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近年來,校園內針對大學生的消費貸款,大學生信用卡廣告層出不窮,你如何看待此
這就是資本滲入年輕人群體,消費未來市場,就好比房貸,消費未來經濟三十年,現在GDP高了都是虛高,以後房地產效仿國外,有房產稅,每套1.5-2.5,按照房值評估計算,那麼又養肥了評估機構,不知道坑害完大學生,資本的手還伸向何方,對了,小學生已經被資本滲入了
② 校園貸款,對大學生好處多還是壞處多
校園貸款,給學生帶來的壞處大於好處。相較於比較成熟的群體,學生群體對於貸款的需求量還是比較大的。有一些人也是看到學生這個群體需求量比較大的特點,將貸款推向的校園。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關於校園貸的問題也是越來越明顯。
還有,校園貸的利息以及各種附加費用也是很高的。有些商家為了吸引學生,打出零首付0利息的資源來吸引群體。但是實際上想要獲得校園貸,不僅需要支付利息,還需要各種附加費用,比如服務費、手續費。那些宣傳沒有利息的校園貸,其實需要支付大量的附加費用。很多大學生才剛剛接觸到社會,他們的風險意識沒有那麼強,很容易被騙。大學生這個群體沒有固定的收入來源,很難去償還借的的校園貸。
③ 違規校園貸亂象,讓一些大學生深陷其中,為防控風險出台了哪些政策
那些讓大學生深陷其中,無法自拔的違規校園貸即將被禁止了,小額貸款公司將不得向對校園內的大學生發放消費性網路貸款。由於網路時代的高速發達,信息的共享化讓很多未走出校門的大學生開始了提前消費的觀念。比如看上了某一樣奢侈品或者嚮往已久的3G產品,但是手上的生活費或者打工的錢並沒有那麼多,就可以提前支取一部分。網路上充斥著各種針對大學生消費貸款,而無抵押的操作,也讓很多大學生怦然心動。環境的形勢並不是很好,很多大學生在本科畢業之後都會選擇考研,而延長讀書的時間,就意味著需要更多的金錢成本,並沒有豐富打工的經驗的大學生為了自己的生計或者學業,必須要花一些超出預期的錢。
出台的這些政策只是為了將可估的傷害性降到最低,但也保不準有些年輕人依然急著想要去套取現金而鋌而走險。
④ 近年來校園內針對大學生的消費貸款,大學生信用卡廣告層出不窮,你如何看待
近年來校園內針對大學生的消費貸款大學生信用卡廣告層出不窮,我覺得學校應該有這方面的教育。
⑤ 大學生校園貸款有哪些風險
所謂「校園貸」就是在校學生通過針對大學生的網路貸款金融機構和平台在網上申請獲得信用貸款的方式。然而,大學生校園貸是存在風險:
所以,大學生應該理性消費,避免過度消費導致申請校園貸而引發一系列不良後果。
⑥ 國家目前針對大學小額貸款有什麼政策,全國范圍內的
農行有針對大學生的大學生小額消費貸款,是指農業銀行以預授信方式向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全日制本、專科學生(含高職學生)、研究生及攻讀第二學士學位的在校學生發放的,用於滿足其在校期間合理消費需求的自助小額信用消費貸款。又稱「農銀校園貸」。
大學生小額消費貸款(農銀校園貸)申請流程:需要申請人提供有效身份證件、學生證復印件,以及農業銀行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調查人員現場見證申請人在《信息採集表》簽字確認。後銀行批量核實信息,進行預授信。對納入預授信資料庫的大學生,通過我行網銀、掌銀渠道,按照「網捷貸」流程申請貸款,經系統自動調查、自動核定額度與利率、自動審批後,進行自助簽約、用信、還款等操作。
大學生小額消費貸款(農銀校園貸)借款人應滿足以下條件:
1.年滿18周歲,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2.持有合法有效身份證件,持有有效學生證件。
3.辦理貸款時須為我行電子銀行客戶,且持有我行頒發的安全認證工具。
4.徵信報告記錄符合「網捷貸」標准。
5.信用評分符合準入規定。
6.貸款用途合理、合規、明確。借款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給予預授信額度:1.有違法、違紀或嚴重違反校規行為的。
2.有過度消費或其他不宜發放貸款行為的。
大學生小額消費貸款(農銀校園貸)用於大學生消費、培訓、助學,及其他合理消費用途。不得用於購房、證券、期貨投資及其他法律、法規禁止的用途。詳情可以咨詢當地農行。
⑦ 對大學生借貸校園貸有什麼對策建議
繼重慶之後,深圳互聯網金融協會昨日晚間發布《關於規范深圳市校園網路借貸業務的通知》(下簡稱《通知》)。該文件是國內首份協會針對校園貸的規范通知,對校園貸提出了9項規定,其中包括審查借款用途,「除助學貸款、創業貸款等有助於學習工作的貸款業務外,各企業不得向借款學生提供其他用途的貸款」,學生借款必須獲得家長或家屬同意,嚴禁線下銷售和校園代理,嚴禁裸照、暴力催收等非法催收。
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方頌認為,一旦上述規定落實到位將令校園貸大規模收縮。不過,也有校園貸平台對協會所發規定的合法性和約束力提出質疑。深圳互聯網金融協會秘書長曾光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通知是在深圳市互聯網金融風險排查大背景下發布的,也是在徵得有關部門同意後發布的,接下來將對校園貸展開排查整治行動。
深圳互金協會規范校園貸
暴力催收、裸條、高利貸……今年以來,以學生作為借款對象的校園貸被推至風口浪尖上,繼重慶市金融辦、教委等部門聯合發文規范校園網貸行為後,深圳互聯網金融協會昨日晚間發布《關於規范深圳市校園網路借貸業務的通知》。
深圳互聯網金融協會方面表示,該文件是國內首份協會針對校園貸的規范通知。近年來,深圳部分分期平台、P2P網貸、電商平台等互聯網金融企業針對學生群體大力發展校園網路借貸業務。由於准入門檻低、監管相對滯後,行業內出現了虛假宣傳、變相發放高利貸、暴力催收等違法違規現象,嚴重侵犯了學生的合法權益,干擾了學校的教學秩序,影響了社會的和諧穩定。
據悉,沒有還款來源、被銀行拒之門外的學生,過去兩年來卻成了各家互聯網平台爭搶的客戶。過去一年來,學生貸款進入校園,各類互聯網金融平台將校園作為爭奪的地盤,為學生提供資金。但在校園貸橫行校園的背後,其引發的各類問題在今年集中爆發。
理財分析師,校園貸的本意是通過資本的合理流動,來解決大學生在自我提升和創新創業過程中面臨的資金不足。但由於監管不力、缺乏規則、大學生消費觀念扭曲等種種原因,作為P2P蠻荒時代的產物之一,亂象叢生的校園貸對大學生竟從扶持變成壓榨。
學生借款僅限學習、創業等
在校園貸的亂象中,低門檻,為學生提供超出其負荷能力的借款資金,助長學生過度消費;收費過高,造成學生負擔,引發各類校園問題。這是校園貸被推上風口浪尖的主要原因。
此前針對校園貸在廣東各高校進行實地調查發現,學生通過各類校園貸網站借款幾乎觸手可及。各類校園貸廣告打著「零首付」、「免息」等誘人的幌子進入校園。而從門檻上看,校園貸對於學生幾乎沒有設置過高的門檻。有關校園貸的報告,在其調查的11家校園貸平台樣本中,僅有1家平台的其中1個項目規定借款人必須是985、211院校的本科、研究生的應屆畢業生,並需要拿到單位的offer,其餘10家平台的申請資格基本只有一個要求:「在校大學生」,專科、本科、碩士、博士生均可。「對於大多數大學生而言,這個門檻相當於沒有門檻。」分析師表示。而從學生借款的條件看,53%的大學生選擇校園貸是由於購物需要(買化妝品、衣服、電子產品等),學生中通過新平台借款還舊債的情況普遍存在。
針對上述問題,深圳互聯網金融協會昨日晚間發布的《通知》提出的9項規定中就提出,必須審查借款用途。除助學貸款、創業貸款等有助於學習工作的貸款業務外,各企業不得向借款學生提供其他用途的貸款。嚴禁違規宣傳,各企業不得在校園內開展任何形式的營銷宣傳活動。不得使用歧義性語言或其他欺騙性手段等進行虛假片面的線上線下宣傳。嚴禁線下銷售和校園代理。各企業不得自行或委託、授權第三方在互聯網等電子渠道以外的物理場所進行宣傳或推介融資項目。嚴禁委託學生、校園工作人員或校園商戶等在校內開展任何形式的線上線下宣傳、推銷或代理活動。
「這幾項還是直擊校園貸亂象的,」華南一家互聯網金融平台負責人對南都記者表示,校園貸大部分被用於提前消費,一旦限制借款用途,將對校園貸起到明顯的遏制效果。此外,禁止校園代理制和線下銷售,將直接圍堵校園貸對學生群體的滲透。目前各大校園貸平台在校園的主要推廣模式便是校園代理制。
學生借款監護人、家長應知情
除了上述規定,《通知》還針對校園貸高成本和催收問題,要求必須控制借款成本,不得以服務費、手續費、催收費等各種名義變相收取高額費用。不得以繳納保證金、業務提成等形式剋扣借款資金以及嚴禁裸體、暴力催收等非法催收行為。
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深圳互聯網金融協會提出的要求中,最具殺傷力的規定是「各企業向未成年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學生發放任何貸款,必須取得監護人的書面同意並面簽。」具體要求為,向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學生發放任何貸款,必須獲得第二還款來源方的書面同意,並對其真實性負責。第二還款來源方必須為具備還款能力的家長或其他擔保人;第二還款來源方為具備還款能力的學生的,須由雙方學生的班主任或輔導員簽字見證並通知雙方的家長或家屬;第二還款來源方出具有效證據證明其書面意見為他人偽造的,各企業不得再對第二還款來源方進行任何形式的催收。對於具有公益性質的助學貸款,沒有第二還款來源方的,必須取得學生所在學校的書面同意。
據調查,在此之前,校園貸平台盡管普遍要求學生提供家長或者家屬的信息,並作為第二還款人,但在實際運營中,校園貸平台普遍對於信息審核不嚴格。調查還發現,由於大部分校園貸只需提供身份及學生信息,並且只需要通過網路申請,校園貸在資質審核方面存在漏洞。如果一名學生獲取了另外一名學生的身份信息,很容易冒用他人身份去貸款。
分析:落地執行難度較大
「一旦按上述要求落地,校園貸的規模將大幅收縮。」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方頌表示,此點對於校園貸的約束力較大,不少學生借款,家長實際上並不知情。
按《通知》要求,即日起,各企業新增校園網貸業務必須按照本通知的要求開展;對於存量業務,應立即按照本通知的要求進行整改,並於三個月內完成整改工作,整改完成後,將整改情況書面報送協會。
不過也有分析認為,上述《通知》落地難度不小。肖微微認為,信息審核方面,要求對借款學生的多項信息進行審核,工作量加大,而且有些難以審核。借款渠道繁多但信息渠道卻並沒有打通,很難弄清楚借款學生有沒有在其他地方借款,或者借了多少,「在其他機構的貸款信息審核」這一項較難開展;同樣的,如果第二還款人或擔保人在其他渠道有負債,這使其還款能力也打了折扣,而「對其真實性負責」加大工作量,但其實無法完全保證真實性。
特別是關於借款用途方面,規定明確指校園貸借款用途限定為「助學貸款」和「創業貸款」等有助於學習工作的貸款業務。但借款企業很難限定學生拿到錢後不挪作他用。肖微微認為,這裡面也存在一個擦邊球,比如學生在網路平台分期消費或借款消費,可以明確得知借款資金用途,比如大學生分期整形就不再被允許,但分期買電腦可以被認為是「助於學習工作」。
此外,針對深圳互金協會的相關規定,有總部位於深圳的校園貸平台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對於協會所發規定的合法性和約束力提出質疑。對此,深圳互聯網金融協會秘書長曾光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通知是在深圳市互聯網金融風險排查大背景下發布的,也是在徵得有關部門同意後發布的,接下來將開展校園貸排查整治行動。
規范校園貸規定
●除助學貸款、創業貸款等有助於學習工作的貸款業務外,各企業不得向借款學生提供其他用途的貸款。
●必須控制借款成本,不得以服務費、手續費、催收費等各種名義變相收取高額費用。
●嚴禁裸體、暴力催收等非法催收行為。
⑧ 如何看待大學生超前消費和大學生貸款現象
大學生超前消費和大學生貸款現象不可取 亟需樹立正確消費觀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2000名大學生的調查顯示,55.3%的受訪大學生每月生活費為1000~2000元。77.8%的受訪大學生稱身邊透支消費普遍。關於大學生超前消費的原因,63.7%的受訪者認為是受超前消費觀影響,62.0%的受訪者直言是攀比心虛榮心作祟。88.5%的受訪者認為大學生亟須樹立正確消費觀。(中青在線刊載,2016年10月11日)
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他們充滿了青春和活力,在大學校園接受著知識的熏陶,社會經驗不足,思想相對單純,在這個充滿了物質誘惑和物化價值觀充斥的世界中,也不停地進行著自身和外界的價值選擇博弈。
外在的世界給大學生群體提供了便易的消費工具,讓一些大學生面臨著校園貸款困境、信用卡過度透支等等現象問題,它們成為了現實中大學生群體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客觀存在。在這個旋渦中,許多的大學生還是有著自己的反思,並非一味地沉溺不拔。但是即便如此,仍然有著一撥又一撥的大學生前赴後繼,客觀構造出了上述的調查結果。
這就不得不引發我們進一步的思考,問題究竟出在哪裡了?經過梳理,我們可以發現多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大學校園的教育與現實脫節,並未能將這一客觀狀況廣泛深入地融入相應的課堂教育,幫助大學生樹立起正確的消費觀和價值觀,沒有能很好地做到提前預警打預防針的作用。我們只是在提正確的消費觀,認為超前消費帶來了很多困境和問題,因此是不對的,那麼什麼樣的消費觀才是正確的消費觀呢,並未能獲得系統告知。二是家庭教育的不足。父母供養子女上大學,將生活費打給了子女並非就結束了任務,引導和督促子女正確地使用資金,是比錢本身更有價值意義的事項。三是銀行等金融機構針對大學生群體辦理信用卡等具有資金透支功能的金融工具時把關偏松,未能從嚴,讓許多大學生在不具備正確消費觀和資金償還能力的情況下透支消費,從而將負債轉嫁到了其父母家庭身上。四是一些放貸平台降低門檻,放低行業標准,為謀取利益,專門向大學生群體放貸,造成一系列校園社會問題。
當然,問題的原因也不一而足。這些專向大學生敞開的信貸機遇,實際上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大學生的超前消費,甚至就是透支型消費行為選擇。學校和家庭教育引導的缺位或不足,造成不諳世事的大學生缺乏抵禦外在誘惑的理性武器。
消費觀背後隱藏的是價值觀。有什麼樣的內在價值觀,就會有著什麼樣的消費行為,它是消費行為的深層驅動力。我們的教育和這個充滿誘惑的世界有著知識和理性認知應對的不對稱,從根本上來說,正確的消費觀的樹立,除了對外在的金融信貸給予更加法制化規范而外,我們還得將目光投向校園課堂本身,讓它為大學生們補上這一課,或提前打好預防針、鑒別針。
⑨ 最近教育部針對大學生不良校園貸的事情下發了通知,說各個學校要在校園內進行不良貸款的排查。我就想知道
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和金錢觀;大學生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不攀比、不盲目;三思而後行,不要輕易相信借貸廣告;看管好自己的學生證件和身份證件,不能給某些人鑽空子的機會;超出每個月兩分利標準的費用,都是可以不承擔的,即使貸款方步步緊逼,也有權拒絕支付。放貸者已經涉嫌非法經營,再使用敲詐勒索等不法手段回收貸款,更是觸犯法律,借貸者應該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一旦發現放貸者有運用不法或者不良的方式來催款,可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或者向校方反映請求他們幫助。
⑩ 不得向大學生發放互聯網消費貸,如何看待大學生校園貸問題
首先大學生校園貸這樣的問題是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因為我們大學生進行貸款在很多時候都會落進校園貸和裸貸的套路,但是在很多時候這樣的事情還是不能對這些學生進行約束,總是認為只要自己可以得到錢,那麼讓自己做什麼事情都是可以的,這自然對我們這個社會來講就是一件十分不好的事情。在現在可以說如果大學生進行消費貸的話,那麼也是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我們家庭的壓力,因為在很多時候可以說我們大學生沒有償還能力的時候,這些所謂的催收專員就會進行強制催收,然後我們的家長就會知道我們這樣的行為,對於很多家庭來說讓我們來上大學就已經承擔了十分大的壓力,如果說在現在還需要進行貸款的償還的話,那麼對於我們這個家庭來說自然就是一種傷害,並且在很多時候我們的學生發生這樣的事情自然就沒有心情去學習了,這自然也是在危害我們學生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