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銀監會【2017】5號文《關於集中開展銀行業市場亂象整治工作的通知》
統籌推進各項工作
(一)堅持即查即改。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要把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作為一項常態化的重點工作,與業務經營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合規文化建設等相結合,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實。
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將整治亂象轉化為內控管理自覺行為,邊排查邊整改,邊問責邊教育,邊規范邊提升,真正敬畏規則、合規經營。
(二)開展現場檢查。各級監管機構要把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作為現場檢查的重點,突出問題導向和風險導向,結合日常監管情況,找准重點機構、重點風險和重點業務;
統籌確定檢查對象、范圍和比例,有的放矢,精準發力。要注重專項檢查與常規檢查相結合,採取「雙隨機」方式,切實提升檢查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三)加強督促指導。銀監會各機構監管部和各銀監局要按照工作職責,加強對本條線、本地區重點機構和重點業務的督促指導,原則上全年不少於2次。
對督導發現存在不重視、行動慢、落實差、甚至搞形式主義等情況,要嚴肅通報、追責問責。銀監會將於2018年下半年組織專門工作小組對重點地區進行督導,總結交流經驗,及時糾正解決方案不細、情況不清、亂象較多、案件多發頻發、處罰偏松偏軟等問題。
(1)不良貸款司法工作的通知擴展閱讀
報告路徑和時間要求
各銀行業金融機構法人應在匯總分支機構評估情況基礎上,於2018年3月10日前將評估報告報送監管部門。其中,銀監會直接監管的全國性銀行業金融機構報送至對口的機構監管部門,同時抄送現場檢查局、審慎局和法規部;各地方法人機構報送至屬地銀監局。
各銀監局要匯總轄內機構情況和自我評估情況,於2018年3月20日前將轄內匯總評估報告報送至現場檢查局,同時抄送審慎局和法規部,並按機構類別匯總相關報告報送至對口的機構監管部門。
各機構監管部要按機構類別匯總本條線評估情況,於2018年3月底前將評估報告報送分管會領導,同時抄送現場檢查局、審慎局和法規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關於進一步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的通知
2. 個人不良貸款可以轉讓了,包括的范圍有哪些
個人不良貸款可以轉讓了!包括消費貸、信用卡透支、經營貸等……
1、從銀行角度講,此舉有助於拓寬個人不良資產處置渠道;
2、從資產公司角度講,在銀行不良資產出貨量呈下降趨勢的情況下,也可以拓寬資產公司收購不良資產的渠道。
但對於試點之後的處置效果以及收益率等,尚不好判斷。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梁斯認為,個人不良資產轉讓“破冰”具有重要意義。
一方面意味著以市場化手段處置不良資產的速度正在加快,這將進一步提升不良資產的處置效率,改善商業銀行的資產質量,維護金融體系穩定。
另一方面,不良資產處置渠道的多元化有助於挖掘更多的市場力量參與不良資產管理和處置,這對市場正常運轉起到了較好的補充,便於提高金融服務的專業化水平。
梁斯談到,首單業務落地後,將對個人不良資產的定價和轉讓後的盤活問題帶來一些可供借鑒的經驗,為後續定價曲線的建立、流動性管理等打下基礎。
3. 個人不良貸款轉讓新規正式落地 試點AMC態度分化
「一個萬億藍海市場正在被激活。」一位資管從業者如是說。
證券時報記者從多家股份行了解到,銀保監會正式下發《關於開展不良貸款轉讓試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後,銀行正在積極推動通知落實,其中尤以信用卡部門最為積極。有業內人士透露,已有不少銀行開始打包個貸不良,預計市場規模很快能夠達到百億級別,「長期來看,達到萬億規模不是問題」。
通知顯示,首批參與試點的銀行包括6大行和12家股份行,參與不良資產收購的試點機構包括4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AMC)、符合條件的地方AMC和5家銀行系金融資產投資公司(AIC)。
有從業人士透露,目前幾家全國性AMC對接手個貸不良資產包的意願並不強,態度比較被動,「一方面他們不缺這塊業務,另一方面他們本身也沒有太多個貸不良的處置經驗。」該人士猜測,這或許也是監管部門進一步放寬地方AMC收購限制的原因之一。
市場規模有多大?
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銀行個人貸款業務規模快速增長,根據2019年年報數據,6家國有大行個人貸款合計約27.9萬億元,在總貸款余額中佔比超四成。
此次未被納入試點范疇的住房按揭貸一向是銀行個人貸款的大頭。但由於住房按揭貸款不良率較低,信用卡等個人貸款不良率相對較高,因此,銀行的住房按揭貸款不良、信用卡不良與其他個人貸款不良基本呈現「三等分」的結構。
根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2019年年末,除工商銀行未披露個人不良貸款明細結構外,其餘5家國有大行個人不良貸款余額超1300億元,其中,住房按揭貸款不良余額超450億元,佔比約35%;信用卡應收款余額達380億元,佔比接近30%。
去年國內經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沖擊,銀行資產質量承壓,個貸不良率出現抬頭,其中又以信用卡類貸款不良率攀升最為顯著。盡管在第三季度,信用卡不良率已經開始出現拐點,但銀行對個人信貸類不良資產的處置需求仍大大增加。
證券時報記者從多家股份行了解到,銀行正在積極推動「通知」落實,其中尤以信用卡部門最為積極。有業內人士透露,已有不少銀行開始打包個貸不良,預計市場規模很快能夠達到百億級別,長期來看,達到萬億規模不是問題。
部分機構尚在觀望
從銀行這一供給端來看,對推進試點的需求毋庸置疑,可提供的資產包規模也頗為可觀。但從收購端來看,各家參與試點的AMC積極性有所分化。
有國有大行人士表示,銀行對個貸不良資產包轉讓的存量需求就已經很大,增量需求還在增加,但是要完成資產包處置,還需要受讓方有足夠的承接能力。「特別是個貸資產比較特殊,如果受讓方處置不好,還會影響銀行聲譽。」
而從目前市場情況來看,銀行不良資產包轉讓市場整體均存在一定的供求不匹配問題,此次納入個貸批量轉讓試點的機構也並不多。揚海資產聯合創始人張非凡透露,目前參與試點的AMC積極性也有高有低,「有的地方AMC積極性很高,看好這一市場機遇,也有不少機構覺得個貸不良業務是個臟活、苦活、累活,擔心出力不討好和聲譽風險,還在保持觀望」。
此外,一位不良資產從業人士還指出,當前個貸不良批量轉讓的估值和處置環節仍存在不少疑問。據介紹,個人信貸類不良資產包的定價方式主要是採用統計模型,抽調歷史數據進行估值,但這一方法需要具備完善的金融數據和復雜、科學的演算法模式。該人士戲稱,目前市場上的估值定價多是靠「拍腦袋」。
在處置環節,此次「通知」規定,批量受讓個貸的AMC必須自行組建催收團隊,建立個人信息保護制度,且不得二次轉讓。前述人士表示,個人信用類不良處置短期內很難仰仗司法系統,而能夠在如上要求下完成個貸清收的達標機構恐怕不多。
「這是一個長期機制和制度建設,而不一定是要短期見效的事情。」 光大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指出,此次試點是為銀行提供更豐富、更靈活的不良資產處置手段,但很難說在今年內對銀行紓解不良資產壓力產生多大影響。「當然現階段看,探索除清收之外的不良處置方式,有利於銀行體系風險的加速出清。」
正式通知「一收一放」
這一正式文件已經醞釀近半年。2020年6月,銀保監會曾向業內下發徵求意見稿,擬放開單戶對公貸款轉讓和個人不良貸款批量轉讓。與徵求意見稿相比,正式落地的通知文件主要有如下兩個變化:
一是納入批量轉讓試點的個人不良貸款范圍有所收縮。徵求意見稿提及的「住房按揭貸款、汽車消費貸款」已從試點范疇中剔除,此次通知僅提到「個人消費信用貸款、信用卡透支、個人經營類信用貸款」,並指出「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個人消費抵(質)押貸款、個人經營性抵押貸款等抵(質)押物清晰的個人貸款,應當以銀行自行清收為主,原則上不納入對外批量轉讓范圍」。
二是地方AMC參與收購的限制有所放寬。通知指出,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可以受讓本省(自治區、直轄市)區域內的銀行單戶對公不良貸款,並且批量受讓個人不良貸款由僅限本省轄區改為不受地域限制。
「個人信貸類不良具有數額小、數量大的特點,需要耗費銀行大量人力、物力與時間成本進行貸後保全,一直是銀行的『老大難』問題,這次也是迫切希望個人信貸類不良批量轉讓辦法落地。」張非凡表示,與之相比,有抵押物的個人貸款目前處置流程較完善,司法機關配合度高,對銀行來說處置難度較低。
王一峰也指出,具備抵質押物的不良貸款銀行轉讓意願較低,主要以自我清收為主,轉讓需求相對較少。
「加之住房這類抵質押物具有很強的屬地特徵,地方AMC等收購方很難跨地域對這類資產進行處理。」王一峰補充道,此次下發的通知文件對地方AMC的參與條件進行了一定的放寬,也反映出監管部門在當前整體需要較大范圍進行風險化解的背景下,希望這一市場引進更多新機構、新主體參與不良處置。
亦有從業人士透露,「四大AMC對接手個貸不良資產包的意願並不強,態度比較被動,一方面他們不缺這塊業務,另一方面四大AMC本身也沒有太多個貸不良的處置經驗」。該人士猜測,這或許也是監管部門進一步放寬地方AMC收購限制的原因之一。
4. 【律務通知】某某某,涉嫌非法惡意透支信用貸款,司法系統已通過備案,注意查收法院傳票准備應訴,通過司
摘要 只要用戶信用卡逾期超過3個月,逾期期間銀行對用戶進行了最少2次有效催收,用戶仍然不還款的就屬於惡意透支,銀行便有權對逾期持卡人進行起訴,一旦起訴立案,法院會根據逾期用戶的嚴重性進行對應的判決。雖然用戶只要在處理自己的逾期還款,銀行一般不會對其進行起訴,但是用戶一旦逾期,徵信不良記錄是一定會產生的,因此用戶如果後期想要保證自己的徵信記錄,只能按照要求還清欠款後,後期不出現任何逾期還款的情況,一般2年時間不良徵信記錄便會從徵信報告中消失,5年便會從徵信系統中消失。
5. 誰有《財政部關於中小企業和涉農不良貸款重組和減免有關問題的通知》全文
財政部網站的「政務信息>政策發布」中有相關的政策規定,相同名稱的文件卻沒有。
6. 銀保監會:單戶對公和批量個人不良貸款轉讓試點啟動在即
據中國證券報6月17日報道,單戶對公不良貸款和批量個人不良貸款轉讓試點啟動在即。業內人士認為,監管此舉將疏通不良資產處置的政策堵點,預計下半年銀行不良資產處置節奏將加快。由於不良風險暴露具有滯後性,下半年銀行資產質量管控壓力猶存,尤其需要重點關注中小房企、外向型企業、小微等領域的信用風險。
據了解,中國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日前強調,堅決治理各種粉飾報錶行為,督促銀行做實資產分類、真實暴露不良、足額計提撥備。疏通不良資產核銷、批量轉讓及抵債資產處置等政策堵點,指導銀行採用多種方式加大不良處置。
近期監管部門已向相關機構下發《關於開展不良貸款轉讓試點工作的通知(徵求意見稿)》(簡稱《通知》)和《銀行不良貸款轉讓試點實施方案》,明確將進行單戶對公不良貸款和批量個人不良貸款轉讓試點。與此同時,《通知》強調嚴禁在轉讓合同之外簽訂抽屜協議或回購條款等,杜絕虛假出表、虛假轉讓、逃廢債務等行為,不得違規向債務關聯人進行利益輸送、轉移資產。
此外,據此前報道,5月12日,銀保監會發布2020年一季度銀行業保險業主要監管指標數據情況。
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末,銀行業金融機構用於小微企業的貸款(包括小微型企業貸款、個體工商戶貸款和小微企業主貸款)余額38.9萬億元,其中單戶授信總額1000萬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2.6萬億元,較年初增速7.6%。保障性安居工程貸款6.6萬億元,同比增長為4.4%。
2020年一季度,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1.7萬億元,同比增長2.3%。賠款與給付支出3031億元,同比下降8.7%。保單件數高速增長。2020年一季度新增保單件數109億件,同比增長72.1%。
不過,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有所上升,2020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法人口徑,下同)不良貸款余額2.61萬億元,較上季末增加1986億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91%,較上季末增加0.05個百分點。2020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正常貸款余額134萬億元,其中正常類貸款余額130萬億元,關注類貸款余額4.1萬億元。
7. 微粒貸發簡訊來說惡意拖欠貸款案件正式立案,將上報司法部門將凍結你名下所有銀行卡和支付寶微信是真的嗎
嚇你的。
現在很多貸款的催款,都外包了。最怕的是將你拖欠貸款的不良行為上報徵信,那你就比較悲劇了。
8. 首個批量轉讓個人不良貸款債權信息發布,對我們會有什麼影響
個貸不良轉讓正式啟動!1月25日,銀登網發布平安銀行(000001)擬批量轉讓個人不良債權的信息。據界面新聞記者了解,這是銀保監會下發《關於開展不良貸款轉讓試點工作的通知》,以及銀登中心披露不良貸款轉讓業務系統操作手冊和業務辦理指南等通知以來,首個發布批量轉讓個人不良債權的信息。
具體看,平安銀行擬以公開競價的方式向有資質的資產管理公司批量轉讓個人債權。據界面新聞記者采訪了解,這筆債權出自於平安銀行北京分行。公告顯示,此次批量個人不良債權涉及20戶個人不良貸款,債權金融1773.45萬元,其中本金618.66萬元、利息金額1154.78萬元,且均已進入執行狀態。
9. 關於貫徹落實中共中央政法委〈關於司法機關凍結、扣劃銀行存款問題的意見〉的通知
中國人民銀行關於貫徹落實中共中央政法委關
於司法機關凍結、扣劃銀行存款問題的意見的通知
【頒布單位】 中國人民銀行
【頒布日期】 19970324
【實施日期】 19970324
【章名】 全文
最近,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關於司法機關凍結、扣劃銀行存款問題
的意見》(政法辦轉〔1997〕2號文,以下簡稱《意見》)已發至最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全國人大法工委、中國人民銀行
、國務院法制局。《意見》就執行中國人民銀行、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下發的《關於查詢、凍結、扣劃企業事業單位、機
關、團體銀行存款的通知》(銀發〔1993〕356號,以下簡稱35
6號文)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查院和公安部聯合下發的《關於對
凍結、扣劃企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在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存款的執法活
動加強監督的通知》(法〔1996〕83號),以及金融機構應積極協
助司法機關的執法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為認真貫徹落實《意見》的精
神,並依法積極協助司法機關的執行活動,現將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1993年12月11日下發的銀發〔1993〕356號文規
定,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可以扣劃單位的銀行存款。但1996年3月
17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
訴訟法》(以下簡稱《刑事訴訟法》)只規定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可以
查詢、凍結犯罪嫌疑人的存款,而未規定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可扣劃犯
罪嫌疑存款。對此,應按《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執行。
二、對司法機關只提供單位帳戶名稱而未提供帳號,要求金融機構協
助查詢的,金融機構應根據帳戶管理檔案積極協助查詢。如查明帳戶管理
檔案中沒有所查詢的帳戶,金融機構應如實告知司法機關。
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的規定,中國人民銀行
及其分支機構不辦理金融機構對企事業單位所開展的業務。因此,對司法
機關向人民銀行查詢有關企事業單位存款情況的,人民銀行應做好耐心細
致的解釋工作,並協調有關金融機構積極配合司法機關的執行活動。
【名稱】 附:關於司法機關凍結、扣劃銀行存款問題的意見
【題注】 (政法辦〔1996〕120號 1996年12月10
日)
【章名】 全文
建新同志:
根據■(róng)基同志和您的批示,我們會同最高法院、最高檢
察院、公安部、全國人大法工委、中國人民銀行、國務院法制局對中國人
民銀行深圳分行關於《盡快制止強制凍結、扣劃金融機構在人民銀行存款
的行為》、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部分省、市銀行系統制定司法協助
實施細則增加法院執行難度》的材料進行了研究,現將意見綜合報告如下
:
一、對商業銀行在中國人民銀行所存的准備金和備付金,司法機關不
宜凍結、扣劃。根據《商業銀行法》第32條的規定,商業銀行必須向中
國人民銀行交存准備金,留足備付金(下稱「兩金」)。這「兩金」是有
法定用途的,是人民銀行對商業銀行監督管理的重要手段,事關中國人民
銀行對宏觀經濟的調控,不宜視為一般意義上的存款。去年,全國人大常
委會王漢斌副委員長提出的司法機關不宜凍結、扣劃「兩金」的意見已報
經喬石、■(róng)基同志和您同意。因此,司法機關對商業銀行存
在人民銀行的「兩金」不宜凍結、扣劃,但對非「兩金」資金可以依法凍
結、扣劃。對這個問題還應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立法解釋加以確認。
二、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作為當事人應當自動履行法定義務,拒不
履行的,司法機關可以依照法律規定採取必要的強制措施。這是保護有關
債權人合法權益,保證嚴肅執法,促使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履行法定義
務所必須的手段。
三、對司法機關的執法工作,金融機構應當積極協助。繼續執行中國
人民銀行、公安部、最高法院、最高檢察院聯合下發的《關於查詢、凍結
、扣劃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銀行存款的通知(銀發〔1993〕3
56號)》以及最高法院、最高檢察院和公安部聯合下發的《關於對凍結
、扣劃企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在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存款的執法活動加
強監督的通知(法〔1996〕83號)》。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對司
法機關依法查詢、凍結、扣劃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在銀行、非銀行
金融機構存款的執法活動,應積極協助。
四、各地、各部門不得制定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凡有違反的一律撤
銷。
以上報告妥否,請批示。
10. 關於依法妥善審理民間借貸糾紛案件 促進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的通知 全文
依法妥善審理民間借貸糾紛案件,促進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的通知。
司法解釋有《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依法妥善審理民間借貸糾紛案件促進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的通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等: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解放軍軍事法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生產建設兵團分院:
當前我國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整體形勢良好,但是受國際國內經濟形勢變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一些地方出現了與民間借貸相關的債務不能及時清償、債務人出逃、中小企業倒閉等事件,對當地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造成了較大沖擊,相關糾紛案件在短期內大量增加。
(10)不良貸款司法工作的通知擴展閱讀:
借貸責任主體的認定:
7、【法定代表人出具借條】公司法定代表人出具借條時未明確其身份,法院可認定系其個人借款而非公司借款。
8、【空白收據與借款責任】單位有關人員基於損害國家利益的意圖向外提供蓋有單位財務印章的空白收據是無效行為,但不能因此免除該單位對第三人應承擔的返還借款的民事責任。
9、【夫妻個人借款的認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對外舉債數額明顯超出日常生活所需,且債權人未能證明其有理由相信該借款系夫妻共同意思表示,可認定為一方個人債務。
10、【借款債權的繼承】出借人去世後,其繼承人有權向借款人主張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