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用途 > 以消費貸款還貸監管處罰

以消費貸款還貸監管處罰

發布時間:2021-06-27 23:45:49

A. 建設銀行今年來合計被罰709.5萬元,相關人員遭到了怎樣的處罰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兩家分行均因違反反洗錢管理規定等違法違規行為,收到央行罰單,合計被罰104.5萬元,7名相關責任人分別被罰款。其行為屬實惡劣。

很疑惑的是在國家嚴查監督下,為什麼還會出現這樣的大罰單?記者查閱銀保監會官網發現,今年以來,該行還因存在貸前調查不盡職、貸時審查不嚴格、貸後檢查不到位等違法違規行為,收到銀保監會15張罰單,合計被罰605萬元。 中國人民銀行行政處罰信息公示表顯示,建設銀行泉州分行因存在違反反洗錢管理規定、違反支付結算管理規定、違反國庫業務管理規定的違法違規行為,遭央行泉州市中心支行警告,並罰款82萬元。

監管部門出台多項政策規范銀行業,近年來,銀行業反洗錢違規以及貸款管理問題成了監管重災區。對此,國家監管部門不斷出台相關政策加強對銀行業反洗錢以及貸款管理方面的管理。在國家監管部門對銀行業嚴格管理的背景下,建設銀行仍不斷違規,並屢次被罰。由此可見,其內控管理不到位,銀行治理需要進一步的完善。中國建設銀行擁有廣泛的客戶基礎,希望在以後建設銀行能夠嚴格規范自己,不要再出現類似的情況。


B. 以貸還貸方面銀監會有什麼具體規定

規定:

1、銀監會做的是宏觀方面的監控,提出「七個不準」的禁止性規定,即不準以貸轉存、不準存貸掛鉤、不準以貸收費、不準浮利分費、不準借貸搭售、不準一浮到頂、不準轉嫁成本。不會對具體業務進行干預,銀行在貸款的時候的批款規則裡面就有銀監會的指導規則了。

2、貸款是經濟行為,兩次貸款之間是獨立的,你能貸到第二次,說明你的資質好,因為第二次貸款已經考慮了你有貸款負債的情況。

(2)以消費貸款還貸監管處罰擴展閱讀

「以貸還貸」的認定

從司法實踐中看,借款人以新貸償還舊貸的行為比較簡單,一般爭議較小。但要證明金融機構與借款人之間有「以貸還貸」的共同的意思表示,並不容易。因為,意思表示在雙方沒有以明示的方式表現出來的情況下,很難證明。

如果金融機構與借款人在貸款合同上寫明「以貸還貸」的,共同的意思表示昭然若揭,查證認定起來當然不成問題。但這種在合同中寫明「以貸還貸」的情況雖然有,卻極少,因此,在沒有證據證明共同的意思表示的情況下,允許使用推定的方法。

根據從司法實踐中總結的經驗,可以根據以下具體情況推定金融機構與借款人之間有「以貸還貸」的共同的意思表示:

一、款項根本沒有貸出,只是更換貸款憑證的;

二、借款人短時間內歸還貸款的,如銀行當天貸出款項,當天即扣劃款項用以歸還原貸款;

三、新貸款恰好是舊貸款本息相加之和,借款人又在較短時間內歸還舊貸款的。

金融機構與借款人之間「以貸還貸」的共同意思表示是「以貸還貸」成立的條件,因此,要避免簡單將以下兩種情況作為「以貸還貸」處理:一是借款人單方面決定將借款償還舊貸的;二是金融機構單方面決定扣收借款人的借款還貸的。

如果無法查明金融機構和借款人之間「以貸還貸」的共同意思表示,又不能推定的,不能作「以貸還貸」處理。

C. 違規涉房貸款被提前收回嚴打「房抵經營貸」要動真格

近日,一份來自上海的《個人貸款提前收回告知函》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由於經營貸款被挪用於購房,這筆近300萬元的貸款被要求限期償還。
除了上海,監管強化之下,北京、廣州等一線城市也正在嚴查違規資金進入樓市的情況。
違規使用貸款被收回
從去年底開始,深圳、上海等地樓市的火爆,把「房抵經營貸」這種金融產品托出了水面,隨即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樓市也成為了監管部門嚴打的重點對象,而且違規貸款被提前收回的案例已經出現。
記者查看上海這份《個人貸款提前收回告知函》後得知,因貸款人未按約履行借款合同第四條關於「貸款用途」的相關約定,銀行宣布這筆近300萬元的貸款提前到期,並通知貸款人須在3月31日前全額歸還貸款本息。若未在限定時間內歸還,將構成逾期並產生罰息,該行將採取訴訟、財產保全等措施。
「監管部門這次要動真格的了。」廣發銀行北京分行信貸部的張先生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解釋道,這意味著,如果上海的這位借款人辦理的是房屋抵押貸款,那麼他現在只有兩條路:要麼籌錢還貸,要麼抵押的房產被銀行沒收。
據業內人士透露,此類事件發生的背景是,今年1月份上海銀保監局明確要求轄內銀行倒查半年相關業務,對去年6月以來發放的消費類貸款、經營性貸款以及個人住房貸款全面自查,並首次公開提出攔截機制。而在2020年4月,央行上海總部就在召開房地產信貸工作座談會上明確,嚴禁以消費貸或經營貸形式向購房者提供資金。
嚴躍進對記者表示:「拿經營貸買房,利息成本比按揭貸款低不少。按揭貸款的年利率普遍是5%-6%,一些地方甚至達到6%以上,首付的要求也比較高,而經營貸款的年利率一般在4%以下。」
據嚴躍進介紹,針對這類現象,以前的金融監管政策並沒有涉及收回貸款。2016年,上海曾發布調控政策要求房貸首付資金為自有資金,當時的處罰方法是將違規者拉入失信名單。同年深圳也發布類似要求,主要是打擊互聯網金融企業、小額貸款公司等金融機構從事首付貸、眾籌購房、過橋貸等金融杠桿配資業務。2017年至2020年各地房貸監管政策主要落實在打擊通過流水造假騙取貸款的行為。
嚴躍進認為,今年對於房地產金融的監控持續加強,特別是落實到「違規資金流入樓市」方面,保持房地產金融環境穩定被提到更加重要的地位。預計後續對房價上漲過快的城市,特別是大城市,將加強違規資金流入樓市的監管力度,提前回收貸款的措施將對房地產投機者造成震懾作用。
多地加強資金監管
將違規貸款提前收回,上海不是個例,北京和廣州也在加強對此類行為的監管。
北京白紙坊地區某中介門店經理告訴記者,自己經手的一套學區房,春節前剛成交,最近就又掛出來賣了,掛牌價還很「合理」,原因就是業主用了房抵經營貸,被銀行查出來,現在抽貸還款,逼不得已只能賣房。「不賣房怎麼辦?誰能一下子拿出大幾百萬元的現金呢?」
有北京地區銀行業資深人士向媒體透露,目前北京轄內的部分商業銀行已經對違規流向樓市的信貸資金進行回收,要求客戶提前進行返還。該人士表示,自去年開始,監管機關就進行了定期抽查,調取資料篩選出賬戶存在異常、可能將消費貸款流入樓市和股市的情況,如果查出有問題,銀行就會採取相應的手段進行後續處理。
「主管部門對北京樓市熱點區域的成交案例進行了普遍排查,尤其是對西城金融街、德外、海淀萬柳、中關村等熱點學區成交案例進行重點核查。」北京市房地產協會秘書長陳志告訴記者。
廣東銀保監局日前也表示,嚴肅查處經營貸、消費貸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的行為,要求轄內銀行機構圍繞授信調查、授信審查審批、授信後管理、第三方機構業務合作等各個環節開展全方位風險排查,並嚴格規范與中介機構的業務合作,及時堵塞業務管理漏洞。
3月16日,廣東銀保監會發布了《嚴守「房住不炒」,堅決懲治亂象》的通報,截至目前,經過大數據篩查、台賬分析、查閱檔案、流水追蹤、人員訪談等多種方式取證,已發現經營貸、消費貸涉嫌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的問題金額逾3000萬元。
此外,廣州地區銀行機構自查發現,涉嫌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的問題貸款金額1.47億元、305戶,共發送疑點線索642筆,機構排查確認40筆個人經營性貸款被挪用於購房,相關機構已啟動整改問責。
3月23日,北京通報了轄內銀行採取全面自查、開展專項核查後發現的經營貸違規入樓市情況,發現涉嫌違規流入北京房地產市場的個人經營性貸款金額約3.4億元,約占經營貸自查業務總量的0.35%。目前,相關銀行正在全力推進整改工作。
根據深圳銀保監局通報,2020年4月以來,該局共對轄區中資商業銀行15.4萬筆、1771.73億元經營貸全面排查,選取6家銀行集中開展現場檢查,檢查覆蓋率近50%,提前收回了21筆、5180萬元涉嫌違規貸款。
三種情況貸款將被追回
近期部分熱點地區房地產市場波動加大,而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經營貸違規進入樓市是這一輪樓市明顯上漲的主要原因,這引得多地監管部門出手打擊。從各地經營貸違規入樓市的調控力度來看,北京打擊力度最為嚴格。
據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目前被銀行要求因挪用經營貸提前還款的主要分三種情況:
第一種是,銀行或監管部門拿到借款人違規使用貸款的相關證據;第二種是,前期由於銀行「睜隻眼閉隻眼」,借款人套取了經營貸,但後來其資金鏈出現問題還不上貸款,希望銀行能免除部分利息,或者延後還款,在這種情況下,銀行很可能要求借款人提前還款;第三種是,在監管抽查過程中發現資金鏈路存在問題,要求銀行倒查並追回貸款。
「從對經營貸的嚴查結果可以看出各地房價上漲幅度不同的原因。從房價漲幅看,深圳第一,北京處於一線城市的末尾,但經營貸查出最多,這代表了北京樓市調控政策力度最大。」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認為,市場要認識到相關部門對於金融側的調控力度明顯加強,房地產交易各方都需要警鍾長鳴,從倒查時間就能充分體現出監管部門的決心和力度。
此外,在經營貸違規流入樓市過程中,部分中介或金融機構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張波對此表示,後續監管部門和銀行對涉房貸款的打擊力度會不斷增強,同時也需要對前期違法違規的機構給予嚴厲懲處。

D. 信用貸款如果貸款人沒辦法償還,監督還款人需要承擔還款嗎

在這里這個監督還款人應該是擔保人,既然是擔保,就要承擔必要的責任。如果貸款人到期無法還款,那麼擔保人就要承擔還款義務。

E. 深圳銀保監局掛出18張罰單 處罰多家銀行「經營、消費貸」

5月21日,深圳銀保監局掛出18張罰單,累計罰沒了相關機構和個人合計約1224萬元。
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到,多家國有大行及股份制銀行的深圳市分行因為個人經營性貸款、個人消費貸款三查不到位、資金被挪用等問題遭到罰款。
其中,被罰最多的是中行深圳市分行,該分行因為個人經營性貸款三查不盡職,信貸資金被挪用;小微企業貸款三查不盡職,信貸資金被挪用;經營性物業抵押貸款用途不合理,資金被挪用於繳納地價;經營性物業抵押貸款未有效核實貸款用途真實性,資金被挪用於房地產開發;黃金租賃業務管理不到位等五項違法違規行為,合計被處罰款210萬元。
另外,工行深圳市分行因「貸前調查及首付資金監管不到位」被罰180萬元。而建行深圳市分行因為「個人消費貸款三查不盡職,信貸資金被挪用;小微企業貸款三查不盡職,信貸資金被挪用」被罰130萬元。
除了大行以外,一些中小銀行與外資銀行也都「中招」。華夏銀行深圳分行因流動資金貸款發放後轉入房地產開發企業;個人經營性貸款未按要求進行受託支付;發放貸款承接本行逾期貸款,延緩風險暴露這三項違法違規行為累計被罰款100萬元。集友銀行深圳分行因為「貸款三查不到位致使貸款資金被挪用」被罰200萬元。
此前,深圳銀保監局和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處聯合發布了《關於轄內銀行經營性貸款有關問題的通報》,通報了3起典型案例,曝光了經營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的套路,其中平安銀行深圳分行、深圳農村商業銀行光明支行被點名。
據媒體此前報道,3月26日,銀保監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三部門聯合發布了《關於防止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的通知》,要求銀行要加強借款人資質核查、加強信貸需求審核、加強貸款期限管理、嚴格貸中貸後管理等。對於違規挪用經營貸的個人和企業而言,其相關行政處罰信息及時納入徵信系統。
另外,三部門還表示將聯合開展一次經營貸違規流入房地產問題專項排查,於2021年5月31日前完成排查工作,並加大對違規問題督促整改和處罰力度。

F. 銀監會對以貸還息規定

「以貸還貸」又稱「借新還舊」,這一概念由IMF等國際金融機構於20世紀80年代首先提出,其目的是解決拉美國家外債的還本付息問題,以緩解其金融危機。我國在外債管理的實踐中也借鑒過這一做法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我國國內的銀行貸款業務中,一般認為所謂「以貸還貸」,是指債權人與債務人在舊的貸款尚未清償的情況下,再次簽訂新的借款合同,以新貸出的款項清償部分或全部舊的貸款。但由於現行金融法律、法規、規章對「以貸還貸」的含義、性質沒有明確界定,對其本身的法律屬性以及相關的擔保問題爭議頗多,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以貸還貸其實是在借款人無力償還原有貸款情況下銀行無奈辦理的貸款,因而是特殊背景下發生的銀行貸款業務,以貸還貸的做法在銀行貸款業務中已成為十分普遍的現象。但是對於「以貸還貸」這種行為本身,以及由此引發出來的保證責任等相關法律問題,目前除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十九條涉略到以外,我國現行法律、法規、規章尚無明確界定,實踐中也存在較大分歧。
銀監會提出信貸七禁止規定

一位業內人士稱,銀行信貸業務存在的存貸掛鉤、以貸收費等問題,此前也曾存在。在2011年,銀行信貸規模變得越來越緊俏之後,銀行議價能力迅速提升,為了獲得貸款,即使有的銀行要求明顯不合理,企業也只好答應銀行的條件。
例如,在負債壓力日趨加大的情況下,存貸掛鉤的操作開始增多。有的銀行發放貸款時,要求將部分貸款轉為存款,有的甚至規定「存一貸一或存一貸二」。
在2月7日銀監會召開的會議上,銀監會副主席周慕冰甚至舉例稱,某銀行蘇州分行2011年在向企業發放短期貸款1000萬元時,要求將其中500萬元轉作承兌匯票保證金存款。「再如某銀行深圳分行明確要求客戶要將貸款金額的45%存為定期存款。」
而為了做大中間業務,有的銀行更是借發放貸款之機,要求客戶接受不合理中間業務或其他金融服務而收取費用。例如,在未提供實質性服務的情況下,假借利率優惠、浮動利率之名,將部分利息通過賬戶管理費、財務咨詢費等名目額外收取費用。
「從去年三季報來看,絕大多數上市銀行中間業務利潤增速遠高於全行利潤增速。」一位銀行業分析師表示,在相當程度上,這些中間業務是由信貸業務派生的。也就是說,從信貸的盤子里切一塊利潤給中間業務。
上述知情人士還稱,有的銀行將貸款業務及其他服務中產生的盡職調查、押品評估等本應由銀行承擔的成本,以費用形式轉嫁給客戶,導致客戶財務負擔不合理增加。
周慕冰在會上稱,信貸是銀行傳統業務,商業銀行應嚴格遵循相關業務流程,獨立組織信貸經營,貸款定價必須嚴格執行信貸和利率管理相關規定,不得附加任何條件。
銀監會提出「七個不準」的禁止性規定,即不準以貸轉存、不準存貸掛鉤、不準以貸收費、不準浮利分費、不準借貸搭售、不準一浮到頂、不準轉嫁成本等。

G. 簽訂虛假合同在銀行辦理個人消費貸,金額20萬,套現購房,違法嗎會受到什麼處罰

違法的,屬於金融詐騙,根據金額判刑的

H. 消費貸款迴流入股市會處罰借款人嗎

一般很難查的,消費貸款發放前審核蠻嚴的,發放後,一般很難監管,只有你按時還款一般沒有問題的

I. 因為違反徵信規定馬上消費金融遭到怎樣的處罰

3月24日,央行重慶營業管理部發布今年首張行政處罰決定書,馬上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因違反徵信業的相關條款,被罰款39萬元。

J. 9家銀行因房貸違規被罰款上百萬,違規行為是什麼

因9家銀行涉房貸違規被罰482萬。這9家銀行分別是:中國銀行、九江銀行、江西德興農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浙江稠州銀行、江西上栗農商行、江蘇張家港農村商業銀行、西安銀行、建設銀行。

一、9家銀行具體違規行為:

1、江西德興農村商業銀行個人消費貸款用於購房、向不符合借款主體資格的借款人發放貸款、以貸轉存用於月末沖時點。

2、中國銀行常州分行違規發放商業用房貸款。

3、九江銀行上饒分行因向未竣工驗收的商業用房發放按揭貸款,遭饒監管分局罰款。

4、中國農業銀行西寧市城南新區支行因貸款審查失職,形成虛假個人按揭貸款,遭青海銀保監局罰款。

5、浙江稠州銀行嘉興分行因信貸管理不審慎,個人經營性貸款資金被挪用於購房遭銀保監會罰款。

6、江西上栗農商行因違規向房地產開發企業發放流動資金貸款;未審查承兌匯票保證金來源,保證金來源不合規遭銀保監會罰款。

7、江蘇張家港農村商業銀行因個人消費貸款流入房地產領域、貸款資金轉存銀票保證金、同業業務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遭銀保監會罰款。

8、西安銀行雁塔支行因個人消費貸款用途管控不嚴,資金流入房地產領域,遭銀保監會罰款。

9、建設銀行鹽城分行因存在服務收費質價不相符、信用卡透支和個人消費貸款資金流入樓市、貼現資金用途審查不盡職,貼現資金轉回出票人賬戶等違法違規事實,遭銀保監會罰款。

最後,小編認為金融行業的灰色地帶較多、誘惑大,無論從業人員還是金融機構,都該記住那句話:莫伸手,伸手必備抓 。

閱讀全文

與以消費貸款還貸監管處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章丘農村信用社貸款 瀏覽:463
我代十萬元有利息想代點無息貸款 瀏覽:787
上海公積金能夠償還異地貸款嗎 瀏覽:615
農行農戶貸款制度 瀏覽:466
被人在網上貸款留了電話怎麼辦 瀏覽:339
消費貸款一方簽字 瀏覽:933
沒工作如何辦理貸款 瀏覽:269
貸款銀行流水那種是沒有用的 瀏覽:60
北汽旗下貸款公司 瀏覽:170
貸款要流水線 瀏覽:164
公積金余額沖抵貸款計算公式 瀏覽:266
全省兩全抵押貸款 瀏覽:53
做貸款銷售好還是賣手機好 瀏覽:793
男朋友教我小額貸款 瀏覽:476
貸款30年提前多久還款最合適 瀏覽:661
2019年10月8日貸款利率上調 瀏覽:255
農行貸款為什麼利息高 瀏覽:703
手機貸款最快的軟體排行榜 瀏覽:623
夫妻共同貸款買房流水賬 瀏覽:370
農村集體土地建房可以貸款 瀏覽: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