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六部门:加大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金融资源倾斜
中新网6月30日电 据央行网站30日消息,近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局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加大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金融资源倾斜,在总结金融精准扶贫典型经验的基础上,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在产品和服务创新、信贷资源配置、资金转移定价、绩效考核等方面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予以倾斜。
《意见》提出,金融机构要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大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金融资源倾斜、强化对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融资保障、建立健全种业发展融资支持体系、支持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增加对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的资金投入、研究支持乡村建设行动的有效模式、做好城乡融合发展的综合金融服务等八个重点领域,加大金融资源投入。
《意见》对原金融精准扶贫产品和金融支农产品、民生领域贷款产品等进行整合优化,以小额信用贷款、产业带动贷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民生领域贷款、农村资产抵押质押贷款、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保险产品等十类金融产品为重点,充分发挥信贷、债券、股权、期货、保险等金融子市场合力,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意见》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提升服务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改进内部资源配置和政策安排、强化金融科技赋能。同时,《意见》明确,将通过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推动储蓄国债下乡、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持续完善农村基础金融服务,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并通过资金支持、财税奖补和风险分担、考核评价和监管约束等措施,强化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激励约束。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进一步加强与银保监会、证监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局等部门的沟通合作,充分总结借鉴金融精准帮扶工作成效经验,强化统计监测,推进数据共享,推动《意见》落实落地,切实巩固好金融扶贫工作成果,不断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质效,助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B. 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的第五章 奖补资金的审核和拨付
第十四条 根据各省(区、市)小额担保贷款年度决算情况,经审核确认后,对于担保基金规模年度增长达到一定比例的地方,中央财政将按年度新增担保基金总额的一定比例,从中央贴息资金预算中安排拨付一部分作为风险补偿资金。风险补偿资金由地方财政管理,全部补充地方担保基金,用于鼓励担保机构降低反担保门槛或取消反担保。
第十五条 根据各省(区、市)小额担保贷款年度决算情况,经审核确认后,按照年度新发放小额担保贷款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性补助资金,由中央和省级财政各承担一半,其中中央财政承担部分从中央贴息资金预算中安排拨付。奖补资金由地方财政管理,用于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突出的经办银行、担保机构和信用社区等单位的工作经费补助。
C. 脱贫户下一步帮扶措施有哪些
为贯彻落实上级关于防止脱贫户返贫和边缘户致贫的要求,制定了一系列帮扶措施,以确保脱贫攻坚成果的稳固。以下是具体的帮扶措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要坚持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把防止返贫致贫作为重要任务。严格按照标准识别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实施精准帮扶,确保脱贫户不返贫,边缘户不致贫,助力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
二、实施对象
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已录入的脱贫监测户、边缘户以及动态管理中新发现的相应户。
三、工作目标
通过帮扶措施,确保脱贫监测户稳定增收,无返贫现象;解决边缘户的生产生活困难,消除致贫风险,顺利完成年度脱贫攻坚任务。
四、精准帮扶
(一) 边缘户帮扶
1. 产业支持:享受贫困户产业扶贫项目奖补,发展特色种养业,参加农业特色保险,接受技术指导服务。
2. 就业支持:参加招聘会,接受免费技能培训,子女免费就读技工学校,提供创业担保贷款。
3. 小额信贷支持: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边缘人口,纳入扶贫小额贷款贴息政策支持。
4. 社保兜底保障:将符合低保条件的边缘户纳入保障范围,给予渐退期,提供临时救助。
5. 住房保障支持: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以农户自筹为主,政府补助为辅。
6. 医疗保障支持: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立预警监测系统。
7. 教育保障支持:加强教育帮扶力度,确保边缘户子女教育扶贫助学政策的实施。
8. 农村饮水安全支持:为饮水设施未接通或破损的边缘户提供免费接通和维修服务。
9. 社会帮扶支持:完善帮扶利益共享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助困,购买“防贫”保险。
(二) 监测户帮扶
在享受贫困户帮扶政策的基础上,加强劳动技能培训,提供就业扶贫载体,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助困。
五、工作要求
1. 压实帮扶责任:明确帮扶联系人,加强跟踪走访,制定并落实帮扶措施。
2. 抓好政策落实:确保应享受的帮扶政策落实到位,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3. 加强动态管理:及时排查返贫致贫风险,纳入管理,调整帮扶力度。
4. 严格工作纪律:按程序和标准进行对象认定,防止弄虚作假,启动追责问责机制。
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相关帮扶措施政策由相关部门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