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银行员工违规放贷,与实际用钱人,用他人顶各贷款,钱实际用款人拿走,问都应怎么
首先要看是谁申请的贷款,只要是实际贷款人的情况下有还款的义务,至于你觉得银行员工有违规的情况,你可以向银监会进行投诉。
Ⅱ 银行信贷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向客户借钱,属于违规违纪吗
该信贷员是钻了客户的空子,客户碍于他们是朋友的,把钱借给他,结果他自已放的钱他自已用了,他这个问题属于道德范畴,因为客户把存折放在信贷员手里,并且同意了借款请求,那么试想客户自已贷的款为啥要放在人家手里呢,只能说是以权谋私,银行只能责令该信贷员把钱还上,同时客户可以要求他偿还利息,
Ⅲ 银行工作人员违规贷款怎么处理
银行工作人员违规贷款,你可以向银行投诉,只要工作人员有违规贷款的情况下,那么你都可以投诉工作人员,维护自身的权益。
Ⅳ 银行工作人员违法贷款给自己构成犯罪吗
相当于犯罪,因为这就属于国有资产,私人处置,所以一定构成了,犯罪
Ⅳ 我是某公司一名员工,老板和银行串通,银行在没有任何抵押物的情况下,违规操作用我个人名义贷款500万
这个你可以报案的,因为贷款没有你本人的签字,即使是你的名字也没事。
Ⅵ 发放了违规贷款,银行人员犯了什么罪
违法发放贷款罪,是指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二、刑法规定
刑法修正案(六)第13条对《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第1款、第2款修改为:“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的,依照前款规定从重处罚。”
《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第3款规定:“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第4款规定:“关系人的范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以下简称《商业银行法》)和有关金融法规确定。”
三、立案标准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2、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
四、本罪的构成
本罪的构成要件特征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1、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对金融信贷的管理制度。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非法向关系人以外的其他人发放贷款的行为,不仅会给国家和金融机构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会破坏国家的贷款管理制度,扰乱国家的金融秩序。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违反国家规定,玩忽职守或者滥用职权,向关系人以外的其他人发放贷款,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3、主体是特殊主体,即行为人必须是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其他人不能构成本罪的主体。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也可构成本罪的主体。
4、主观方面由过失构成,即对造成的重大损失的后果是过失的心态。但是行为人违反法律、法规则可能是故意的。
五、本罪的认定
1、注意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本罪属于结果犯。只有在行为人因违法发放贷款造成重大损失时,才能以犯罪论处。对行为人的贷款行为没有造成损失或者造成损失不大的,不构成犯罪。
2、划清一罪与数罪。行为人犯本罪时往往兼有以贷谋私,收受贿赂的情形。如果行为人因收受贿赂,数额较大的,同时也构成了受贿罪,应以受贿罪和违法发放贷款罪实行数罪并罚。
3、本罪与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罪的界限。二者都是金融信贷方面犯罪,犯罪主体相同,犯罪的表现形式也有相似之处。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1)在放贷对象方面,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罪的对象是关系人;本罪的对象是非关系人。
(2)构成犯罪的损失金额不同。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罪造成较大损失即构成犯罪,而本罪要求造成重大损失才能构成犯罪。省联社政策法规部 耿春翔 林朋
Ⅶ 银行员工私自把客户的钱用作扣除他人贷款利息是否违法
可以查银行账单流水明细的,如果你发现流水账单上有出入不明的情况可以上报银行的监管部门,或者打110报警。
Ⅷ 银行工作人员违规操作贷款私用能告银行吗
关键问题在于是信用社违规操作还是其个人违规操作,是职务行为还是其个人行为;我认为你这种方案成功可能性很小,你就是被其个人骗了。
Ⅸ 农商银行领导处理职工违规违法贷款的依据是什么
一般依据是员工违规贷款给客户,通常不够贷款标准放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