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一政治必修一 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的区别是什么
钱货两清:用钱去买货,货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都属于你。 贷款消费:说白了就是借钱买东西,但借的钱是自己以后的钱。租赁消费:就类似于租书看,你可以租来看,但要还的。你拥有货的使用价值。
『贰』 高中政治,信贷消费就是超前消费,对吗
信贷消费说白了就是超前消费,先花未来钱!
通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采取信用、抵押、质押担保或保证方式,以商品型货币形式向个人消费者提供的信用,进而取得相应的货币或权限,一般有房贷、旅游贷款、助学贷款、汽车贷款
等!
目前我国的信贷市场非常不规范,而且相关法律法规也不完善,信贷消费很容易走火的。美国这次金融危机,信贷消费过度就是一个重要原因。
『叁』 高一政治辨析题 贷款消费与提倡的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相矛盾,属于超前消费。拜托各
(1)贷款消费,即"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在人们购买住房,轿车,电脑等大宗商品或服务的时候,一次性付款可能会超出自己的支付能力,这时可以考虑预支未来收入来进行消费.( (2)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要求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如贷款消费超出了自己的偿还能力,这是缺乏理性的消费行为,不宜提倡;而对于那些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又没有太多积蓄的家庭来说,贷款消费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3)可见,贷款消费不一定违背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不能一概反对.
『肆』 什么是个人消费贷款,消费贷款基本知识点讲解
个人消费贷款是指银行向个人客户发放的有指定消费用途的人民币贷款业务,其主要用于个人住房、汽车、一般助学贷款等消费性个人贷款。个人消费贷款的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20年。
个人消费贷款申请条件包括这些:借贷人必须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年龄须满18周岁且一般不超过 55周岁;借贷人要有贷款行所在地的城镇常住户口或有效居住身份;有合法、稳定经济收入,信用良好,有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贷款用途需正规
申请个人消费贷款需要提供有效身份证件和户籍证明、婚姻状况证明、个人收入证明。还要有确认消费行为的相应资料或文件,包括销售合同、协议或其他的有效文件。此外,还要提供从申请行销售网点获得的个人消费贷款申请表。当然,不同的银行要求提供的材料略有不同。
『伍』 怎样看待贷款消费
我国贷款消费发展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消费者收入稳定并且对于预期收入有较大信心的时候,会跟多的选择贷款消费。
贷款消费,有利于扩大内需,为生产带来动力,可以刺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是,如果发展不协调,过多的贷款消费会造成经济过热、过度通货膨胀的后果。
消费是生产的动力。贷款消费的发展,无疑会带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形成市场竞争,最终促进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加速提高。
『陆』 高中政治经济学简要说明我国贷款消费发展的原因,以及对社会经济和消费产生的原因
一 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对象等。近年商品房屋建设汽车等大宗商品生产多,所以引起消费。消费的方式发生改变。
二、国家经济增长,居民收入增加。收入是影响消费的原因之一,收入增加购买力增强,所以贷款项目增多、、
三、消费心理影响。从众心理、攀比心理等都刺激了贷款消费。
『柒』 政治辨析:提倡贷款消费违背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一,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是指要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而不是不消费。贷款消费是指“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一种消费方式。
二,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适度的贷款消费,有利于满足个人的需要,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可取的,并不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矛盾。
三,不考虑未来收入预期,盲目贷款消费,超前消费,这样的消费方式不健康不合理,违背了勤俭节约的精神。
因此,材料中的观点是片面的
『捌』 贷款消费是否与勤俭节约矛盾高一政治题~
(1)贷款消费主要是用于购买件耐用的消费品和大额服务,这些消费超出消费者当前的支付能力贷款消费。贷款消费对于那些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的个人和家庭来说,是可行的,明智的。它有利于提高个人的消费水平和拉动经济增长。(2)提倡勤俭节约是要求不浪费和倡导适度消费,并不是要抑制消费。因此,如果个人和家庭有稳定的收入、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进行的贷款消费也是一种适度消费,不会与提倡勤俭节约相矛盾。但是如果个人收入不稳定和未来收入不乐观的个人和家庭盲目地进行贷款消费是一种超前消费,它没有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就是不可行和不不明智的消费,它与我们提倡的勤俭节约是相矛盾的。(3)对此问题要具体分析。
『玖』 学考政治必背知识点
政治学考知识点
4.4分(超过78%的文档) 26075阅读 445下载 2016-02-26上传 13页 83KB
下载文档
收藏
分享
转存
转换
举报
认领
VIP免费
政治学考知识点
2
/ 13
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2.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3.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和流通手段。货币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能。4.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5.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并强制使用。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6.通货膨胀指的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通货紧缩是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7.在经济收支往来中,人们通常使用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两种结算方式。信用卡、支票等是经济往来结算中常用的工具。支票分为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8.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9.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10.引起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很多,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等,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也能引起价格的波动。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简单地说,供求影响价格。11.当商品的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导致商品短缺时,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当商品的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导致商品过剩时,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12.价格的变动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但价值决定价格。13.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14.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15.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价格下降,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16.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17.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会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互为替代品(可以互相替代):一种商品价格上涨,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互补商品(互相配合才能使用):一种商品价格上涨,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也减少。18.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表现为:调节产量和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19.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根本因素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或生产力发展水平);主要因素是居民的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20.消费的类型:(1)按照交易方式不同,可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2)按照消费目的不同,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其中,生存资料的消费是最基本的消费。21.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22.消费心理主要有: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政治初中必背知识点初中详细知识点总结通用版
广告 政治初中必背知识点提供初一,初中,初三,知识点总结和公式大全,适合自己的 查看详情 >
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