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贷款买房合适吗
首先,稍有经济常识的人都会知道,单纯从金钱上计算,贷款买房然后拿余钱理财肯定比全款划算,而且贷款越多时间越长越划算。事实上,我的观点也一向是鼓励年轻人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尽量选择贷款买房,不仅仅是从理财角度进行计算,而且适度的压力也可以催人奋进。
然而我一定要突出“条件适宜”这四个字。再多说一句的话,就是那些不分青红皂白张口就是“一定要贷款买房”“全款买房的都是傻子”的砖家们,全是,呵呵呵了。
因为你们完全忽略了个体之间在理性和抗压能力方面的差异,把所有人默认为不存在任何心理波动的机器。你们也完全忽略了心理负担对现代都市人造成的重大影响,而以为每个人都有足够坚韧的神经去面对一切压力。
我就认识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身边有一个同龄的朋友,买房首付是爹娘掏的,当时其实掏的出全款,但爹娘的想法是“要给年轻人多一些压力”,只是给了首付,然后让他自己去还贷。我这个朋友其实人品很不错,但在赚钱能力方面确实算不得高明,每个月还贷压力不小,不断地换薪水更高但是更劳累的工作,然后在去年,诊断出抑郁症的一种——似乎是双向情感障碍?——颈椎也有不小的毛病。
而在当代都市,类似的抑郁症发作并不少,压力过大还会带来各种其他的疾病隐患。这就是不管你怎么计算贷款买房多么多么好、都抵不过全款买房的一点好处:无债一身轻,心理压力小。如前所述,人不是机器,总会有心理上的舒适区,“这套房子已经完全属于我了不欠银行一分钱”和“我还得慢慢还银行二十年的钱”,对很多人而言,心理感受是大不一样的。而心理舒适,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生活质量。
更何况,投资理财是一定有风险的,区别无非是风险的大小,央视打过广告的理财机构都能成为大骗子,你真以为你上下嘴唇一翻“拿余钱去理财年化xx”那么容易?
所以,贷款买房很好,我再次强调我鼓励大多数人贷款买房,也鼓励大多数年轻人努力奋斗给自己压力,但不是百分之百对每个人都适合。如果你一向是个在压力面前容易紧张容易焦虑的人,如果你的健康情况本身就一般容易诱发神经类疾病,那么有条件全款买房,就是用金钱换取更好的生活质量,真的很亏吗?未必啊。赚钱的目的是为了生活得更惬意,而不是为了一边看着银行卡上冰冷的数字一边往嘴里塞安定。
② 我要贷款100万买房子,请大家帮我算算怎么比较合适
素我先冒昧的问句,你是哪人?
我比较了解大连的贷款问题。
我可以用大连的贷款思路帮你起草个意见吧。
1)大连公积金个人贷款最高额度是25万。夫妻双方贷好象是45万吧。(这是最新的,所以不是特别的肯定。)
2)商贷你们企业可能不制造虚假证明,可是不代表你们不可以这么做啊,叫你们企业先把章给盖上贝。。然后钱款数目,自己填写就O啦。我以前就给人这么干过。。(实在不行的话,就跟上司诉苦,夸怜。。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嘛!)
3)组合贷款,大体就是指,比如你们要贷款40万,带满额公积金25万的话,另外15万就拿商贷来贷,利息和还款利率各按各的来。不过每个月的还款额是俩种贷款还款的总和。(另外你说你们没领证,跟贷款没啥干系。跟房屋的产权证落到谁名下到是有点关系,就是此房屋的归属问题而已。如果想追加问,再补充问题,我给你回答。)
科学的还款模式,我还真的不是很了解。不过我可以给你一些借鉴。
16000/平,1250000元,要贷款100万,首府是25万,是2层首付,不知道你们那这样公积金和组合贷能不能给贷。还有就是你说你们那公积金贷款上限是80万,暂且按这个价。
因为公积金现在利率比商业的相对来说要少些,还款也就少些,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公积金贷款,我就暂且按照公积金满额80万+20万商业贷款,这么来给你说下吧。(利率表是老的,新的我还没有,5555555555~~~~所以算的钱可能是高出。)
1:公积金贷款80万,贷款10年,商业贷款20万,贷款10年,公积金每月还款约在8500元,商业每月还款约在2500元。。(你好象承担不起。)
2:公积金贷款80万,贷款20年,商业贷款20万,贷款20年,公积金每月还款约在5300元,商业每月还款约在1700元。。(这种最适合你家。)
其实还有很多贷款方法,我只是拿了其中的一点来做比较,而且适合的那种方案是最省钱的。。科学的还款已经出来了。。。。
理财?我真不懂。想买房的话就省着花贝。拮据点,但是住的舒心。
希望你们能成功购得喜爱的房屋! 0.0!~~
③ 有100万,是贷款买房好还是一次过给好!
个人建议,现在由于贷款利率比较低,可以多贷款,让租金还贷款,等国家提高利率了,反正有钱也可以做提前还贷,至于前期由于贷款会多出很多剩余资金,我想那些钱去做一些合理投资也肯定比房贷利率4.16%的回报高吧。你说呢
④ 2020年贷款100万买房值得吗
房住不炒,
未来房子升值空间有限,
如果你有好几百万上千万,
可以全款买房的那种,
贷款买房,相当于白拿银行的钱,
因为利率低,你拿除开首付剩余下的钱去投资,绝对是赚的。
但如果你只能勉强凑个首付,
得透支未来几十年的钱来填坑,
那我觉得就不值了。
(除非房价还能像前几年那样疯狂,但现在看来肯定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