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銀行貸款利率下降對商業銀行有什麼影響
有利於促進銀行之間的公平競爭,發揮商業銀行經營的自主性。
在利率市場化條件下,銀行將被賦予更大的自主定價權,使資金價格能有效地反映資金的供求關系,並通過對各種資金價格、經營成本、目標收益等進行分析核算,從而確定合理的利率水平,有效地引導資金的流向,降低利率風險,提
高商業銀行的風險控制能力。
利率市場化之後,銀行籌集存款時,不再通過「送好處費」等不正當手段,而是通過自身的經營管理和綜合實力能給出的高利率來吸收存款。在發放貸款時,市場化的利率也使貸款的價格公開,進銀行間的公平競爭,提高利於銀行和企業的交易效率。
2、有利於推動銀行業務轉型和結構調整,擴大理財產品創新和中間業務的范圍
從國際經驗來看,放鬆利率管制後,利差縮窄沖擊銀行傳統的經營模式,促使
銀行經營結構,業務范圍發生一系列的變化。同時,銀行獲得了自主的定價權,
將大力擴張中小企業和消費者貸款(包括房地產等非生產領域貸款)以獲取更高
的回報。理財產品的創新和中間業務的發展也是在這種情況下,資金尋找更高價
格的趨利性所導致的銀行經營的主動調整。
3、有助於優化客戶結構,提高商業銀行的管理水平
在商業銀行的信貸業務中。最主要的盈利收入來源於存貸利差。取消利率管
制後,各商業銀行紛紛利用價格戰作為吸收公眾存款的重要手段,銀行通過將內
部的資金轉移定價與市場的利率有機結合起來,從而提高了商業銀行內部績效考
核與內部資源配置的合理性。
二、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的消極影響
1、商業銀行間競爭加劇,利潤下降。
利率市場化使商業銀行存貸利差縮小,盈利能力受到巨大沖擊。我國在開展利率市場化之前處於利率管制的環境下,商業銀行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的一直是傳統業務;而在利率市場化之後,商業銀行獲得了實際的支配存貸利率的權利,商業銀行間同業競爭日趨激烈,
銀行間的廝殺不僅停留在貸款的數量上,也體現利率市場化引發商業銀行間的激烈競爭,增大銀行體系的不穩定性。在利率非市場下,商業銀行的盈利多基於存貸款業務的利差所得,所以各商業銀行的考核也僅限於存貸款的數量上。利率市場化改革之後,面對優質戶,為了增加自身的競爭力,商業銀行能做的只有在存款利率升之又升的同時將貸款利
率一降再降,這種以縮小存貸利差為手段的競爭模式會使得商業銀行收益下降,
經營困難,更甚會影響整個銀行體系的穩定。
3、利率市場化可能會帶來新的金融腐敗。
在利率市場化改革之前,中國人民銀行享有利率水平的決定權,商業銀行作
為利率政策的執行者,沒有自行制定貸款利率的權利,只有「貸」或「不貸」的
權利。而在利率市場化之後,商業銀行則同時享有這兩項權利。這兩項權利歸於
一身,這使得很多商業銀行不再按其應尋的原則制定存貸款利率水平,這會形成
一種不是人人平等的利率價格,這對其它貸款人和各大銀行的利益帶來了極大的損害,
對社會的穩定性也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同時,因我國的金融體制改革並未
發展健全,銀行風險內控經驗和利率定價經驗還遠遠不足,金融腐敗現象發生的
幾率就會增大。
② 從宏觀分析,貸款利率的漲跌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響
貸款利率的決定因素很多,從宏觀分析,主要是有三個因素,第一是經濟發展速度,第二個是M2,第三是基準利率的影響,下面分別來說:1、經濟發展速度對貸款利率的影響貸款利率說到底是資金的成本,我們個人也好,企業也好,貸款的目的只有一個:賺錢!貸款然後進行投資,這個才是貸款最重要的目的,那麼這個就存在一個投資回報的問題,如果貸款的利率比項目投資的收益率還高的話, 那麼這種情況根本就不可能持續的。
3、受基準利率的影響我們知道基準利率是所有貸款利率的錨,這是利率之母,所以當基準利率變化的時候貸款利率也會跟著變動,當我們的經濟體處於低迷的時候,往往是需要通過降低基準利率來引導市場貸款利率的下行,所以,在經濟低迷的時候往往央行會選擇降息。相反,當經濟過熱的時候,央行會通過加息以此來引導利率的上升,來增加融資的成本,基準利率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的,比如在2007年,因為當時經濟過熱,資本市場過熱,於是中國不斷的加息,但是在2008年遭遇金融危機的時候,央行又選擇不斷的降息,以此來刺激經濟,促進經濟的恢復。
③ 利率的上升和下降,會對等額本息的貸款產生怎麼樣的影響
最終的結果肯定是隨著利率的浮動還款跟著浮動,但每個銀行調整時間不一樣,所以有的馬上無法體現
④ 降低銀行存貸款利率對社會有什麼影響
下調准備金率,商業銀行必須存到中央銀行的資金就少了,這樣社會的貨幣供應量就多了,對於一些企業來說,貸款就更容易。
下調存款利率可以促使公民投資,活躍經濟
調低貸款利率可以提高貸款比例
1、存款准備金率下調的目的:為市場注入流動性。包括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兩方面;
2、作用:可以解決短期內因市場上各方人士信心不足而導致的流動性不足的問題;
3、影響:保護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引導其向健康的方向發展;
4、存款利率下調的目的和存款准備多率下調的作用是一樣的,是為市場注入流動性,並且刺激經濟增長;
5、貸款利率下調也有上面所說的作用,同時,也是政府讓利於民的措施。
利率下調,都是為了一個目標,即發展經濟。表明了政府發展本國經濟的決心。
1、利率是宏觀調控的重要杠桿,是調節貨幣供應量的重要手段。
2、利率的變動對經濟生活的影響主要表現在:
(1)、存款利率調整的影響。存款利率上調,通常會吸引居民儲蓄,使流通中貨幣最減少,從而使生活消費支出相對下降;存款利率下調通常會使儲蓄下降,流通中貨幣量增大,從而使生活消費支出相對增加。同時,存款利率調整還會改變居民的投資方向,如轉向股票和債券等。可見,存款利率的調整主要是通過調節存款量來控制流通中的貨幣量和社會對生活資料的需求量。 另外,存款利率上調,可增加居民儲蓄利息收入,但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如果存款利率上調幅度小於通貨膨脹率,則居民的實際收入下降。 (2)、貸款利率變動的影響。貸款利率上調會增加貸款成本,抑制貸款,從而抑制銀行貸款規模,減少流通中貨幣量,並使投資需求相對下降;利率下調會減少企業貸款成本,刺激貸款,使銀行貸款規模擴大,流通中貨幣量增加,並使投資需求增長。可見,貸款利率的調整主要是通過調節貸款量來控制貨幣和社會對投資的需求量。
(二)匯率又稱匯價,是兩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
1、匯率升降的意義:外匯匯率升高,外幣升值,本幣貶值;外匯匯率降低,外幣貶值,本幣升值。
2、匯率變化對經濟的影響主要表現在進出口上。
(1)對貨幣升值的具體分析。貨幣升值後,出口商品價格隨之提高,進口商品價格相應降低,這會導致出口減少,進口增加,對國際收支產生不利影響。貨幣升值,使一國的對外貿易環境惡化,造成國內生產下降,失業增加,國內矛盾加劇。本國貨幣的升值,使這個國家的外匯儲備或從國外調回的資金,折成本國的貨幣計算,也相應減少。
(2)對貨幣貶值的具體分析。有利於增加本國出口,減少進口;有利於吸引國外遊客,擴大旅遊業的發展,有利於本國企業「走出去」。主要工業國的貨幣貶值會影響其他國家的貿易收支,由此可引起貿易戰和匯率戰。主要工業國的匯率變化還會引起國際金融領域的動盪。
(3)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的意義:有利於中國經濟和金融持續穩定發展,有利於周邊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和金融穩定發展,從根本上說,有利於世界經濟和金融的穩定發展。
⑤ lpr每月調整是否會影響貸款利率的變動
如果你選擇了lpr的方式,
那你的貸款利率會隨著央行基準利率調整而變動。
如果你選擇固定利率的方式,
貸款利率就不會變動了。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⑥ 貸款利率下調幅度沒有存款利率下調幅度大,對於證券市場來說為什麼是利好
下調貸款基準利率和降低存款准備金率對股市的影響:
第一、在短期內,公布存款准備金率下調的消息,對於虛弱的股市可能是一種較大的利空,有可能導致機構拉高出貨,使股市短暫上升然後大幅下跌。
第二、從中期講,下調存款准備金率對股市只能是一個心理上的利好,因為存款准備金率的下調,只是中央銀行與商業銀行之間的事,存款准備金率的下調,可以使商業銀行信貸能力提高,使企業貸款規模擴大,但是由於禁止銀行資金流入股市和限制企業炒股,無法使銀行中較寬松的資金轉換為股市資金。
第三、從長期講,下調存款准備金率,對股市是一個重大利好。因為降低存款准備金率,在一定程度上將刺激市場需求。推動了企業的發展,從而也提高上市公司的業績,這為股市的上揚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但是,由於存款准備金率具有功能放大的作用,對經濟的刺激是很強烈的。中央銀行出台此政策時,有可能以通過收回再貸款的方式將其作用互相抵消。如果是這樣,那麼存款准備金率對股市的影響作用將要大打折扣。
第四、股市影響非常有限,幅度比預期低,而且就目前大部分銀行的資金來說,都還比較充裕,這個比例對其貸款業務能力相當有限;另一方面,市場很早就已經預期到人民銀行的緊縮性政策,所以股市在前期已經有所消化,只是在消息出台時的瞬間反映一下而已。基金:沒什麼影響,基本上是隨股市個債市走的。期貨:短期有利空影響,對一些商品期貨會有較大利空影響,我國目前還未有這種類型的金融期貨,所以基本上影響不大。
⑦ 利率下調對銀行有哪些影響呢
利率變動,對銀行的存款和貸款業務肯定會有些影響。但是最大的影響還是對銀行資產的影響。銀行有些利率敏感型的資產,利率的變化對這些資產的價值就會有影響。同樣,銀行還有些負債也是會受到利率變化的影響。
所以,利率變化會直接影響到銀行的資產和負債,進而直接影響到銀行的凈資產。
利率下調,銀行的那些利率敏感型的資產(比如短期貸款、可變利率貸款等)的價值就增加了,但是那些利率敏感的負債(比如可變利率定期存單、貨幣市場存款等)也相應增加了。所以銀行的凈值就變化了,至於是變大還是變小,就看資產負債的相對規模和久期是多少了。
⑧ 利率下調對企業和個人的影響
利率下調----->貸款利率下調————>存款減少 ------>市場資金量加大----->市場供需上升
企業可以獲得更多的貸款(支付較少的利息)來投入到生產經營中。
個人可以利用貸款進行私人投資,如貸款買房等等。
不過在我看來,由於我國大部分人沒有享受到較好的福利保障使得他們沒有應對危機(如疾病、買房等)的足夠力量,因而不敢涉足風險投資。只會把日常微薄積蓄存在銀行。這也是我國經濟能保證在經濟危機風暴中立足的一個重要原因。
以下轉貼內容
對銀行,這次存貸款利率下調利差不變,但申請貸款的企業或者個人會增加,銀行自己可以選擇優質的項目貸出,加上銀根的放鬆,貸款總量和質量都有上升,是個利好消息。
對企業,很簡單,存貸款利率下調,降低了企業運轉的成本,增加了上馬新項目和技術改造等其它投資的信心。無疑會起到刺激投資的目的。
對居民,要從兩方面考慮。
存款方面,因為利息減少,居民會尋找回報更高的國債或者投資基金、股市、房地產等,或者花掉,刺激了投資和消費的增長。
貸款方面主要體現在居民的房貸上,降息使房奴的負擔減輕了一些,同時也吸引新的人群購買房產,拉動該行業的發展。 -------回答者: 泰伯世家公子 - 進士出身 九級