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贷款用途 > 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的会计分录

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的会计分录

发布时间:2021-06-30 21:21:59

Ⅰ 贷款如何做会计分录

1.发放贷款:
借:贷款—本金 (本金+交易费)
*—利息调整(差额)
贷:吸收存款(实付额)
2.确认贷款利息:
借:应收利息 (本金×合同i)
贷:利息收入 (摊余×实利)
*贷款—利息调整
【注】合同利率与实际利率差异较小的,也可以采用合同利率计算确定利息收入。
收到贷款利息:
借:吸收存款 (票利)
贷:应收利息
3.确认减值损失: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贷款损失准备
同时,贷款减值后,贷款下设所有的(本金、利息调整以及应收未收利息)明细账都需要转入“贷款—已减值”。
借:贷款—已减值
贷:贷款—本金
*—利息调整
应收利息(未收利息)
4.确认减值后,2笔分录:
(1)按实际利率法以每期初的摊余成本为基础确认利息收入:
借:贷款损失准备
贷:利息收入(期初摊余×实利)
【注】此时应将“合同本金×合同i”计算确定的应收利息进行表外登记,不需要确认。
(2)减值后,实际收到利息:
借:吸收存款 (票利)
贷:贷款—已减值
实际利息收入=摊余×实利
贷款的摊余成本=摊-收现+实际利 息-减值损失
5.确实无法收回的贷款,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作为呆账予以转销:
借:贷款损失准备
贷:贷款—已减值
同时,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转销表外登记的应收未收利息,减少表外“应收未收利息”科目金额。
6.已确认并转销的贷款以后又收回:
借:贷款—已减值(原转销的余额)
贷:贷款损失准备
借:吸收存款 (实收额)
贷:贷款—已减值
*资产减值损失(差额)
期末的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当期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现金的流入-已收回的本金-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贷款的减值:未来的现金流量低于计提减值准备前的摊余成本,差额要确认贷款损失准备。
7.抵债资产
(1)收到抵债资产:
借:抵债资产(公允价)
*营业外支出
贷款损失准备(损失-已冲)
贷:贷款—已减值(本金-减值)
应交税费
(2)抵债资产租金: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贷:其他业务收入
抵债资产跌价准备=原值-现价
借:资产减值损失(原价-现价)
贷:抵债资产跌价准备
(3)确认发生的维修费用: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
(8)确认抵债资产处理: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实收)
抵债资产跌价准备
*营业外支出
贷:抵债资产(原价)
应交税费

Ⅱ 银行发放贷款的会计分录,银行的角度

一、第一个分录是对的。

二、说明。

1、《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附录设置了第1303号科目“贷款”,核算企业(银行)按规定发放的各种客户贷款,包括质押贷款、抵押贷款、保证贷款、信用贷款等。本科目可按贷款类别、客户,分别“本金”、“利息调整”、“已减值”等进行明细核算。

企业发放的贷款,应按贷款的合同本金,借记“贷款——本金”,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吸收存款”、“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科目,有差额的,借记或贷记“贷款——利息调整”。

2、第二个分录存在的问题有:

(1)贷款是一级科目,XX贷款是补充说明贷款的种类的为明细科目,应该放在后面。

(2)银行的负债类科目没有“活期存款”,设置了第2011号科目“吸收存款”,核算企业(银行)吸收的除同业存放款项以外的其他各种存款,包括单位存款(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等)、个人存款、信用卡存款、特种存款、转贷款资金和财政性存款等。

(3)银行的“应收利息”科目用于发放贷款业务在资产负债表日的处理,并非在发放贷款时。企业发放的贷款,应于资产负债表日按贷款的合同本金和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贷款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利息收入”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贷款——利息调整”科目。

Ⅲ 收到贷款的会计分录

收到贷款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或长期借款

归还贷款:

借:短期借款或长期借款

财务费用-利息

贷:银行存款

(3)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的会计分录扩展阅读

一般情况下,在收到货款前,会对待收到的货款做应收账款分录,故收到货款时直接做冲销应收账款分录,具体如下:

1、发出商品,计提应收账款,并计提商品成本: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2、收到应收账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Ⅳ 个人经营性贷款会计分录问题

个人房产抵押贷款,可以是个人贷款,也可以用于为企业贷款作抵押,先确定你的情况:贷款主体是谁——查阅贷款合同。
1.贷款主体为企业。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
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2.贷款主体为个人。须由企业和总经理再签署一份借款合同,由总经理借款给企业。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总经理
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Ⅳ 还银行贷款的 会计分录怎么做

1、平常偿还银行贷款利息时:

借:财务费用-贷款利息

贷:银行存款

2、到期偿还银行贷款本金时:

借:短缺贷款或长期贷款

贷:银行存款

注:超过一年以上的贷款为长期贷款。

(5)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的会计分录扩展阅读:

银行贷款发放使用“短期借款或长期借款”,属于负债类科目,说明企业从银行得到贷款,以后需要支付贷款,还要归还贷款本金。

1.根据发放贷款的单据编制的会计分录是:

借:银行存款-**行

贷:短期借款或长期借款

2.发放的贷款归还本金时的会计分录是:

借:短期借款或长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行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银行贷款具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如:

1、按偿还期不同,可分为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

2、按偿还方式不同,可分为活期贷款、定期贷款和透支;

3、按贷款用途或对象不同,可分为工商业贷款、农业贷款、消费者贷款、有价证券经纪人贷款等;

4、按贷款担保条件不同,可分为票据贴现贷款、票据抵押贷款、商品抵押贷款、信用贷款等;

5、按贷款金额大小不同,可分为批发贷款和零售贷款;

6、按利率约定方式不同,可分为固定利率贷款和浮动利率贷款,等等。

Ⅵ 银行贷款如何做会计分录

银行贷款按照借款期限划分

借款期一年以内做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
****************************************
借款期一年以上做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借款

Ⅶ 公司向个人借款如何做会计分录

公司向个人借款,其本金计入往来账目,支付的利息计入财务费用。账务处理如下:

1、借入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短期借款

2、按期计提利息时: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3、支付利息时:

借: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代扣代缴)—应交个人所得税

4、上交税款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代扣代缴)—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5、归还本金时

借:其他应付款/短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7)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的会计分录扩展阅读:

种类

根据会计分录涉及账户的多少,可以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

简单分录是指只涉及两个账户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复合分录是指涉及两个(不包括两个)以上账户的会计分录

方法

层析法

层析法是指将事物的发展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和层次,逐层递进分析,从而最终得出结果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层析法进行编制会计分录教学直观、清晰,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其步骤如下:

1、分析列出经济业务中所涉及的会计科目。

2、分析会计科目的性质,如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等。

3、分析各会计科目的金额增减变动情况。

4、根据步骤2、3结合各类账户的借贷方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增加或减少),来判断会计科目的方向。

5、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编制会计分录。

此种方法对于学生能够准确知道会计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非常有效,并且较适用于单个会计分录的编制。

网络—会计分录

Ⅷ 银行贷款应该怎么做会计分录

收到贷款做: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或长期借款)
支付贷款利息时: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还贷款时:借:短期借款(或长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Ⅸ 向银行做个人助业贷款的会计分录如何做

承诺费主要看是什么性质的
要是押金性质的就挂在其他应收款,如果银行提供承诺费(或者管理费什么的发票)就做进费用。
可以简单点做:
借:银行存款 3 000 000
贷:长期借款 3 000 000
计提利息(月还款中的利息部分)
借:财务费用 XXX
贷:应付利息 XXX
月还款
借:长期借款 (归还的本金部分)
借:应付利息 (归还的利息部分)
贷:银行存款 XXX

阅读全文

与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的会计分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自住房如何抵押贷款 浏览:41
贷款二十年需要担保人吗 浏览:376
买房贷款月供6000 浏览:984
太原君和元贷款公司怎么样 浏览:294
手机贷款填写资料技巧 浏览:738
贷款买房公积金原来账户余额如何 浏览:259
已成年未工作可以贷款买房吗 浏览:490
征信上小额贷款公司JO是什么 浏览:738
网上贷款官方网站 浏览:53
信用社贷款后换手机号 浏览:806
上海公积金没有贷款信息 浏览:224
有哪些贷款不用认证手机号码 浏览:399
用别人的手机号花呗贷款 浏览:562
夫妻男方用公积金贷款买房女方还能用吗 浏览:956
网上贷款为什么会有我电话 浏览:859
公积金余额冲贷后还能贷款吗 浏览:97
婚姻期间贷款是夫妻共同债务吗 浏览:145
什么公司可以贷款出去 浏览:310
贷款需要几个银行流水 浏览:510
有正式工作去贷款难吗 浏览: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