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二套房按揭首付幾成
以北京為例,北京二套房按揭首付比例不得低於6成。按照北京市的要求,居民家庭名下在本市已擁有1套住房,以及在本市無住房但有商業性住房貸款記錄或公積金住房貸款記錄的,購買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於60%,購買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於80%。
在北京購買普通自住房的執行現行首套房政策,即首付款比例不低於35%,購買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於40%(自住型商品住房、兩限房等政策性住房除外)。
(1)東莞商業貸款二套房首付擴展閱讀:
《個人住房貸款管理辦法》第四條貸款對象應是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
第五條借款人須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一、具有城鎮常住戶口或有效居留身份;
二、有穩定的職業和收入,信用良好,有償還貸款本息的能力;
三、具有購買住房的合同或協議;
四、無住房補貼的以不低於所購住房全部價款的30%作為購房的首期付款;有住房補貼的以個人承擔部分的30%作為購房的首期付款;
五、有貸款人認可的資產作為抵押或質押,或有足夠代償能力的單位或個人作為保證人;
六、貸款人規定的其他條件。
⑵ 商業貸款「首套房、二套房」如何界定
到底什麼樣的情況才能申請首套房貸,什麼樣的情況只能申請二套房貸?小編把最常見的幾種貸款情況都進行了分類,大家可以對號入座,了解一下。
可申請首套房貸:
1、名下無房產,想申請貸款買房。
2、全款買過一套房,想申請貸款再買房。
3、貸款買過一套房,商業貸款已結清,再貸款買房。
4、全款買過一套房,後來賣掉了,房屋登記系統查不到房產,再貸款買房。
5、當地暫不具備房屋登記系統的查詢條件的,銀行盡職調查核實購房人已有一套住房且貸款已還清,再貸款買房。
6、夫妻兩人,一方婚前買房使用商業貸款,另一方婚前購房用的是公積金貸款,婚後兩人想要以夫妻名義共同貸款。若貸款已還清,銀行業金融機構可以根據借款人償付能力、信用狀況等具體因素靈活把握貸款利率和首付比例,可按首套申請。
7、 個人名下有兩套房的商業貸款記錄,全都已還清且出售,同時能夠提供兩套住房出售的證明,這種情況下再貸款買房。
8、個人名下有一套房商業貸款已還清,另一套是公積金貸款也已經還清,申請商業貸款再買房。
9、夫妻兩人,一方婚前有房但無貸款記錄,另一方婚前有貸款記錄但名下無房產,婚後買房申請貸款。
10、貸款買過二套以上房,後來全部賣掉,通過房屋登記系統查詢不到房產,但在銀行徵信系統里能查到貸款記錄,再貸款買房。
可申請二套房貸:
1、貸款買過一套房,若貸款未結清,再想申請貸款買房。
2、個人名下有兩套房的商業貸款記錄,一套已還清,另一套未還清,此時再貸款。
3、夫妻兩人,一方婚前買房使用商業貸款,另一方婚前購房用的是公積金貸款,婚後兩人想要以夫妻名義共同貸款。若貸款未還清,想再申請貸款買房。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5-06-29,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更多房產資訊,政策解讀,專家解讀,點擊查看
⑶ 商貸第二套房首付比例是多少
商貸和公積金的首付比例不一樣,商貸是認貸不認房,只要名下無未還清的住房貸款就是首套貸款7成,首付3成,有未還清的商貸的二套首付比例是5成,首付5成,基準利率上浮1.1倍,公積金是認房不認貸,名下已有一套房產,公積金二套貸款8成最高80萬,利率上浮10%。望採納。
如您在中國銀行辦理個人商業貸款,在實施「限購」措施的城市,對擁有1套住房且相應購房貸款未結清的居民家庭,首付款比例不低於40%。具體首付款比例會根據不同地區和客戶的具體情況進行適當調整,請您詳詢當地經辦機構。
在不實施「限購」措施的城市,對擁有1套住房且相應購房貸款未結清的居民家庭,為改善居住條件再次申請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購買普通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為不低於30%。
人民銀行、銀監會要求各省級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結合當地不同城市實際情況自主確定轄區內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因此,各地具體的首付款比例和貸款利率請詳詢當地網點。
如有疑問,請繼續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歡迎下載中國銀行手機銀行或關注「中國銀行微銀行」辦理業務。
中國銀行在線客服: https://95566.boc.cn/ZIM/
手機銀行下載: http://www.bankofchina.com/ebanking/service/cs1/201009/t20100921_1151946.html
在線申請貸款: https://ebsnew.boc.cn/boc15/loginPreLoan.html?locale=zh&v=20180518020405613
國家助學貸款: https://ebsnew.boc.cn/boc15/studentLoan.html?locale=zh&v=20180518020405613
在線申請信用卡: http://www.boc.cn/ebanking/online/201310 /t20131024_2567848.html
⑸ 第二套房是二手房商業貸款首付多少
根據《關於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申請購買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貸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於40%,貸款利率嚴格按照風險定價。
對於有購房貸款記錄但申請貸款購房時實際沒有住房的居民家庭、擁有1套住房但沒有購房貸款記錄的或相應購房貸款已結清的居民家庭,再次申請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購買住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不低於30%。
(5)東莞商業貸款二套房首付擴展閱讀
銀行認定為二套房的七種情況
1、父母名下有住房,以未成年子女名義再購房;
2、未成年時名下有房產,成年後再貸款購房;
3、個人名下有全款購買的住房,再貸款購房;
4、個人名下有貸款購買住房,結清出售後再貸款購房;
5、首次購房使用商業貸款,再次購房使用公積金貸款;
6、婚前一方曾貸款購房,婚後以另一方名義申請貸款購房,但兩人戶口沒有在一起;
7、婚後雙方共同貸款購房,離異後一方再申請貸款購房。
⑹ 商業貸款二套房首付多少
這個,首先要看你是本地戶口,還是外地戶口,本地戶口的話,第一套房有貸款在還的,二套房首付就要4成,首套房貸款已結清的話,二套房首付就還是3成。外地戶口的話,如果你已經有了首套房,要買第二套房,首先要滿足三年內連續兩年以上的社保證明這個前提條件,才具備有二套房資格,首付參考上面。
⑺ 東莞新房首付比例是多少 首套房和二套房的區別
東莞新房首付比例是不低於30%。購買首套房和二套房的區別是:
2016年10月6日,東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東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進一步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自2016年10月7日起,對我市相關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作如下調整:
1、居民家庭首次購買普通住房(指從未購置過住房),按照國家政策,申請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不低於30%。
2、對於有購房貸款記錄但申請貸款購房時實際沒有住房的居民家庭、擁有1套住房但沒有購房貸款記錄的或相應購房貸款已結清的居民家庭,再次申請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購買普通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不低於30%。
3、居民家庭擁有1套住房且相應購房貸款未結清,再次申請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購買普通住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不低於40%。
(7)東莞商業貸款二套房首付擴展閱讀
實施房價備案制度
1、由市發改、住建、房管部門對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價格行為實行聯動監管。
2、從2016年10月7日起,新建商品住房項目到住建部門辦理預(現)售前,需先到發改部門辦理銷售價格備案,備案價格在網上公示,取得預售證(或現售備案證書)後,在房管部門辦理建檔時備案價格將被鎖定。
實際成交價格不得突破備案價,下浮幅度不得超過15%,房價一經備案兩個月後方可調整。
3、2016年1月1日後取得預售許可證(或現售備案證書)的在售商品住房項目需於2016年10月20日前到發改部門補辦未售出住房的房價備案手續。
⑻ 二套房商業貸款首付多少
「二套房商業貸款首付」是多少?對於購買二套房的業主來說,這是需要了解的。在此,小編整理了「二套房商業貸款首付」的相關知識,以供大家參考。
「二套房貸首付」是什麼?
「二套房貸首付」是第二套普通自住房的按揭貸款的第一期付款簡稱,是指以借款人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為單位認定的,借款人家庭人均住房面積高於當地平均水平的,再次向商業銀行申請住房貸款的第一期付款。
「二套房貸首付」的主要要件
1、以借款人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為單位認定房貸次數;
2、以當地房地產管理部門依據房屋登記信息系統出具的家庭住房總面積為准,借款人家庭人均住房面積已高於當地平均住房水平;
3、已利用住房公積金貸款購房的家庭,再向商業銀行申請住房貸款的。
「二套房貸首付」的社會背景
2010年1月10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通知明確,對已利用貸款購買住房、又申請購買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貸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於40%,貸款利率嚴格按照風險定價。此外,已取得預售許可的房地產開發企業,要在規定時間內一次性公開全部房源。
通知要求,加大差別化信貸政策執行力度。金融機構在繼續支持居民首次貸款購買普通自住房的同時,要嚴格二套住房購房貸款管理,合理引導住房消費,抑制投資投機性購房需求。
「二套房貸首付」的相關解讀
在備受關注的二套房貸款政策上,國務院再次重申了二套房貸款首付比例不得低於40%,並且以家庭為認定單位。這是對前期坊間傳聞「二套房貸款首付比例將為50%」的否定。但二套房貸款執行利率並未明確。中央財經大學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從中能夠明顯看出,新政的基調是對保障性需求繼續鼓勵,對投資投機性購房需求進行抑制,中央加大了差別化信貸政策執行力度。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3-05-24,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更多房產資訊,政策解讀,專家解讀,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