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金融亂象頻發,我們該如何識別「套路貸」
現在貸款的套路也很多,要擦亮眼睛,貸要看利息。看平台,看收費。不能盲目想借就借,利息有的很高,利滾利到最後還不起就糟糕了。
㈡ 違規校園貸亂象,讓一些大學生深陷其中,為防控風險出台了哪些政策
那些讓大學生深陷其中,無法自拔的違規校園貸即將被禁止了,小額貸款公司將不得向對校園內的大學生發放消費性網路貸款。由於網路時代的高速發達,信息的共享化讓很多未走出校門的大學生開始了提前消費的觀念。比如看上了某一樣奢侈品或者嚮往已久的3G產品,但是手上的生活費或者打工的錢並沒有那麼多,就可以提前支取一部分。網路上充斥著各種針對大學生消費貸款,而無抵押的操作,也讓很多大學生怦然心動。環境的形勢並不是很好,很多大學生在本科畢業之後都會選擇考研,而延長讀書的時間,就意味著需要更多的金錢成本,並沒有豐富打工的經驗的大學生為了自己的生計或者學業,必須要花一些超出預期的錢。
出台的這些政策只是為了將可估的傷害性降到最低,但也保不準有些年輕人依然急著想要去套取現金而鋌而走險。
㈢ 校園網貸亂象叢生根源是制度不完善還是消費不理性
輿論對於校園網貸亂象叢生原因的剖析,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行業缺乏自律,業務創新偏離軌道;二是立法、監管未能及時跟上;三是大學生自我控制、金融風險防範能力欠缺。
那麼,「任何網路貸款機構都不允許向在校大學生發放貸款」之後,校園就能一片寧靜嗎?恐怕未必,至少個別平台轉入「地下」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全面叫停校園網貸之後,為了讓聲名狼藉的校園網貸不再騷擾大學生,還應該做很多事情。畢竟,要看到由於大學生缺乏穩定的收入來源,校園網貸往往是學生過度消費的一個資金來源。
一方面要讓大學生群體建立理性的消費觀念和一定的財務風險意識非常重要;另一方面要鼓勵金融機構推出真正適合大學生群體的金融服務產品,或者創造條件讓大學生在合理合法的情況下憑借自己的能力獲取一定的收入,從而滿足其合理的消費需求。
㈣ 學生消費貸危害如此大,為什麼不直接禁止
8月,重慶大三學生秦天在網上貸款總計超過10萬元,因無力還款,被迫睡在公園躲債。福建大二學生小彬在兩年內通過網路放貸平台貸款30萬……除此之外,網上上還出現大學生天價賬單街頭求助、大學新生未開學花費已過萬等事件。凡此種種,都為整個社會敲響了警鍾。
不可否論,「校園貸」對於部分大學生創業及救助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更應該看到「校園貸」的亂象叢生,有些網路信貸平台完全不顧學生的實際消費情況,過高放貸或變相放貸,讓很多缺乏財商的大學生一步踏入了無限的還貸苦惱當中,不但影響了學業,甚至有部分大學生因此走上了不歸路。
對「校園貸」平台整改固然重要,但更應該反思一下網路校園貸平台是否有存在必要,換句話來說,是否可以直接取締那些專門打學生主意的不良信貸平台?事實上,大學生貸款,有真心急需創業資金的,有家庭確實困難的,還有其他困難急需錢用的,可是這方面的資金需求完全可以通過正常的信貸途經來解決。
3、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種方式方法都可以解大學生的各種燃眉之急,不僅有保障而且還能夠有效監督大學生貸款的真實用途。
如此,還需要這種所謂的方便、快速的網路「校園貸」平台嗎?更何況近幾年來校園貸平台亂象迭出,輿論詬病較多,危害學生較甚。所以,整改「校園貸」不如直接取締,畢竟大學生還屬於單純的消費群體,並非生產者。
㈤ 網貸平台亂象橫生,我們該如何樹立正確消費觀
應該在平時養成不透支消費的習慣,因為這樣的習慣才能夠養成正確的消費觀。
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透支消費已經是一件再普通不過的事情了,因為很多年輕人平時的開銷都非常大,但是自己也並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因此向網路平台借貸就成為了唯一選擇。不過這樣的行為卻在無意中讓年輕人養成過度消費的惡習,這也使得年輕人根本沒有資金來抵禦風險。
一、每個月的消費應該要制定合理的計劃。年輕人如果能夠進行合理的消費計劃規定的話,年輕人每月還是會有著很多的剩餘收入。因為合理的計劃消費才能夠使得年輕人不出現透支消費的情況,因為透支消費會使得年輕人的生活質量出現明顯的下降,所以制定合理的計劃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當然讓年輕人養成儲蓄的習慣確實存在著一定的困難,但是就算是再困難,年輕人也要養成強制儲蓄的習慣。因為強制儲蓄才能夠讓自己每個月的收入都有著不錯的剩餘。
㈥ 江西嚴厲打擊金融放貸亂象,你對此有何看法
對江西嚴厲打擊金融放貸亂象的看法如下:
1、擾亂金融市場秩序金融放貸亂象必須得組織,一方面這會影響個人的徵信以及企業的徵信,金融放貸也稱金融信貸,同是貸款,對於貸款方而言,這或許只是簡簡單單的貸款,但其實這樣的貸款也會影響一個人的徵信,而那些不法分子就是鑽這個空子,讓不少的人不知不覺陷入陷阱,有一些人會通過表面是金融信貸,打著專業,透明,公正公平,低息的口號去放貸,實則是高利貸,套路貸。而這樣的現象多了,自然也就擾亂了金融市場秩序。
綜上所述,不知道大家對此有什麼不一樣的看法?歡迎大家補充討論,歡迎關注提問!
㈦ 「多頭借貸」亂象要被終止了嗎
國內首張個人徵信牌照終於下發。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官網發布的公告信息顯示,百行徵信有限公司獲得人民銀行准予行政許可決定書。
百行徵信有限公司,俗稱「信聯」。根據央行公布的信息,信聯是由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牽頭,與芝麻信用、騰訊徵信、深圳前海徵信、鵬元徵信、中誠信徵信、中智誠徵信、考拉徵信、北京華道徵信等8家市場機構共同出資成立的一家市場化個人徵信機構,主要在銀、證、保等傳統金融機構以外的網路借貸等領域開展個人徵信活動。其中,互聯網金融協會持股36%,其餘8家機構分別持股8%。
同時,信聯雖然主要採集互聯網金融機構的信息,但其對傳統金融機構同樣開放,信貸數據可以供傳統金融機構查詢使用。這就意味著,以往想方設法躲避央行徵信,鑽空子不還貸款的「老賴」們,以後借錢恐怕沒那麼容易了。未來,用戶一旦形成信用污點,不僅無法在別的網貸平台上借到錢,在銀行機構貸款也成了難題,甚至還會影響個人就業、購房、購物、出行等各方面。可以預見的是,多頭借貸、「拆東牆補西牆」就沒那麼容易了。
雖然信聯被寄予厚望,但多頭借貸問題不會因信聯的成立在短時間內就迎刃而解。黃震認為,信聯效果如何還取決於其對數據的採集能力。「信聯不具有強制各家機構接入數據的權力,將來大量機構的信息如何納入信聯的數據平台,目前也還沒有明確的標准和要求,這些都是尚待解決的問題。」
數據共享也是信聯面臨的一大挑戰。信用數據是各徵信機構的核心競爭力,要讓各機構自願實現數據共享,不是件容易的事。明確各徵信機構的利益分配,統一數據共享標准,出台相關政策明確從業機構的數據上報和質量義務,是信聯的當務之急。
㈧ 十大消費亂象引起關注,你知道都有哪些消費亂象嗎
在現在隨著我們這個社會的發展,可以說我們的消費水平也是有很大的提升的,但是在現在也出現了很多的消費亂象,著=這些消費亂象自然就是危害我們這個社會公平的現象,這也讓我們的消費者感到十分的頭疼。在現在可以說我們這個社會不斷的發展也會滋生出很多的不良現象,我們的市場本來應該是一個十分公平的市場,但是在現在很多人可以說都是打破了我們這個市場的公平,因為這些人在做的事情很多時候是在危害我們消費者權益的,所以我認為對這些亂象的關注是十分重要的,並且我們消費者在選擇進行消費的時候也一定要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選擇。
㈨ 校園貸亂象具體指什麼
校園貸是指在校學生向各類借貸平台借錢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