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婚前买房,婚后父母帮还贷,离婚怎么分
父母要用以自己名字开立的银行卡来付月供,即以转账的方式交每个月的房贷,这样就可以证明是父母在交房贷。
主要看房产证的名字。婚后还贷部分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要看证据了。
如果是父母的名字,父母付首付月供,这房产是父母的,不是夫妻共同财产,离婚不会分割房产。
如果是夫妻双方或一方的名字,则要看购房时间,是婚前还是婚后,婚前购房,房产证是自己孩子的名字,则是一方的婚前财产,离婚不参与分割。婚前购房,写的夫妻双方的名字,则是父母对夫妻双方的赠与,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婚后买房,写的是夫妻双方或一方的名字,是夫妻共同财产,均分。
如果是夫妻双方或一方的名字,则要看购房时间,是婚前还是婚后,婚前购房,房产证是自己孩子的名字,则是一方的婚前财产,离婚不参与分割。
(1)婚后帮父母还贷款吗扩展阅读:
根据《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七条的规定,认定为房屋登记在自己一方子女名下就视为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无需再有其他书面约定。而实践中还存在着,一方婚前所购个人房屋结婚时尚存在银行贷款,主贷人的父母在婚后帮助还贷的情况。
婚姻法第二十二条指出:当事人结婚前,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自己子女的个人赠与,除非父母明确表示是赠与双方的。当事人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一方的除外。
也就是说,婚前买房,如果男方父母出全资买房,也没有明确表示房屋是赠与夫妻二人,那么房子是没有女方份额的。但是,如果是婚后男方父母全资买房,没有明确表示是赠予男方一人的话,房子是赠予夫妻二人的,为夫妻共同财产。
一、不管婚前婚后,如果由父母出资买的房,登记在自己子女名下的,则认定为个人财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二、婚前买的房子,登记在自己名下的,属于个人财产,离婚时不进行分配。
三、婚前买的房子,婚后房子的升值部分与配偶无关。
四、婚前买的房子,登记在自己名下的,如果夫妻双方共同还贷,离婚时应考虑对方还贷部分进行补偿。
五、男方婚前买了房,婚后他擅自将房子卖掉,如果他的妻子想追回该房屋,法院不予支持。
六、婚后夫妻以共同财产购买一方父母房改房时,离婚后该房子属于一方个人财产,不财产分割。
Ⅱ 婚后父母帮助还清贷款,算个人财产吗
如果这个房子房产证上只有甲方的名字的话.
那他父母如果是把那个钱给甲方的,由甲方去还贷的,那产权人就只有甲方一个人.因为甲方与他父母之间只是借款关系。
如果这个贷款是甲方父母去银行还贷的话。银行有还贷记录的话。那这个房子的产权甲方父母也是有份的。那就是属于共有财产了。
Ⅲ 房子结婚前对方付的首付,婚后房贷全由对方父母帮助还,还贷部分和我有关吗
一方婚前贷款购买的房屋,该房屋属登记方的个人财产。无论是否签订赠与协议,父母帮助还贷目的能够认定为明确赠与自己子女一方。故一方父母偿还银行贷款的行为不属于婚姻法解释三第十条规定的“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离婚时登记方也无需就该部分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对另一方进行补偿。如果将出资方父母婚后偿还全部贷款的行为视为对双方的赠与,不仅违背出资方父母的实际意愿,还可能与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七条的立法本意相冲突。根据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七条第一款的规定,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条第(三)项的规定,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望采纳,谢谢!
Ⅳ 婚后男方父母帮助把贷款还完,算作夫妻共同财产吗
婚后男方父母帮助把贷款还完,如果父母有事先书面约定,是赠与男方一人,那么这笔出资属于男方婚后取得个人的赠与,
如无事先书面约定,属于父母对夫妻俩的共同赠与,
《婚姻法》:
第十七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4,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第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
3,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
Ⅳ 结婚后我应该帮忙还贷款吗
这贷款谁贷谁还,银行是不会找你还的,因为借款人不是你的名字,你没有在借款合同签字也没有在担保合同签字,没有还款义务。
Ⅵ 帮父母还房贷,婚后属于共同财产吗
除父母还房贷当然不是共同财产了,不过一般情况下,很少会有人去帮父母还房贷的,尤其是结婚以后,结婚前化还是可能的,婚后一般很少。
Ⅶ 帮男朋友父母还的贷款,我男朋友说结婚后让他父母自己还贷款,我现在应该给他父母还吗,我刚刚工作没什么
感觉对方很自私,这样的做法就是占着你的便宜花着你的钱,只要分手你就是人财两失,因此,觉得你没必要这样做.多为自己着想吧,免得到时后悔莫及.
Ⅷ 结婚后,女儿应该帮娘家还贷款吗为什么
帮人有底线和原则,若兄弟争气,把事当事搞,遇到大事,像买房子,创业类的,肯定帮。若兄弟不争气,绝对不帮,救急不救穷的原则。但是父母得赡养,每月一千生活费够了,至于他们怎么花就是他们的事,只要他们开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