力度不会减弱,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浙江地区某农商行负责人表示,2020年该行新增信贷投放近50亿元。涉农贷款占比90%,个人贷款占比78%、企业贷款占比22%。2021年,信贷投放仍将立足“支农支小支实”,主要投向涉农类和民营小微企业。
基建和制造业也是2021年银行信贷支持重点。中国银行研究院报告认为,2021年,中长期贷款有望维持较快增长。银行业将加大相关领域信贷投放力度,为基建投资、制造业产业链转型升级、智能制造等新经济模式提供资金支持。预计2021年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将维持较快增长速度,在贷款中的占比预计将高于70%。
消费贷投放力度将加大
在个人贷款领域,业内人士预计,消费类贷款投放力度将加大。
华泰证券分析师沈娟表示,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将进一步得到重视,与消费相关利好政策有望出台。银行有望加大消费贷款、信用卡等投放力度。
前述报告提出,2021年,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消费将进一步在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关键作用。2021年个人短期消费信贷余额将同比增长约15%,个人消费性贷款(包括购房贷款)同比增长近20%。
央行近日发布关于推进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通知。通知称,自2021年1月1日起,信用卡透支利率由发卡机构与持卡人自主协商确定,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限和下限管理(即上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下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的0.7倍)。
业内人士认为,信用卡透支利率放开将引导商业银行定价市场化,推动信用卡服务创新升级,对鼓励消费、扩大内需有积极作用。华中地区某城商行零售部负责人表示,取消透支利率硬性规定可促使信用卡利率市场化,定价差异化能力得到提升。预计部分银行会下调透支利率以争夺市场份额。银行信用卡透支利率大概率会出现下行趋势。
压降房地产融资
业内人士预计,2021年信贷投放将呈现“有保有压”态势,在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新规下,房地产融资料下降。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2020年下半年以来,控制房地产融资相关政策陆续出台。“预计2021年新增房地产贷款额度将进一步压缩。2021年末,房地产贷款增速将从2020年9月末的12.8%降至9%左右。其中,占主体的居民房贷增速将回落至12%附近,企业房产开发贷增速将出现较低的个位数增长,企业地产开发贷将延续负增长。”
财信证券分析师周策认为,不同银行距房地产贷款占比上限的差异,将造成银行之间的信贷结构调整。房地产贷款余额占比超限的银行将选择在制造业等其他领域发力,适度调整对公业务和零售业务占比。
华东某大行二级分行负责人介绍,2020年总行按照增量限额方式对该行下达房地产限额。截至2020年11月末,该行法人房地产贷款余额在整体贷款中占比为5.5%,较年初下降0.77个百分点。预计2021年房地产贷款增速会放缓,净负债率较高、现金短债比压力大的房地产企业,融资压力将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