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贷款用途 > 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的监管建议

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的监管建议

发布时间:2021-06-06 21:10:58

㈠ 五部委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你觉得现在大学生小额贷款的现象普遍吗

对于目前的大学生来说,这样的小额消费贷款还是非常普遍的,因为目前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资金非常有限,但是由于商家的过度宣传和推广,他们大学生往往不能够经得起这些诱惑,所以说就会进行一些小额贷款。

而如果过度让这些消费贷款在生活中横行的话,那么对于整个国家的金融市场来说,都会是一种非常大的干扰国家对于这类金融的监管的难度也变得非常大,所以说国家为了规范性的贷款市场加大对这些行业的监管,所以说就推出了相应的规范条约,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约束大学生进行小额贷款,让这些大学生能够有一个健康美好的未来。

㈡ 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迎来更严监管,哪些机构受影响较大

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迎来更严监管,一位北京互金行业从业人员表示,其公司在信贷这块没有再做学生业务,但他认为,行业内存在的普遍观点是蚂蚁集团会受到较大影响。他还认为,《通知》要求第二还款来源,对金融机构做这部分用户影响较大。

他表示,金融机构还可以做学生用户,但要求提供第二还款来源,就很麻烦,例如开信用卡需要第二还款来源——父母的确认,可能就会有一些限制,“不会那么大地扩张这部分客群。”

根据《通知》,要严格贷前资质审核,实质性审核识别大学生身份和真实贷款用途,综合评估大学生征信、收入、税务等信息,全面了解信用状况,严格落实大学生第二还款来源,通过电话等合理方式确认第二还款来源身份的真实性,获取具备还款能力的第二还款来源(父母、监护人或其他管理人等)表示同意其贷款行为并愿意代为还款的书面担保材料,严格把控大学生信贷资质。

(2)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的监管建议扩展阅读

针对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的监管进一步加强:

3月17日,根据银保监会官方网站消息,银保监会办公厅、中央网信办秘书局、教育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人民银行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加强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监督管理。

《通知》称,小额贷款公司要加强贷款客户身份的实质性核验,不得将大学生设定为互联网消费贷款的目标客户群体,不得针对大学生群体精准营销,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放贷机构外包合作机构要加强获客筛选,不得采用虚假、引人误解或者诱导性宣传等不正当方式诱导大学生超前消费、过度借贷,不得针对大学生群体精准营销,不得向放贷机构推送引流大学生。

㈢ 小贷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大学生该如何避免提前消费

我觉得首先应该树立正确合理的消费观念,其次,应该找准自己应该属于哪一类消费群体,其实说得明白一点就是希望大学生可以不要去因为攀比心理去选择提前消费,最后我觉得其实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管理,比如小贷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这种相关规定,其实大学生根本没有必要提前消费,我们那时候读书就没有这么多什么提前消费的平台和渠道,所以也根本就不会有提前消费的行为,所以这个问题和如今的形势和一些消费观点的改变也是有很大的关系。

加大监管力度

其实大学生其实根本就没有必要提前消费,所以相关部门应该加大这方面的执法和监管力度,比如这次规定小贷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的举措就很好,因为确实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没有这个能力去偿还,所以也没有必要向他们推荐这个业务,这样才能从根源断了他们这样的想法,我觉得其实最重要的是大学生自己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消费观念。

㈣ 对大学生借贷校园贷有什么对策建议

继重庆之后,深圳互联网金融协会昨日晚间发布《关于规范深圳市校园网络借贷业务的通知》(下简称《通知》)。该文件是国内首份协会针对校园贷的规范通知,对校园贷提出了9项规定,其中包括审查借款用途,“除助学贷款、创业贷款等有助于学习工作的贷款业务外,各企业不得向借款学生提供其他用途的贷款”,学生借款必须获得家长或家属同意,严禁线下销售和校园代理,严禁裸照、暴力催收等非法催收。
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方颂认为,一旦上述规定落实到位将令校园贷大规模收缩。不过,也有校园贷平台对协会所发规定的合法性和约束力提出质疑。深圳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曾光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通知是在深圳市互联网金融风险排查大背景下发布的,也是在征得有关部门同意后发布的,接下来将对校园贷展开排查整治行动。

深圳互金协会规范校园贷
暴力催收、裸条、高利贷……今年以来,以学生作为借款对象的校园贷被推至风口浪尖上,继重庆市金融办、教委等部门联合发文规范校园网贷行为后,深圳互联网金融协会昨日晚间发布《关于规范深圳市校园网络借贷业务的通知》。
深圳互联网金融协会方面表示,该文件是国内首份协会针对校园贷的规范通知。近年来,深圳部分分期平台、P2P网贷、电商平台等互联网金融企业针对学生群体大力发展校园网络借贷业务。由于准入门槛低、监管相对滞后,行业内出现了虚假宣传、变相发放高利贷、暴力催收等违法违规现象,严重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益,干扰了学校的教学秩序,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据悉,没有还款来源、被银行拒之门外的学生,过去两年来却成了各家互联网平台争抢的客户。过去一年来,学生贷款进入校园,各类互联网金融平台将校园作为争夺的地盘,为学生提供资金。但在校园贷横行校园的背后,其引发的各类问题在今年集中爆发。
理财分析师,校园贷的本意是通过资本的合理流动,来解决大学生在自我提升和创新创业过程中面临的资金不足。但由于监管不力、缺乏规则、大学生消费观念扭曲等种种原因,作为P2P蛮荒时代的产物之一,乱象丛生的校园贷对大学生竟从扶持变成压榨。
学生借款仅限学习、创业等
在校园贷的乱象中,低门槛,为学生提供超出其负荷能力的借款资金,助长学生过度消费;收费过高,造成学生负担,引发各类校园问题。这是校园贷被推上风口浪尖的主要原因。
此前针对校园贷在广东各高校进行实地调查发现,学生通过各类校园贷网站借款几乎触手可及。各类校园贷广告打着“零首付”、“免息”等诱人的幌子进入校园。而从门槛上看,校园贷对于学生几乎没有设置过高的门槛。有关校园贷的报告,在其调查的11家校园贷平台样本中,仅有1家平台的其中1个项目规定借款人必须是985、211院校的本科、研究生的应届毕业生,并需要拿到单位的offer,其余10家平台的申请资格基本只有一个要求:“在校大学生”,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生均可。“对于大多数大学生而言,这个门槛相当于没有门槛。”分析师表示。而从学生借款的条件看,53%的大学生选择校园贷是由于购物需要(买化妆品、衣服、电子产品等),学生中通过新平台借款还旧债的情况普遍存在。
针对上述问题,深圳互联网金融协会昨日晚间发布的《通知》提出的9项规定中就提出,必须审查借款用途。除助学贷款、创业贷款等有助于学习工作的贷款业务外,各企业不得向借款学生提供其他用途的贷款。严禁违规宣传,各企业不得在校园内开展任何形式的营销宣传活动。不得使用歧义性语言或其他欺骗性手段等进行虚假片面的线上线下宣传。严禁线下销售和校园代理。各企业不得自行或委托、授权第三方在互联网等电子渠道以外的物理场所进行宣传或推介融资项目。严禁委托学生、校园工作人员或校园商户等在校内开展任何形式的线上线下宣传、推销或代理活动。
“这几项还是直击校园贷乱象的,”华南一家互联网金融平台负责人对南都记者表示,校园贷大部分被用于提前消费,一旦限制借款用途,将对校园贷起到明显的遏制效果。此外,禁止校园代理制和线下销售,将直接围堵校园贷对学生群体的渗透。目前各大校园贷平台在校园的主要推广模式便是校园代理制。
学生借款监护人、家长应知情
除了上述规定,《通知》还针对校园贷高成本和催收问题,要求必须控制借款成本,不得以服务费、手续费、催收费等各种名义变相收取高额费用。不得以缴纳保证金、业务提成等形式克扣借款资金以及严禁裸体、暴力催收等非法催收行为。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深圳互联网金融协会提出的要求中,最具杀伤力的规定是“各企业向未成年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学生发放任何贷款,必须取得监护人的书面同意并面签。”具体要求为,向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学生发放任何贷款,必须获得第二还款来源方的书面同意,并对其真实性负责。第二还款来源方必须为具备还款能力的家长或其他担保人;第二还款来源方为具备还款能力的学生的,须由双方学生的班主任或辅导员签字见证并通知双方的家长或家属;第二还款来源方出具有效证据证明其书面意见为他人伪造的,各企业不得再对第二还款来源方进行任何形式的催收。对于具有公益性质的助学贷款,没有第二还款来源方的,必须取得学生所在学校的书面同意。
据调查,在此之前,校园贷平台尽管普遍要求学生提供家长或者家属的信息,并作为第二还款人,但在实际运营中,校园贷平台普遍对于信息审核不严格。调查还发现,由于大部分校园贷只需提供身份及学生信息,并且只需要通过网络申请,校园贷在资质审核方面存在漏洞。如果一名学生获取了另外一名学生的身份信息,很容易冒用他人身份去贷款。
分析:落地执行难度较大
“一旦按上述要求落地,校园贷的规模将大幅收缩。”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方颂表示,此点对于校园贷的约束力较大,不少学生借款,家长实际上并不知情。
按《通知》要求,即日起,各企业新增校园网贷业务必须按照本通知的要求开展;对于存量业务,应立即按照本通知的要求进行整改,并于三个月内完成整改工作,整改完成后,将整改情况书面报送协会。
不过也有分析认为,上述《通知》落地难度不小。肖微微认为,信息审核方面,要求对借款学生的多项信息进行审核,工作量加大,而且有些难以审核。借款渠道繁多但信息渠道却并没有打通,很难弄清楚借款学生有没有在其他地方借款,或者借了多少,“在其他机构的贷款信息审核”这一项较难开展;同样的,如果第二还款人或担保人在其他渠道有负债,这使其还款能力也打了折扣,而“对其真实性负责”加大工作量,但其实无法完全保证真实性。
特别是关于借款用途方面,规定明确指校园贷借款用途限定为“助学贷款”和“创业贷款”等有助于学习工作的贷款业务。但借款企业很难限定学生拿到钱后不挪作他用。肖微微认为,这里面也存在一个擦边球,比如学生在网络平台分期消费或借款消费,可以明确得知借款资金用途,比如大学生分期整形就不再被允许,但分期买电脑可以被认为是“助于学习工作”。
此外,针对深圳互金协会的相关规定,有总部位于深圳的校园贷平台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对于协会所发规定的合法性和约束力提出质疑。对此,深圳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曾光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通知是在深圳市互联网金融风险排查大背景下发布的,也是在征得有关部门同意后发布的,接下来将开展校园贷排查整治行动。
规范校园贷规定
●除助学贷款、创业贷款等有助于学习工作的贷款业务外,各企业不得向借款学生提供其他用途的贷款。
●必须控制借款成本,不得以服务费、手续费、催收费等各种名义变相收取高额费用。
●严禁裸体、暴力催收等非法催收行为。

㈤ 互联网贷款对大学生限制发放,会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影响吗

限制贷款对大学生是必要的,否则会让很多大学生陷入消费贷的陷阱之中。其实对大学生限制贷款的建议,很早就有人提出了。虽然大学生基本已经成年了,但由于其没有社会经验,很多人没有相关的借贷经历和征信常识。部分大学生为了贪图一些奢侈品,就会被不良贷款公司诱导进行消费。在前几年,各个大学内,几乎都是各种消费贷的广告,商家知道直接借钱是很难打动大学生的,就用分期贷的名义带来诱导学生,例如iPhone分期,网购分期等。

㈥ 五部委规范大学生消费贷,网络贷款会带来哪些隐患

我国贷款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隐患,尤其是对于没有赚钱能力的大学生来说,如果过度依赖网络贷款,对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然后对这些不太懂金融知识的大学生,进行一定的网络讹诈。而在前几年也因为不少的网络贷款导致一些大学生走向了绝路,甚至是结束掉了自己的生命,所以说国家为了诊断这一状况,国家又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现在已经严格的要求大多数的网络贷款公司不能够把这些消费贷款借给这些大学生,不能够让这些大学生提前消耗掉他们的未来支出,也要让这些大学生懂得节约支出的重要性,同时也要对这些大学生进行相应的金融知识教育,让他们明白其中蕴含的陷阱。

㈦ 五部委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你对这波操作怎么看

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措施,这是因为大学生确实不应该接触互联网消费贷,并且这样做还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消费观念。


总的来说,我认为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是很有必要的。

㈧ 五部门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为何大学生会被盯上

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的内容主要是从四个方面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切实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大学生容易成为网络贷款的目标呢?我认为主要是:

大学生对这金融知识的缺乏

目前来说,除非和专业相关,不然没有哪一门课程是专门给大学生科普金融知识的。他们大多只是从网络上或者网贷公司的宣传单上了解到相关知识,但是这远远不够。片面的零碎知识只会让他们产生认知偏差,才会导致他们只看到有人因为贷款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却看不到这背后的陷阱有多大。


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

阅读全文

与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的监管建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抵押车贷款要压钥匙吗 浏览:139
陆金服2018贷款余额 浏览:856
涿州贷款中介公司 浏览:354
准备贷款要拉多长时间的流水 浏览:379
无工作只有户口本贷款 浏览:712
过户给买方后办理消费贷款 浏览:802
小额贷款借钱不还会怎么样 浏览:42
信用社贷款资料提交 浏览:434
通过网上贷款可信吗 浏览:161
在工行手机银行贷款属于网贷吗 浏览:543
公积金贷款买房要什么资料 浏览:766
浦发银行10年无息贷款 浏览:413
黑户不用手机贷款口子 浏览:500
贷款逾期不还会能找工作吗 浏览:868
2018北京商住贷款利率 浏览:779
农行有哪几种贷款 浏览:940
桂林邮政储蓄贷款利率 浏览:96
精装贷款利率686 浏览:408
江西工商银行公积金贷款利率 浏览:220
贷款买的房子房产证写抵押银行 浏览: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