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抵押贷款买房被银行发现的后果
抵押贷款买房被银行发现后,一般有两种处理结果,一是调整利息,二是要求尽快还款。因为国家不允许用抵押贷款买房,所以后者的可能性更大。到时候自己还不起,可能会被采取强制措施或者影响征信。
1、抵押贷款买房的后果
按照法律规定,抵押贷款资金不能用于房产交易,如果自己采用别的方法成功贷款,那么就属于违背相关协议。按照要求银行有权要求贷款人尽快偿还贷款。这个处罚看似没问题,实际上影响非常大。一般被发现,都是已经买房成功,这个时候既要面临新买房的贷款,又要面临银行的催还贷款。如果自己有钱就没影响,没钱只能等着银行的处罚。
2、为什么不允许抵押贷款买房
抵押贷款一般有两种,一是消费贷,二是经营贷。前者就是用来日常消费,像是结婚、子女教育、买车等。后者就是用来企业经营,主要是企业的花费。虽然买房也是消费的一种,但是国家有明确规定,不允许用抵押的贷款去买房。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防止炒房者破坏市场,对于楼市的调控也有一定帮助。假如没有限制的话,买房后再买房,有一套房等于拥有多套房,显然是不利循环。
3、不还贷款的影响
当抵押贷款被银行发现买房后,就会采取抽贷(要求提前偿还)的措施,大多数人被发现的时候,基本已经买下房子,现有的钱根本无法还贷。这个时候银行就会一直打电话催促,催促不成就增加利息,最终还是无法偿还,可能就会一纸诉状上法院,严重的话可能会被强制处理。建议不要做这种事情,属于违法国家法律,到时候整个家庭可能都会跟着自己受连累。
㈡ 房屋买卖合同抵押贷款借名买房行为的风险
对于一些有经济条件的人来说,很多人都想购买多套房屋,但是由于限购的原因,不能购买多套房屋,那么,就有一些人会借名买房,对于这种情况怎么处理,现在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房屋买卖合同抵押贷款?借名买房行为的风险?
一、房屋买卖合同抵押贷款
1、用途
借款人应该按照约定的用途使用贷款,不能用于非法目的。贷款合同载明的借款用途不得违反国家限制经营、特许经营以及法律、行政法规明令禁止经营的规定。明确此项条款,对借款人而言,可以维护自己使用资金的权利;对贷款人而言,可以监督资金的流向,确保资金回笼,控制风险。
2、限制
对贷款用途加以限制的原因是:首先,如果借款人将贷款用于非法用途,如果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范,将导致贷款合同无效。即使贷款人在贷款的使用时对此非法目的尚不知情,一旦贷款人知悉此非法目的后,必须阻止借款人继续提款。其次,限制贷款用途是为了保证还款资金的来源。如果贷款不按协议的用途加以运用,借款人可能因经营不当导致丧失还款能力。再者,贷款行内部经营方针可能对发放贷款的行业或部门有限制,政府规则、法令有时也有类似规定。最后,限制贷款的用途还可能因为是涉及第三人的利益,比如在出口信贷项目中,贷款用途就仅限于特定的支付对象。
二、借名买房行为的风险
1、借名买房合同或被确认无效
下面就由小编来给大家讲一个真实存在的例子,当然,这个例子也是借名买房中最常见的纠纷:原先明明已经约定好了,房子是小明买的,钱也是小明付的,只是借了小李的名义购买。但是看着房价日益增长,小李却耍赖了,声称房子是他自己买的,只是借了小明的钱,这样的话就产生了纠纷。
由于借名买房中的两方往往都具有特殊的关系,因此双方就免去了正式白纸黑字的签约,也就是签订借名买房合同。因此,在没有白纸黑字证明的情况下,如果一方事后反悔,那么另一方就会显得比较被动了。
2、易造成房钱两空的后果
另外,还有一个较为常见的纠纷是:代持人对外负债,房屋被其债权人查封抵债。
同样的小编也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比如小明非常信任小李,将房屋登记在小李的名下。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小李瞒着小明卖给了小王,或者小李瞒着小明拿着房子在银行做抵押贷款了。
那么,在上述的这种情况下,小明就很有可能房钱两空了。因为根据相关规定,第三人在没有过错的情况下,依据房屋登记信息而信任小李是房屋所有人,所以与之交易或者设立抵押是受法律保护的。
也就是说,在上述的这种情况下,小明想要回房屋是不可能的,唯一的方法也就只能依据借名合同向小李主张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