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泄露個人信息是不是所以違法
違法,屬於侵犯個人隱私行為。
相關法律法規:
憲法
第三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第三十九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第四十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護。除因國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檢察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對通信進行檢查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刑法
第二百四十五條非法搜查他人身體、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
第二百四十六條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第二百五十二條 隱匿、毀棄或者非法開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二百五十三條 郵政工作人員私自開拆或者隱匿、毀棄郵件、電報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犯前款罪而竊取財物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定定罪從重處罰。
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 國家機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療等單位的工作人員,違反國家規定,將本單位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給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上述信息,情節嚴重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單位犯前兩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民法通則
第一百條 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第一百零一條 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關於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
140.以書面、口頭等形式宣揚他人的隱私,或者捏造事實公然醜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
以書面、口頭等形式詆毀、誹謗法人名譽,給法人造成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法人名譽權的行為。
141.盜用、假冒他人姓名、名稱造成損害的,應當認定侵犯姓名權、名稱權的行為。
侵權責任法
在我國現行法律中,只有《侵權責任法》 第二條講民事權益范圍中包括了隱私權
根據我國國情及國外有關資料,下列行為可歸入侵犯隱私權范疇:
1、未經公民許可,公開其姓名、肖像、住址、身份證號碼和電話號碼。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壞他人居住安寧。
3、非法跟蹤他人,監視他人住所,安裝竊聽設備,私拍他人私生活鏡頭,窺探他人室內情況。
4、非法刺探他人財產狀況或未經本人允許公布其財產狀況。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記,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內容,以及將他們公開。
6、調查、刺探他人社會關系並非法公諸於眾。
7、干擾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對其進行調查、公布。
8、將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會公布。
9、泄露公民的個人材料或公諸於眾或擴大公開范圍。
10、收集公民不願向社會公開的純屬個人的情況。
11、未經他人許可,私自公開他人的秘密。
未成年人保護法
第三十九條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
對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記、電子郵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隱匿、毀棄;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依法進行檢查,或者對無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記、電子郵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代為開拆、查閱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開拆、查閱。
⑵ 如果銀行或者通訊公司泄露了你的個人信息給貸款公司構成犯法嗎 我能怎樣維權
如果對方故意有償的泄露了你的信息,那是違法的,但這樣的行為一般不會是企業行為,大多數是內部員人的個人行為,取證比較困難。如果你有證據的,可以直接報警處理。
⑶ 商業貸款公司有權利把貸款人的個人信息泄露給催收公司嗎
沒有權利,涉嫌泄露公民個人信息犯罪
⑷ 如果貸款逾期,銀行泄漏貸款人信息屬於違法行為嗎
你好,屬於正當行為。銀行有權在再三催貸款人未歸還欠款情況下,將欠債人名字公示,嚴重的可以以老賴名義向所有媒體公布。
⑸ 網上金融機構辦理了貸款會泄露個人身份證信息嗎
只要選擇的是正規的貸款機構,借款人的個人信息是不會被泄露的。
在合規的銀行和小額貸款公司,要求本人持身份證原件才能貸款。在非法的貸款公司,貸款流程不符合規范,有可能可以辦到貸款。 如果擔心自己的身份證是否用於貸款,可以通過中國人民銀行指定的各地銀行網點查詢自己的徵信報告,需要提供身份證及復印件。
通過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網站自助查詢徵信報告,需要身份證,手機號碼,銀行卡等信息,查詢申請成功後,24小時內可以得到徵信報告。 徵信報告上有工作信息,居住信息,貸款信息,貸款金額,月供情況,逾期情況,信用卡情況等詳細信息,用戶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徵信狀況。
如果發現自己的身份證被人貸款,可以向所在地警方報警,防止資金損失,控制事情的發展。還可以通過法院起訴借款人和放款公司,其涉嫌違法操作,侵害他人經濟權利。
(5)貸款機構泄露個人信息犯法嗎擴展閱讀:
網貸注意事項
1、選擇合法的貸款機構
網上貸款尤其如此。雖然名為小額,但也是貸款,全部的貸款,不管是銀行放貸,還是民間放貸款,都需要你有還款能力。也是那些聲稱,不需要任何條件就能貸款給你的,肯定是騙子或晃子。此外,許多朋友都問,僅僅提供身份證是不是就能貸款的問題。顯而易見,若不能提供其他有效證明,身份證也是無用的,正規放貸公司也肯定不會僅憑一張身份證就放款給你的。
2、借貸手續要齊全
在借貸時借款人應主動寫出書面借據,出借人也應提醒對方寫出借據。如果遇到特殊情況,當場無法寫出借據的,應有第三人作證,事後補上借據。借據上應寫明雙方姓名、借款數額(用漢字大寫)、借款時間、借款用途、借款利率、償還日期、違約責任,以及其它雙方約定的合法內容等要素。還款時,出借人應當出具收據,還款人應妥善保存收據,以免以後產生糾紛。
3、注意不需要繳納押金
網上正規的貸款機構都有著嚴格的貸款審批流程,縱使不要求貸款人提供抵押物,也需要審查貸款人的信貸記錄、收入情形、工作或經營狀況等信息,並且在貸款額度、貸款期限等方面有著嚴格的限定。正規的貸款機構在放貸前不收取任何費用,而是在進入貸款周期後按期還款。
⑹ 欠銀行或金融機構借款但可以聯繫上本人,銀行去我老家散布我貸款的信息算侵犯本人隱私違法嗎
算。但需要你收集證據,只有向第三方公開泄露你個人信息,貸款信息才算。
個人信息:未隱藏數字的身份證號、手機號,住址等。
貸款信息:未隱藏數字的合同號/信用卡號、貸款金額、欠款金額、逾期天數等。
⑺ 個人信息泄露給貸款機構人員要緊嗎
應該不要累吧,因為貸款機構的工作人員本來就是要了解貸款人員的信息,所以沒問題
⑻ 未經本人同意,銀行泄露貸款信息是否侵犯隱私
未經本人同意,銀行泄露貸款信息侵犯了個的隱私,協商不成,可以到法院起訴,主張侵權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二條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第三條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⑼ 金融機構未經本人同意把個人的信息資料泄露出去屬於什麼性質
泄露公民個人隱私,有證據可以起訴該金融機構。
⑽ 手機貸款機構可以查詢個人通訊錄犯法么
侵犯個人隱私。很多APP會索要這個許可權,尤其是一些社交軟體,但目的是通過手機號向您推薦好友,擴大圈子,增加用戶粘性。可能聯系人信息都不上傳伺服器,就算上傳後台應該也是加密,只有軟體可以讀取,是無法看到明文的,否則您的隱私就泄露了。就像支付寶、QQ等,你的密碼在伺服器上肯定有,但是人是看不到的,就算馬雲、、馬化騰想看都不可以。同意APP讀取並並不意味著可以上傳伺服器,不意味著工作人員可以看,不意味著可以濫用。這些流氓軟體,同意讀取之後,你的通訊錄就作為一個excel表展現在第三方催債公司工作人員的面前了,你爸媽女朋友或者老婆七大姑八大姨大表哥二大爺同學同事客戶的電話就都被他們看到了,可怕不?之後你要是逾期,他們就會被問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