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为什么统计局网站上面居民消费者的月度数据还只有5月的数据,是更新不及时吗,好像经常延迟的
● 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3% 2011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莫慌!此次主力仍然在假摔? 套牢的股票很可能有救了! 3月股市很可能发生巨变? 拉锯战背后暗藏的资金动向! ● 央行年内二度加息货币政策回归稳健2010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此为标志,金融危机时期实施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发生转向。2010年10月20日和12月26日央行两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再次启用价格型货币调控工具。● 月度消费者物价指数破5 通胀压力加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长3.3%,生产者物价指数(PPI)上涨5.5%。2010年11月份CPI同比上涨5.1%,创我国28个月以来CPI的最高涨幅。● 二次汇改启动人民币连续升值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从2010年6月21日至2010年12月31日,人民币中间价屡创新高,累计升值2048个基点,升幅达3%。● 史上最严厉楼市调控政策出台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下发“新国十条”通知。此后,各地纷纷出台“限购令”等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楼市调控措施。2010年4月份以后房价指数同比涨幅连续7个月回落,回落幅度达6.4个百分点。政府收支财政部数据显示,2010年1-12月,全国财政收入83080亿元,同比增加14562亿元,增长21.3%。其中,中央本级收入42470亿元,同比增加6554亿元,增长18.3%;地方本级收入40610亿元,同比增加8008亿元,增长24.6%。全国财政支出89575亿元,同比增加13275亿元,增长17.4%。其中,中央财政支出48323亿元。外汇储备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28473亿美元,同比增长18.7%,增幅比2009年回落4.6%。2010年全年外汇储备增长4481亿美元。分季度看,2010年一季度和二季度,我国外汇储备分别增加479亿美元和72亿美元,但三季度和四季度则分别出现1940亿美元和1990亿美元的大幅增长。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与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CPI同比增长3.3%,PPI上涨5.5%。其中,城市上涨3.2%,农村上涨3.6%。分类别看,食品上涨7.2%,烟酒及用品上涨1.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3.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6%,居住上涨4.5%,衣着下降1.0%,交通和通信下降0.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持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4554亿元,同比增长1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8%。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3689亿元,增长18.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0865亿元,增长16.1%。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17636亿元,增长18.0%;商品零售136918亿元,增长18.5%。税收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税收收入实现稳定增长,完成77390亿元(扣除出口退税后为70062亿元,不包括关税、船舶吨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其中,税务部门负责组织的税收收入完成66862亿元,增长20.8%;海关代征进口税收完成10528亿元,增长35.9%。人民币汇率2010年6月19日,央行宣布重启汇率改革,这是自2005年7月21日以来第二次汇率改革。二次汇改之后,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大。2010年12月3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1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为6.6227元。从2010年6月21日至2010年12月31日,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达3%。70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出台,房地产市场投机性需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房地产市场调控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010年4月份以后房价指数同比涨幅连续7个月回落,12月份同比涨幅为6.4%,比4月份回落了6.4个百分点。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21033元,同比增长11.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增长11.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增长10.7%,转移性收入增长12.8%,经营净收入增长12.1%,财产性收入增长20.5%。广义货币(M2)与新增贷款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7.95万亿元。新增贷款中,住户贷款增加2.87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906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96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5.07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56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20万亿元。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随着国内通胀压力的增大,央行为进一步加强流动性调控,控制银行信贷投放和管理通胀预期,2010年全年,央行共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其中11月份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后的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连创历史新高,截至2010年末,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8.5%。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8140亿元,同比增长23.8%,增速比2009年回落6.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41415亿元,增长24.5%,回落5.9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36725亿元,增长19.7%,回落7.6个百分点。进出口贸易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下,2010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仍然保持较快增长,全年我国进出口总额29728亿美元,同比增长34.7%。其中,出口15779亿美元,增长31.3%;进口13948亿美元,增长38.7%。进出口相抵,顺差1831亿美元,比2009年下降6.4%,贸易顺差有所减少。货币供应速度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末,广义货币(M2)余额72.58万亿元,同比增长19.7%,超出全年增长17%的调控目标,增幅比2010年11月末高0.2个百分点,比2009年末低8.0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26.66万亿元,同比增长21.2%,增幅比2009年末低11.2个百分点。本外币存款2010年末,本外币存款余额73.34万亿元,同比增长19.8%,全年本外币存款增加12.14万亿元,同比少增1.10万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71.82万亿元,同比增长20.2%,比11月末高0.6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8个百分点。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2.05万亿元,同比少增1.08万亿元。城镇房地产投资完成额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城镇房地产投资完成额48267亿元,同比增长33.2%,增速比2009年上涨17.1个百分点。其中,2010年住房投资完成额34038亿元,同比增长32.90%;截至2010年11月,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完成额分别为1616.4亿和4898.02亿,同比增长34.1%和34.30%。实际利用外资(FDI)商务部数据显示,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57.4亿美元,同比增长17.4%,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同时扭转了2009年下降2.6%的局面。12月当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40.3亿美元,为2009年8月以来连续第17个月实现月度同比增长。
㈡ 在哪里可以找到关于我国个人消费信贷的数据
各大商业银行处可查询。
个人消费信贷是金融创新的产物,是商业银行开办的用于自然人(非法人或组织)个人消费目的(非经营目的)的贷款。
个人消费信贷的开办,是国有商业银行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适应金融体制改革、适应金融国际化发展趋势的一系列全方位变革的重要措施之一,它打破了传统的个人与银行单向融资的局限性,开创了个人与银行相互融资的全新的债权债务关系。
(2)居民短期消费贷款数据扩展阅读:
风险因素
1、个人征信系统不健全
个人消费信贷风险主要来自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与个人信用风险,也即个人收入的波动幅度和道德品质修养水平,其中个人信用状况还与整个社会的信用环境密切相关。在收入水平较为稳定的前提下,商业银行对消费者信用的把握决定了消费信贷的开展程度。
当前,我国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备有效的个人信用制度,人民银行的个人征信系统尚在运行初期,可利用资源储备不足,商业银行缺乏征询和调查借款人资信的有效手段。
加之个人收入的不透明和个人征税机制的不完善,以及其它征信部门的系统资源不相互共享,银行难以对借款人的自有净资产、个人收入的完整性、稳定性和还款意愿等资信状况做出正确判断。
在消费信贷过程中,各种恶意欺诈行为时有发生,银行采用询问或实地察看等原始征询方式已经不能保证信用信息的时效性和可靠性。
2、商业银行自身管理存在缺陷
致使潜在风险增大 ,国内商业银行虽然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但整体管理水平依然不高,难以跳出“一放就乱,一抓就死”的怪圈。由于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在我国开办时间不长,所以在这方面更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
通常,商业银行信贷人员仅仅凭借款人身份证明、个人收入证明等比较原始的征询材料进行判断和决策,对个人的信用调查基本上依赖于借款人的自报及其就职单位的说明,对借款人的资产负债状况、社会活动及最为重要的有无违法纪录和有无失信情况等缺乏正常程序和渠道进行了解征询,导致银行和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银行内部在责任界定上也往往依据书面上反映的问题进行处理,使得就材料而谈贷款的问题更为严重。同时在贷款发放上,重放轻管的问题相当突出。由于在放贷时对客户的实际情况就只停留在资料上,因而发放后更是没有一套相应的管理措施跟上。
有的是一些笼统的管理制度,内容泛泛,面面俱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差,使管户信贷员无法按部就班,致使有些贷款实际上长期处在无人管理的状态下。
㈢ 您好,想问您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余额你说是8.8万亿 这个数据是从哪里查询到的谢谢!
抱歉,好像有一些问题,该数据是从网页上查到的
但,貌似是国家统计局网站上,年度报表金融类上,2011年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消费贷款余额88717亿元,增加14803亿元。其中,个人短期消费贷款余额13555亿元,增加3965亿元;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75162亿元,增加10838亿元。
如果你要用明确的个人住房贷款数据,希望你再查询,非常抱歉
住房发展报告:2011年住房贷款余额约2万2千亿——中新网
㈣ 为何居民消费水平在下降,而消费贷款义务却增加了呢
作为全球公认的“世界工厂”,中国不仅拥有强大的制造业,而且拥有良好的消费能力。作为世界第二大消费国,中国人的消费能力现在仅次于世界第一的美国。
提高居民的期望值同样重要。减税相当于给居民钱,但是一旦减税就没有效果了。居民要舍得花钱。这就要求,一方面继续遏制房地产泡沫,避免居民因为担心房价飞涨而产生消费恐惧;另一方面,更坚定地释放改革红利,提高潜在经济增长率,对经济有信心,居民就会更敢于消费,从而真正依靠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减少对过度借贷和投资刺激的依赖。
㈤ 人均个人消费贷款余额3.51万,这一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人均消费贷款35,100,这个所谓的消费贷款平均到每个人身上就没有什么特别大的说服力了,因为就算是平均收入啊。你一平均那个东西你还参考什么什么东西一到平均这上面,你都得想一想它具备多大的说服力。
不算房贷的情况下,平均每个人有这个消费贷款的笔数。你会车子的贷款之类的也算吗?所以有贷款并不能说一个人的经济状况就不好,比如一个人他25岁他的车子的贷款,有10万块房子的贷款有80万,你说这个人经济状态不好吗?不好的话他房子的首付是怎么做的?车子的首付是怎么做的?他不是没有钱,只是他选择了提前使用自己的这些钱。
㈥ 三季居民短期贷款新增量为去年的几倍
三季居民短期贷款新增量为去年三倍
业内人士称,短期贷款扩张势头难以持续
央行14日数据显示,9月M2、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新增人民币贷款等指标均超市场预期。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65.57万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比上月末高0.3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下降2.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9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7万亿元,同比多增566亿元。前三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11.16万亿元,同比多增9980亿元。9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8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084亿元。
展望未来,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报告指出,短期货币政策仍将以市场流动性总量适度和利率相对稳定为目标。
恒丰银行研究院报告称,货币政策继续以去杠杆为目标,维持稳健中性基调的可能性很大,11至12月流动性整体或仍将维持紧平衡态势。
居民短期贷款或许还会新增。
㈦ 7天短期贷款上大数据么
若是指招行短期贷款,人民银行规定,各发卡银行都需将客户的消费及还款记录定期上传,不可篡改。
㈧ 请问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的官方数据一般在哪里可以找到它一般占据住户中长期消费性贷款的多少谢谢~
只要去中国人民银行打一份,个人征信系统就可以了,另外也可以找人在房产局查询抵押手续。
网上查询不到的。
与较发达国家相比,虽然我国信贷品种存在差距,但基本还是具备了个人消费信贷产品体系,只是个人住房贷款占据了绝大比例,汽车贷款、其他综合贷款也发展迅速。据统计,2005年底,住房贷款余额达18 430亿元,2007年上半年,全国消费贷款余额达22 070亿元,占人民币贷款余额的10.2%。在各项消费贷款中,住房贷款和汽车贷款余额分别为18 547亿元和960亿元,分别占全部消费者个人消费贷款余额的84%和4.4%。
㈨ 请问可以有找到消费信贷的数据吗
度 显示记录数:10 20 50 显示方式:列表 摘要 共有记录11条 序号 条目题名 条目关键词 来源
1 住房消费信贷 住房消费信贷;住房消费贷款;信贷规模;商业银行;沈阳市;贷款规模;房地产业;年增长;调整信贷结构;发放;央行;宏观政策;持续繁荣;开发资金;... 2005年《沈阳年鉴》 ,第270-271页
2 消费信贷 消费信贷业务;住房消费信贷;信贷工作;沈阳市;个人住房贷款;人民银行;置业担保公司;商业银行;健康发展;指导性;汽车消费贷款;央行;房产;民... 2004年《沈阳年鉴》 ,第259页
3 个人消费信贷 个人消费信贷;余额;投放;个人消费贷款;按揭贷款;贷款客户;累计;不良贷款;汽车消费贷款;新增;购置;占比;居民;住房;比例;增额;控制;品... 2003年《中国金融年鉴》 ,第25页
4 关于辽宁省消费信贷增长趋缓的调查报告 消费信贷品种;增长趋缓;消费贷款;辽宁省;消费信贷业务;不良贷款;建设银行;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调查报告;余额;同比;人民银行;新增;个人住... 2002年《中国金融年鉴》 ,第733+736页
5 中行浦东分行消费信贷比上年增长3倍 消费信贷;浦东;年增长;中行;业务发展;分行;信贷消费;信贷业务;滨江;经营业务;... 2002年《浦东年鉴》 ,第49页
6 票据业务、中间业务和私人消费信贷业务 消费信贷业务;票据业务;中间业务;私人;个人汽车消费;累计;贴现金额;个人住房;业务发展;消费贷款业务;外汇买卖;交易额;美元;购房;总计;... 2001年《沈阳年鉴》 ,第211页
7 中行消费信贷 汽车消费贷款;单质押贷款;消费信贷业务;防范风险;中行;汽车消费信贷;消费贷款业务;余额;出国留学;总行;... 2001年《河北经济年鉴》 ,第122页
8 上海扩大消费信贷监管(安全)体系研究报告 消费信贷业务;信贷监管;借款人;消费信贷风险;信用联合征信系统;流动性风险;抵押物;法律风险;个人信用制度;信用观念;商业银行;个人消费;安... 2001年《中国金融年鉴》 ,第591-594页
9 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 消费信贷业务;个人消费信贷;指导意见;业务发展;消费信贷品种;信贷工作;金融机构;人民银行;消费贷款;商业银行;防范风险;汽车贷款;个人支票... 2000年《中国金融年鉴》 ,第285-286页
10 消费信贷发展迅速 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迅速;个人住房;个人汽车消费;耐用消费品;金额;耐用品;浦东;消费贷款;年增长;... 2000年《浦东年鉴》 ,第50页
11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 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指导意见;信贷工作;中国人民银行;业务发展;消费信贷品种;金融机构;中资商业银行;汽车消费贷款;个人住房;... 2000年《上海房地产年鉴》 ,第386-38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