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個人信用評級系統
個人信用體系是指根據居民的家庭收入資產、已發生的借貸與償還、信用透支、發生不良信用時所受處罰與訴訟情況,對個人的信用等級進行評估並隨時記錄、存檔,以便信用的供給方決定是否對其貸款和貸款多少的制度。在發達國家,個人信用記錄早已是市場經濟的基石,但在我國,個人信用制度還剛開始籌建。
個人信用體系(Personal Credit System)
個人信用體系就是一套詳細記錄消費者歷次信用活動的登記查詢系統,這是在社會范圍內構建發達的信用消費經濟的基礎,也是大力提倡的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的支柱之一。個人信用體系作為社會信用體系的基礎,近幾年來,其重要性已日益凸顯出來。
2. 個人信貸信譽分析
多向銀行借錢並按期歸還,具體辦法包括辦信用卡、房貸.
通過向銀行借錢來累積信用.
彌補辦法一般分四步:第一步,還款;第二步,拿到銀行開具的結清證明(還清所有逾期欠款後);第三步,附上歷史還款明細(可以證明過去的逾期時間短暫);第四步,附上書面聲明,針對明細中的「過失」解釋或澄清。
3. 個人貸款徵信評估標准
貸款是銀行一般會給你做個綜合信用評估。綜合信用評分主要是對客戶進行一個等級評估,裡麵包含了個人徵信,資料齊全,負債與收入等等內容,如果其中某個沒有到達一定的標准,那麼就容易被拒,出現稱「系統自動評估,你綜合信用評分不足」的現象。
綜合信用評分具體內容
(1)個人徵信。
如果你短期內徵信機構查詢過多,有出現逾期時間較長的現象,那麼小貸公司或銀行會覺得你最近資金流動有些問題,短期機構查詢多就足以證明你最近很缺錢,而且申請了很多家小貸公司都沒申請下來,說明有一定的風險,造成容易被拒。
(2)資料填寫不真實,不全面。
有些朋友去申請貸款提供假信息,或者包裝過,一般小貸公司都會有經過專業培訓的風控審核,包裝過的客戶一般都會出現一些小細節上的問題,細心一些的風控部一般都能發現,導致直接被拒。
(3)經濟收入不穩定,負債過高。
如果你每個月經濟收入都不穩定,那麼你貸款下來每個月還款的話就會有一定的經濟壓力,這類客戶很容易造成逾期;負債高的也是一個道理,負債高每個月還款都很多,那不一定你還有剩餘的錢再來還其他貸款。風險太大,容易被拒。
(4) 網貸申請太多,同盾數據不好,直接成網貸黑名單。
很多朋友去小貸公司或銀行申請貸款之前,都已經在網上P2P平台申請過了,網貸申請下來的額度都不高,然後你再去小貸公司或銀行申請,很容易被拒。因為你連網上幾千塊錢的貸款都去借,那你是有多缺錢,小貸公司和銀行都不敢放款給你。
4. 個人消費信貸體系的建立
10分
中國的信用消費始於20世紀50年代,隨後信用消費一度被取消。銀行以住房為突破口開展的信用消費起步於80年代,但在當時短缺經濟佔主導地位、市場經濟尚不發達的情況下,信用消費並不具備充分發展的經濟基礎和市場條件,因此信用消費品種單一、范圍窄、規模小,僅處於萌芽和摸索階段。
20 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在住房、汽車等領域出現了比較旺盛的需求。同時,隨著買方市場的形成,消費需求不足成為制約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政府採取多種措施擴大內需,信用消費作為刺激消費需求的有效手段得到重視和推廣,各項旨在鼓勵個人信用消費的政策、法律、法規相繼出台。截至2003年末,全國各商業銀行人民幣消費貸款余額15736 億元,較1997年末的172億元增長90倍,其中個人住房貸款余額11780億元,信用消費占各項貸款的比例也由不足0.13%上升到10%。
從提供信用消費的機構看,目前國內所有商業銀行及信用合作社都已不同程度地開辦了消費信用業務,而工、農、中、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是消費信用市場的主體, 其消費信用余額佔全部金融機構提供的消費信用總額的88%。從信用消費的品種看,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形成包括個人住房與住房裝修、汽車消費與信用卡消費、大額耐用消費品與教育助學、旅遊與醫療貸款、個人綜合消費與個人短期信用貸款及循環使用額度貸款等十幾個大類、上百個品種的信用消費品種體系 。
從上面提供的數據可以看出,在銀行發放的消費信貸中,個人住房貸款占據壓倒性優勢。這說明我國信用消費業務品種有很大的創新空間,一些很具有發展前景的信用消費品種在我國基本上還是空白。另外,一些信用消費品種在我國雖已開展,但開發的深度還遠遠不夠。可以預期,在社會信用體系建立之後,以信用卡為主體的消費信用將會迎來高速發展的階段。
從當前各金融機構的實踐情況看,我國消費信用的發展應該會在以下幾個方面取得顯著進展:
(一)重點發展個人住房與汽車信用消費
個人住房貸款在我國當前信用消費發展中佔有絕對比重,今後一段時期內,個人住房貸款仍是消費信貸發展的重點,應在切實降低住房貸款風險的基礎上,擴大住房貸款范圍及比例,重點開發中檔住房貸款。另外,隨著汽車普及程度的提高,汽車消費貸款的需求量還將顯著增大,這將成為消費信用的一個主要增長點。
(二)大力開展信用卡業務與個人耐用消費品信用消費
美國信用卡業務的比重僅次於住房信貸,我國商業銀行應在社會信用體系建立之後,抓住有利時機大力發展信用卡業務,鼓勵消費者先消費,後還款,將信用卡辦成真正的信用卡。另外,還應大力推廣商業銷售網點和消費網點進行信用卡支付。據統計,我國的耐用消費品貸款在我國信用消費業務中所佔比重小,市場潛力巨大。為此,各商業銀行應積極與商家合作,開展多種形式的耐用消費品貸款。
(三)大力發展助學與旅遊信用消費
目前,我國助學貸款發放比重仍然較小,各商業銀行應採取多種形式大力推廣。相對說來,助學貸款本質上是消費者用未來的收入為現在的教育融資,其貸款對象普遍具有較高的素質,如果能合理引導,應該能成為一個很好的信用品種。另外,隨著「假日經濟」的日益重要,居民在旅遊方面的支出也日益增加,各商業銀行及相關金融機構及旅遊公司應積極響應國家有關政策,在國家法律允許范圍內,大力推廣旅遊信用消費。
(四)借鑒美國信用消費的先進業務方式
各金融機構應與相關機構積極配合,結合中國實際,大力開拓信用消費新品種, 探索這些信用消費品種在我國可行的發放模式和風險控制模式並積極完善和推行, 以盡快完善我國的信用消費體系。如針對不同的消費群體制定不同的貸款品種,對個體工商戶和運輸業者提供經營性車輛貸款,對有創業意識的城鄉家庭可提供小額家庭創業貸款等。同時,針對不同的信用消費品種和貸款對象,可在利率期限和還款方式方面為消費者提供多種選擇。
消費信用的發展前景廣闊,但發展的的道路還很漫長,其進程受到信用體系建設、居民消費觀念等許多方面因素的制約。為了促進消費信用健康快速地發展,我們應該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好保障性工作。
(一) 加強宣傳,改變傳統消費觀念
在我國市場經濟已步入買方市場的情況下,提倡適度負債消費顯得十分重要。因此,必須加大宣傳力度,引導居民轉變「無債一身輕」的消費觀念,實現從無債消費轉變到適度負債消費,逐步提高居民的消費信用水平。我國居民信貸意識還比較薄弱,金融信貸知識還比較貧乏,所以增強消費者的信用觀念、信貸知識和金融知識,是發展消費信貸和擴大內需的重要條件之一。
此外,對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來說,也要逐步增大對個人授信業務的比重,轉變重工商信貸、輕消費信貸的觀念,充分認識消費信貸對發展金融信貸、發展社會經濟的作用,加大力度宣傳發展消費信貸的政策導向、市場導向及其操作辦法,加強業務咨詢服務。
(二) 調整收入分配政策,提高居民的實際收入水平
居民實際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消費信貸發展的程度。因此,國家在收入政策上應採取增加收入的措施,保證城鄉居民收入有一個合理的增長幅度;在分配政策上要進一步縮小收入差距,加快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從而改變居民的收入和消費預期,以刺激消費的合理增長。
(三) 建立消費信貸的信用風險防範體系
信用風險防範的水平直接影響到消費信貸開展的成敗。當前個人消費信貸發展不快,主要問題不在銀行,而在於外部環境不完善、不配套。但銀行在消費信貸發展中,應有超前意識,充分利用現有條件,通過金融手段推動個人消費健康發展。
1、盡快建成個人信用制度。除了建立公民基礎信息資料庫之外,還應加快公民基礎信息與銀行信貸信息的整合,盡快建立和推廣適合我國國情的個人信用風險評分模型和消費信貸電腦審批系統,組建地區性、全國性的個人資信調查評估事務所或個人信用調查公司,對被調查人的收入狀況等進行持續的調查服務,建立借款人的信用數據模型,積累信息並定期進行分析,同時將銀行與政府等其他部門聯系起來,探詢信息共享之路。針對中國目前的情況,一是要盡快出台有關法律,以明確其服務對象、市場准入與退出規范、經營范圍、賠償機制等;二是要培養一批高素質且具有專業知識的個人資信評估從業人員,以促進評估的成熟性與權威性;三是要制定統一的評估標准,增強各評估結果的可比性,防止評估機構間的不正當競爭;四是要建立行業協會,加強行業自律和評估的自身建設。
2、完善擔保制度。我們應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逐步健全個人消費信貸擔保體系,降低消費信貸風險。首先,應完善擔保法,增加有關消費信貸的規定;其次,應培育規范的住房二級市場,使抵押的房產能夠方便地變現;再次,銀行應與保險公司緊密合作,將消費信貸與人壽保險、財產保險、履約保證保險結合起來,降低風險;最後,可研究由政府出面組建消費信貸擔保公司,為消費信貸,尤其是長期消費信貸提供擔保。
(四) 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目前,社會保障制度的社會化程度遠遠不夠,無法完全解除人們的後顧之憂,那麼建立商業性和強制性相結合的社會保障統籌體系,就顯得非常迫切。因此,應當把建立完善覆蓋城市全體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作為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抓緊抓好,對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也要有重點有步驟地進行。
(五) 加強專業人員的培訓
消費信貸業務的從業人員不僅需要熟悉現代專業知識,還必須具有銀行儲蓄、結算、融資、理財知識和市場調研及人際溝通的能力,即成為「全能型」的綜合人才。由於我國的消費信貸才剛剛起步,業務人員來自各個部門,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整體偏低。因此,加強從業人員的培訓工作尤為迫切。(2006年10月發表於《百姓雜談》)
5. 什麼是信用貸款個人信用等級是如何劃分的
信用貸款是指以借款人的信譽發放的貸款, 借款人不需要提供擔保。
個人信用等級是以自然情況(婚姻狀況、文化程度等個人基本情況)、職業及經營情況、家庭情況(家庭收入和支出、家庭負債率等)、教育情況、資產情況等為依據來評定的。
6. 個人信用等級有哪些評估標准
目前個人信用等級多參考中國人民銀行,人民銀行一般參考的借還款信息。
芝麻徵信多以網購數據,騰訊徵信一般社交數據等
7. 自我評估貸款信用是什麼
自我評估貸款信用可以某銀行個人信用評級標准。可以給自己打打分,看看能在銀行貸多少款:
●文化程度分(滿分10分)
博士9~10分
碩士8~9分
學士7~8分
專科6~8分
中專或高中6分
初中以下5分
●工作年限分(滿分10分)
30年以上9~10分
20~30年8~9分
10~20年7~8分
5~10年6~7分
5年以下0分
●職業分(滿分10分)
公務員8~10分
科教人員8~9分
企業管理者8~10分
私營業主7~10分
●職務分(滿分10分)
局級以上10分
處級8~10分
科級7~8分
科級以下0分
●職稱分(滿分10分)
高級10分
副高級8~10分
中級7~8分
中級以下0分
●個人年經濟收入分(滿分20分)
20萬元以上20分
15萬20萬元18~20分
10萬~15萬元17~19分
8萬~10萬元14~16分
2萬5萬元10~14分
2萬元以下0分
●家庭財產評估價值分(滿分30分)
50萬元以上30分
40萬~50萬元26~30分
30萬~40萬元24~28分
25萬~30萬元22~25分
20萬~25萬元20~22分
20萬元以下0分
●其他分(最高10分)
連續三期貸款都能按時還本付息,並有提前還清貸款的能力:5~10分。
連續兩期貸款都能按時還本付息,無欠賬:1~5分。
個人信用貸款最高授信額度為10萬元;80~90分:額度最高為6萬元;70~80分,額度最高為3萬元。
貸款盡量多,首付盡量少最明智
因為目前的購房貸款利率不斷在降低,那麼在如此優惠的貸款利率條件下,能夠申請多少貸款就盡全力地申請,只要不是盲目地追求愈大愈好的房子,利息的支出並不算太大。在負債能力范圍內,選擇最高的抵押率,最小的首付款,讓錢能更好地生錢,是最佳之舉。
小貼士:
一般來講,每個人會選擇自認為合理的首期付款額。而依據中央銀行規定,購房貸款不超過房價的80%,就意味著購房必須准備20%以上的首期付款。
8. 信用評估的個人信用評分
個人信用評分--指信用評估機構利用信用評分模型對消費者個人信用信息進行量化分析,以分值形式表述。
個人綜合信用評分——指通過使用科學嚴謹的分析方法,綜合考察影響個人及其家庭的內在和外在的主客觀環境,並對其履行各種經濟承諾的能力進行全面的判斷和評估。
針對不同的應用,信用評分分為風險評分、收入評分、響應度評分、客戶流失(忠誠度)評分、催收評分、信用卡發卡審核評分、房屋按揭貸款發放審核評分、信用額度核定評分等。
綜合信用風險評分——鵬元 800
2005年4月底,鵬元徵信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個人綜合信用風險評分——「鵬元800」,正式對授信機構及個人提供信用評分查詢服務。
「鵬元 800」通過建立數學模型對個人信用信息進行統計分析,以預測未來一段時間內發生違約風險的可能性,並用一個分數綜合反應個人信用狀況。
該信用評分體系共設6個等級,從320分到800分,每80分一級, 把個人信用狀況詳細量化, 每個分數對應一個違約概率,分數越高表示違約風險越低 。
評分對應等級及違約概率圖示:
最低分 320 400 480 560 640 720 800 最高分
+ F + E + D + C + B + A +
分數構成:
評分模型選用了與個人信用相關的四十多個變數,概括起來可分為個人基本信息、銀行信用信息、個人繳費信息、個人資本狀況四類變數,其中,銀行信用信息所佔權重最大,接近50%,其餘三類變數所佔權重大致相當。
目前徵信系統資料庫中有銀行信用記錄的客戶僅占總體人群的25%,由於銀行信用信息是影響個人信用狀況最重要的變數,對於沒有銀行信用記錄的客戶,模型選取了其他與銀行信用相關的變數予以替代。今後隨著數據的逐漸完善,我們會將更多的變數加入模型,不斷提高模型的准確性、精確度和普適性。
企業信用評級
企業信用評級(Enterprise Credit Rating),信用評級作為一個完整的體系,包括信用評級的要素和指標、信用評級的等級和標准、信用評級的方法和模型等方面的內容。其中信用評級指標和信用評級方法是信用評級體系中最核心的兩個內容,同時又是信用評價體系中聯系最緊密、影響最深刻的兩個內容。
9. 個人信用評估與消費貸款
貸款的品種非常多,貸款人的條件也不一樣,所以貸款的額度很不同。 個人貸款的品種包括:消費貸、薪金貸、創業貸、流水貸、抵押貸、質押貸、留學貸、純信用貸等等 貸款人的資質包括:年齡、職業、工作單位的性質、工作年限、收入水平、家庭狀況、學歷水平、資產狀況等等 加上貸款用途綜合評估才知道貸款額度,故此你去找銀行的信貸部經理,談談自己的想法、用途、資質狀況等等,就可以知道你的貸款額度了。
10. 消費信貸的發展思路
切實提高中下收入居民的實際收入水平。
居民的消費主要是由居民的即期收入水平決定的,即期收入水平有助於消費水平的提高;中下收入居民的消費傾向高於高收入居民的消費傾向,切實提高中下收入居民的實際收入水平可以直接提高國內消費水平。未來兩年內,實際消費可能繼續受居民收入增勢減緩和職工下崗待業的影響持續走低。因此,國家在收入政策上要採取有利措施提高公務員工資、下崗職工生活保障和社會救濟金,同時在分配政策上要進一步縮小收差距,加快和健全社會保障體系,讓居民有錢敢花,從而改變居民的收入和消費預期,以刺激消費的合理增長。
進一步降低利率水平,降低貼現率,促進利率市場化進程。
居民的消費信貸受利率水平的直接影響,消費信貸必須是在低利率的環境下形成,經過七次降息,具有標志性的一年期存款利率由1995年的10.98%降為2.25%,一年期貸款利率由12.06%降為5.85%。為了刺激消費和消費信貸應進一步降低利率水平,從而支持居民適度超前消費;降低貼現率便於形成靈活的市場化的信貸結構。
形成居民信用評估體系。
居民信用評估體系尤其是消費信用評估體系基本沒有形成,而居民信用評估體系是消費信貸的基礎,因此建立消費信用評估體系就顯得必要而迫切.。筆者認為消費信用評估體系的培育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通過國家信用的轉移使公務員和事業單位職工的個人信用產生。建議具體由所屬單位人事部門和同級財政部門利用個人檔案和組織考察對個人進行信用評級,提供相應信用擔保;同時銀行部門提供手續費給提供擔保的同級財政部門建立信用擔保損失准備,所屬單位也要負信用擔保損失責任,從義務和利益的關繫上建立銀行、財政、單位、個人之間的信用框架,由此作為居民信用評估體系的突破點。(2)發展民間信用評估體系。成立民間信用評估機構以及銀行系統聯合成立銀行信用評估機構,由中國人民銀行具體進行政策指導。(3)發展民間信用保障體系。居民在使用個人信用時,應由實物保障升華為法律法規保障、個人信譽保障和國家信譽保障。由國家立法建立一整套完備的法律體系對發展民間信用保障體系作出具體規定,明確處罰和償還程序。(4)簡化居民使用個人信用進行消費信貸時的審批手續。簡化審批手續有利於居民經常使用消費信貸。各專業銀行和商業銀行推出的住房和汽車信貸手續繁瑣,辦理時間長,並且要提供本銀行大額定期存單或抵押品,即使條件符合,也要多次往返辦理,尤其大件耐用消費品信貸為甚。
轉變居民消費觀念。
在中國市場經濟已經步入了買方市場和出現通貨緊縮的情況下,提倡適度負債和超前消費就顯得十分重要。首先,必須加大宣傳力度,引導居民轉變傳統的消費觀念,從無債消費轉變為適度負債消費,從滯後型消費轉變為適當超前型消費,逐步提高居民的消費信用水平。其次,在市場經濟環境下,要通過市場的力量引導居民逐漸適應超前消費,適應消費信貸,使之成為重要的消費形式。
改變銀行個人消費信貸觀念。
國內銀行對企業信貸業務熟悉,企業信貸一般數額較大,也便於管理,但應指出企業信貸壞帳率高,並且國內投資預期較差,企業慎貸,銀行惜貸,銀行儲蓄總額60000億,銀行儲貸差加大,「多餘」的銀行資金必須尋找新的投放熱點,個人消費信貸就是好的投放領域,因此銀行界應對輕視個人消費信貸的觀念認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