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抵押担保 > 虚构贷款担保合同诈骗

虚构贷款担保合同诈骗

发布时间:2025-06-17 07:15:41

Ⅰ 虚构事实借款时属不属于合同诈骗

虚构事实,这种借款是属于合同诈骗。
【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Ⅱ 合同诈骗罪处罚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合同诈骗罪处罚标准如下: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单位、冒用他人名义、伪造担保、无实际履行能力、先履行小额合同等手段,骗取对方财物,数额较大的,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若数额巨大或情节严重,将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数额特别巨大或情节特别严重,将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具体规定如下:(一)虚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二)使用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其他虚假产权证明作担保;(三)无实际履行能力,通过先履行小额合同或部分合同诱骗对方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四)收到对方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担保财产后逃匿;(五)其他方法骗取对方财物。

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详细规定了合同诈骗罪的处罚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情形。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若发现有上述行为之一,且达到规定的数额或情节标准,将依法进行处罚。

阅读全文

与虚构贷款担保合同诈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积金贷款由担保改为房产抵押 浏览:676
公积金缴存余额大于贷款余额 浏览:755
银行消费贷款需消费合同吗 浏览:254
贷款上班公司好吗 浏览:237
商业贷款收入流水怎么做 浏览:101
哪些贷款会扣支付宝余额 浏览:750
上海市汇丰银行贷款 浏览:938
2019年二月份农行贷款利率 浏览:630
如何在网上申请工行贷款 浏览:217
购房协议书因为银行资料不全贷款 浏览:670
18百分百不拒的小额贷款 浏览:284
车过户不满3月贷款 浏览:579
银行贷款没过让别人担保 浏览:443
无息贷款群骗局三年免息 浏览:912
村子里可以担保贷款吗 浏览:183
梅州首套房贷款利率房贷上浮25 浏览:905
狮桥公司贷款好做吗 浏览:331
杭州市公积金余额转省公积金贷款额度 浏览:871
小薇企业无息贷款如何贷款 浏览:332
静海农行贷款中心 浏览: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