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用途 > 關於大學生對貸款消費的調查

關於大學生對貸款消費的調查

發布時間:2021-09-08 17:43:32

A. 如何評價大學生貸款消費

大學生作為消費者不應該貸款!!但是看是什麼樣字的學生了.一個人的心理的想法是不一樣的!有的是玩的有的就是用來花的 用在好的方面就是應該的 不要把自己弄來的錢用來玩了就行 想貸款怎麼想就看你的了啊!

B. 對於大學生貸款消費怎麼看

沒法看

C. 關於大學生消費狀況的調查報告

一、 當代大學生消費的基本狀況 大學生的消費,主要分為基本生活消費(衣、食、住、行)、學習消費(學費、書雜費、考證、電腦等)、休閑及娛樂消費(休閑、旅遊、娛樂)人際交往消費(人情、戀愛)等幾個方面。有關調查表明,平均每增加一個高校學生,將增加7300元左右的消費。其中,學費約2000元左右,平均佔30%;伙食費約3000元左右,佔40%;住宿在500元左右,佔6%;交通、通訊約550元左右,佔7%;文化娛樂700元左右,約佔9%;其他消費約佔10%。1、當代大學生的基本生活消費 由於各城市經濟發展水平不一,大學生的生活費需要也不一樣,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調查顯示,大學生每月生活費在100-300元的佔3.87%,300-500元的佔44.41%,在500-700元的佔34.17%。在700元以上的佔9.33%。可以說,大學生消費在靜態上可以劃分為高、中、低三個檔次,而在動態上呈逐年遞增趨勢。
2、大學生的學習消費
學習消費主要包括學費、書雜費、考證消費和電腦消費等。大學生除了購買基本的專業教材外,其學習消費主要集中在購買教學參考書、英語和計算機等級考試等書目上。他們每個月夠買參考書或休閑刊物在50元以下的佔66.9%,51元至100元的佔7.8%,101元以上的佔2.9%。
考證消費--近年流行"考證熱" 。大學生參加各種英語等級考試、計算機等級考試、出國考試和國家公務員考試等等,名目繁多。不少學生甘心對考證進行高額投資,以增加職場競爭中的籌碼。據對廣東高校的調查,在校期間大學生投資的考證費用在300元以下的佔一半左右,在300-500元之間的佔15%,而有的則超過了1500元。
電腦消費--在高校,計算機網路已覆蓋了許多大學的宿舍,在宿舍上網業已成為時尚,大學生的上網費亦成為大學生日常消費開支的一部分,有些大學生平均每月的上網費達50-60元,最高的達200元以上。
3、大學生休閑及娛樂消費
休閑消費--大學生閑暇生活中,最經常做的事情是上網、自習自修、讀消遣雜志、讀文學作品、書法音樂繪畫等,這些活動都具有較強的獨立性;而諸如參加課題,集體活動、打牌下棋、與人聊天等需要集體參與的交往性活動,卻較少參加。旅遊消費--隨著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公共假期的增多。大學生紛紛熱熱衷於出外旅遊。廣東的調查顯示,有70.4%的大學生在假期參加過旅遊。有40.4%的被訪學生平均每次旅遊花費在800元以上,其中花費在1500元以上的佔了34.9%。
娛樂消費--大學生的娛樂消費數額相當可觀。進迪廳,打檯球,遛旱冰,去練歌房,開PARTY……另外,大學生不同程度的追星熱潮影響著他們的娛樂消費。一部《泰坦尼克號》就足以讓大學生體會到偶像崇拜所迸發的力量。這部電影的門票,最低點10元,最高80元,很多大學生看了不止一遍。
4、大學生的人際交往消費
人情消費--現在,學生過生日,考試得高分,當了學生幹部,入了黨,評上獎學金,比賽獲獎都要請客,否則便被視為不夠交情,不上路。請客者檔次越高,赴請者的隨禮也就越高。人情風的蔓延,給一些並不富裕的家庭增添了經濟負擔,也給大學生帶來了精神壓力。
戀愛消費--而戀愛費用有的是由"家裡特別提供"的;有的是"從生活費中支付"的;有的是來自"勤工儉學"的;有的是來自"獎學金"的,這與大學生的社會角色有關,更與家庭對大學生戀愛的看法有關。
二、當代大學生消費的特點
大學生消費狀況表明,大學生正朝著追求現實、重視自我、要求個人和社會並重、以自我為中心的大道邁進,並呈現出如下特點:
1、實用:當代大學生消費的基本特點
在"大學生價值取向"中,列出了11種大學生生活中最主要內容:知識、地位、友誼、愛情、名譽、金錢、權力、健康、家庭、事業、理想等,其中知識(47.65%)、事業(47.27%)和健康(43.65%),其次是友誼(38.58%)、愛情(30.43%)、家庭(30.99%)和金錢(19.63%),而後才是理想(14.67%)、權力(7.30%)、地位(6.33%)和名譽(5.17%)。這說明,當代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實用化。從大學生的消費的狀況分析,大學生的各項消費都帶有濃厚的實用色彩。實用是當代大學生的基本消費特點。
2、多樣:當代大學生消費的重要特徵
大眾文化消費市場,是影響大學生消費文化多樣性的重要因素。 大學生多樣化消費的特點根源於大學生多元化價值目標的存在。這種多元化的價值目標,一方面使大學生的思想活躍,有益於大學生充分發揮個人的聰明才智和創造能力,善於理財,理性消費,另一方面,也可能導致大學生受不良傾向的影響,出現一些消極的消費類型來。
3、個性:新觀念的表達
多元化發展源於個性化的彰顯。大學生消費個性化可以理解為時尚化和風格化,而不僅僅是傳統的青年文化對個性和自我的刻意追求和表現。新知識的爆炸式增長、新技術的迅速推廣應運和新的信息傳播媒介對日常生活的深入影響,使時尚的形成和流行更快捷。反映的是青年大學生的這樣一種觀念:沒有什麼東西是不能改變的,沒有什麼系統是完全封閉的,沒有什麼事物或道理是不能用形象來表達的。
4、差異:龐大的貧困生群體
調查顯示,大學生年消費平均高於8383.96元(包括學費、住宿費),最高的達到18500元,最低的只有2100元,差異巨大。這種差異的形成主要來自於家庭收入差異。我國貧富分化加劇的現實決定了大學生的消費水平差異很大,在校園內產生了一個龐大的貧困生群體。他們的消費水平較低,有些人甚至連基本生活費都難以保障。
5、前衛:時尚的選擇
大學生消費"前衛"的特徵主要表現為:追求品牌,崇尚權威;追求新穎、時尚,體現個性以及理性、成熟三個方面。
品牌代表的"質量"的權威性,"價格"權威性,以及品牌的"文化"權威--體現消費者的身份、地位、增強消費者的自信心。
大學生正處於追求個性發展,自我意識增強,面對五彩繽紛的消費市場,大學生的消費心理更趨理性化轉變、行為較為成熟的價值取向。大部分大學生是在購買前查閱有關資料,比如價格、性能、品牌後再決定是否購買。同時大學生的消費權益保護意識隨著我國法制的建立健全而日趨成熟,他們會用法律保護自己的權益。
三、當代大學生消費趨勢的基本預測
1、基本生活消費向營養型、質量型方向發展
從90年代開始,我國的消費水平逐漸由"生存型"向"享受型"發展,是硬性消費比值下降,軟性消費比值上升,恩格爾系數降至41.9%。預計未來幾年消費結構必將更有利於生活質量的提高。 從消費的內容上看,一方面,大學生用於滿足基本生存需要的消費比重大大降低,而用於改善學習條件的消費比重提高,用於滿足精神文化需求的消費開始上升;另一方面,大學生日益重視健康消費,健康消費和精神文化消費將成為主要的消費內容,而傳統的物質消費(吃穿住行)或生存型消費將會變得更有營養和質量。
2、學習消費的比值將大幅度上升
知識經濟時代帶來的學習觀念的變化,使廣大大學生認識到學習不再是一件階段性的事,而將伴隨人的終身。另外,一個新型的教育方式--網路教育將會越來越成熟。許多大學已經開始這種現代遠程教育的試點工作。網路教育在未來將可能成為"繼續教育"的主流方式。
3、休閑及娛樂消費呈現多樣
在休閑及娛樂消費方面,大學生群體有著比其他年齡群體更為旺盛的需求,這在90年代已經開始顯現。進入新世紀,大學生的這種需求必將愈加強烈,並將在休閑度假、旅遊觀光、體育健身等領域,顯現出新的發展勢頭。
大學生越來越不滿足於看電視、進影劇院這樣一些靜止的休閑方式,而是追求新穎、出奇、刺激和有品位的活動:迪廳、游戲機,檯球和保齡球將更為普及;蹦極、攀岩、速降、滑翔、漂流、潛水、探險、探幽這類刺激的活動。 旅遊觀光消費,90年代在我國大學生中才開始流行,但發展的勢頭強勁。大學生是青年旅遊者中的主體。未來大學生的旅遊有兩個趨勢會更加凸顯:一是首選自然風光;二是游出文化品位。
體育健身消費 隨著校園體育場館建設的增加,大學生的體育鍛煉也將由單純的室外場地轉到室內室外並重。同時,健康消費還向保健器械、保健衣物、營養品等領域擴展,進入更高層次。
4、人際交往消費成本昂貴
在我國步入信息時代的進程中,信息消費的發展迅如潮湧,據調查數據顯示,33%大學生擁有手機,有37%的大學生希望購買電腦。隨著手機、電腦等產品由商務消費轉向生活消費,大學生上網率的增長,個人電腦的暢銷,使大學生的消費心理由實用至上轉向感受為本。
5、模仿性的消費情結日趨明顯
今天的大學生消費有著強烈的模仿性特徵,有著很深的"白領情結":名牌服裝著身,手提電腦隨身,信息把握在手,創造未來人生。發達快捷的消費信息、不斷提高的消費需求使大學生對時尚的領略和把握更為及時准確。一方面希望擁有舒適的物質生活,一方面希望擁有高雅的精神享受。他們更有自己對生活的理解、對消費的選擇,他們注重講求生活的品味和質量,寧缺勿濫,寧高勿低。他們追求的是一種既有物質享受,又講求精神生活的現代人的生活方式。 四、自我評價及更進一步思考調查結果顯示有四分之三的同學認為花消是比較大的,與自己的預期不符。可是大家又保持著這一花費勢頭,這也算是大學生消費心理脆弱的一定表現。綜合以上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時代真的是已經過去了。中國當代的大學生正受到市場經濟的強力沖擊。在同一屋檐下的大學學子,包容著具有多種經濟情況和消費能力的個體,他們就像是雞尾酒一般拉開了層次。這中經濟上的差異和分層不僅取決於他們不同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和性格特徵,而且也是地域的經濟差異性的反映。但是大學生作為一個群體在這一消費方面是有一些共性的特徵的。

D. 如何看待大學生超前消費和大學生貸款現象

大學生超前消費和大學生貸款現象不可取 亟需樹立正確消費觀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2000名大學生的調查顯示,55.3%的受訪大學生每月生活費為1000~2000元。77.8%的受訪大學生稱身邊透支消費普遍。關於大學生超前消費的原因,63.7%的受訪者認為是受超前消費觀影響,62.0%的受訪者直言是攀比心虛榮心作祟。88.5%的受訪者認為大學生亟須樹立正確消費觀。(中青在線刊載,2016年10月11日)
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他們充滿了青春和活力,在大學校園接受著知識的熏陶,社會經驗不足,思想相對單純,在這個充滿了物質誘惑和物化價值觀充斥的世界中,也不停地進行著自身和外界的價值選擇博弈。
外在的世界給大學生群體提供了便易的消費工具,讓一些大學生面臨著校園貸款困境、信用卡過度透支等等現象問題,它們成為了現實中大學生群體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客觀存在。在這個旋渦中,許多的大學生還是有著自己的反思,並非一味地沉溺不拔。但是即便如此,仍然有著一撥又一撥的大學生前赴後繼,客觀構造出了上述的調查結果。
這就不得不引發我們進一步的思考,問題究竟出在哪裡了?經過梳理,我們可以發現多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大學校園的教育與現實脫節,並未能將這一客觀狀況廣泛深入地融入相應的課堂教育,幫助大學生樹立起正確的消費觀和價值觀,沒有能很好地做到提前預警打預防針的作用。我們只是在提正確的消費觀,認為超前消費帶來了很多困境和問題,因此是不對的,那麼什麼樣的消費觀才是正確的消費觀呢,並未能獲得系統告知。二是家庭教育的不足。父母供養子女上大學,將生活費打給了子女並非就結束了任務,引導和督促子女正確地使用資金,是比錢本身更有價值意義的事項。三是銀行等金融機構針對大學生群體辦理信用卡等具有資金透支功能的金融工具時把關偏松,未能從嚴,讓許多大學生在不具備正確消費觀和資金償還能力的情況下透支消費,從而將負債轉嫁到了其父母家庭身上。四是一些放貸平台降低門檻,放低行業標准,為謀取利益,專門向大學生群體放貸,造成一系列校園社會問題。
當然,問題的原因也不一而足。這些專向大學生敞開的信貸機遇,實際上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大學生的超前消費,甚至就是透支型消費行為選擇。學校和家庭教育引導的缺位或不足,造成不諳世事的大學生缺乏抵禦外在誘惑的理性武器。
消費觀背後隱藏的是價值觀。有什麼樣的內在價值觀,就會有著什麼樣的消費行為,它是消費行為的深層驅動力。我們的教育和這個充滿誘惑的世界有著知識和理性認知應對的不對稱,從根本上來說,正確的消費觀的樹立,除了對外在的金融信貸給予更加法制化規范而外,我們還得將目光投向校園課堂本身,讓它為大學生們補上這一課,或提前打好預防針、鑒別針。

E. 不少大學生都習慣於以超前消費,如何看待大學生貸款消費

我覺得大學生貸款消費是屬於超前消費,我不建議大學生這樣做。現在隨著網路的發展,很多學生花錢意識都非常超前,而且各種貸款機構的出現真的是不太好,現在大學生的花錢意識都比較淡薄,因為他們在學校里總是盲目的去追求一些名牌或者是追求一些比較不切實際的東西,而當自己目前的金錢達不到自己的要求,是跟家裡要家裡不會給,所以就造成了他們去貸款機構借錢的這種現象。而且大學生這種意識都比較淡薄,他們覺得借的錢自己馬上就會還,但是沒有想到的是可能會被套路貸等一些機構給套路了,最後錢越滾越大,到了自己無法控制的地步,只能讓自己的父母來出面解決償還。

還在上學期間,大學生基本上沒什麼收入來源。當利益蒙蔽了孩子的雙眼之後,他什麼事情都能夠做得出來,從剛開始借幾百塊錢到最後的借幾萬,乃至於幾十萬,然後才會感覺到事情的嚴重,現在這種現象出現的比比皆是,所以小編常年建議讓這些貸款機構嚴格管制,不要放款給大學生。

F. 怎麼看待大學生過渡消費,借貸現象

近年來,各種大學生「裸貸」「高利貸」新聞報道層出不窮。也不知從何時起,各種借貸平台走進了大學校園,並且一直像一顆毒瘤般寄生在大學生中間。各種由借貸引發的惡性事件為大學生造成了重大負面影響,引發連串問題。

大學生借貸的現狀

1、大學生借貸比例逐年上升
受社會大環境影響,享受主義、拜金主義不斷蠶食大學生的消費觀,大學生沖動消費時常發生。一份大學生消費問卷調查顯示,有超過半數的大學生使用過螞蟻花唄、京東白條,借貸APP等相關分期、借貸平台。由於大學生還處在無法合理定位自身消費水平階段,比較容易受到外部原因影響,比較容易盲目消費是造成大學生借貸人數增多的原因。

2、大學生普遍沒有借貸成本意識
大家都知道一些借貸平台的借貸利率高,為什麼大學生還要借利率那麼高的貸款呢?究其原因,多數大學生社會經驗為零,對高利貸的嚴重性、危害性認識不到位,對借債完全沒有概念,借著方便,花著痛快,根本不會想到借款還不上的後果。

3、借貸平台的違規操作
一些借貸平台為了利益,將自身業務開展重點放在了大學校園,一些關於借貸的宣傳信息堂而皇之的走進了學校的宣傳欄,甚至QQ群、微信朋友圈隨處可見。為了吸引大學生借貸,更是提出了各種優厚條件。無需抵押物、無需擔保、只需提供身份證和學生證復印件即可借款,致使越來越多的學生深陷其中。

閱讀全文

與關於大學生對貸款消費的調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商銀行利息最低的貸款利率 瀏覽:6
柳州創業擔保貸款 瀏覽:922
在貸款房子夫妻離婚如何過戶 瀏覽:869
中國銀行手機怎麼查詢貸款情況 瀏覽:19
各家銀行的網上貸款有哪些 瀏覽:251
公司購買寫字樓可以貸款 瀏覽:320
上海房貸款年齡放寬到70歲 瀏覽:270
銀行貸款還不上分期還要擔保人么 瀏覽:841
360貸款資料通過簡訊 瀏覽:931
車貸沒寫貸款金額利率 瀏覽:12
貸款年利率超過多少不受國家保護 瀏覽:339
170億無息貸款是真的嗎 瀏覽:894
公積金貸款要1年的流水 瀏覽:457
及時雨小額貸款公司面試 瀏覽:376
做銀行擔保還可以貸款不 瀏覽:742
平安貸款人員的工作 瀏覽:799
房子貸款提前還清合算嗎 瀏覽:587
貸款工作人員專業對話 瀏覽:674
公積金貸款要墊錢過戶再貸嗎 瀏覽:541
哪些貸款沒有手機認證 瀏覽: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