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19年国内贷款业务发展如何
2019年小贷公司正经历着“生死劫”
延续2018年的颓势,2019年小额贷款公司(以下简称“小贷公司”)行业仍处于“低沉期”。7月15日,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开年至今仅有55家小贷公司成立,这一数量较2018年同期新增的64家再次缩减,不足2017年同期新增数量的一半。随着潜在风险的加速暴露,监管机构也在逐步加大对此类企业的管理力度,小贷公司正经历着“生死劫”。
小贷公司正迎来优胜劣汰高峰期:开年以来仅10家公司“开店营业”
小贷公司正迎来优胜劣汰的高峰期,7月15日,北京商报记者根据天眼查披露的信息不完全统计后发现,排除已注销和正在注册的公司,2019年开年以来新成立的小贷公司数量急速缩减,仅有55家公司成立,其中10家公司经营状态为“在业”,45家公司经营状态为“存续”。这一数量相较2018年同期有所下滑,不足2017年同期新增数量的一半。
时间线拉长来看,2018年同期,新成立的小贷公司共有64家,其中经营状态为“在业”的公司有13家,经营状态为“存续”的小贷公司有51家。2017年新成立的小贷公司共有123家,其中经营状态为“在业”的公司有24家,经营状态为“存续”的小贷公司有99家。
激活民间资本、扶助“三农”和小微——曾被寄予厚望的小贷公司每况愈下,除了新增小贷公司数量急速缩减外,新三板挂牌的33家小贷公司日子也并不好过,据麻袋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33家小贷公司发放贷款及垫款余额合计108.1亿元,同比下降2.7%。发放贷款及垫款平均值为3.28亿元,2017年该值为3.37亿元。从近五年的财务数据看,33家小贷公司中,2017年实现盈利的有32家,2018年下降到28家。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小额贷款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3至2015年,中国小额贷款公司数量快速增长,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截至2015年末,全国小额贷款公司达到了最高峰8910家,从业人数达到11.73万人,贷款余额达到9411.51亿元。2015-2018年,小额贷款公司行业风险频发,亏损面加剧,发展日益艰难,机构数量逐年下滑。截至2018年底,全国小贷公司共有8133家,较2017年底的8551家减少418家,降幅达4.89%;从业人员90839人,较2017年的103988人减少13149人,下降12.64%;贷款余额9550.44亿元,较2017年的9799.49亿元减少249.05亿元,下降了2.54%。
2013-2018年全国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在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诗强看来,影响小贷公司发展的主因,是其法律地位不明确,导致其资金来源及融资额度等面临诸多限制,进而导致经营过程存在规模不经济的问题;其次是小贷公司客群以“三农”和小微企业为主,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时,逾期上升,计提的资产损失准备相应大幅上升,严重侵蚀了小贷公司的营业利润。
多地小贷公司迎整治“风暴”
随着小贷公司风险加速暴露,监管机构也在逐步加大对此类企业的管理力度。今年以来,包括吉林省、河南省、四川省、山西省在内的多地都开启针对小贷公司的整治“风暴”。
7月12日,江苏省金融办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小额贷款公司监管工作的通知》,从审批管理、股东资质、外部融资、实际利率、贷款管理、不良资产清收、业务合作、涉案涉诉多个方面重点排查小贷公司的违规内容。
这也是继2018年12月,江苏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宣布终止全省89家小贷公司相关经营资格后,该地区针对小贷公司专项整治的又一举措。除了江苏省外,多地小贷公司也出现被限期整改、取消业务资格的现象。4月吉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透露,将省内110家小贷公司列入限期整改,304家小贷公司列入清理整顿,预计到2019年底前,吉林省小贷公司数量将压降至420家左右。根据央行此前公布的数据,吉林省2018年末小贷公司数量为488家,这意味着2019年将关闭68家左右。1月8日,河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融资担保处连续发布13则公告,取消18家小贷公司的试点资格。
在经济增速下行和金融科技行业发展势头不减的冲击下,小贷公司发展明显后劲不足,在苏宁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薛洪言看来,经济增速下行带来的影响是小贷公司不良率攀升,利率下降;金融科技的影响是巨头下沉,模式变革。双重影响交织下,龙头尚可勉强应付,中、小贷公司则渐渐跟不上节奏。
监管政策鼓励并购重组
在数量缩水、贷款余额负增长的状况下,小贷公司的转型发展迫在眉睫。在王诗强看来:
首先,在对小贷行业进行清理整顿和风险出清后,监管部门应对传统小贷公司的法律地位予以“扶正”,在中央统一政策加强监督的前提下按属地原则进行监管。
其次,给予小贷公司的涉农、涉微贷款收入更大税收优惠和政策补助,鼓励小贷公司在“三农”和小微贷款领域与其他金融机构错位竞争。他进一步指出,当前,小微企业和个人融资依然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特别是三四线城市,建议监管出台政策时,不要一刀切。对于部分欠发达地区,对合规经营的小贷公司给予更多的融资支持。
“小贷公司大型化,是时代变迁的结果。再深一层看,小贷公司大型化也是科技重塑金融的必然要求。科技打通了时空界限,消解了小贷公司‘小而美’模式的生存空间,大型化叠加科技化,是小贷公司的一条可行出路。”薛洪言强调,“站在监管机构的角度,可出台鼓励小贷公司并购重组的政策指引,疏通小贷公司的退出渠道。”
② 山东威海地区的小额贷款哪家可信啊
经区万象城不是有个银企么?
③ 新三板小额贷款公司
从2015年匆忙上市,一直被禁止上市融资,没有机会进入创新层。小贷公司在新三板享受不到任何分红。在行业不景气的大背景下,新三板的小贷公司日子过得如履薄冰。
行业发展举步维艰。新三板公司兆丰小贷(833210)给出的药方是转型拥抱互联网,成功抓住蚂蚁金服的“大腿”。
新三板小贷公司:我能做什么来拯救你?
新三板小贷公司的公司面临双重夹击:一方面,整个行业进入衰退周期,大部分企业收入下降;另一方面,在新三板上市被限制融资和进入创新层,根本没有红利可言。基拆正同时,每年要花费数百万美元。
目前,新三板共有41家小额贷款企业。据Digbei.com不完全统计,已披露2017年财报的20家小贷公司中,11家小贷公司去年业绩呈下滑趋势;4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速不足10%,业绩增长乏力;有9家公司净营收双双下滑。
去年前三季度的业绩也不乐观,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整体下滑。去年前三季度,41家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0.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平均下降12%;累计净利润4.4亿元,比去年同期的6.6亿元减少2.2亿元,业绩下滑超30%。
新三板小贷公司是中国整体情况的缩影。根据央行2018年1月25日发布的《御码2017 年小额贷款公司统计数据报告》,截至2017年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8551家,比2016年末减少122家,19个省市和地区机构数量有不同程度减少。其中,云南省减少最多,为66个。整体来看,小贷公司机构退出潮仍在继续。
对于新三板的小贷公司来说,雪上加霜的是,新三板每年的维护费用都是几百万。但能享受的分红很少。
“金融类企业不允许进入创新层,不能融资,不能享受任何分红。”新三板小贷公司一位董事会秘书此前曾对Digbei.com表示。
这一切源于2015年底新三板对金融企业的新监管制度。之后小贷公司融资受限,失去了进入创新层的资格。
目前新三板交易冷淡,5家公司选择离场。
小昭戴胖上蚂蚁金夫
面对整体惨淡的行业,离开并不能解决行业萎缩的问题。兆小贷选择的道路是转型,拥抱互联网,追赶蚂蚁金服。
2017年3月,兆丰小贷正式推出“移动自助贷”产品;9月,我们入驻支付宝生活,客户可以通过支付宝申请、使用和偿还贷款,开始了基于互联网的小额贷款业务的尝试。
资料显示,“手机自助贷款业务”是基于公司与网商银行的合作协议,依托蚂蚁金服旗下的省信息公司提供的技术支持,以芝麻信用、手机运营商、小贷搏悔行业征信等大数据等为基础,作为参考,结合线下调查,筛选投信好的客户,客户自助申请,后台审批,自助放款,自助还款。
据兆丰小贷负责人介绍,升级后的平台可以将我们公司的贷款成本从原来的五六百元降低到现在的一百元,成本最高可降低83.3%。节省下来的资源可以让公司服务更多的客户,有望提供更低的利率,降低客户的融资成本。
小额贷款转型的效果还不确定。公司2017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降”。
赵小代表示,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上述公司推出新产品——“兆丰自助贷”,与o
挖吧。com了解到,趣店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金融科技公司,前身为“趣分期”;后期趣店得到阿里巴巴旗下金融部门蚂蚁金服的支持,主要面向大学生和年轻白领,以每月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
市场普遍认为,趣店的盈利主要得益于金主“蚂蚁金服”的支持。
从蚂蚁金服的运营模式来看,兆丰小贷和趣店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依靠芝麻信用,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对贷款人进行评估,从而提高公司的风控能力。
蚂蚁金服大腿上,依托支付宝的平台,两家公司运营模式相似。兆丰小贷能否成为下一个“趣店”,还有待时间验证。
本文来自挖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