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国家公职人员可不可以给亲属提供经济担保
不能,国家机关单位的工作人员是不可以做担保人的。
根据我国的《担保法》对担保人有如下要求:
第六条 本法所称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
第七条 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可以作保证人。
第八条 国家机关不得为保证人,但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除外。
第九条 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为保证人。
第十条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不得为保证人。
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有法人书面授权的,可以在授权范围内提供保证。
第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令银行等金融机构或者企业为他人提供保证;银行等金融机构或者企业对强令其为他人提供保证的行为,有权拒绝。
第十二条 同一债务有两个以上保证人的,保证人应当按照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份额,承担保证责任。没有约定保证份额的,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债权人可以要求任何一个保证人承担全部保证责任,保证人都负有担保全部债权实现的义务。已经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有权向债务人追偿,或者要求承担连带责任的其他保证人清偿其应当承担的份额。
B. 公务员为个人担保贷款900万元合规吗
合规。公职人员是可以作为民间借贷的担保人的,不违反法律规定。所以公务员为个人担保贷款900万元是合规的。公务员(Civil servants),全称为国家公务员,是各国负责统筹管理经济社会秩序和国家公共资源,维护国家法律规定,贯彻执行相关义务的公职人员。
C. 公职人员能给人担保吗
法律分析:能。公职人员以自己的名义对外进行合法担保,构不成违纪。但供职单位除法律特别规定外不能对外提供担保,否则担保无效。做担保人的条件:
1.与本案无牵连。
2.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3.在当地有常住户口和固定住所。
4.有能力履行担保义务。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八十三条 机关法人不得为保证人,但是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除外。
以公益为目的的非营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不得为保证人。
D. 紧急!!请问在职的政府机关公务员帮人做贷款的担保人是否合法谢谢!!
做贷款担保人合法,现在担保人一般都要求是机关事业单位公职人员的。不过做担保人要注意,要承担连带责任的,如果被担保人不能及时还款的话,你要承担信用和经济两方面的损失。
E. 公职人员给人担保影响自己贷款吗
法律分析:做担保人肯定影响自己贷款的,比如按照的财产和收入分析,自己贷的额度是100万,但是如果为别人担保50万,就最多只能贷50万了。因为在银行看来,为别人的担保也是负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F. 公职人员担保会开除吗
法律分析: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并没有规定不允许公务员为他人提供担保,所以不会开除,但有风险。
保证人为自然人的,必须有固定经济来源,具有足够代偿能力,并且在贷款银行存有一定数额的保证金;保证人与债权人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保证合同。保证人发生变更的,必须按照规定办理变更担保手续,未经贷款人认可,原保证合同不得撤销。
一旦借款人跑路了,作为担保人要替借款人还钱。如果不还,债权人可以将担保人起诉到法院,判决生效后,法院可以冻结账户,查封拍卖房产。如果一直不履行担保责任,法院还可以对担保人进行司法拘留。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第三条 监察机关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依法给予违法的公职人员政务处分。
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加强对公职人员的教育、管理、监督,依法给予违法的公职人员处分。
监察机关发现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应当给予处分而未给予,或者给予的处分违法、不当的,应当及时提出监察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