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抵押担保 > 虚构贷款担保合同诈骗

虚构贷款担保合同诈骗

发布时间:2025-06-17 07:15:41

Ⅰ 虚构事实借款时属不属于合同诈骗

虚构事实,这种借款是属于合同诈骗。
【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Ⅱ 合同诈骗罪处罚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合同诈骗罪处罚标准如下: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单位、冒用他人名义、伪造担保、无实际履行能力、先履行小额合同等手段,骗取对方财物,数额较大的,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若数额巨大或情节严重,将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数额特别巨大或情节特别严重,将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具体规定如下:(一)虚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二)使用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其他虚假产权证明作担保;(三)无实际履行能力,通过先履行小额合同或部分合同诱骗对方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四)收到对方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担保财产后逃匿;(五)其他方法骗取对方财物。

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详细规定了合同诈骗罪的处罚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情形。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若发现有上述行为之一,且达到规定的数额或情节标准,将依法进行处罚。

阅读全文

与虚构贷款担保合同诈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手机软件贷款违约 浏览:618
网上贷款会查身份证信息吗 浏览:969
农村户口贷款需要办些什么 浏览:90
桂林阳光小额贷款电话 浏览:560
赣州小额贷款手机分期 浏览:316
过户后买房暂停贷款 浏览:586
办贷款银行流水不够知乎 浏览:723
大公司的手机贷款公司 浏览:811
房产银行无息贷款 浏览:478
企业股东担保贷款 浏览:872
对银行小额贷款业务的分析 浏览:94
安徽农村信用社怎么还助学贷款 浏览:162
上海公积金贷款利息付多少 浏览:452
增加存贷款余额的措施 浏览:424
公司想贷款要开多少票 浏览:195
小额贷款把我车开走了怎么办 浏览:632
农村信用社贷款10万要多久 浏览:218
在邮政银行网上贷款要下载什么软件 浏览:207
南海农村信用社贷款流程 浏览:2
夫妻有贷款的房子能过户吗 浏览: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