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婚後父母首付並且還貸款
婚前父母付首付,婚後夫妻雙方還貸款。需要看房產證登記人名字來定住房產權。
如果房產證是一方名字,又是婚前購買,所以住房屬於登記人婚前個人財產,離婚時住房歸登記人個人所有,另一方的權益是自領取結婚證起還貸數額的一半,以及自婚後還貸起住房增值部分權益的一半。
若房產證登記人是夫妻倆名字,那麼住房產權屬於夫妻倆共有,一人一半權益。離婚時可以協議平均分配住房權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相關法律規定,對人民法院適用婚姻法的有關問題作出如下解釋:
第十條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並在銀行貸款,婚後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不動產登記於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該不動產由雙方協議處理。
依前款規定不能達成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該不動產歸產權登記一方,尚未歸還的貸款為產權登記一方的個人債務。雙方婚後共同還貸支付的款項及其相對應財產增值部分,離婚時應根據婚姻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原則,由產權登記一方對另一方進行補償。
Ⅱ 父母出錢付的首付,子女自己還貸買房,房屋的產權歸誰
《婚姻法司法解釋三》 第七條 婚後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三)項的規定,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該不動產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此時,婚後一方父母出資買房的,產權登記在自己子女名下的,是對自己子女的贈與,與婚姻關系存儲期間的另一方沒有任何關系,離婚時作為夫妻一方個人財產,不予分割。
《婚姻法司法解釋三》 第十條 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並在銀行貸款,婚後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不動產登記於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該不動產由雙方協議處理。依前款規定不能達成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該不動產歸產權登記一方,尚未歸還的貸款為產權登記一方的個人債務。雙方婚後共同還貸支付的款項及其相對應財產增值部分,離婚時應根據婚姻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原則,由產權登記一方對另一方進行補償。
此時,對於婚前購買的房屋,即使婚後共同還貸的,房子也屬於夫妻一方個人財產,離婚時財產不予分割。
Ⅲ 如果父母付首付,兒子兒媳還貸款
可以
房貸的錢如果是婚後支付的,那就屬於婚後共同財產,是可以平均拿回你所屬的那份財產。
Ⅳ 即將工作,應該 讓父母付首付買房,自己還貸嗎
在全球各地首次購房者平均年齡的調查中,中國北京的青年以27歲的年齡榮登最小年齡榜首。英國、美國人首次購房的年齡在35歲,年齡最大的是德國和日本,在41歲左右。
為什麼中國的青年能夠如此年輕有為,27歲就能擁有自己的第一套房產?
其實,不穩定的房地產市場、不斷上漲的高房價才是首要原因。
畢房族在中國各個城市開始崛起,鳳凰房產西安站進行問卷調查,對社會上的「畢房族」進行了解,近萬人參與其中。
半數人依舊選擇畢業先租房
在鳳凰房產的問卷調查中,面對畢業是會買房還是租房的選擇,52.66%的網友還是選擇了租房,26.33%的網友選擇買房,還有20%左右的網友則在糾結的狀態。可以看出,其實租房對於很多畢業生來說依舊是第一選擇。
你身邊有畢房族嗎?一半的人表示沒有!在西安,畢業就買房的畢業生大有人在,但不是主流。有業內人士分析,在房價較高、購買壓力大的城市,畢房族的概率反而更大。因為市場環境對人的影響較大,一線城市更是如此,不斷上升的房價和利好的市場迫使購房者出手,「如果不買以後更貴」的心態驅使。
「父母付首付自己還貸」模式流行
畢業就買房,錢從哪裡來?如今被大多數人認可的是「父母付首付自己還貸款」的模式。
在面對「父母付首付自己還房貸」、「父母全款買房」、「全靠自己」這幾個選項中,一半的人選擇了父母買房自己還貸的方式。
小編采訪了前不久剛買房的小李,他表示自己剛畢業一年多,因為結婚的需要,父母付首付,他辦理按揭,在城西買了一套兩居室。
面對如此高房價,真正能完全靠自己買房的年輕人少之又少。畢業生剛畢業,工資屬於初級階段,對於在一線城市動輒每平米上萬的房價來說,可能有些人一年的工資都買不起一個衛生間。
畢房族≠啃老族
你怎麼看待畢房族?畢房族就是啃老族嗎?鳳凰房產的調查顯示,網友對這個新興群體的態度多了一些理解。
數據顯示,有54.97%的網友表示,「如果家境不錯是可以理解的」,選擇「都是高房價逼的」這一項也接近三成,只有不到兩成的網友人認為這是「啃老族」的行為。
在如今房價上漲比工資還要快的時代,提前擁有一套不動產似乎更加能讓資產保值。很多條件不錯的家庭就選擇在孩子畢業即將走入社會的時候購置房產。郭阿姨是甘肅人,但是孩子在西安上學,她表示,孩子畢業後希望留在西安成家立業,而且
Ⅳ 你會讓父母付首付然後自己還房貸嗎
我不會讓我的父母給我付首付,如果我自己想要房子,我會自己花錢買,並且我現在也是這樣做的,而且我現在已經30歲了,我要努力掙錢養父母養孩子,上有老下有小的時候就要努力一點,不能一直榨乾自己的父母,做一個吸血鬼。
Ⅵ 如何看待年輕人花光父母積蓄貸款買房現象
一部分觀點認為以京滬深為代表的熱點城市房價確實太貴;以租售比算,對普通人來說,租房比買房更合適,傳統的買房觀念該改改了;年輕人依靠父母買房,透支未來消費,會使父母老無所依,非常愚蠢。
還有一部分觀點認為買房的人不僅不蠢,而且做的非常對。在我國,是房子和戶口綁定,落戶又牽扯到孩子的上學教育問題,大家都憋足了勁買房實在是不得已。況且房價一直在漲,現在不抓緊上車,以後即使花光父母的積蓄也買不起!
房價高的離譜嗎?
基本上所有人都認為目前熱點城市房價太高了,但大部分人卻又認為房價還會接著漲。原因是和美國、日本一些發達國家比,我國的家庭杠桿率不高。大家都知道,我國家庭部門的負債主要是房貸,目前中國家庭杠桿率接近50%,這個數據遠低於同期美國的67.5%和日本的
76.7%,更遠低於 2007 年美國次貸危機時的
95.5%,這個數據看起來很安全,也就是說,我國的購房杠桿確實不高,房價還有很大的向上空間。shzyshange44
但這個杠桿率只是一個表面現象,因為它隱藏了一個中國式的特色:買房靠父母。
我國購房的主力大軍是青年(根據英國匯豐銀行針對全球9個國家約9000名「千禧一代」(即「80後」和「90後」)進行的調查,中國「千禧一代」名下有房比例居全球首位,達70%;而在無房者中,91%的青年表示今後5年內有購房計劃)。
但青年人的收入較低,積蓄也不足,要想買房只能依靠上一代,因此產生了一個普遍現象(尤其是在房價較貴的熱點城市):很多年輕人買房,不僅借了銀行的貸款,還「借」了父母、岳父岳母的錢。
依靠父母付了首付之後,房貸成了很多年輕人的沉重負擔(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居民房貸收入比0.46,這已經超過日本地產泡沫時期的水平,而美國次貸危機時期這一數字為0.5)。
於是很多家庭不僅買房首付靠父母,還房貸也靠父母。很多房貸還款實際上是3個家庭六口人(自己家、父母家、岳父岳母家)來共同承擔。
當然,短期來看,父母的錢不需要償還。可將來呢?
花光父母積蓄買房,父母老了怎麼辦?
我國居民首次購房的年齡平均不到30歲,這時大部分人的父母還當壯年,不僅幫忙付首付,甚至還要幫還房貸。不過父母輩終究要老去,將來父母不僅不能再給下一代提供資金支持,還需要下一代來養老,到時,現在的年輕人已經成了中年人,他們的收入能大幅增長嗎?能兼顧家庭生活、房貸、和父母養老嗎?
所以,年輕人買房子還是要靠自己努力奮斗,一般一對情侶奮斗三年左右基本都會存個十幾萬,雙方父母稍微幫襯些,如果不想麻煩父母,找朋友借,或者依據自己的償還能力,按揭買房也是可以的哦~
Ⅶ 婚後一方父母為子女買房,交首付 並還貸。如何體現贈予關系
房產登記對方名下,而且又不願意放棄,就無法提現是對你個人贈予
婚後父母購買,只登記你名下,屬於對你個人贈予
可以你們寫借條給父母,父母出資和還款都屬於你們借款,萬一離婚,借款各還一半
如果能簽訂夫妻財產協議,寫明房產屬你個人財產也可以
或者是房東登記父母名下,只是借你們住,這樣所有權歸屬將來沒爭議
《婚姻法》
第十七條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資、獎金;(二)生產、經營的收益;(三)知識產權的收益;(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第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一)一方的婚前財產;(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第十九條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Ⅷ 父母拿的首付,我們還貸款的一些問題
最好的方法是做公證 還有一個方法就是兩個人向父母打借條,寫明首付是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